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援兵

字數:7713   加入書籤

A+A-


    趙延年有點不好意思,卻又豁然開朗。
    他有點理解李廣的轉變了。
    李廣的一生,原本是無敵的一生。家傳的射藝,再加上天生的猿臂,讓他成了這個時代舉世無雙的神射手。雖然作為將軍,他在戰場上有勝有負,戰績不理想。可是作為個人,他沒敗過。
    這是他最後的保護殼,自我原諒的借口。
    隻要有這個借口,他可以保持最後的體麵,固執的麵對世界,不肯改變。
    直到有一天,這個保護殼被他不經易的擊碎了,再也沒有自我原諒的借口,李廣不得不做出選擇。
    是繼續自我催眠,固執到死,還是嚐試做出一些改變,爭取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最終,李廣選擇了後者。
    他想起了見李廣的第一麵,想起了自己那看似隨意的十二支箭。
    正是那十二箭,打碎了李廣的保護殼。
    李廣雖然有一雙猿臂,但他擅長的卻不是趙破奴那種強弓硬弩的遠射,雖然他在這方麵也很強,足以吊打匈奴射雕手,而是數十步距離內的急射。
    換言之,如果那天是趙破奴在李廣麵前炫技,未必能起到這樣的效果。
    李廣會覺得,這不是他最擅長的射藝,他還可以退。
    “將軍言重了,就算能以一敵百,終究還是匹夫之勇。飛將軍此次出征,以大局為重,正是為將者的格局,非我能及。”
    李息笑笑,沒有再說什麽。
    他和趙延年畢竟交情不深,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到位了。
    “看,雙方交手了。”
    趙延年向前看去,見持盾的匈奴人在離漢軍還有百步的地方停了下來,互相掩護,弓箭手在他們身後集結,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趙延年隨即調整目光,看向遠處。
    這些下了馬的匈奴人都是幌子,在這樣的距離,他們也不可能是漢軍的對手。
    真正發起攻擊的,應該另有其人。
    很快,他就找到了兩隊騎兵,每隊大概五六十人,正在跑馬熱身。
    從位置來看,他們應該是想趁漢軍射過幾輪箭後,力量有所不足的時候發起突襲。如果能突破漢軍的側翼,騎兵就可以衝進去,擴大戰果。
    可是趙延年清楚,這隻是匈奴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既然李廣做好了以守代攻的計劃,就不可能給匈奴人這樣的機會。
    現在的李廣,是匈奴人不熟悉的李廣。
    果然,漢軍很快就做了調整,加強了兩翼的防護。
    他們從大營裏推出十幾輛車,排成兩排,護住陣地兩翼,不給匈奴人的戰馬衝進去的機會。弩手射在大車後麵,長矛手、刀盾手卻藏在兩排大車之間,等著截殺被困住的匈奴人。
    雙方開始對射。
    在這樣的距離,匈奴人手中的騎弓幾乎沒有殺傷力,隻會被漢軍的弩單方麵虐殺。漢軍也非常謹慎,弓手持弓待發,弩手連續射擊,速度雖然不快,卻能有效殺傷。
    匈奴人吃了苦頭,有點按捺不住,開始向前擠壓,爭取進入射程以內。
    這也意味著,匈奴人先要承受漢軍弓手的壓力。
    趙延年沒有再看陣前的匈奴人,卻看向遠處的匈奴中軍。
    此時此刻,匈奴將領會做出什麽樣的調整?
    反正他是想不出匈奴人有什麽機會。
    ——
    右賢王和貴山並騎而立,看著遠處的戰場,然後不約而同地看了對方一眼,露出苦笑。
    “我現在懷疑情報是不是有誤,這不像是李廣的作風。”右賢王說道。
    “的確不像,但情報應該不會有錯。”貴山從懷裏拿出一幅畫像。“這是長安的細作送來的李廣畫像,我已經讓遊騎們看過了。雖然離得遠,看不清楚,但大致應該不會錯。”
    他頓了頓,又說道:“而且有可靠消息,李廣有兩個多沒有出現了,和他統兵西進的時間相符。”
    右賢王一聲歎息。“不管他是不是李廣,形勢都對我們非常不利。漢軍守得嚴實,要想擊破他們的營寨,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大量的箭矢。如果箭矢的消耗太大,我們拿什麽來迎戰霍去病?短兵相接,可不是我們擅長的。”
    貴山苦笑。“是啊,自從漢軍用上了馬鐙,持矛而戰就成了他們最拿手的戰法,對我們非常不利。匈奴鐵少,想跟著學也難。”
    “不僅是鐵的問題。”右賢王看看四周。“你以為匈奴人有了馬鐙,有了長矛,就能和漢軍麵對麵的廝殺?如果有利可圖,或許沒什麽問題。如果形勢不妙,他們逃得比誰都快,才不會像漢軍一樣拚命呢。馬鐙和長矛,想想辦法還能解決,這保命的習慣卻不是那麽好改的。”
    貴山點點頭,很無奈。
    右賢王說的這些,他何嚐不知道,隻是想不出解決的辦法而已。
    漢軍可以不顧性命的死戰,匈奴人卻做不到。
    “對了,還有一件事……”貴山突然說道。
    “什麽事?”
