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十六)~格陵蘭海上見聞
字數:5609 加入書籤
中國極地遠洋科考船“鯤鵬三號”終於在七月六號順利駛過了有冰蓋之島的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這是一個高度自治的美麗而寒冷的北極圈內的島嶼,它不屬於霸權主義,隻屬於平等和自由,隻屬於公平而友好,隻屬於和平而和諧,隻屬於安寧和綠色環境。
科考隊長潛龍率領著全船科考隊員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格棱蘭島附近的格陵蘭海向著北極中國黃河科考站方向駛去。
冰雪覆蓋著的航路上,行程緩慢,一路破冰一路緩行。
潛龍為了鼓勵隊員們的士氣,特意在一次午飯時間,在溫暖的飯艙給隊員們講述了中國以往北極科考的經曆,他說:
“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在二十一世紀的2025年前就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當時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主要是圍繞北冰洋進行的,依托“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先進的科考破冰船,多次穿越北極重要航道,完成了科學考察任務。所經過的航線通常包括以下關鍵節點∴第一就是白令海峽是一個起點,它連接著北冰洋與太平洋。第二個就是北極圈,這是進入北極地區的標誌。第三個呢,就是北冰洋中央航道,是穿越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第四個就是北極西北航道,這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連接北冰洋與北大西洋的航路。最後就是北極點區域,這是科學考察的核心區域。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發生在2023年7月12日,當時的“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9月27日結束科考航程凱旋回到上海,總航程大約有1.55萬海裏。其主要航段是經過了中北冰洋及太平洋扇區,7月26日抵達楚科奇海,開展了水體環境、生物生態等調查。在加克洋中脊於8月20日開始進行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在北極點區域於9月5日成功抵達北緯90度,填補了中國在北極點區域科考的空白。
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發生在2017年,當時的中國科考隊首次穿越了北極中央航道,從白令海峽進入到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並且首次航行了北極西北航道,穿越了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抵達戴維斯海峽。
這些航線的順利通行具有重要的經濟商貿運用意義,完成北極三條航道東北航道、中央航道、西北航道)的全覆蓋,為中國的“冰上絲路”的開拓奠定了基礎。
這些航線覆蓋了北冰洋的水體環境、生物生態、地質與地球物理等領域,獲取了大量珍貴數據,為研究氣候變化和北極生態係統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
在航道探索上,通過穿越北極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中國為全球航運業開辟了新的貿易通道,助力了海上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在國際合作上,中國這些北極科考活動促進了與北極沿岸國家的合作,推動了北極地區的和平利用與生態保護。在當時複雜的環境條件下,航線需要穿越北極海冰區,這對破冰船的性能要求極高,中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科考船以實際航行成果展現了當時船舶製造技術的先進性。…”
潛龍停頓了瞬間,又繼續說道:
“當時的中國北極科考隊是多任務並行的,在航線設計上結合了科學考察與航道探索,考察任務也是多樣的。在時間跨度上通常都是持續數月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工作,比如2023年的第13次科考隊就出海56天,航行了9614海裏。
在這個方麵,我們要向前輩們學習,吃苦耐勞,能拚敢闖,夥伴們,大家有信心去完成極地綜合科考任務嗎?”
潛龍微笑著看著四周圍坐的科考隊員們。
“有信心!沈隊長。”
科考隊員們一約而同異口同聲整齊地大聲回應著自己的科考總指揮兼隊長沈龍潛龍)
潛龍朗聲一笑:
“好!我相信大家也會做的非常好!中國北極科考隊的曆次航線路線體現出了中國極地遠洋科考在北極科學考察中的持續探索和技術進步上。從首次穿越北極航道到抵達北極點,這些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極地科考的發展,也為全球北極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讓我們以前輩們為榜樣,加油向著更高更好更全麵的極地科考去努力。”
潛龍又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著:
“夥伴們,我們現在的科考條件可比過去更好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做好各項科考工作。不負祖國重托,不負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七月的格陵蘭島,海風凜冽,寒意與暑氣在交替中編織出一種別樣的氛圍。中國極地科考船“鯤鵬三號”猶如一座鋼鐵巨獸,航行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的海洋之上,破開層層疊疊的海浪,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海上科考之旅。
“鯤鵬三號”的甲板上,科考隊員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它們即將肩負的使命。科考隊長潛龍,步伐矯健,眼神堅毅,他穿梭在隊員們之間,時刻關注著每一個細節,指揮著科考隊員們認真細致地工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最初的航行日子裏,海洋呈現出一種相對平靜的狀態。湛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隊員們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各種測量和樣本采集工作。海洋生態組的隊員們熟練地放下網具,期待著收獲這片神秘海域中的生物樣本;海洋地質組的隊員們則專注地操控著鑽探設備,試圖揭開海底地質的神秘麵紗。
