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話多事多

字數:7746   加入書籤

A+A-


    這幾天,趙延年想了很多。
    一開始,他對天子故意隱瞞,讓他險些喪命草原非常不滿。如果不是擔心仆朋等人受到牽連,他也許就接受伊稚邪的要求,留在草原做丁零王了。
    後來,他氣消了,也意識到一點,身為天子,沒有向他能報全局的義務。在某種程度上,他和朱安世等人沒什麽區別,都是天子手裏的棋子,隻要能吸引伊稚邪的注意力,為霍去病創造奔襲河西的機會,他們的死活並不重要。
    他們就是犧牲品。
    雖然氣消了,但他也認清一個現實,他永遠無法成為天子想要的那種心腹。
    既然如此,歸隱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以關內侯的爵位歸隱雖然有些遺憾,卻也算是衣食無憂了,沒什麽好抱怨的。
    能夠遠離朝堂,遠離天子,在南山安心練武修行,也蠻好。
    至於收多少弟子,他本來也不在乎。他沒有好為人師的習慣,教雷電是要報林鹿的恩,教李陵則完全是出於同情。想拜他為師的,想來都是想上進的,但這種人也容易惹事。
    想到天子晚年幹出來的那些事,這些人都是隱患,不收也罷。
    得到了趙延年的同意,仆朋、王君曼都鬆了一口氣。王君曼去見金吉麗,仆朋繼續陪趙延年聊天。
    兩人說起了河西的戰事。
    仆朋將戰事的經過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一開始,攻擊非常順利。
    霍去病率部出高闕,直奔浚稽山,中途遇到了一些右賢王的部下,但人數不多。那些人以為漢軍和去年一樣,又是來打右賢王的,也沒打,直接向西北方向的燕然山撤退。
    擊退他們之後,漢軍隨即轉向西南,取道居延澤,然後一路殺進了渾邪王的牧場。
    渾邪王部完全沒有準備,被殺得落花流水。大戰一場後,清點戰場,卻發現渾邪王並不在王庭,而是去了附近的浚稽山。
    霍去病沒有回頭,接著率部殺進了河西,轉而東進,殺進了休屠王的牧場。
    休屠王剛收到渾邪王部遭襲的消息,正是將信將疑的時候 ,突然遭襲,來不及組織人馬反抗,被打得大敗。休屠王當場被殺,王子也死了好幾個,剩下的都被俘了。
    掃蕩完休屠王部,漢軍繼續向東,準備將沿途的小部落掃蕩一遍後,取道烏鞘嶺,返回隴右。
    可是渾邪王收到消息,召集附近的人馬,追了過來。
    雙方在稽且山附近交戰。
    渾邪王大概有五萬多騎,漢軍兩萬騎出塞,此時兵力損失不大,但人馬皆疲,將士們又一心想班師,無心戀戰。一不小心,就被渾邪王包圍了。
    突圍之戰很慘烈,趙破奴和桀龍、李敢三人輪流突擊,在付出重大傷亡後,終於撕開了匈奴人的包圍圈,突出重圍。
    漢軍此次出塞,總共陣亡七八千人,至少有五千是這一戰中付出的。
    從總數來看,這次出擊戰果輝煌。
    可是就這一戰而言,異常凶險。
    如果不是漢軍的裝備、訓練遠勝於匈奴人,趙破奴和桀龍率領的突擊騎兵又戰鬥力驚人,傷亡可能會大得多。一旦突圍失敗,後果更不堪設想。
    隻是這些事,朝廷的戰報中是不會提的。
    天子大肆宣揚此戰,封賞無數,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傷亡數字,尤其是最後一戰的凶險。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以為這一戰勢若雷霆,無堅不摧。
    眼下漢軍士氣高漲,想跟著霍去病再次出征的人暴漲,有不少甚至是之前衛青的舊部,現在也轉投霍去病,希望能跟著立功封侯。
    “簡直讓人難以相信。”仆朋搖著頭,歎息不已。
    “霍去病受傷了?”
    “當然,打得那麽激烈,有幾個不受傷的。不過年輕人,恢複快,到長安的時候,他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仆朋羨慕地說道:“不像我,現在走路還有點不利索。”
    “他當時傷得重嗎?”
