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海科院的日常生活(f)

字數:2159   加入書籤

A+A-


    一月二十七號,“東方紅八號”中型科考船來到了渤海東北部遼寧鞍山附近海域。
    此時的渤海東北區域由於受到西伯利亞寒潮的影響已形成了一定範圍內的海上浮冰現象。
    潛龍帶領著全體科考隊員冒著嚴寒,乘著“東方紅八號”科考船一路航行在皚皚冰雪覆蓋的海麵上,進行著冬季海冰的科學考察數據的收集工作。
    潛龍根據量子雲海洋科考數據庫相關信息了解到在公元二十一世紀的2024年1月27日那天,在渤海東北部的遼東灣海域曾經出現過一次較大範圍的海冰,海冰麵積達到了平方公裏,覆蓋了該片海域大約49.03的海麵。當時的自然資源部北海區海洋預報台曾經連續6天發布海冰藍色警報。這是自2018年以來,遼東灣再次出現連續海冰警報。
    當時造成這種冰情發展的原因是由於受到東北地區寒潮和強冷空氣的影響,遼東灣冰情在2024年1月下旬迅速加重。浮冰最大外緣線從1月18日的25海裏擴展至1月27日的68海裏,海冰麵積比前一日增加了1580平方公裏。當時形成的大麵積海冰對海上交通、漁業、石油開采等造成影響。尤其是港口作業和航運等戶外活動影響密切。
    而此時的渤海東北部區域,由於突然遭受到來自西伯利亞一股強烈寒潮的影響,在一定範圍內的海域出現了海上浮冰現象。
    潛龍,這位堅毅果敢的科考隊長,帶領著全體科考隊員,迎著凜冽的寒風,踏上了這片充滿挑戰的海域。科考船緩緩前行,在浮冰間開辟出一條艱難的航行道路。
    寒風呼嘯而來,點點雪花紛飛曼舞,鷗鳥難覓。甲板上,隊員們身著厚重的防寒服,臉被寒風吹得通紅。潛龍目光堅定,指揮著船舶的航行,並時刻關注著周圍的海況和氣象變化。
    “各小組注意,密切關注浮冰動態,及時報告。”
    潛龍的聲音通過船上智能通訊係統傳遍了全船,沉穩而有力量。
    科考隊員們各司其職,海洋生物小組的成員們在有限的安全區域內進行著海水水樣的采集和生物樣本的搜集。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生物采集器放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盡管雙手被凍得僵硬,但動作依然精準專業。
    地質勘探小組則利用船上先進的量子聲呐設備和中微子探測器,探測著海底地質結構。設備的嗡嗡聲在寂靜的寒風中回蕩,為這次科考增添了一份科技的力量。
    隨著科考船舶深入浮冰區,困難也接踵而至。巨大的浮冰塊不時撞擊船身,發出沉悶的聲響。船上的導航係統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幹擾,潛龍和航海團隊的成員緊急商討應對策略。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重新校準了航向,繼續向著預定的科考區域前進。終於,在一片相對開闊的海域,科考船停了下來。
    潛龍迅速組織隊員們展開全麵的科考工作。海洋化學小組緊急搭建起臨時實驗室,對采集到的海水樣本進行現場檢測。他們仔細分析水樣中的各種成分,記錄下每一個數據。
    而在海底探測方麵,潛水小組成員穿上厚重的潛水裝備,潛入冰冷的海水中。盡管視線受阻,水流複雜,但他們憑借著精湛的技術和頑強的毅力,拍攝海底生態照片,采集海底沉積物樣本,記錄海中暗流的變化流量和水溫。
    在海麵上,氣象觀測小組放出高空探測氣球密切監測天氣的變化。雖然寒風依然呼嘯而來,但他們毫不退縮,專注地記錄著每一個氣象數據。
    隨著夜幕降臨,氣溫又驟然下降,科考工作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船上燈光透亮,隊員們顧不上休息,繼續分門別類認真細致地整理著科考樣本、分析數據。潛龍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敬意。
    “東方紅八號”在這片被寒潮籠罩的渤海東北部海域,如同一座燈塔,照亮了科考隊員們探索的腳步。他們不畏嚴寒,不懼困難,隻為揭開這片神秘海域的麵紗,為海洋科學研究貢獻自己的力量。
    經過連續幾天幾夜的奮戰,科考任務終於圓滿完成。隊員們疲憊但欣慰,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歸程之路。“東方紅八號”緩緩駛離,留下的是他們對這片海域的深情和無盡的探索精神。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