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周懿王(二)

字數:6322   加入書籤

A+A-


    在那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西周曆史長河之中,時光的洪流滾滾向前,每一朵激起的浪花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周懿王,這位身處時代旋渦中心的君主,在曆史的召喚下,肩負起了守護周王朝的千鈞重任。彼時的西周,雖傳承數代,底蘊深厚,卻也麵臨著內憂外患的複雜局麵,而來自北方嚴狁的侵擾,如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王朝的邊境安全。
    麵對嚴狁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的侵犯,周懿王深知,退讓無法換來和平,唯有主動出擊,才能扞衛疆土的完整與尊嚴。經過深思熟慮,他毅然決定親自任命虢公為統帥,統領象征著國家核心軍事力量的六師,展開一場扞衛國土的壯烈且激烈的討伐之戰。這一任命,承載著周懿王對虢公的絕對信任,也寄托著整個王朝對勝利的殷切期望。
    虢公,這位在西周朝堂上聲名赫赫的將領,接到任命的那一刻,周身散發著凜凜威風。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堅定與果敢,讓人堅信他定能不負重托。很快,他便有條不紊地集結起這支龐大的軍隊。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戈矛,整齊排列,氣勢如虹。這支軍隊,宛如洶湧澎湃的潮水,浩浩蕩蕩地向著鳳翔今陝西寶雞市鳳翔縣)一帶進發。
    鳳翔之地,山巒連綿起伏,地勢險要異常。高聳的山峰如同天然的屏障,山穀幽深曲折,仿佛是大自然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特意準備的宏大舞台。虢公的軍隊抵達此地不久,便與嚴狁軍狹路相逢。刹那間,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又肅殺的氣息,一場驚心動魄、激烈無比的戰鬥就此轟然拉開帷幕。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仿佛要將那廣袤無垠的蒼穹都撕裂開來。士兵們的怒吼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殘酷的戰爭之歌。刀光劍影交錯縱橫,在熾熱的陽光照耀下閃爍著致命的寒光。周軍將士們個個懷著滿腔的熱血,奮勇當先,毫不畏懼。他們心中懷揣著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和對敵人的深深仇恨,每一個人都拚盡全身的力氣,與嚴狁軍展開殊死搏鬥。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仿佛在向敵人宣告,這片土地,絕不容侵犯。
    嚴狁軍也不甘示弱,他們憑借著凶悍的戰鬥力和頑強的鬥誌,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他們的騎兵如疾風般穿梭在戰場上,手中的彎刀揮舞得虎虎生風,給周軍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都拚盡最後一絲力氣,試圖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取得最終的勝利。每一次衝鋒,每一次拚殺,都伴隨著鮮血的飛濺和生命的消逝,整個戰場仿佛被一層血色的迷霧所籠罩。
    時光在激烈的戰鬥中悄然流逝,仿佛一位冷漠的旁觀者,靜靜看著這場殘酷的廝殺。經過數日艱苦卓絕的交戰,周軍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出色的指揮以及默契的配合,終於在氣勢和實力上逐漸占據了上風。嚴狁軍開始節節敗退,陣腳大亂,被打得狼狽不堪。他們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最終狼狽逃歸本國。周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追至太行山腳下,給予嚴狁沉重的打擊。這一戰,讓嚴狁心有餘悸,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輕易再犯西周邊境。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一件令人驚詫不已的天文奇觀悄然降臨。周懿王三年前897年)的天空,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撥弄著,出現了“天再旦”的罕見天文現象。不可思議的是,在原本正常的一天之內,竟然接連出現了兩次天亮。清晨,第一縷陽光如期灑向大地,萬物漸漸蘇醒,人們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然而,沒過多久,天空突然暗了下來,仿佛黑夜再次降臨。緊接著,又一次迎來了黎明的曙光,第二次天亮打破了人們的認知。這一奇異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恐懼。
    後來經過學者們的深入研究證實,所謂的“天再旦”其實就是日出之後發生了日全食。但在那科技落後、對自然現象認知有限的古代,古人對天象充滿了敬畏和神秘感,深信天象與人事有著緊密的聯係。這樣奇異的天象,無疑在他們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讓他們感到極度的不安和惶恐。他們紛紛認為,這是上天對人間的某種警示,預示著即將有大事發生。
    周懿王看到這一景象後,心中更是久久無法平靜。一個難以驅散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仿佛上天在向自己發出嚴厲的警告。他整日茶飯不思,反複思索著這一奇異天象的含義。在他的心中,總覺得國都鎬京對他不利,似乎預示著某種未知的巨大危機即將降臨到他的王朝之上。這種恐懼和擔憂,如同毒蛇般噬咬著他的內心,讓他坐立不安。