    仆朋搖搖頭。“這個真不清楚。我隻知道他受傷了,重不重,要問他身邊的人,反正看起來不是很嚴重。”
    趙延年沒有再問。
    霍去病英年早逝,是很多人都很遺憾的事。有人猜是傳染病,有人猜是政治鬥爭,但他一直以為是傷的可能性更大。
    霍去病的戰法需要極好的體能為基礎,並且風險極大。一旦遇到強敵,沒有退路,就隻能拚命。拚命多了,難免受傷。年輕人身體好,扛得住,恢複也快,往往不太在意傷勢,最多躺幾個月又生龍活虎了。
    但是,所有的傷都會留下後患,然後突然爆發,直接將一個看似強壯的青壯年放倒。
    霍去病傷勢複發導致英年早逝的可能,不可低估。
    後世的周瑜也是如此,還信心百倍的計劃著攻蜀呢,說沒就沒了。
    ——
    次日,趙延年隨鄭丘到達長安,入宮,拜見天子。
    天子很高興,在前殿舉行了盛大儀式,接見了趙延年和匈奴使者團,接受了伊稚邪的國書後,當場宣布接受伊稚邪的和親請求,由關內侯趙延年迎娶金吉麗,並賜宅一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臣們山呼萬歲。
    趙延年第一次經曆這麽大的場麵,有些不知所措,隻能跟著引導的官員行禮,稀裏糊塗的完成了儀式。
    一切完成後,天子在清涼殿接見了趙延年、金吉麗。
    在和趙延年說話之前,天子和金吉麗敘起了家常,問了一下親屬關係,最後確認金吉麗的祖母是他的姑母,孝景帝的一個遠房妹妹。
    如此算來,金吉麗算是他的子女輩。
    感慨了一下漢匈一家後,天子讓人領著金吉麗去椒房殿拜見皇後,隨即又斥退了侍從。
    殿上隻剩下天子和趙延年。
    天子收起了滿麵春風,瞥了趙延年一眼。“對朕的安排,有怨言嗎?”
    趙延年早有準備,不緊不慢地說道:“有過。”
    “有過?”天子眼神微閃,無聲地笑了。“為何又沒了?”
    “臣能理解陛下不告訴臣的原因。”
    “說來聽聽。”
    “臣本武夫,心直口快。如果臣知道相關的安排,萬一伊稚邪問起,臣就算不說,也難免被伊稚邪看出破綻。臣不知道,他再打聽,也無所得。隻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密。”
    天子點了點頭。“看來你比朕想象的還要通透,也算是不枉朕一番心血。可是不管怎麽說,你未能隨驃騎將軍出征,也是有一件遺憾。要不然,以你的武藝,這次肯定能晉爵的。”
    “臣本布衣,流落塞外,能為關內侯,又迎娶匈奴公主,臣已心滿意足。”
    天子嘿嘿笑了兩聲。“你覺得伊稚邪是真心稱臣嗎?”
    “現在還不好說。”
    “為何?”
    “臣在單於庭看到了右賢王。右賢王原本一直看不起伊稚邪,有心奪位,這次卻出現在單於庭,與伊稚邪有說有笑,莫逆無間。臣大膽猜測,他們應該是捐棄前嫌,並肩作戰了。”
    天子臉上的笑容漸收,眉頭也蹙了起來。
    “那又如何?”
    “不能如何,無非是爭取一個更好的談判條件而已。”
    天子沉思片刻,又道:“趙破奴上書,想迎娶右賢王之妹,你知道嗎?”
    “知道,臣之前就聽他說過,這次在單於庭,也曾對右賢王提起來,右賢王很樂意結這門親事。”
    “你覺得可行?”