    “不久前剛剛收到消息,說兩個月前,趙延年突然離開南山,回了長安,然後就沒了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右賢王猛回頭,脖子“喀嗒”一聲輕響。“他會不會也在這裏?”
    “應該不在,遊騎沒看到他。”
    右賢王鬆了一口氣,隨即又道:“難道是留在長安城裏了?”
    “也有可能。他原本就是漢朝天子身邊的中郎,娶了單於之女後才歸隱南山。現在李廣等人出征,漢朝皇帝身邊沒有可信的人,調他入宮侍衛也是有可能的。”
    右賢王覺得有理,卻還是不太放心。“安排人再探,千萬不能大意。他雖然統兵不行,身手卻是超絕。萬一被他摸進營來……”右賢王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相國,你要加強戒備,身邊的親衛要增加到一倍,任何時候,都不能大意。”
    貴山點頭答應。
    他也清楚趙延年的戰績。
    相比之下,悄無聲息的進入當時還是右大將的右賢王大營不過是小事,殺入左骨都侯的大營,一口氣擊殺十幾名勇士,又殺死左骨都侯,才是趙延年的真實能力。
    他相信,當初如果沒有趙破奴擋著,右大將早就沒了,也不可能成為右賢王。
    麵對這樣的對手,遠比麵對李廣更可怕。
    兩人正說著,遠處有騎士飛奔而來。
    右賢王回頭看了貴山一眼,心中不安。貴山卻搖搖頭。“應該不是霍去病,他們來得沒這麽快。”
    不一會兒,騎士來到右賢王、貴山麵前,勒住坐騎,從懷裏掏出一塊木板,扔了過來。
    貴山伸手接住,看了一眼,便心中大喜。
    “右賢王,是單於派援兵來了。”
    右賢王喜出望外。“多少人,誰統兵?”
    “三萬騎。統兵的是烏拓籲,句利湖的兒子。”貴山還沒說完,就忍不住笑出聲來。“單於這次真是難得的大方,不僅以身為餌,牽製了一部分漢軍主力,還派出單於庭的精銳來增援我們。”
    右賢王長出一口氣,握緊了拳頭。“這才是單於應有的樣子。這一戰若是輸了,匈奴就再無翻身的機會。隻有打敗漢軍,擊殺霍去病這個天將軍,匈奴才有和漢朝談判的資格。貴山,你在這裏看著,我親自去迎烏拓籲。”
    貴山點頭答應。
    他知道右賢王和句利湖父子關係不錯,句利湖死於趙延年之手後,烏拓籲就想著報仇。伊稚邪特意派他來,就是要讓他們放心,烏拓籲不是為了吞並匈奴右部而來。
    但隨即一想,貴山的心又提了起來。
    難道單於收到消息,知道趙延年也來了河西,這才給烏拓籲一個報仇的機會?
    他連忙趕上已經策馬離開的右賢王,將自己的擔心說了一下,請右賢王見到烏拓籲後,一定要問一聲。
    右賢王覺得有理,記在心上。
    ——
    烏拓籲三十多歲,身材高大強壯,一臉絡腮胡,皮膚卻很白,頭發偏黃,眼睛也有些藍。
    他的母親是個西域美女,身材高挑,脾氣火爆,深得句利湖寵愛,也讓句利湖丟了不少臉。兩人經常吵架,甚至拔刀相鬥,有一次甚至在軍臣單於麵前打了起來。
    軍臣單於因此對句利湖非常不滿,一度想殺了他,後來被伊稚邪救了下來。
    烏拓籲不僅繼承了他母親的強壯,也繼承了他母親的脾氣,性格暴躁且嗜殺。
    見到右賢王後,他第一句就是“趙延年在哪兒?”