    周懿王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反複思考和權衡利弊,在內心的煎熬與掙紮中,最終做出了一個重大且艱難的決定——遷都。他親自選定了新都為鎬京西北的犬丘又名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在他眼中,此地處於周人的祖源岐周與宗周鎬京之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這裏既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又具備獨特的戰略價值,無疑是最佳的建都之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建設工程迅速展開。周懿王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征調能工巧匠,同時差人四處采辦建築材料。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工匠和勞力紛紛響應號召,如潮水般湧入犬丘。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口音和習俗,但此刻都懷揣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新都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工匠們精心設計著宮殿的布局,運用自己精湛的技藝,將一塊塊磚石雕琢得恰到好處。勞力們則不辭辛勞地搬運著建築材料,他們揮汗如雨,日夜奮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新都的建設添磚加瓦。
    終於,在周懿王四年前896年)秋,雖然犬丘的宮殿還沒有完全建造好,但周懿王卻因心中始終縈繞著“天再旦”帶來的恐懼,迫不及待地下令遷都。他認為在鎬京再多待一天,就會多一分危險。在他的再三催促下,大臣們隻好紛紛跟隨他遷往新都。遷都之後,周懿王滿懷期待地將新都命名為槐裏,希望這片土地能夠為周王朝帶來新的生機與希望,讓王朝從此擺脫困境,走向繁榮昌盛。
    周懿王清楚地知道,西周王朝多次遭受外敵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軍隊建設方麵存在著不足。因此,周懿王六年前894年),他下定決心,下令加大國防建設的投資。這一舉措涉及到國內青壯年群體的生活,許多年輕力壯的男子被征召入伍,他們告別了家鄉和親人,踏上了保衛國家的征程,投身到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同時,周懿王深知虢公的才能和威望,便任命他為主管軍隊的最高領導,全權負責統籌軍隊的各項工作。
    在虢公的悉心努力之下,軍隊編製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擴大。新招募的士兵們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訓練,逐漸成長為合格的戰士。軍事訓練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強度全麵展開,士兵們在訓練場上刻苦練習,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藝,提高戰鬥能力。他們學習各種兵器的使用方法,練習陣法的變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建設和發展,周朝軍隊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一支令敵人膽寒的威武之師。
    然而,周懿王的野心並沒有因為軍隊的壯大而得到滿足。周懿王六年前894年)秋,他看到這支威武之師後,心中那股征討四方、稱霸天下的野心如同燃燒的火焰般熊熊燃燒起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率領著這支強大的軍隊,征服四方,讓周王朝的威名傳遍天下。於是,他不顧眾人的勸阻,毅然命令虢公率師北伐犬戎今寧夏固原北),期望在戰場上取得輝煌的勝利,向天下證明周王朝的威嚴和實力。
    可當這支強大的軍隊踏上北伐之路時,戰爭的殘酷遠超周懿王的想象。犬戎的軍隊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氣候,他們利用地理優勢,巧妙地設下埋伏,給周軍來了個措手不及。戰場上,周軍陷入了困境,士兵們紛紛倒下,慘叫聲和絕望聲此起彼伏。這場戰鬥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周軍遭遇了慘敗,曾經的威風掃地全無。這一意外的結果給周懿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不僅讓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野心與現實實力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也逐漸打消了他曾經稱霸天下的宏偉夢想。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決策,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周懿王七年,西戎如同狂風驟雨般侵略周境,他們的鐵騎如潮水般湧來,一路勢如破竹,勢不可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百姓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他們的軍隊竟然一度兵臨宗周鎬京,周人的都城此時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城中的百姓們人心惶惶,整個鎬京都籠罩在一片緊張和恐懼的氛圍之中。人們紛紛緊閉家門,不敢外出,生怕遭遇不測。周懿王緊急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然而,麵對來勢洶洶的西戎,眾人一時也束手無策。
    周懿王十三年,北方翟人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他們如凶猛的野獸般衝向岐周,岐周也未能在這場災難中幸免。
    回顧起成康昭穆時期,西周王朝的實力無比強大,邊境的戎狄一直被周王朝強力壓製,不敢有絲毫的反抗。那時的周王朝,國力昌盛,四方來朝,一片繁榮景象。而如今周懿王即位後,戎狄等外敵勢力卻不斷侵犯西周,甚至數次抵達京畿所在的位置。這一係列令人痛心的事件鮮明地表明,此時西周的國力已經衰落得十分厲害,王朝的統治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曾經的輝煌已成為過去,如今的西周,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曆史的洪流所淹沒。
