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詩詞·蜀地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唐朝前期。
不少文人看到這幾句詩之後,眼睛驟然閃亮起來。
這種驚為天人之作,讓他們一時之間都有些忘卻了大唐後來所麵臨的重大危機,以及之前那種憂心忡忡、想要向朝廷諫言、為國效力的沉重心情。
“一唱三歎,回環反複……”如此的肆意灑脫,豪放縱橫,情感充沛卻又筆鋒精妙,這樣的詩句……
“這個李白到底是什麽時候的人?”所有人在第一時間就把目光對準了“李白”這個名字,“既然是我大唐之人,那他又到底是什麽時候的,哪位聖人在位期間?”
如今的大唐,天底下還沒有李白的名字。
但是這樣的大才,隻要他寫出詩文,隻要他存在於世,就不可能沒有聲名——這樣的人才,有誰會看不出他的才華,不傳揚他的名字?
所以,隻能是……如今的李白,還沒有揚名。
或許是他還沒有出生,或許是他年歲尚小還沒有讀書習字,也或許是他已經讀書習字了但還沒有成長到揚名天下的年歲。
這讓不少自覺自己年紀已經不小的人倍感失望。
——他們的年歲已經不小了,雖然也不是一定不能接著活上許多年,但是這個年紀了,就算是過幾年就離開人世也相當正常。
誰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夠等到這個李白橫空出世,等到這個李白揚名天下的時候?
誰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夠在現實中見到李白,看一看他寫下的其他詩文,與他一同暢聊一番?
人壽終有盡時啊!
“不如,我們從‘本朝’上找一找他?”也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他不可能沒有看到自己的名號,也不可能不看‘曆代’。”
當然,這種尋找李白,想要暢談詩文的事情,就不可能再用匿名狀態了。
這其實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不用匿名,這幾乎可以說是一步大跨越。
之前,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在這上麵發送消息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使用匿名——特別是達官顯貴們。
普通百姓有時候還或許隻是為了單純的發個消息,通知一下認識的人,並不覺得這個消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也不覺得自己會被人找上門來,所以取消了匿名、用自己的真實信息來發送消息。
可是達官貴人們吧……
而他們,雖然不能說自己是個多麽位高權重之輩,但也多少都有些名聲。
這個時候,直接用自己的本名而非匿名,確實是一件需要下定決心、考慮清楚的事情。
百姓們當然也讚歎於“李白”這個人寫的這一手好詩文,但更多的,他們還是在熱切地看著畫麵中的蜀地的樣子,蜀道的樣子。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百姓,終其一生,都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
村莊中的百姓,可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附近的鎮子、縣城;縣城的百姓,可能會在村子和城池之間來往,也可能去到另一個比較近的縣城……
大城之中的百姓,更是很有可能這輩子都並不離開這座城池。
交通不便,通訊不便,城外的秩序混亂,沒有安全保證,野獸出沒,錢財不足,對未知的恐懼和抗拒……
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百姓們是真的沒有怎麽出過遠門,也並不打算出遠門的。
這個情況,即便是在如今有了談天這個東西可以用來交流溝通之後,也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改變。
以往需要出遠門的人,比如行商之類,現在依舊要出遠門,但是他們已經充分地把談天這個工具利用起來了;以往可能會出遠門的人,有了談天的存在之後,確實有更多的人願意、敢於出遠門了;但是以往就根本不打算出遠門的人,現在也依舊沒有這個想法。
所以,對於每一個能夠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其他地方的景象的機會,百姓們都很珍惜。
說不定,了解的多了之後,他們也有勇氣出門了呢。
而蜀地這個地方,在曆朝曆代,基本情況都沒有變化——交通困難,路途險峻,四麵封閉,蜀道難!
所以,其他地方的百姓們,基本上也是都從未見過蜀地的。
不論是蜀地內部的道路,蜀地內部的景象——平原、山川,蜀地外部的景象——險峻巍峨的高山,進入蜀地的道路情況——狹窄、陡峭、險峻、蜿蜒……
大家都沒有見識過。
甚至,就連蜀地內部的百姓們,對於蜀地周邊這一圈的情況也並沒有多少認識——他們雖然是蜀地的百姓,也清楚地知道入蜀道路艱難,但他們也並沒有離開蜀地的打算和需要,所以,也同樣有不少人一輩子都並沒有見過、走過這些道路。
他們隻是在蜀地之中居住生活而已,沒事兒幹嘛要去這種周邊險路上走?
所以,大量的人都默默地看著這些關於蜀地的畫麵,沒有說話,沒有議論。
不少人看得相當專注而用力,像是要把這一幕幕景象徹底牢記在心中一樣。
直到這些畫麵過去,換成了其他的場景,眾人才從專注中抽離出來,打破了先前的安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就是傳說中的蜀地啊……”有人喃喃道,語氣中充滿了一種見證了傳說的驚歎之情。
也有人對著自己的親朋好友手舞足蹈、驚呼大叫:“那就是蜀地,那就是蜀地!那麽多山,那麽高大的山!”
“山竟然能夠有那麽多,而且還都那麽高,那麽高!”許多中原和江淮平原地區的百姓們對此驚歎不已。
他們生活的地方入目皆是平原,一望無際,一馬平川,一覽無餘,根本沒有什麽高山大山——一些地方有些小的丘陵,對於當地人而言,就已經算是可以登高的山巒了。
所以,他們從沒有見過如同蜀地那樣的高山連綿。
那樣的山巒之景,著實讓他們驚歎。
與那些山巒相比,他們這邊的還算什麽山?!
“怪道那些讀書人老是說什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確實別的地方和咱們這裏大不相同,就是得親眼看看才能明白……”
“之前我也知道蜀地有很多山,但也不覺得有什麽……我隻覺得那邊的山和咱們這邊的山也一樣,就算是很多山又能怎麽樣?可誰知道,那蜀地的山竟然是這樣的……”
不少人都在驚歎,同時回想過去自己對蜀地、對山的認知,都大感自己眼界狹小,見識淺薄。
“就是,要是之前有人對我說什麽許多山,我也根本想不到會是這樣的山啊!”
“這誰能想到?咱祖祖輩輩都在這邊呢,睜眼看見的就是咱這邊的山,哪可能知道別的地方的山是不同的樣子?”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