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探路

字數:5058   加入書籤

A+A-


    “長安好麽?”韓文問道。
    兩人並肩而行,一邊極目遠眺,觀察四周,一邊閑聊。
    韓盧跑得更遠一些,站在山坡上,四處了望,不時的叫兩聲,提醒韓文安全或有危險。
    草原平坦,視野開闊,韓盧的叫聲能傳出很遠。
    “規矩多,不如邊塞自由。”趙延年說道。
    這真不是矯情,而是他切身的感受,尤其是這次去右賢王庭,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如果漢匈之間沒有戰爭,他寧願住在草原上,也不願意留在長安。
    “嘿嘿,邊塞的人想去長安,長安的人想回邊塞,都是求而不得。”韓文笑了起來。“所以說,李斯死之前的遺憾有可能是真的。”
    “你還知道李斯?”趙延年多少有些奇怪。
    他在長安那麽久,都沒聽到多少人提起李斯,韓文一個邊塞燧卒,卻知道李斯。
    “邊塞有很多秦軍後裔,他們對李斯印象都不好,有的還會特意詛咒他。”韓文解釋道:“我關注他,是因為他那句遺言裏提到了黃犬。我喜歡犬,任何與犬有關的故事,我都喜歡聽。”
    趙延年恍然大悟,哈哈一笑。
    “宮裏有犬嗎?我聽說宮裏有一個狗監,專門負責養狗。”
    “是的。”趙延年想起上次在上林苑圍獵,他就看到了不少獵犬。“狗監好像姓楊,叫楊得意,是個蜀郡人,和司馬相如同鄉。”
    “我聽說過他。有機會去長安的話,我很想拜訪一下他,討教一下養犬、訓犬的本事。”
    “好啊,到時候住我家。”
    “一定,一定。”
    兩人聊得正開心,前麵傳來了韓盧的叫聲,兩聲,接著又是兩聲,這是報警。
    趙延年和韓文交換了一個眼神,不約而同的抽出了弓,又將箭囊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不一會兒,韓盧奔了回來,它原本站立的低坡上,出現了一個騎士的身影。
    即使遠遠一看,也知道是匈奴人。
    頭上有尖皮帽,身上有長長的皮襖,身後跟著兩匹馬,馬背上馱著一些雜物。
    趙延年有點緊張起來。
    這裏離平虜燧也就一百多裏,匈奴人走得這麽遠,很可能是要進攻。
    現在是冬季,正是匈奴人經常犯塞的季節。
    果真如此,孔璋有暴露的可能。他身為使者團成員,右賢王的部下有認識他的。
    韓文卻很鎮定。“無妨,這人一看就是經常在外麵的遊騎,死了沒人收屍的那種。沒有特殊情況,他們不會主動發起攻擊。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說不定還能主動做向導。馬何羅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麽做。”
    “是這樣嗎?”趙延年大感意外。
    說起來,他在邊關也有一段時間,卻不知道這些情況。
    “那些匈奴人既可恨,又可憐。”韓文歎了一口氣。“可恨的是殘忍,一有機會就殺人劫貨。可憐的是他們過得很慘,比我們差多了。我們負傷了,至少還有醫匠療傷,還有飯吃,死了也有撫恤。他們卻什麽都沒有,受傷了,自己扛。死了,活該,妻兒都隻能依靠別人……”
    韓文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陣,遠處的匈奴人看了一會,撥轉馬頭,消失在山坡後麵。
    “我先過去,你跟在後麵。”韓文說道。
    趙延年點頭,看著韓文舉起盾牌,護住要害,小心翼翼的催馬奔上山坡。
    韓盧吼叫著,跟了過去,搶到了韓文前麵。
    過了一會兒,韓文登上了坡頂,舉起手中的盾牌搖了搖,示意安全。
    趙延年跟了過去,正好看到匈奴人遠遠地策馬離開。
    兩個人,六匹馬。
    “準備伏擊落單漢軍的。”韓文笑著解釋道:“也許是看上了我身上的劄甲。”