    國力的衰弱是由多方麵複雜的原因造成的,而統治者自身的問題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周懿王七年二月,朝廷任命益公牧統轄百事僚天尹之職)。在任命辭中,淋漓盡致地提到了當時政治混亂不堪的局麵。辭中指出,官僚們一個個驕橫淫奢,早已將先王製定的律令拋諸腦後,肆意妄為。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對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不僅不顧及百姓的死活,橫征暴斂,增加各種苛捐雜稅,讓百姓們不堪重負;還肆意地實施各種暴虐的行徑,草菅人命,隨意踐踏百姓的尊嚴和權利。這一係列行為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猶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發社會的動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壓迫得無法喘息。他們心中的憤怒和不滿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終於,他們紛紛奮起反抗。這些反抗事件如同一場場大火,迅速蔓延開來,燒到了官僚們自己的家門口,危及到了他們自身的安危。而這一切的根源,皆是這些官僚咎由自取,是他們自己將百姓逼上了反抗的道路。麵對百姓的反抗,官僚們驚慌失措,卻又不知悔改,依舊我行我素,使得局勢愈發不可收拾。
    麵對如此混亂的局麵,周懿王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他嚴令益公牧要按先王政令辦事,明察確斷,以律量刑。從這一堅定的命令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周懿王並非毫無察覺,他也有著整頓朝綱的決心,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挽救西周王朝衰落的頹勢。他希望能夠通過嚴格執行先王的政令,約束官僚們的行為,恢複社會的秩序,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盡管周懿王付出了努力,但他終究未能扭轉這一頹勢。官僚們依舊陽奉陰違,表麵上聽從命令,實際上卻繼續為非作歹,周懿王的改革措施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
    周懿王七年前893年)冬,一場特大自然災害如同惡魔般降臨在西周大地。暴雨如注,那豆大的雨點仿佛要將整個世界淹沒。天空仿佛被撕裂了一道口子,雨水傾盆而下,街道上瞬間積起了深深的水窪。緊接著,冰雹傾瀉而下,如同一群憤怒的野獸,無情地襲擊了王都槐裏。那一顆顆碩大的冰雹,砸向房屋、樹木和田野,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許多百姓辛勤飼養的家畜和家禽,在冰雹無情的打擊下,瞬間倒地身亡,鮮血染紅了大地,那悲慘的場景仿佛一幅血色畫卷,讓人觸目驚心。農作物的收成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大片的莊稼被砸倒在地,顆粒無收。整個田野一片狼藉,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殘酷的戰爭。
    緊接著,寒流猛增,天氣變得極為寒冷,寒冷的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就連奔騰不息的嘉陵江和漢水都封凍了,江麵上結起了厚厚的冰層,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一層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在這極度寒冷的環境下,許多人來不及做好防寒準備,隻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躲在破舊的房屋裏,試圖尋找一絲溫暖。然而,寒冷依舊無情地侵襲著他們,最終,許多人被活活凍死在街頭巷尾,屍體橫陳,慘不忍睹。這場天災,給西周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讓本就衰弱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周懿王十分迷信,“天再旦”這一奇異天象始終在他心頭縈繞,讓他的內心感到不安。所以才將國都從鎬京遷往新都犬丘,本以為從此能平安無事。然而,命運卻似乎在和他開玩笑。新都的生活並沒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樣順利。出兵遠征犬戎遭遇慘敗,讓他在眾人麵前顏麵盡失,威望一落千丈;百姓因為天災人禍而民怨沸騰,對他統治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社會動蕩不安;緊接著又降臨罕見的天災,使得王都附近一片死寂和淒涼,仿佛人間煉獄。
    周懿王感到無比恐懼,他堅信這一切都是上天在懲罰自己。從此,他整天提心吊膽,擔心死神會在不經意間降臨。他時常獨自一人在宮殿中徘徊,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無助。在這種恐懼和迷茫中,他心神不寧,疑神疑鬼,寢食俱廢。他開始變得膽小怯懦,不敢做出任何決策,曾經的果敢和自信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長此以往,他的統治權威和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喪失,曾經的光芒逐漸黯淡,如同一顆即將隕落的星辰。
    周懿王八年前892年)春,周懿王終究還是沒能挺過這一係列的艱難磨難,帶著滿心的不甘和無奈與世長辭,終年約四十六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波折,雖有振興王朝的誌向,卻最終未能實現。按照諡法,“溫柔賢善曰懿”,因此他被追封諡號為懿王,葬於畢原。周懿王的離去,標誌著他統治時期的終結。但西周王朝的命運卻依然在風雨飄搖中前行,未來的走向充滿了未知和變數。這個古老的王朝,等待著新王的到來,去書寫新的曆史篇章,是再次崛起,還是繼續沉淪,一切都充滿了懸念。
    喜歡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請大家收藏:()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