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災民營“投毒”
字數:2516 加入書籤
康熙南巡的禦駕剛至揚州,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便席卷了這座繁華的江南城池。洪水如猛獸般肆虐,淹沒了無數田園村舍,災民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朝廷迅速下令設立八旗粥廠,以賑濟災民,穩定民心。
揚州城隍廟前的廣場上,八口大鐵鍋正冒著滾滾白氣,粥香四溢,卻夾雜著些許異樣的氣息。施世綸,這位以清廉著稱的官員,被朝廷派來監督賑災事宜。他身著官服,手持象牙笏板,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施世綸用笏板挑起一勺粥米,仔細端詳。米粒中摻著細碎的砂石,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他心中一沉,覺得事情不妙。書吏黃敬忠也湊近了看,突然指著鍋底驚呼:“大人,這米不對啊!怎麽還有藥渣?”
施世綸聞言,用銀筷夾起一片藥渣湊到鼻尖,濃重的苦腥味裏隱約透出杏仁的甜香。他心中一凜,這藥渣中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突然,人群騷動起來。十幾個災民捂著肚子滾倒在地,痛苦地呻吟著。施世綸的銀筷尖觸到粥湯,霎時泛起蛛網般的黑紋。“砒霜!”他心頭一震,轉頭看向身後臉色煞白的布政使劉鶴鳴,“劉大人,煩請將熬粥的夥夫都帶上來。”
八名夥夫跪成一排,瑟瑟發抖。施世綸的犀角官靴踏過青磚上的晨露,緩緩走到他們跟前。當走到第三個夥夫跟前時,他眼尖地發現那人袖口閃過一抹淡金色的絲線——正是揚州織造局特供的雲錦。施世綸不動聲色地瞥向劉鶴鳴腰間晃動的金絲荷包,荷包下綴著的翡翠貔貅正對著夥夫的方向。他心中暗自思量,這其中必定有蹊蹺。
“取我的紫金缽來。”施世綸突然高聲喝道,驚得簷角麻雀撲棱棱飛起。他舀起半碗毒粥,在眾人驚呼聲中仰頭飲盡,“本官與百姓同食此粥,若有罪愆,天罰吾身!”喉嚨火燒般的灼痛裏,他瞥見劉鶴鳴的右手正悄悄摸向腰間錦囊,心中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然而,施世綸深知,僅憑這些還不足以揭露真相。他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揭開這賑災背後的黑幕。
接下來的幾天裏,施公案牘上總擺著三樣東西:半片沾著砒霜的藥渣、半截金絲雲錦,還有一根特製的空心竹筒。這竹筒外壁刻著刻度,內藏機簧,是施世綸在災民搶粥時受到的啟發。
那日,粥棚前人頭攢動,災民們為了一碗熱粥爭搶不休。其中有個跛腳老漢,被熱粥燙得跳起踢踏舞步,竹筒從他懷裏跌出。施世綸眼前一亮,心中頓時有了計較。他命人將竹筒拾起,仔細研究其構造,最終設計出了一種能夠自動收集毒物的機關。
藥渣經仵作查驗,竟出自揚州最大的德濟堂。當衙役破門而入時,掌櫃的賬本上赫然記著“八旗賑濟司購砒霜五十斤”。這一發現讓施世綸心中一凜,他意識到這起案件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而竹筒裏的玄機,則在三日後粥棚騷亂時顯露無遺。那天,災民們再次為了粥而爭搶不休。混在災民中的殺手正要擲出毒鏢,突然竹筒彈開,將淬毒的梨花針盡數收入筒中。這一幕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不知道這究竟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最妙的是那金絲雲錦。施公命人將布料浸在皂角水中三天三夜,竟浮出戶部侍郎的私印紋樣。原來,劉鶴鳴早將賑災銀兩換作雲錦,與漕幫勾結運往關外。那日被識破的夥夫,正是漕幫安插在織造局的暗樁。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巨大的貪腐鏈條
為了進一步揭開真相,施世綸決定深入虎穴。他化裝成一名普通的災民,混進了漕幫的據點。在那裏,他見到了漕幫的幫主——一個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中年男子。
“你就是施世綸?”幫主上下打量著施世綸,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哼,你以為你能查出什麽來?這揚州城的水深著呢,你小心別把自己淹死了。”
施世綸冷笑一聲:“我既然來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不過,在我死之前,我一定要揭露你們的罪行,讓天下人都知道你們的醜惡嘴臉。”
幫主聞言,哈哈大笑:“好大的口氣!你以為你有證據嗎?告訴你,這揚州城裏的官,有一半都是我們的人。你就算查到了什麽,也休想活著離開。”
施世綸心中一凜,但他並沒有被嚇倒。他知道自己已經離真相越來越近了,隻要再堅持一下,就能揭開這起案件的全部謎團。
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和智鬥,施世綸終於從幫主口中得知了整個貪腐鏈條的真相。原來,戶部侍郎與劉鶴鳴勾結,將賑災銀兩換成了雲錦和私鹽,通過漕幫運往關外販賣。而德濟堂的掌櫃則是他們的同夥,負責提供砒霜等毒藥,以毒害災民和掩蓋真相。
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後,施世綸迅速行動。他帶領衙役們突襲了德濟堂和漕幫的據點,將涉案人員一網打盡。同時,他也將戶部侍郎和劉鶴鳴的罪行上奏朝廷,請求嚴懲不貸。
最終,這起震驚揚州的賑災貪腐案得以告破。施世綸以他的智慧和勇氣,為災民們討回了公道,也為朝廷鏟除了一大禍患。而他那用竹筒設計機關的妙計,也成為了民間傳頌的佳話。
喜歡神探施公請大家收藏:()神探施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