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途一路向洋十五)格棱蘭島周圍科考記

字數:5078   加入書籤

A+A-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處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西邊臨接加拿大的北極群島,東邊瀕臨丹麥海峽,與冰島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經緯度範圍是北緯59°44"42"至北緯8339"46"以及西經73°15"13"至西經11°20"11"之間。
    格陵蘭島四周的海洋地質狀況表現在以下四方麵:1在地質結構上,格陵蘭島的地質構造是加拿大地盾的延伸,與加拿大之間的海峽深度平均隻有180米左右。2島上分布著大麵積的冰蓋與冰川,格陵蘭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冰蓋,麵積達到了181.3萬平方千米,冰層平均厚度為2300米,最厚處超過了3400米。冰蓋覆蓋了島嶼的大部分區域,對全球海平麵變化具有重要影響。3擁有較多的峽灣與曲折海岸線,格陵蘭島的海岸線極為曲折,全長大約3.5萬千米,形成了眾多峽灣,其中西海岸的峽灣深入內陸,景色壯麗。4在海底地形上,格陵蘭島周圍的海底地形複雜,包括深海峽穀和海底山脈,這些地形對海洋生態係統和漁業資源分布具有重要影響。
    在格陵蘭島附近,分布著一些海底山脈和深海峽穀。
    著名的海底山脈有位於格陵蘭島東部的海底山脈,其位置與走向是在格陵蘭島東部海域,大致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它是由板塊運動過程中的地殼抬升所形成的古老山脈的殘餘部分。其地質特征是這些海底山脈主要是由花崗岩等火成岩構成的。由於長期受到海水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山體表麵較為崎嶇,有許多小型的海灣和海岬。山脈的高度從幾百米到數千米不等,一些高峰在海平麵以下幾百米處,但相對於周圍的海底平原仍然十分突出。在山脈的坡麵,存在著豐富的生物群落。例如,一些冷水性的珊瑚礁和海綿類生物附著在岩石表麵,為眾多小型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還有位於納雷斯海峽附近的海底山脈,其位置與走向是處在格陵蘭島與冰島之間的納雷斯海峽附近,其近似東西方向走向,是分隔格陵蘭島與冰島海底地形的一處重要地貌單元。其地質特征是這裏的海底山脈形成與板塊邊界的活動有關。它是由海底擴張過程中岩漿上湧冷卻形成的新的地殼堆積而成的。其山脈的岩石類型多樣,包括玄武岩等基性岩。山脈周圍的海水深度變化較大,在靠近格陵蘭島一側相對較淺,而在靠近冰島一側則逐漸加深。這種深度變化影響了海水的溫度、鹽度等物理性質,進而影響著海洋生態係統的分布。
    而深海峽穀主要有以下三處:1格陵蘭海盆深海峽穀,位於格陵蘭島西部海域的格陵蘭海盆內,呈現南北走向。它是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重要的水道之一。其地質特征是這個深海峽穀的形成可能與冰川作用有關。在冰期時期,巨大的冰川從格陵蘭島延伸到海洋中,冰川的侵蝕力對海底地形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深海峽穀。深海峽穀的深度可以達到數千米,最深處超過3000米。穀底地形複雜,有陡峭的崖壁和相對平緩的穀底平原。由於深度較大,這裏的海水溫度極低,壓力巨大,但也存在著獨特的適應這種環境的生物,如一些深海魚類和微生物。2.丹麥海峽深海峽穀,位於格陵蘭島與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中部,大致為東西走向。其地質特征是它的形成與板塊俯衝有關。由於歐亞板塊向北美板塊俯衝,在這個過程中,地殼發生變形和斷裂,從而形成了深海峽穀。丹麥海峽深海峽穀的寬度相對1比較窄,但深度較大,兩側的崖壁陡峭。這裏的海流速度較快,對穀底的侵蝕和沉積作用明顯,同時也形成了特定的海洋生態環境,一些浮遊生物和小型魚類在這裏聚集生活。
