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柴葛解肌湯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萬曆十八年,蘄州藥王閣。
柴胡是被一陣古琴聲喚醒的。他睜開眼時,發現自己被困在雕著忍冬花紋的檀木盒裏,盒麵貼著一張泛黃宣紙,墨跡遒勁地寫著"君藥"二字。透過盒縫,能看見閣中千層藥櫃如寶塔般盤旋而上,每一格都浮動著微光。
"解表退熱,疏肝和胃..."他無意識地呢喃著刻入靈識的藥性,指尖觸到盒內壁的《傷寒論》殘頁。突然,隔壁藥櫃傳來瓷器碎裂聲,一個身著鵝黃襦裙的少女跌坐在滿地瓷片中。
"疼..."少女蹙眉揉著腳踝,發間銀簪墜著的葛花簌簌顫動。柴胡心口驀地一熱,檀木盒應聲而開。他躍出時帶起一陣清苦藥香,驚得少女往後縮了縮:"你是...柴胡?"
《本草綱目》草部卷十三有載:"葛根,甘辛涼,能起陰氣而生津液。"此刻柴胡卻覺得這味臣藥太過鮮活了——她耳後細小的絨毛沾著晨露,裙裾上的忍冬紋竟與自己木盒上的如出一轍。
"小心碎瓷。"柴胡伸手欲扶,卻被少女指尖的涼意驚住。那寒意順著經絡直竄心脈,卻在觸及他掌中藥性印記時化作暖流。葛根突然睜大眼睛:"你的苦寒之性,在化解我的涼?"
閣樓深處傳來鍾磬般的鳴響,無數典籍從書架上浮空而起。李時珍批注的《金匱要略》殘卷在空中展開,朱砂圈出的字跡灼灼生輝:"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當和胃氣..."
"是《傷寒論》的太陽陽明合病!"黃芩清冷的聲音自梁上傳來。眾人抬頭,見一襲青衫的男子斜倚懸梁,手中《藥性賦》無風自動:"若不解肌退熱,半日必發譫語。"
藥櫃突然劇烈震顫,寫著"佐藥"的玉竹盒迸射青光。芍藥抱著瑟瑟發抖的甘草從震動的藥格中滾出,她發間白芍藥已被冷汗浸透:"是藥性相衝!必須立即成方!"
柴胡將葛根護在身後,望著空中旋轉的《本草綱目》殘頁。李時珍的朱批突然化作血霧,在虛空勾勒出七個光斑——正是柴葛解肌湯的配伍星圖。
"三味君藥同現,必生禍端。"黃芩飄然落地,腰間玉佩刻著"清熱燥濕"四字,"按《黃帝內經》之理,當以臣藥製君..."
話音未落,葛根突然捂住心口。她腕間的葛藤紋路發出幽藍光芒,與柴胡掌心的柴胡葉印記產生共鳴。整座藥王閣的地麵浮現出巨大的太極圖,陰陽魚眼處正是他們相觸的雙手。
"少陽為樞!"閣頂傳來蒼老的聲音,《類經圖翼》的古卷嘩啦作響,"柴胡配葛根,正是和解少陽、透達陽明的君臣之道!"
柴胡感覺有熱流在經脈中奔湧。他看見葛根眼中映出《傷寒論》的經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但那些字跡正在扭曲重組,漸漸化作"柴葛解肌湯"五個金字。
"小心!"大棗的驚呼從角落傳來。存放生薑的藥格突然噴出赤紅火焰,整個閣樓彌漫著辛辣氣息。芍藥的白衣瞬間被冷汗浸透:"是陽明經熱邪化火!"
