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未命名草稿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昭德舞歌二首·其一
聖代修文德,明庭舉舊章。
兩階陳羽龠,萬舞合宮商。
劍佩森鴛鷺,簫韶下鳳凰。
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輝光。
以下是對《昭德舞歌二首·其一》的生僻字注音、注釋和譯文:
生僻字注音
? 龠:yue
注釋
? 聖代:指當代,對本朝的尊稱。
? 文德:指以禮樂教化進行統治的德政。
? 明庭:這裏指朝堂。
? 舊章:指過去的典章製度。
? 兩階:宮廷的東、西台階。
? 羽龠: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羽為鳥羽,龠是一種像笛的管樂器。
? 萬舞:古代的一種大型樂舞。
? 宮商: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這裏泛指音樂。
? 劍佩:寶劍和玉佩,古代官員的配飾。
? 森:眾多的樣子。
? 鴛鷺:比喻朝官的行列。
? 簫韶:相傳為舜時的樂曲。
譯文
當今時代致力於修明文德,朝堂上推舉遵循舊有的典章製度。宮廷的兩階陳列著舞者所持的羽龠,萬舞和著音樂的節奏。官員們身佩劍玉,如鴛鷺般整齊排列,美妙的簫韶之樂仿佛引來了鳳凰。我朝的青史之上,將千古留下光輝的記載。
在曆史的漫漫長河中,總有一些詩篇,以其獨特的魅力,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與風貌。《昭德舞歌二首·其一》便是這樣一首佳作,它宛如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透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文字,讓我們得以領略那個聖明時代的輝煌與榮耀,感受古人對國家繁榮的自豪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聖代修文德,明庭舉舊章”,詩歌開篇,便以一種宏大而莊重的氣勢,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文明與傳承的時代。“聖代”,那是一個被上天眷顧、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君主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遠的眼光,深刻認識到文德的重要性。“修文德”,不僅僅是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傳承,更是對禮儀、道德、教化的重視與弘揚。君主以身作則,倡導文明禮儀,推行道德教育,使得整個國家充滿了文明的氣息,人民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品德修養不斷提升,社會秩序井然有序,展現出國家的文明與進步。而“明庭舉舊章”,明亮的朝堂之上,君主帶領群臣重新施行古老而珍貴的禮儀製度。這些舊章,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是曆史的沉澱,它們承載著國家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重新舉起這些舊章,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更是向世人展示國家的文化自信。在這個聖明的時代,古老的禮儀製度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支撐。這兩句詩開篇點題,以“聖代”和“明庭”起興,營造出一種莊重而神聖的氛圍,仿佛讓我們看到朝堂之上,君臣們莊重肅穆地舉行著儀式,共同傳承和弘揚著國家的文化與傳統,為全詩奠定了歌頌的基調,讓我們對這個時代充滿了敬仰與向往。
隨著目光的深入,“兩階陳羽龠,萬舞合宮商”為我們呈現出一幅熱鬧而盛大的慶典場景。朝堂的兩階之上,精心陳列著羽扇和龠這兩種具有象征意義的物品。羽扇輕搖,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龠管悠揚,奏響了莊重的旋律。它們的陳列,象征著禮儀的莊重和盛大,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對儀式的尊重和對傳統的堅守。與此同時,“萬舞合宮商”,眾多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他們的舞姿優美而矯健,動作整齊而協調。而那動人的舞蹈,與宮商之音完美配合,形成了一場視聽的盛宴。宮商,作為古代五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音色和諧悅耳,代表著音樂的和諧與美好。萬舞與宮商的融合,展現了慶典的盛大與和諧,讓人們沉浸在這歡樂而莊重的氛圍之中。詩人通過對這一具體場景的生動描寫,仿佛將我們帶入了慶典的現場,讓我們親眼目睹那精彩的舞蹈,親耳聆聽那美妙的音樂,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畫麵感和音樂感,使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繁榮與昌盛。
將視線轉移到朝堂的官員身上,“劍佩森鴛鷺,簫韶下鳳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莊重而奇幻的畫麵。官員們身著華服,佩戴著劍和精美的佩飾,整齊地排列在朝堂之上。他們的身姿挺拔,神情莊重,那一排排的身影,如同鴛鴦和鷺鳥般有序。鴛鴦和鷺鳥,在古人的眼中,是美好、和諧、秩序的象征,將官員們比作鴛鷺,不僅體現了他們的莊重與威嚴,更象征著朝堂的和諧與有序。而當那古老的簫韶之樂奏響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傳說中高貴而祥瑞的鳳凰竟然被這美妙的音樂所吸引,翩翩飛來。簫韶,作為古代舜帝時期的樂名,其音色悠揚、莊重,被視為吉祥之音。鳳凰,更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現,寓意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詩人運用擬人和象征的手法,將官員們比作鴛鷺,將音樂比作引鳳之音,使詩歌充滿了奇幻色彩,仿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神話世界的大門,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神秘與美好,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讓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繁榮充滿了讚歎與向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詩歌的尾聲,“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輝光”,詩人以一種豪邁而自豪的情感,為全詩畫上了一個圓滿而有力的句號。“我朝青史上”,指的是本朝的史冊,那是記錄國家曆史與發展的重要載體。而“千古有輝光”,則是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高度自信和自豪的表達。他相信,這個聖明的時代,這個重視文德、傳承傳統、繁榮昌盛的國家,所創造的輝煌曆史將永遠銘刻在史冊之上,在千古流傳的歲月裏,永放光芒。這不僅是對過去的總結與讚美,更是對未來的期許與展望,它激勵著後人不斷努力,傳承和發揚先輩們的精神,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不懈奮鬥。以這樣的祝願和自豪結束全詩,將詩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時也與前文對國家繁榮的多處描寫相互呼應,使整首詩結構嚴謹,渾然一體,主題更加鮮明突出,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詩人對國家深深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總體來看,這首詩宛如一部精彩的曆史紀錄片,通過對朝堂慶典的細致入微的描繪,全方位地展現了聖明時代對文德的重視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生動地體現了國家的繁榮與昌盛。詩中巧妙地運用了對仗、擬人、象征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簡潔明快卻又富有深意,意境宏大而深遠。它不僅是對那個時代的生動記錄,更是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熱情讚美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充滿了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真摯的情感。穿越千年的時光,這首詩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讓我們得以領略古代社會的輝煌與文明,感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對國家的深深熱愛。
喜歡夜讀全唐詩請大家收藏:()夜讀全唐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