    在格陵蘭島的周邊環境的海洋中生活著不少類型的冷水珊瑚,這些珊瑚種類有硬珊瑚類和軟珊瑚兩大類。
    硬珊瑚中的北極珊瑚opia pertusa)的形態特征是它們具有白色的鈣質骨骼,形成樹枝狀或扇形的群體結構。其珊瑚蟲個體較小,緊密排列在骨骼上,其分支結構比較複雜,能夠形成大型的珊瑚礁體,在格陵蘭島附近冰冷的海域中,這些礁體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北極珊瑚具有一定的生態意義,它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場所,像一些小型魚類、貝類和甲殼類動物會在其枝權間躲避天敵、繁殖後代。它們對維持格陵蘭島周邊海域生態係統的生物多樣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硬珊瑚中的金珊瑚gerardia rubra)的形態特征是骨骼呈現黃色或橙色,形狀多為不規則的塊狀或柱狀。珊瑚蟲附著在堅硬的骨骼表麵,整體外觀較為粗壯。金珊瑚的生態意義表現在其獨特的顏色有助於它們在冷水環境中吸收有限的光線進行光合作用與共生藻類的協同作用)。這種顏色是由於其體內含有特殊的共生藻類或者色素。此外,它們也是格陵蘭島冷水生態係統中一些特殊生物的棲息地,例如某些深海蝦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軟珊瑚類中海扇珊瑚isididae家族的一些種類)的形態特征是其外觀類似海扇,有柔軟的身體和鈣質的肋骨支撐。它們的形狀多樣,有的像小扇子,有的則呈現出不規則的分支狀。軟珊瑚的身體是由許多微小的珊瑚蟲組成的,這些珊瑚蟲能夠通過收縮來改變身體的形狀。
    海扇珊瑚的生態意義表現在它們為一些濾食性生物提供了藏身之處,同時它自身也參與海洋中的物質循環,例如對海水中的營養物質進行吸收和轉化.
    格陵蘭島冷水珊瑚麵臨的生存威脅主要有兩個方麵:首先由於氣候的變化,格陵蘭島附近海域水溫升高會導致冷水珊瑚的生存環境惡化。即使是很小幅度的升溫,也可能超出冷水珊瑚適應的溫度範圍,影響其生長、繁殖,甚至導致死亡。其次,在人類漁業活動中使用的拖網捕魚等漁業方式可能會破壞冷水珊瑚礁體,珊瑚礁一旦被破壞,依賴其生存的眾多生物就會失去棲息地,進而影響整個生態係統的平衡。
    中國極地遠洋科考船“鯤鵬三號”於七月九號早上六點順利抵達到格陵蘭島西北部的海斯半島附近的公海航路中。
    一輪爍爍金紅焰日在淡灰白茫霧彌漫的海麵上噴薄而出,瞬間燒紅了整片海洋,遠方的天空仿佛也融匯在這片被絹紗所籠罩的深海裏,天空與大海共色燃燒,萬千吉祥紅光燃豔了天空與海洋。
    科考隊長潛龍早就來到了船頭上的了望台中,他眺望著這壯美火紅的海上日出,心情特別舒爽,鷗燕海鷹齊翱,歡啼啁啾,一批批矯捷迅飛的飛魚從金紅色的海中彈躍而起,張開了一雙雙亮燦燦的翅鰭,在科考船四周戲浪逐舞,追船前行,仿佛是一群群禮兵衛士,迎接著這艘遠道而來東方大國壯觀雄偉的極地遠洋深海科考船“鯤鵬三號”。
    “太壯觀了啊!沈老師,我第一次看到北極這闊美恢宏的海上靈動精彩的極地日出。…”
    站在潛龍身邊的李旭揚激動萬分地感歎道。
    格陵蘭島的海斯半島位於格陵蘭島的西北部,地理位置獨特,北臨北冰洋,南接巴芬灣。半島的麵積大約有5.45萬平方千米,地勢大部分高於3000米,氣候屬於寒帶氣候,年降水量低於200毫米。一月均溫在20到30攝氏度之間,處於北緯80度左右部,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具體地理經緯度範圍是緯度大約在60°n至70°n之間和經度大約在50°至60°之間。在地形地貌上,半島的地勢大部分高於3000米,屬於寒帶氣候,年降水量低於200毫米。一月均溫在20到30攝氏度之間,處於北緯80度左右。
    這裏被冰川所覆蓋著,與格陵蘭島其他地區一樣,海斯半島大部分地區被厚實的冰蓋覆蓋,冰蓋的平均深度達到2300米,最深處超過3400米。