柴胡將葛根推向甘草所在的安全區,轉身直麵火海。他能感覺到背後那道溫潤的目光,正如葛根之性,雖涼卻能生津潤燥。當第一簇火舌舔上他衣角時,胸口的君藥印記突然大放光明。
"少陽主樞,轉出陽明!"他並指為劍,在空中劃出《傷寒明理論》的奧義。火焰在觸及他指尖的瞬間化作青煙,露出其中雙目赤紅的生薑藥靈——這本該溫中止嘔的佐藥,此刻卻被熱毒染得麵目全非。
葛根的歌聲就在這時響起。她發間葛花紛紛揚揚,哼唱的竟是《雷公炮炙論》中的水製之法:"凡修事葛根,須用清漿水浸一宿..."清泉般的靈力漫過焦黑的地板,所到之處火毒盡消。
柴胡趁機扣住生薑手腕,三焦經真氣灌入對方太淵穴。當看到生薑眼中赤紅漸退時,他忽然明悟:這就是《醫學啟源》所說的"君藥製毒,臣藥潤燥"。
閣樓重歸平靜時,七位藥靈身上都浮現出金色脈絡。柴胡看著自己與葛根相連的心脈金線,聽見《本草經疏》在空中翻頁:"柴胡得葛根,如雲霧得朝陽,表解裏和..."眾藥靈相視一笑,仿佛經曆一場洗禮。此時,藥王閣外傳來陣陣喧囂。原來是附近村民得了疫病,前來求藥。柴胡心中一動,看向葛根。葛根會意,說道:“我們的力量或許可以救治他們。”
於是,眾藥靈走出閣樓。柴胡站在最前方,他引導著自身藥力散發開來。葛根在一旁輔助,清涼之力蔓延,緩解患者發熱症狀。黃芩施展清熱燥濕之功,清除病人體內濕邪熱毒。芍藥與甘草配合,調和諸藥藥性,穩固患者氣血。玉竹滋養患者身體內耗損的元氣。大棗則增強眾人抵禦疾病的能力。
隨著時間推移,患病的村民逐漸好轉。柴胡看著葛根溫柔照顧病人的模樣,心中滿是溫暖。他知道,經過這場考驗,他們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在這萬曆年間,他們這些藥靈不僅僅是古籍中的記載,更成為守護百姓健康的存在。而柴胡與葛根的奇妙緣分,也將如同他們所代表的藥效一般,持續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
【組成】柴胡 幹葛 甘草 黃芩 羌活 白芷 芍藥 桔梗原著本方無用量)
【用法】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煎之熱服現代用法:加生薑3片,大棗2枚,石膏3g,水煎溫服)。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外感風寒,鬱而化熱證。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痛鼻幹,心煩不眠,咽幹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
【證治機理】證乃太陽風寒未解,化熱入裏。外感風寒,本應惡寒較甚,而此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為寒鬱肌腠逐漸化熱。因表寒未解,故惡寒仍在,並見頭痛、無汗等症。陽明經脈起於鼻,經眼眶下行;少陽經脈行於耳後,經麵頰到眶下。入裏之熱初犯陽明、少陽,故目疼鼻幹、眼眶痛、咽幹、耳聾;熱擾心神,則心煩不眠;脈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裏有熱邪之佐證。此證乃太陽風寒未解,鬱而化熱,漸次傳入陽明,波及少陽,故屬三陽合病。法當辛涼解肌,兼清裏熱。
【方解】葛根透邪解肌,柴胡透邪退熱,共為君藥。羌活、白芷助君藥解肌散寒,祛風止痛;黃芩、石膏清泄裏熱,均為臣藥。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羌活發散太陽之風寒,如此配合,三陽兼治,以治陽明為主。桔梗宣暢肺氣以助祛邪外出;芍藥、大棗斂陰養血,既防熱邪傷陰,又製疏散太過;生薑解表散寒,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本方是治療太陽風寒未解,入裏化熱,初犯陽明或三陽合病之常用方。
【配伍特點】溫清並用,三陽同治,表裏兼顧,重在疏泄透散。
【方歌】柴葛解肌陶氏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棗與生薑。
喜歡方劑雜論請大家收藏:()方劑雜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