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風物誌·洱海月宴
字數:2018 加入書籤
萬曆三十九年八月十五·大理中秋)
揉麵鬥月影
寅時三刻,鏢局後廚桂花香混著鬆煙墨味。燕蘅的蜃樓披帛卷著三袋鶴慶麵粉翻飛,火浣布經緯間嵌著緬玉碎屑,撒出的糖霜竟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暈。老廚子捧著祖傳的白族雙魚木模瞠目結舌,模子底部"洪武二十三年"的刻痕在燭火下泛著溫潤包漿。
"燕姑娘這‘流雲飛袖’揉麵法,怕不是從沐王府宴席上學的?"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勾走半塊麵團,鏈刃在月光石案板上刻出歪扭玉兔。那玉兔耳朵忽豎,竟從鏈環機關中彈出芝麻餡:"此乃東海玉兔,專食偷糖賊!"
林望舒的機關鼠突從雕著海馬紋的梁上墜入糖罐,青銅鼠目映出滿室香甜。林承影趁機以劍為杖,鳴潮劍氣卷著糖粉在半空凝成"偷"字,正糊了剛跨進門的南宮璿璣滿臉。她鬢間新染的青黛被糖粉染成霜色,腕間翡翠鐲磕在洪武年製的釉裏紅瓷壇上,發出清越回響。
"小混賬!"九曲鎖纏住雙胞胎腳踝倒吊簷下,銀鏈末端的魚形墜子是萬曆二十年月港沉船遺物,"今日做不成百斤月餅,休想下地吃宴!"
市集燈如晝
申時的四方街石板路蒸騰著乳扇香。白族婦人將六角宮燈掛滿四柱三門牌坊,燈麵繪的嫦娥竟穿著沐王府飛魚紋襦裙,廣袖間還繡著暹羅國的纏枝蓮。林滄溟的滄浪刀挑著二十盞走馬燈,刀氣微震,燈影裏便躍出萬曆二十七年護暹羅貢船的剪影戲——刀光所及之處,倭寇戰船竟化作糖畫般的焦痕。
"總鏢頭這燈戲該收銅板!"賣乳扇的阿嬤笑著擲來刻著"永昌"二字的竹籌,正中刀柄"滄"字朱砂刻痕。燕蘅的蜃樓披帛忽化作燈謎彩綢,火浣布上竟用波斯文寫著:"螭吻鏈鎖千機變——打一暹羅果品!"
澹台令羽的鏈刃絞碎謎麵:"燕姑娘好不公,謎底分明是你最恨的榴蓮!"話音未落,披帛已卷來顆沾著緬玉粉的臭果砸他懷中。那榴蓮外殼竟嵌著暹羅銀幣,驚得圍觀的波斯商人紛紛掏出火漆印鑒。
拜月鬥巧果
戌時的蝴蝶泉邊疊起九層供案,每層都嵌著北鬥七星方位的夜明珠。南宮璿璣的九曲鎖串起七十二色巧果,擺成北鬥吞月陣——茯苓餅作月,核桃酥為鬥柄,最妙的是用鬆子糖粘出的"玉衡"星,細看竟是機關暗扣。
林望舒的機關雀銜來沾著點蒼山雪水的野山菊,翅尖掃過巧果,暗藏的鬆子竟蹦出拚成"團圓"二字。那些鬆子殼上還刻著暹羅文的"平安",在月光下泛著神秘幽光。
"作弊!"林承影的劍尖挑起琥珀色麥芽糖絲,"我這‘海天一線’才叫真功夫!"糖絲未凝便墜入泉中,引得銀魚爭食。雙胞胎撲騰撈魚,撞翻供案巧果,驚得打跳的白族姑娘們銀飾叮當,其中個姑娘腰間竟掛著與南宮璿璣相同的魚形墜子。
"滄溟!管管這群皮猴!"南宮璿璣的銀鏈卷住最後一塊茯苓糕,糕上印著的竟是月港古地圖。總鏢頭笑舉雕花蜜瓜,瓜瓤紋路在月光下分明是當年沉船上的羅盤刻度:"夫人且看,這瓜瓤像不像萬曆二十年月港的潮線?"
醉月笑平生
子夜的洱海浮著千百盞河燈,燈麵用金粉寫著"願得暹羅榴蓮樹"、"求贖女兒紅"等祈願。燕蘅的蜃樓披帛鋪展如舟,火浣布吸飽月光,映得蓮燈上的波斯文許願詞清晰可辨。
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勾起盞繪著海馬紋的河燈:"燕姑娘好誌向,要在蒼山種榴蓮!"他腰間酒壺突然漏水,陳釀滲入披帛,火浣布遇酒燃起幽藍焰色,映得對岸漁村牆上的暹羅國戰旗若隱若現。
醉臥礁石的林滄溟忽哼起走調的安南船歌,歌詞裏竟有"月港潮汐圖"的暗語。南宮璿璣的九曲鎖在沙地勾出年少時月港的星圖,沙粒中混著的緬玉碎屑,與燕蘅披帛上的如出一轍。雙胞胎早枕著嵌著東珠的月餅匣酣睡,唇邊粘著的玫瑰餡裏,藏著半片刻有暹羅文字的琥珀
喜歡滄瀾琉璃錄請大家收藏:()滄瀾琉璃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