    格陵蘭島的來曆源於大陸漂移,格陵蘭島的形成基於大陸漂移,屬於加拿大地盾的延伸。海斯半島作為格陵蘭島的一部分,其地質結構與加拿大地盾相似,這表明它在地質曆史上曾與北美洲大陸相連。
    海斯半島的地形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冰川活動的影響。冰川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塑造了半島的高海拔和崎嶇地形。冰川的融化還可能在半島中心形成湖泊或低地。。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這可能改變海斯半島的地貌。冰川融化形成的湖泊或低地可能會影響半島的生態係統和地理特征。
    海斯半島的植被類型有哪些,它們是如何適應極端氣候的?
    海斯半島位於格陵蘭島的西北部,屬於極地氣候區,年降水量低於200毫米,一月均溫在20到30攝氏度之間,處於北緯80度左右。在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海斯半島的植被類型主要包括1.苔蘚和地衣:這些植物能夠在寒冷、幹燥的環境中生存,它們通常在岩石和土壤表麵生長,能夠耐受低溫和強風。2.低矮灌木:一些耐寒的灌木,如北極柳和矮樺,能夠在冰川邊緣和凍土地帶生長。這些灌木通常具有矮小的體型,以減少風的影響,並能夠在雪地中存活。3..草本植物:一些草本植物,如北極菊和苔草,能夠在短暫的夏季生長,利用有限的陽光和溫暖的氣候條件進行光合作用。這些植被類型通過以下方式適應極端氣候。
    ?耐寒性:植物通常具有厚實的表皮和抗凍蛋白,能夠在低溫下生存。
    低矮形態:矮小的體型減少了風的影響,幫助植物在強風環境中生存。
    快速生長周期:一些植物在短暫的夏季迅速生長和繁殖,以利用有限的生長季節。
    格陵蘭島的海斯半島是一個充滿自然奇觀的地方,擁有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比較岀名的的景觀有:1.冰川景觀格陵蘭島以其廣袤的冰蓋而聞名,平均厚度達到2300米,最厚處超過3000米。冰川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峻的光芒,仿佛訴說著地球億萬年的滄桑變遷。伊盧利薩特冰峽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川之一,冰川斷裂程度巨大,漂浮在海麵上的冰山高達數十米,形成壯觀的景象。2.峽灣地貌~格陵蘭島擁有眾多壯麗的峽灣,如斯科斯比峽灣和伊盧利薩特峽灣。這些峽灣深邃狹長,海水如鏡麵般倒映著兩岸的山峰與冰川,景色如畫。
    海斯半島的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多樣,主要是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海洋環境。格陵蘭島周邊海域盛產鱈魚,這是當地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極甜蝦也是這一地區的重要漁業資源,因其鮮美的口感而受到廣泛歡迎。此外,海斯半島附近的海域是海豹和鯨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棲息地,為科考和觀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鯤鵬三號”科考船航行在這片深藍色與銀白冰川世界相互咉襯的幻美畫卷之色中,冰川與深藍大海近距離地相互映襯相互依存唯美地盛開著,無言勝有言就這樣以厚重的時空靜靜地訴說著遠古地球上所發生過的滄海桑田的變遷故事。
    李旭揚站立在甲板上盡力眺望了一眼那曲折斷深的峽灣密布的半島,然後,又低頭專心地查看著深潛無人水下科考航艇所傳送回來的即時海中畫麵:
    …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