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李自成·經曆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A+A-


    【之所以提到這一次勤王救駕的事情,是和下一個重要人物有關——可能有關。】
    【這個人,叫做李自成。】
    【李自成的大名想必大家都知道,而說他和這一次勤王救駕的兵變有關,則是因為關於他人生經曆的其中一種說法認為,他其實就是甘肅兵之一,此次也被選拔出來前往京城救駕,所以,他也是參與兵變的甘肅兵之一。】
    【李自成,原名李鴻基,萬曆三十四年出生於陝西米脂縣河西兩百裏的李繼遷寨,且他家世代居住於此——李繼遷也是個名人,西夏太祖,奠定西夏基業的人,這個“李繼遷寨”當然和李繼遷有關係,因此,也有說法認為,李繼遷其實就是李自成的先祖。】
    【米脂縣的李姓大體上總共有兩支,一支是太安裏二甲李氏,一支是永和石樓李氏,李自成家是太安裏二甲,而這個太安裏二甲是在明朝建立以前從甘肅的太安裏遷徙而來,遷徙到了一個叫做“李家站”的地方,而這個李家站,就是當年黨項拓跋平夏部從甘肅東遷後前往的地方。】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講,李自成就是李繼遷的後人——在李自成稱帝後,他也自己宣稱自己的先祖乃是李繼遷,這算是他本人的表態。】
    【當然,這其實也很有可能是李自成自己給自己找個祖宗而已,說實話,這個說法的證據不足,至少沒有什麽明確的族譜、遷徙足跡等作為證據,且一部分太安裏二甲李氏的人也不承認李繼遷的先祖身份。】
    【順帶,其實李自成和太安裏二甲李氏的關係也不保真,有人表示這其實是兩方攀親戚而已,不是真的族人。】
    【總之,李自成出生在米脂縣——就是那個十之七八的米脂。】
    趙匡胤的神情有一瞬間扭曲。
    “李繼遷……”他咬牙切齒,一點都不想看到這個名字,也不想聽到這個名字,雖然如今的大宋遠遠還沒有那什麽李繼遷西夏之類的存在,但是這不妨礙趙匡胤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現在沒有這麽做又如何?這人既然在日後的大宋那麽做了,說明他就是有野心的,就是不願意服從大宋的統治的,就是一個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爆發的大問題……
    哦,還讓大宋丟了大臉的大問題!
    這種人,當然是要扼殺在萌芽之中,讓他根本就沒有出現盜匪機會!
    但扼殺歸扼殺,趙匡胤還是不樂意聽見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總是會讓他想起來日後大宋的那個見鬼的窩囊樣子,讓他想起來那該死的宋徽宗宋欽宗……
    至於李繼遷為什麽會讓他聯想到後者……
    那當然是因為李繼遷是西夏太祖,而當那見鬼的宋徽宗宋欽宗把大宋玩兒完的時候,西夏竟然還好好的!
    西夏還好好的啊!
    這如何不讓趙匡胤有所聯想,然後又因此而更加憤怒?
    也因此,他也完全不覺得李自成的先祖能夠是李繼遷:“數百年過去,誰能說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姓李,就一定是李繼遷的族人?天下姓李的人那麽多,在陝西地區的也不少,說不定,這還是李唐的後人呢!!”
    總之,絕對不可能是李繼遷的後人!絕對不可能!
    反正這上麵也說了,李自成是李繼遷後人的說法沒有多少有力證據,不過是他家世代居住在此,加上他自己宣稱罷了……可是這種意欲爭奪天下的人,給自己找一個比較有名頭的祖宗難道是什麽少見的事兒嗎?
    李唐還把老子認成了祖宗呢!
    ……不對,為什麽朕總是提起來李唐?
    趙匡胤陷入了沉思。
    其他皇帝則多是看熱鬧,對於李自成的身世先祖並不如何在意。
    要說在意,他們還更加在意米脂縣這個地方。
    劉徹便道:“這米脂縣從賊之人十之七八,必定是遭災嚴重之地,也不知道明朝朝廷到底對這陝西地區的旱災有什麽賑濟措施……”
    到目前為止,這故事講了不少,但是真的還沒有一句是提到明朝朝廷是怎麽賑濟陝西地區的大旱的。
    ……這可就不太對了啊。
    如果有措施,但是執行不當,或者,其中有人貪汙了,就像是這一次勤王救駕的軍隊竟然還有主帥克扣軍糧、有兵部胡亂指揮一樣,那也完全可以講一講,可以說一說。
    畢竟,就算是出了問題,但是朝廷其實還是賑濟災民了啊!
    但是這竟然真的是一字未講……
    這,劉徹隻能想到一個結果,那就是明朝朝廷說不定還真的是根本沒有進行賑濟。
    畢竟,按照劉徹的認知,大部分時候,舉凡能講的,那基本上絞盡腦汁也要找出來可以講一講的地方;如果真的一個字都沒有蹦出來……那隻能是不論從什麽角度,都真的找不出來能講的了。
    啊,要真的如此……那可真是個壞得不能再壞的消息了。
    【他出生的時候,李自成的父親夢見一個穿著黃色衣服的人進入了窯洞,因此,李自成就有了一個小名——黃來兒,或者黃娃子。】
    【說起來,張獻忠的一個別號也帶“黃”字,他和李自成二人這也不能不算是有緣……】
    【幼年的時候,李自成家中非常困難,一度被父母送入寺廟當和尚,還為一個姓艾的地主牧羊,後來,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母相繼去世;等他長到二十一歲的時候,他選擇去當地的驛站當一名驛卒為生,如果這個“二十一歲”的說法可靠的話,那差不多是在天啟六年的時候。】
    【距離崇禎年不到兩年。】
    【後來,驛站裁撤,李自成也失業了,不得不選擇回家,因為沒有經濟來源,他很快欠了一名舉人的債,又無力償還,於是被縣令嚴刑拷打,甚至遊街想要弄死他……當然,李自成還是被自己的親友救了出來。】
    【但救出來了,也不能讓欠債就此消失,那名舉人也時常向李自成要錢,最終,這一年年底,李自成殺死了自己的債主,隨後,因為妻子私自和其他男人一起,又殺了妻子,於是他選擇和之子一起奔到了甘肅投軍。這個時候,是崇禎二年的年初。】
    【所以,這也是說李自成是後來甘肅勤王軍隊兵變的一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