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宋金聯盟
字數:3215 加入書籤
趙匡胤目瞪口呆。
有那麽一段時間,他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這上麵在講些什麽——這上麵是他能理解的話嗎?
……好像是的。
大宋,大宋怎麽會變成這樣?!
大宋怎麽變成這樣了啊!
趙匡胤萬萬沒想到,自己會等來這樣一個答案——哦,不是答案,這不是大宋滅亡過程的答案,而是一個答案之前的環境背景……
好極了,真是好極了!
還沒有滅亡呢,就已經丟人現眼成這樣,丟了這麽大一個臉,幹出來了這樣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影響力和知名度絕對空前的大事!
這才多久?這才大宋的第三個皇帝啊!
太祖,太宗,然後?然後大宋就變成了這樣嗎???
趙匡胤現在覺得,他確實是低估了大宋後來的皇帝了——他們能幹出來許多他想都想不出來的事情。
比如,和遼國簽訂條約,這件事情他確實能想到;但是,和遼國簽訂這種條約,承認對方對燕雲十六州的控製,放棄己方對燕雲十六州的訴求,並且,還要年年給遼國錢……這樣的條約,是他趙匡胤想破腦袋都不可能想出來的!
這宋真宗,到底是怎麽才能想出來這樣的條約的?
大宋的大臣們,這些人又是怎麽想出來,並且接受這樣的條約的???
以及,他的好弟弟,趙光義,到底是怎麽教育兒孫的,竟然能教出來這樣一個東西,還讓他繼承了皇位?!
趙光義此時同樣沉浸在不可思議的情緒之中。
他萬萬沒有想到……真的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他承認,自己在兩次北伐之中,都存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不管是第一次順道嚐試北伐燕雲,還是第二次雍熙年間專門發動北伐,都存在不少問題。
也是這些問題,導致大宋最終沒能獲得成功,反而損兵折將不少。
大量開國傳下來的精兵就此消亡,不少將領或者戰死,或者在戰場上出了大問題因此不能再次指揮軍隊作戰……
這也導致國朝之內,不少人的立場從堅決出兵、奪回燕雲十六州,變成了至少目前不合適出兵、目前更應該韜光養晦保持和平、目前不應該……的主和立場。
雖然不能說這些人全都變成了徹頭徹尾的主和派——其中還是有不少人是想著留待日後,等到時機合適就出兵北伐的——但是,也確實嚴重影響了國朝內部的風氣和傾向。
就連趙光義自己,也不再想著北伐建功、奪回燕雲了。
趙光義承認,自己也確實是一時間沒了進取的銳氣和膽氣而已,可是,他絕對沒有想著就這麽一直下去啊!更沒有想著,燕雲十六州就歸了遼國所有算了,大宋不再計劃收回燕雲十六州啊!
他沒了銳氣和膽氣,但是這個想法還是一直都有的——燕雲地區應當是大宋的。
怎麽,怎麽就在他之後,情況就突然變成了這樣?
大宋和遼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以至於大宋要簽訂這樣的條約,並且年年給錢來換取遼國的退兵?
等等,遼國的退兵——難不成在自己駕崩之後,在大宋剛剛走到第三任皇帝的時候,遼國就成功打到了大宋的京城所在吧???
大宋的軍事水平軍事力量下降的有那麽快嗎?
【在這種前提下,宋遼已經大體和平了許多年。】
【而就在宋徽宗在位期間,情況發生了變化——遼朝內部不太平了。】
【在遼朝內部,有一股反對遼朝朝廷的勢力正在興起,並且日漸壯大,這個勢力,就是日後的金朝。】
【北宋這些年一直都密切關注著遼朝的局勢,當然也沒有錯過這件大事。】
【於是,在一些人的建議下,北宋朝廷——其實主要推動人是童貫等人——萌生了和金朝結盟,借助金朝的手幹掉遼朝,或者說北宋和金朝夾攻遼朝,以便北宋能夠奪回燕雲十六州的想法。】
【而很快,這個想法就不再隻是想法,而是變成了實際行動。】
【重和元年——這是宣和元年的前一年,宋徽宗派遣使臣,通過海路,和金朝建立聯係,並主動提出了結成聯盟,共同滅遼的打算。】
【此時金朝在位的是金太祖,對方對這個計劃也很感興趣,於是,宋金之間開始了秘密外交,持續了一些年,直到宣和二年,雙方正式達成協定。】
【雙方打算聯兵攻遼,並且約定了雙方各自發兵的路徑,進攻的目標,以及獲勝之後,不同地區應該劃分給誰等等。其中,燕雲地區在約定中,被劃給了北宋,算是達到了北宋聯金滅遼的關鍵目的。】
【同時,條約還約定,既然金朝幫助北宋收複失地,那麽北宋也應該像之前給遼歲幣一樣,給金歲幣——是的,兜兜轉轉北宋還是要繼續交歲幣,隻不過換了個交的對象。】
【此外,就是一些其他條款了,比如不能和遼講和,開設榷場……】
【但不管怎麽說,約定是達成了,燕雲地區是有望回到北宋的手中了,這就是一大勝利!】
【而這個時候,北宋內部雖然爆發了方臘起義,但這並不影響朝廷要繼續執行這一計劃——夾擊遼國,獲得燕雲!】
【宣和四年,宋金兩方正式展開對遼的進攻,金軍負責進攻遼的中京,宋軍負責進攻燕京一帶,至於其他地方,具體再說。順便,金朝特別強調,北宋想要獲得燕京一帶,就必須出兵伐遼,不能不出力。】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