    “臣以為可行。”趙延年頓了頓,又道:“雖然右賢王還沒到真心稱臣的地步,但他與伊稚邪結盟,表示其心已怯,要以和親為掩飾。不管他是怎麽想的,隻要這門親事結成,匈奴人的心理都會受挫,以後看到漢軍,也會未戰先怯。”
    天子微微頷首,卻沒有說什麽。
    他隨即問起了趙延年的打算。
    趙延年心知肚明,天子希望他自己隱退,而不是由天子提出,以免落人口實。
    “臣最近修行遇到一些阻礙,想隱居一段時間,專心習武。”
    “你尚未弱冠,就想退隱?”天子故意沉下了臉。“你是心有怨言吧。”
    “臣豈敢,請陛下恕臣冒昧。”趙延年卷起袖子,露出胳膊,展示了一下皮膚呼吸。
    天子的眼神頓時直了。“這是……”
    “臣已經摸到了先天之門,隻是這隻腳一直跨不進去,已經在門外徘徊幾個月了。”
    天子盯著趙延年的胳膊看了一會,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這就是胎息的妙用嗎?你這皮膚也太嫩了,嬰兒也不過如此。”
    趙延年頓時一陣惡寒,想起了李椒的話,後悔不已,連忙收回胳膊,放下袖子。
    天子意猶未盡,盯著趙延年看了一會兒,突然說道:“朕要去甘泉宮,你隨駕吧。朕處理政事之餘,也想學學這胎息之法。還有化胡為夷的事,也要和你商量商量,其他人都把握不住要點。”
    趙延年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子。
    讓你多嘴,又惹出麻煩了吧。
    ——
    辭別出殿,趙延年準備接上金吉麗回家。
    金吉麗卻和皇後談得投機,半天也沒出來。趙延年站在宮門口,想著自己剛才一時多嘴,暗自後悔。
    一個郎官走了過來,拱手施禮。“中郎,賀喜,賀喜。”
    趙延年也沒多想,拱手還禮。
    這次回來,宮裏認識不認識的郎官向他賀喜的很多,他都已經麻了。
    “郎中令請中郎過去敘話,請中郎隨我來。”郎官伸手示意。
    趙延年這才會過意來,連忙收起懶散,跟著郎官來到郎中令署。李廣正負手站在廊下,看著幾個郎官練習射箭,見趙延年跟著郎官走進來,神色恭敬,不禁嘴角微挑,露出一絲笑意。
    趙延年快步來到階下,躬身行禮。“中郎趙延年,拜見飛將軍。”
    李廣快步下了台階,雙手扶起趙延年,笑道:“行了,行了,你就不要叫我飛將軍了。在你這個天武士麵前,我這個飛將軍簡直是丟人現眼。”
    “豈敢,豈敢。”趙延年大聲說道:“在延年眼中,飛將軍才是我漢家好兒郎的典範。”
    李廣大笑,對圍過來的郎官們說道:“你看,這才是天武士的胸懷,比那什麽以天將軍自居的實誠多了。你們啊,要好好習武,耐心等待,自有自己的機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延年聽得額頭冒汗,心道不能再讓李廣說了,這老頭待會兒不知道又冒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言辭來。
    “飛將軍,延年這次遇到令郎雁門太守李君了,他托我向飛將軍問安。”
    聽到李椒的事,李廣來了精神,拉著趙延年上堂,仔細詢問。
    問完了李椒,又問李陵,最後又問起了匈奴人的動靜。
    “你說說,匈奴人會就此安分守己嗎?”
    趙延年有些為難。這些事,李廣不該打聽,他也不該泄露,但李廣開了口,他又不能不答。
    想了想,他說道:“飛將軍征戰一生,精通兵法,自然知道忘戰必危的道理。不管匈奴人會不會安分守己,我漢軍總不能疏忽大意的。如果我記得不錯,兵法上是這麽說的,不恃敵之不攻,恃我之不可攻。”
    李廣大笑,又道:“那你再說說,若匈奴背信棄義,又來攻戰,當如何戰而勝之?”
    趙延年抬起頭,盯著李廣看了半晌,忽然明白了李廣的用意。
    這老將軍心有不甘啊。
    雖然李椒、李敢都封了侯,隴右李氏的魔咒已經被打破,但李廣征戰一生,未能封侯,肯定是不甘心的。
    可是說實在的,出塞作戰,千裏奔襲,真的不適合老將軍你啊。
    別的不說,這體能就是無法跨越的難關。
    即使有馬鐙省力,千裏奔襲依然是對體能的巨大考驗,像李廣這樣年逾李花甲的老人根本支撐不住。
    但是這樣的話,顯然不能對李廣說。
    趙延年思如電轉,迅速考慮了一番,說道:“飛將軍威鎮漠北,誰人不知,你的戰旗隻要一露麵,匈奴人就會如飛蛾撲火,星聚而來。飛將軍隻要用強弓硬弩守住堅城大陣,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兩個,根本毋須費力,自有首級如山,封侯何足道。”
    李廣歪了歪嘴,不以為然。“匈奴人又不傻,豈能明知堅城大陣無法攻破,還繼續送死?”
    趙延年嘿嘿一笑。“那就看飛將軍如何能讓匈奴人欲罷不能,不死不休了。”
    李廣皺起了眉頭,一時無解。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