第265章 又見故人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A+A-


    聽到馬何羅的名字,趙延年眼前浮現出熟悉的笑臉,不禁露出了笑容。
    “原來如此,那可真是好極了。”趙延年隨即從行李中抽出一件皮襖,塞給馬通。“幫我帶給他,算作賀禮。可惜有任務在身,要不然該去拜訪一下他。”
    馬通連忙感謝。
    拉近了關係,趙延年便問起了附近的地形。
    馬通說,雖說雞鳴塞正對著匈奴右部,但去匈奴右部最好的路卻在高闕塞外。出平虜燧後西行,便可直通匈奴右部。
    不過,那段路也是沙漠,河流極少,並不適合行走。
    就算是匈奴人,跨越這段距離也不容易。這兩年,匈奴人入侵漢塞,都沒搶到足夠的好處,積極性明顯不足。再過幾年,估計也就不來了。
    聽了馬通說的,趙延年想起來了。當初他和張威、韓文出塞,向西走過一百多裏,水草條件尚可,也就是在那裏碰到了右賢王的大軍,後來就轉向雞鳴塞方向了。
    現在看來,再向西,應該就是沙漠。
    隻是漢軍奪回河南地才兩年多,對塞外的環境了解有限,能打探到百裏以內的情況已屬不易,更遠的地形就隻能靠道聽途說了。
    換言之,從高闕塞開始算起,到匈奴右部王庭之間,總路程有五六百裏,但漢軍隻掌握靠近邊塞的這一百多裏,剩下的都不清楚。
    趙延年決定去一趟平虜燧。
    衛青有意奇襲匈奴右部,他必須親自走一遍那條路才放心。
    幾萬大軍,承受不起這樣的風險。
    況且現在是漢匈心態轉折的關鍵時期,隻能勝,不能敗,否則前麵積累的勝利都將失去意義,匈奴人會再次強硬,不把漢軍放在眼裏。
    ——
    幾天後,趙延年趕到了平虜燧。
    在燧外,他遇到了正在巡邊的韓文。在韓文發現他之前,韓盧就先看到了趙延年,一邊叫著,一邊飛奔過來,圍著趙延年的戰馬轉圈,興奮得搖頭擺尾。
    趙延年跳下馬,韓盧立刻倒在地上,露出肚皮。
    韓文策馬趕來,發現是趙延年撓著韓盧的肚皮,不禁吃了一驚。等他發現是趙延年,隨即大喜,翻身下馬,大步趕了過來。
    “趙君,原來是你啊,真是意外。聽說你在長安做官,怎麽會來這裏?”
    趙延年和韓文寒暄了幾句,隨即又介紹了孔璋等人。
    韓文也介紹了同伴。
    得知眼前這位少年就是曾在平虜燧的趙延年,那個年輕的燧卒連忙過來見禮,恭敬有加。
    他雖然沒見過趙延年,卻經常聽到趙延年的名字。
    敘完了舊,趙延年將韓文拉到一邊,問起了塞外的交通。
    韓文的說法和馬通差不多,但他提供了一個信息。
    有商人經過這裏,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是經常有,一年四季。
    簡言之,雖然是沙漠,但有路,有水。
    區別隻在於能否滿足大軍行軍的需要。
    能為百十人的商隊提供飲水的水源,未必能供應數萬大軍飲馬,更別說人了。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親自走一遭才行。
    趙延年決定,扮作商人,以免引起匈奴人的注意。
    孔璋自告奮勇,表示可以承擔這個任務。他們家之前就是經商的,雖然他這一輩人已經脫離了市籍,接觸的商人不少,對商人的行為舉止非常了解,扮商人綽綽有餘。
    趙延年很滿意,但他覺得還不夠,隨即與馬通商量,讓馬何羅來一趟。
    馬何羅一直在邊境做生意,與商人交往更多,了解情況,人又機靈。
    韓文覺得有理,馬通也支持,隨即通過了趙延年的方案。
    韓文請趙延年先回平虜燧休息,等馬何羅趕來,再一起出塞。
    趙延年有點著急。
    這一來一去,等他趕回長安,可能就是二三月份了。
    但不走一趟,他又不放心。
    無奈之下,他寫了一封書信,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想法,請南安國去追趕段仲,讓段仲帶給天子。
    ——
    回到平虜燧,趙延年受到了熱情的款待。
    認識他的老燧卒們都來向他道謝,感謝他的傳藝之恩。
    可惜老書佐李旦不在。
    一個月前,他被平陵侯蘇建調到太守府去了。
    趙延年知道,這應該是蘇武從中幫忙,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等待馬何羅的這幾天,趙延年也沒閑著,除了檢查燧卒們的矛法,又教了幾招外,就是強化訓練馬通、孔璋。這次出塞,他們有可能會遇上匈奴人的遊騎,身手好一點,就多一點生還的機會。
    趙延年也沒教他們最複雜的,幾天時間,練不出什麽高深的武功。他教了兩招刀法,讓他們反複練,直到爛熟於心,伸手就有。
    這兩招出自著名的破鋒八刀,真正的實戰刀法,步戰時對付持矛或持劍的匈奴人最為有效。
    馬通、孔璋如獲至寶,每天苦練。
    五天後,馬何羅趕到平虜燧,帶著兩大車貨物。
    他喜氣洋洋,滿麵笑容,一下車就拉著趙延年寒暄。“中郎,我一收到你的消息就來了,片刻也沒有耽擱。我家女人一開始還以為我在這裏有相好的,不相信我,說我兄長明明在雞鳴塞,怎麽又去了平虜燧,還要這麽多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延年哈哈大笑。
    為了掩飾行蹤,他是以馬通的兄義召馬何羅來的,不怪馬何羅的妻子生疑。
    可見古今一例,女人在捉奸方麵都是有天賦的。
    有了馬何羅帶的兩車貨物,商人的形象算是有保證了。剩下的問題隻有一個:趙延年要不要隨行?
    按理說,趙延年是任務的主導者,必須去。
    可是趙延年的名聲太大了,匈奴人當他是天武士,對他頂禮膜拜,認識他的人很多。如果被認出來,麻煩不小。
    他剛剛從右賢王庭回來,又折了回去,而且是不同的路,匈奴人肯定會生疑。
    討論了一番後,馬通提議,由他們在前麵走,趙延年跟在後麵。如果看到匈奴人,他們提前預警,趙延年做好隱藏的準備,盡可能避免和匈奴人近距離的麵對麵。萬一避不開,隻好將匈奴人殺掉。
    好在匈奴人的遊騎通常隻有兩人,最多不超過五人,以趙延年的身手,殺掉他們也不難。
    總而言之,盡可能不要讓匈奴人發現他去而複返。
    趙延年也看出來了,馬通兄弟很積極,他們想從這次任務裏分點功勞,而不僅僅是配合行動,做個向導。
    他們想要更多。
    他接受了。
    馬通、馬何羅、孔璋三人扮作商人,走在前麵。
    他和韓文保持本色,以漢軍遊騎的身份,尾隨其後。
    亮明遊騎的身份,反而可以避免與匈奴人麵對麵,大家會默契的保持距離,或者派出更多的人,阻止對方進一步深入。
    不管怎麽說,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守秘密。
    商量妥當後,馬何羅三人就帶著兩大車貨物出發了。
    趙延年換了一匹普通的戰馬,又換上一身平虜燧的軍服,和韓文一起出發。
    他原本就是平虜燧的燧卒,現在重操舊業,一點也不違和。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