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祠堂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今天天氣相當不錯。
冬日的暖陽懸掛在高空,灑下大片陽光。
萬裏烏雲,碧藍天空像是一個巨大的玻璃倒扣在大地上。
山林青翠,寒風呼嘯,大地似乎重新煥發了生機。
竹柵欄圍成的小院裏,陳及冠坐在藤椅上,手裏捧著一本《論語》。
線裝的書籍已經泛黃,邊緣處滿是褶皺,記錄著它的時光。
這本《論語》是秀才爹留給他的,秀才爹在讀書這件事確實認真,這本《論語》不知被翻了多少遍,字裏行間滿是用毛筆做的批注。
陽光打在身上,曬得人暖洋洋的,陳及冠看得很認真。
多虧了秀才爹,他自從兩歲會開口說話後,便開始啟蒙。
如今八歲,大部分的字都能識全,《三字經》和《千字文》更是能全文背誦。
經過兩天的休養,身子已經徹底好了起來,於是他便來到院子,拿了一本《論語》細細看了起來。
《論語》他在前世自然是學過的,但學的時候囫圇吞棗,隻能記得大概內容,理解的並不深。
但是裏麵的語句博大精深,有許多種理解方法。
比如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
表麵意思就是,不知道生的道理,又怎麽知道死亡的道理?
但這句話從生命本質的角度理解的話,可以警示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裏珍惜和體驗生命,追尋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因為我們無法了解生命起源和死後的情況,所以要盡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這些內容是從秀才爹的批注裏麵看出來的,陳及冠看著覺得越發有道理。
畢竟二世為人,他現在能夠靜下心研讀這些東西,反而覺得挺有意思。
而且他發現自己恢複前世記憶以後,本就靈光的腦子變得更好用了。
書籍上的內容,隻要自己認真記憶,基本上讀了兩遍就能記住。
如此一來,他就讀得更起勁,對今後的科舉多了一些信心。
雖然他有前世記憶,但一點兒不敢小看古代的科舉難度。
爹能考上秀才,那真是人中龍鳳,他的要求也不高,能考上秀才便知足。
隻要能考上秀才,阿姐不但能過上好日子,還能連帶著幫扶族人。
當然,要是自己天賦和機遇足夠的話,舉人也不是不能肖想一番,畢竟舉人的特權更大,甚至有做官的機會。
說來也是奇怪,這個大景王朝雖然不存在曆史軌跡上,但是根據他這八年的記憶來看,發展程度似乎已經到了明清時代。
甚至也有秦漢隋唐的曆史,隻是在元朝的時候發生了改變,一個薑姓武將頂住了成吉思汗的鐵騎,建立了大宣王朝。
隻不過大宣王朝也沒抵擋住三百年的王朝壽命,最終被推翻,建立了大景王朝。
如今大景王朝已經過了五十載,當今乃是第三任皇帝,年號為安平。
經史子集與前世相同,用的是繁字體,也是因此,陳及冠對這個陌生的大景王朝還算適應。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衣食住行有些窘迫,特別是寡淡的飯菜,讓他很不適應。
哪怕是為了以後能吃上一口肉,穿上細布棉衣,也得好好讀書才是。
搖搖頭,將這些繁雜的想法扔出腦袋,繼續靜心學習手中的《論語》。
一旁,陳招娣看著認真學習的小弟,嘴角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她知道小弟一向聰明,半歲能爬,一歲能走,兩歲開口說話,三歲便能吟詩寫字,讀書天賦比爹還厲害。
但小弟以往可任性的緊,不想讀書的時候怎麽勸都沒用。
這次落水以後,反倒乖巧了許多,不吵不鬧,也不嫌棄飯菜不好吃,自己還知道看書了。
這是頂頂的好事,爹在九泉之下,想必也會欣慰的。
陳招娣想著想著,又有些心疼小弟,從小就沒見過娘親是什麽樣子,現在連爹都不在了。
往日無憂無慮的他,現在怕也知道傷心的滋味,所以這才懂得讀書的重要性。
她歎了一口氣,放下針線,輕步走進屋,拿著一床被子出來,蓋在小弟的腿上。
迎著小弟清澈的雙眼,她溫聲道:“風大,別再染上風寒了。”
說完,將旁邊火盆裏麵的木炭挑出來,放在密封的陶罐裏麵。
這些木炭可不能浪費了,還能取暖用。
陳及冠將被子往上拉了一下,繼續看手中的《論語》。
陳招娣動作沒停,計算了一下天數,將自己和小弟頭上的白色孝布摘掉。
“爹已經走了三個月,不用守孝了,冠哥兒,這兩天我幫你打聽一下哪家的夫子好些,把你送去私塾上學。”
陳及冠怔了一下,他壓根沒想到守孝這回事,也沒計算這麽多。
按理說應該守孝三年,但普通人家不會真這麽做,一般是守孝三日或者日子,長一點兒就守孝三個月。
守孝期間,不碰葷腥,不出門行走,不談婚論嫁,不慶祝生辰,以表達對逝者的尊敬與禱告。
大景王朝是十分重視孝道的,陳及冠能守孝三個月,傳出去也是個好名聲。
他放下書,跟著阿姐朝外麵走去,準備去陳家的祠堂祭拜秀才爹。
秀才爹的靈位不在家裏,而是在祠堂裏,這可是一份殊榮,多少陳家族人羨慕不來的事情。
陳及冠掃了一眼阿姐拉著自己的手,明顯能感覺到一層粗糙的繭子。
“阿姐,家裏哪有銀子送我去私塾?”
陳招娣溫柔道:“這些事不要你操心,一切都有阿姐呢。”
一路走在村裏,陳家族人見到他後,熱情的不像話。
“冠哥兒好了?好了就行,好了就行。”
“以後千萬不敢一個人去塘子,這次還好有你爹娘保佑,沒被水鬼帶走。”
“冠哥兒,瞧你臉色白的跟紙一樣,來拿個雞蛋去補補身子。”
陳及冠有些招架不住族人的熱情,乖乖開口喊人,對他們拿過來的雞蛋花生也是盡力拒絕。
大夥兒都不容易,他不能這麽理所當然。
而大夥兒見他們是去祠堂,沒活兒幹的紛紛跟在他們後麵。
特別是有幾個小孩兒,在人群中對他擠眉弄眼,這都是以前玩的好的,掏鳥窩捏泥人,爬樹下河,啥都幹過。
陳及冠對他們笑笑,邁開小步子朝祠堂走去......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