    “他們經常這麽幹?”
    “是的,我們發現過幾次了,有出塞偵察的燧卒被殺,劄甲被剝走了。匈奴人披甲率低,這些底層的匈奴人除了在戰爭中繳獲,就隻能靠這種手段,有的時候還拿去賣,一套劄甲能換好幾個奴隸。”
    趙延年心中一動。“馬何羅走私過劄甲嗎?”
    韓文回頭看了趙延年一眼,笑道:“中郎,有些事不要問得太清楚。”
    趙延年明白了。
    不僅馬何羅走私劄甲,燧卒們可能也參與其中。
    靠山吃山,這也算是創收的一種。
    都知道兵器出塞不好,將來有可能反殺掉自己頭上,可是現實的利益擺在麵前,真能忍住的沒幾個。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
    ——
    向西走了四五天,一路上遇到十幾撥匈奴遊騎,都是遠遠地看一會兒,然後就走了。
    馬何羅三人也順利,就像韓文說的,他們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匈奴遊騎,但馬何羅會做人,主動送上一些匈奴人都用得上的東西,匈奴人也就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他們過去了。
    每天晚上,趙延年都能在標定的地點找到孔璋留下的地圖。
    這條路基本走完了,但沒有發現趙延年希望發現的水源。
    除了一些季節性的小水潭之外,沒有能供數千人飲用的水源,更別說數萬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確定,這條路不適合大軍行走,尤其是在春季。
    趙延年很失望,也明白了為什麽右賢王那麽焦慮。
    失去了河南地,右賢王不僅失去了一些經濟來源,領地也被迫收縮了幾百裏,不得不退到浚稽山附近。從那裏發起攻擊很難,以後想打劫漢境都要先跨越幾百裏的沙漠。
    除非遇到特殊情況,他的劫掠所得都抵不上出兵的成本。
    可是迫於壓力,他又不得不這麽做。
    那麽從漢朝的角度來說,還有必要出塞,奔襲匈奴右部嗎?
    就他自己而言,覺得沒這個必要,至少不用這麽急。
    完全可以等一等,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再出塞也不遲。
    當然,這隻是他的想法。
    ——
    趙延年停止了前進。
    他離右賢王庭隻剩一百多裏,迷路的可能性很小,撞到右賢王部下的風險卻大大增加。
    他原地等了幾天,直到馬何羅等人安全返回。
    馬何羅很滿意,不僅帶來的兩大車貨賣掉了,還收了不少皮貨。
    一進一出,這一趟至少能賺五六千。
    孔璋也滿載而歸,不僅走完了全程,畫了地圖,完成了任務,還順便買了一些玉石。
    這些玉石帶回長安,能換不少錢。
    皆大歡喜。
    趙延年見狀,也不耽擱,立刻返程。
    回到平虜燧後,休息了一夜,他就與孔璋告辭了韓文等人,一路急行。
    馬何羅也和他們同行。
    他出來這麽久,新婚妻子要著急了。
    經過臨河城時,馬何羅熱情的邀請趙延年到家中住一夜,嚐嚐他妻子的手藝,明天再走。
    趙延年知道他的心思,直截了當的問他。“想去長安嗎?”
    “當然想。”馬何羅也不客氣。“我要是到了長安,生意可以做得更大,發家致富不成問題。”
    趙延年覺得馬何羅很務實。
    以他的身份,到了長安,也隻有做生意能發家致富,想做官比較難。
    長安人才太多了,像他這樣能順利入仕的鳳毛麟角。就算做了官,俸祿也未必能維持生活。
    要過得舒服,不如做生意。商人名義上身份卑賤,實際上過得遠比一般人滋潤。
    “這次回去,我會將你們兄弟的功勞如實上報。具體如何,就看朝廷怎麽安排了。”
    “多謝中郎。”馬何羅喜笑顏開。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