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安穩人心
字數:3008 加入書籤
也有人心懷恐懼:“那樣的山,要是稍稍腳沒踩穩,豈不是就根本沒有活路了?!”
那麽陡峭的山,那麽崎嶇連個落腳地都沒有的山,要是真的腳下一滑,稍微沒踩穩一點,那完全就是沒活路的樣子!
誰能有活路?根本就是直接摔下去,連屍首估摸著都找不著。
“別說這山走路了,他們那邊怎麽種地的?要是都是這樣的山,他們哪兒來的田可以種?”還有人對蜀地那邊的田地條件滿懷好奇和憂慮。
田地,就是人的根本——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總是要有田地在手才能安心的;哪怕是那些商人,有錢了也都是要花錢置地的。
可是蜀地這樣的情況,這麽多山,他們的田地又在哪裏?
像是江淮這邊的山,大部分都沒那麽高,也沒有那麽陡峭,完全可以在山坡上開墾田地耕種;但是蜀地的山——那哪裏像是能夠開墾田地的樣子?
就算是開了田,那也是難以為繼,別哪一天走路走的給摔下去了!
但如果蜀地的田地不夠,那當地的百姓是怎麽活下去的?
“現在皇帝又帶著那麽多人跑過去了……”有人低聲道,“要是那邊地不夠,本來就過得一般的話,現在又來了這麽多要大量用錢要糧的人……”
那當地百姓的日子,可真就是活不下去了。
皇帝就算是出逃了,那也還是皇帝,根本不可能過什麽簡樸貧窮的日子的。
——就算百姓們之前並不清楚這一點,但是在楊廣之後,大家都基本上形成了這樣的共識。
皇帝,那可是皇帝!就算是出逃,就算是京城陷落,就算是已經非常危急和狼狽了,這樣的存在也不可能花錢少了的!
【中和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唐僖宗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成都府,大致就是我們如今的成都市,安頓了下來,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蜀中生活。】
【而不得不說,蜀中這個地方,確實是非常好,在安全方麵、經濟條件方麵、生活舒適程度方麵,都頗為不錯,滿足了唐僖宗逃難但又要安穩舒適度日的需求。】
【這也是田令孜等人決定帶著唐僖宗逃亡蜀中的關鍵原因——唐玄宗的例子也算是一個原因,但根本還是在於蜀地本身的優越條件。】
【用明朝顧炎武的話來說,唐朝之所以一有起義或者兵變就往長安外麵跑,就是因為“恃有蜀也”;而唐朝的皇帝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逃,到處跑,搞出來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並且在最後那一次之前都沒有亡國的重要原因,也是因為有蜀地的存在,“亦幸有蜀也”。】
【蜀地這個地方,四麵封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相當安全適合緊急避險;同時,蜀地還一向有著“天府之國”的美稱,富庶豐饒,經濟發達。】
【特別是成都平原,農業發達,人口眾多,一向都是唐朝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這也就讓蜀地能夠支撐得起唐朝小朝廷的運轉。】
【自唐僖宗抵達成都府後,不少大臣都追隨到了這裏,小朝廷在朝會的時候參與人數能夠達到將近兩百人,並有數量不少的禁軍,算是安穩了下來。】
【蜀地本身的賦稅收入、充實的府庫,加上各地給唐僖宗送來的各種貢獻,完美維持支撐住了這個小朝廷的存在和運轉——就連給士卒們的日常賞賜,都和在京城的時候沒有什麽區別。】
【這極大程度上安撫了人心,特別是軍心,“士卒欣悅”,不至於讓他們因為糧餉和賞賜的問題而心生怨氣乃至幹出什麽大事,也讓許多人覺得唐朝氣數未盡、一切都還有希望。】
李淵鬆了口氣。
“有希望就好,人心安定就好啊!”
蜀地這個地方,確實是很好,府庫充盈,一向都能上繳相當多的賦稅;又易守難攻,向來不是什麽好打的地方。
隻要蜀地還在大唐的手中,那麽朝廷和皇帝就還有最後的退路。
而且,蜀地的易守難攻也可以給朝廷、軍隊和百姓很大的安全感,讓大家不至於直接覺得朝廷要完蛋,一定保不住了……
富裕的府庫,也能夠支撐朝廷的正常運轉,維持一貫的排場、花銷等,給底下的人,特別是軍隊一如既往的軍餉和賞賜——大臣們甚至都不需要一如既往地俸祿和賞賜,但是軍隊一定需要。
特別是如神策軍這種情況的禁軍。
因為他們最需要看到朝廷的錢財一如既往,最需要看到朝廷還能供得起他們。不然的話,軍中必定會生亂。
這也是為什麽有些權貴人家即便早已不複往昔,但卻依舊還要勉勵支撐對外的排場。
很多時候,徹底失敗都是從信心動搖開始的。
如當年苻堅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如果他的大軍沒有動搖到這樣的地步,那苻堅最終至少也不會敗的那麽慘烈,直接導致他的朝廷分崩離析;
再有當年韓信背水一戰,就是因為軍心可用,所以最終獲得了勝利,並且讓這一件事情千古流傳。
人心,信念,向來是最難以捉摸、但也最好調動,同時影響力巨大的東西。
隻要朝廷還能擁有人心,一切就都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
至於什麽國都天子,李淵已經根本沒有興趣去理會了。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