    右賢王很奇怪。“單於有什麽消息嗎?”
    “他說趙延年在漢軍之中,我才來的。”烏拓籲握著缽大的拳頭,怒不可遏。“我這次來,就是殺他,別的我不管。”
    右賢王一邊安撫烏拓籲,一邊打聽情況。
    烏拓籲也說不清楚,他隻知道伊稚邪說趙延年在進攻河西的漢軍之中,他來的任務就是殺趙延年。
    右賢王打聽不出太多的細節,隻好對烏拓籲說,眼下還沒看到趙延年,很可能他在霍去病身邊。不過烏拓籲也不用費勁去找霍去病,因為霍去病班師回朝,這裏是必經之路。
    “你就在這兒等著,以逸待勞,到時候殺他個片甲不留。”
    烏拓籲答應了,隻提了一個要求,他要親手殺了趙延年,為父報仇。
    右賢王隨即做出安排,讓烏拓籲藏在大漠之中,坐等霍去病出現。到時候,他會先與霍去病交戰,拖住霍去病,等兩軍糾結在一起的時候,烏拓籲再殺出來,徹底擊敗漢軍。
    安頓好烏拓籲後,右賢王趕回戰場,通報了貴山,讓貴山放開手腳,猛攻李廣的大營,不要再顧惜箭矢。
    他們就是要做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李廣的姿態,讓霍去病覺得有機可趁,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
    貴山同意了,隨即下令猛攻李廣的陣地。
    與此同時,他加強了遊騎,打探周邊的形勢。
    他有種感覺,趙延年很可能就在附近。
    ——
    一連兩天,趙延年和李息在附近的山坡上看著匈奴人猛攻李廣的陣地,大惑不解。
    雖然匈奴人沒有采取步戰的方式,隻是不斷奔射李廣的陣地和大營,場麵熱鬧而收效甚微,甚至沒多少殺傷,卻還是讓他們覺得詭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戰法,對雙方箭矢的消耗都很大,對匈奴人尤甚。
    匈奴人射進陣地和大營的箭還可以回收,漢軍射出來的箭,匈奴人卻很難回收。
    冒著漢軍強弩的狙擊回收幾支箭,顯然是不明智的。
    當然,考慮到匈奴人的箭都是個人製作,規格不一,與漢軍的製式箭矢不能相比,漢軍的消耗也不小。
    李息隨即判斷,匈奴人不可能滿足於此,他們很可能會發起強攻,拿下李廣,奪取營中的糧草和武器。
    或者逼著霍去病盡快返回,以減少損失。
    霍去病在河西一天,匈奴人的損失就大一天。
    別的不說,這兩萬漢軍的消耗就夠匈奴人頭疼的。
    漢軍喜歡用糧食喂馬,他們會消耗掉匈奴人辛苦存下的糧食,從而讓匈奴人陷入斷糧的危險。眼下正是春季,要等到新的糧食歸倉,還有好幾個月。
    趙延年覺得李息的分析有理,但他還是覺得匈奴人的舉動不太對勁。
    他懷疑,右賢王可能隱藏了一部分兵力,並不是眼前看到的這三四萬人。
    又或者,單於伊稚邪派來了援兵,隻是他們不知道。
    如果是這樣,那這些尚未露麵的匈奴人可能就是右賢王的殺手鐧,也是對霍去病所領漢軍最大的威脅。
    李息覺得有這可能,但無法確認。
    當務之急是通知霍去病,讓他提高警惕,不要一頭撞進匈奴人的陷阱。
    師老兵疲,兵力又嚴重不足,一旦中伏,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商量後,做出兩個決定。
    李息派人向西,給霍去病送信。
    趙延年帶幾個騎兵,去附近打探打探,看看是不是有匈奴大軍藏在附近。
    至於眼前的李廣,那就看他能不能堅持既定方案,據守不出了。以漢軍的戰力,以及營中儲備的物資,隻要他不出營,匈奴人就奈何不了他。
    “李將軍,這裏就交給你了。”趙延年鄭重其事的對李息說道。
    “中郎放心。”李息拍著胸脯表示。“我立刻去調兵,絕不會讓飛將軍孤軍奮戰。”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