在海上航行一個半小時後,這種平靜很快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力量打破。當科考船航行到格陵蘭島西北部的一片海域時,遠處海平麵上出現了一座座巍峨的冰川。這些冰川像是古老的巨人,靜靜地屹立在海洋之中,散發著一種讓人敬畏的威嚴。它們的表麵被歲月雕琢出奇特的紋理,有的如鋒利的刀刃,有的似蜿蜒的巨龍。
隨著科考船逐漸靠近冰川,浮冰開始在船體周圍漂浮。這些浮冰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它們在冰冷的海水中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對於科考隊來說,浮冰的出現無疑給科考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它們不僅阻礙了科考船的前進,還可能對船舶造成損害,同時,也增加了隊員們開展戶外作業的危險性。
科考隊長潛龍和老船長李鋼深知浮冰的危險,他沉著冷靜地指揮著船隻,小心翼翼地在浮冰區航行。他通過無線電與駕駛台和船艙內的各個小組保持密切聯係,不斷調整著航線,確保“鯤鵬三號”能夠在浮冰的縫隙中安全穿行。
科考隊員們與浮冰展開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海洋生態組的隊員們想要采集靠近冰川區域的生物樣本,研究浮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然而,浮冰的存在讓他們的工作變得異常艱難。他們的采樣船在浮冰中艱難前行,每前進一點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一次,采樣船被一塊巨大的浮冰撞擊,船體劇烈搖晃,險些沉沒。隊員們驚出一身冷汗,但他們沒有退縮,在迅速穩住船隻後,又繼續堅定地投入到工作中。
與此同時,海洋地質組也遭遇了難題。他們原本計劃在冰川邊緣進行海底地層結構的探測,可浮冰不斷湧來,將他們的小型機動科考快艇固定在冰麵上。儀器設備的搬運變得極其困難,原本規劃好的探測點位也無法準確到達。但地質組的隊員們沒有絲毫抱怨,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豐富的經驗,用繩索和撬棍一點點去除冰塊,重新尋找合適的探測點位。
就在科考工作遭遇重重困難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來襲。狂風呼嘯,海浪如山般湧起,狠狠地拍打著“鯤鵬三號”的船體。“鯤鵬三號”在狂風巨浪中劇烈搖晃,仿佛一片樹葉在波濤中飄搖。科考隊員們緊緊抓住扶手,努力保持身體的平衡,但內心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駕駛台內,船長李鋼雙眼緊盯著前方的海麵,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他憑借著多年的航海經驗和堅定的信念,與副船長和舵手緊密配合,試圖在狂風巨浪中穩住船隻。突然,豆大的浪頭不斷地衝擊著船窗,海水順著窗縫湧進來,船內的照明燈光也在這劇烈的搖晃中忽閃忽滅,好像隨時都會熄滅。
在暴風的影響下,浮冰變得更加瘋狂地湧動。它們在狂風的推動下,如一群凶猛的野獸,向“鯤鵬三號”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科考船在浮冰的撞擊下發出沉悶的響聲,船體結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些設備的連接處已經開始鬆動,海水逐漸滲透進部分實驗室,威脅著珍貴的科研數據和器材。
在這危急時刻,科考隊員們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團隊精神。電力維修組的隊員們冒著危險,穿梭在搖晃的走廊和機房之間,搶修著受損的電力設施;密封維修人員迅速對進水點進行封堵,確保船內的設備免受進一步損害;船長與隊員們緊密協作,根據浮冰的動態不斷調整航線,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風航道。
經曆了一夜與狂風巨浪和浮冰的搏鬥,“鯤鵬三號”終於在黎明的曙光中挺過了這場劫難。海麵上的風雨漸漸平息,陽光灑在被海浪衝刷得傷痕累累的船體上。雖然船體外部有些擦痕,但幸運的是,船舶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完好無損,科考設備幾乎也都保存完好如初。
經過短暫的休整,科考工作重新啟動。此時的浮冰隨著海流漂移方向有所變化,科考隊抓住這個寶貴的時間窗口,繼續展開各項科考任務。海洋氣象組加緊了觀測力度,希望通過收集到的數據,為更準確地預測這片海域的浮冰分布做出貢獻。而海洋生物組也利用暫時平靜的局勢,成功采集到了珍貴的浮遊生物樣本,這些樣本可能揭示浮冰與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微妙關聯。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科考船的動力係統在之前的暴風巨浪中受到了輕微的損傷,導致航行速度大幅下降。這不僅影響了科考進度,還增加了後續前往預定海洋區域的風險。維修團隊的技術人員爭分奪秒地對動力係統進行檢查和維修,每一個螺絲的擰緊、每一根電線的接駁都凝聚著他們的專注和專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浮冰的流動在某些區域形成了堵塞,像天然的屏障一樣阻礙了科考船的前行。船長李鋼果斷決定改變航向,繞道而行。但新的航線又帶來了新的問題,未知的海洋區域可能隱藏著更多的危險。為了確保安全,導航組隊員們日夜緊張地分析海圖數據,不斷與船長進行溝通協調。
在與浮冰的長期博弈中,科考隊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應對策略。他們會密切關注浮冰的流動方向和速度,選擇在相對安全的區域開展作業。並且,隊員們也開始更加注重自身的安全防護,在進行戶外作業時會穿戴更厚的防護服,使用特製的裝備進行探索和保護。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考工作終於迎來了轉機。他們成功穿越了浮冰最為密集的區域,進入了相對安全的海域。在這裏,海洋生態組終於找到了理想的觀測點,通過長時間的監測,對浮冰消融對海洋生態係統的微觀變化有了重大的發現;海洋物理組的隊員們在海洋能量傳輸方麵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采集到的精準數據為後續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海洋化學組成功從海水中提取出了珍貴的礦物質元素樣本,並對其成分和來源進行了深入分析。
終於,在經過一係列的挑戰和努力後,科考隊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此次七月的環格陵蘭島西北到東北海上科考,不僅收獲了海量的珍貴科研數據和樣本,還為我國極地海洋科學研究事業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這一路的艱辛與挑戰,將永遠銘刻在每一位科考隊員的心中,他們帶著滿滿的成果和無盡的回憶,繼續駛向那片廣袤的海洋,探索更多的海洋奧秘。極地科考船“鯤鵬三號”航行在格陵蘭島東北部的海洋中繼續進行著細致的沿海科考,科考隊長潛龍依然又指揮著科考隊員們認真細致地工作著。…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