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周幽王

字數:5590   加入書籤

A+A-


    西周史中,周幽王無疑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關鍵人物。他是西周曆史上十分有名卻又飽受爭議的第十二任君主,姬姓,名宮湦音sheng,一作宮生) 。
    作為西周赫赫有名的周宣王姬靜之子,周幽王的身世自出生便注定不凡,尊貴之氣與生俱來。他的母親薑後,乃齊國國君之女,如此高貴的出身背景,無疑為他日後登上西周的權力巔峰,承接起西周的統治大業,奠定了堅實且無可比擬的基礎。
    關於周幽王的出生年份,幹寶在《搜神記》中明確記載,姬宮湦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
    這一說法並非毫無根據,極有可能是參考了古老的典籍《竹書紀年》。
    周宣王在位期間,憑借自己的睿智與敏銳,對姬宮湦的才德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與評估。經過深思熟慮,周宣王早早地便將姬宮湦立為太子,對他寄予了無限的厚望,滿心期待著他能像西周的先輩們一樣,在未來承繼祖業,以非凡的智慧與果敢的決斷,勵精圖治,將周室的昌盛繁榮延續下去,讓西周的輝煌在曆史的長河中永放光芒。
    時光匆匆流轉,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這位在西周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頗具影響力的周宣王與世長辭。姬宮湦依照祖宗傳承下來的製度,順理成章地繼位,就此成為了周幽王,開啟了屬於他自己的統治時代。
    登基伊始,一切似乎都在遵循著宮廷禮儀和傳統慣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周幽王立妃子申後為王後,申後端莊賢淑,在宮中頗受敬重。申後所生育的姬宜臼也被冊封為太子。這一係列安排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一切都顯得中規中矩,仿佛是在遵循著祖宗之法的既定軌跡穩步前行,續寫著西周王室傳承的故事,延續著西周王朝的統治秩序。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周幽王開玩笑,平靜的表象下往往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原本平靜的西周王朝突然被一場可怕的災難所籠罩,宛如惡魔降臨人間。這場災難來勢洶洶,讓人猝不及防。
    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這座古老而宏偉的城市,見證了西周無數的榮耀與曆史記憶。然而,就在這一年,它卻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刹那間,大地開始劇烈搖晃,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肆意揉捏,城郭也在這股強大力量的衝擊下瑟瑟發抖。
    城中的百姓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場災難的降臨,他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這突如其來的地震嚇得驚慌失措。一時間,人們四處奔逃,尖叫聲、哭喊聲此起彼伏,恐懼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充斥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此次地震的危害範圍極其廣泛,其影響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這場可怕的災難不僅給鎬京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更令人震驚的是,它還引發了涇、渭、洛三條河川的劇烈震動。
    這三條河流原本都是平靜而溫和地流淌著,它們是兩岸百姓的生命之源,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萬物生靈。然而,由於地震的影響,它們的河水突然變得洶湧湍急起來,波濤滾滾,如同一頭發狂的巨獸,奔騰咆哮著。
    河水像是被注入了無盡的憤怒,它們瘋狂地衝擊著河岸,拍打著礁石,掀起巨大的浪花。那濤聲震耳欲聾,仿佛是大自然在發出怒吼,宣泄著它那難以言喻的狂暴力量。
    這股力量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周圍的一切都似乎要被卷入它那充滿破壞力的旋渦之中。樹木被連根拔起,房屋被衝垮,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然而,災難並未就此結束。就在同一年,接二連三的噩運降臨,情況愈發糟糕和恐怖。涇河、渭河以及洛水這三條重要的河川竟然開始逐漸幹涸,水源斷絕。那原本洶湧澎湃、奔騰不息的河水,如今卻像被抽走了靈魂一般,悄然無息地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如同大地的生命之泉突然被截斷,原本依賴著這些河流滋養的萬物,也在這一瞬間失去了生機,生命的活力在一點一滴地消逝。
    而與此同時,岐山也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山體崩塌。那巍峨聳立的巨大山體,就像被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猛然推倒,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伴隨著山石的滾落和塵土的飛揚,遮天蔽日的塵土如滾滾濃煙般騰空而起,將天空完全遮蔽。刹那間,整個世界都被這片黑暗和絕望所籠罩,仿佛末日降臨一般。這一猶如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深深刺痛了百姓們的心靈,在他們心中刻下了恐懼的陰影,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擔憂與不安。
    大夫伯陽甫一作伯陽父),作為當時一位極具智慧和洞察力的人物,目睹這一係列異象後,憂心忡忡。他深知這些自然災難背後所蘊含的可怕預兆,不禁長歎道:“周朝將要滅亡啊。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向來都有其恒定的規律,它們相互協調、相互平衡,維持著世間萬物的正常運轉。一旦這種規律被打破,必定是有人在暗中肆意擾亂。陽氣本應在地下自然上升,並且在上升過程中應該保持順暢無阻,可如今卻受到陰氣的沉重壓迫而無法舒展自如,如此一來便引發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地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今,涇、渭、洛三河一帶地震頻頻發生,這正是陽氣失去了它原本應處的位置,而被陰氣強行鎮壓的體現啊。陽氣失序並且被壓製於陰氣之下,河川的源頭必定會被阻塞。一旦源頭阻塞,那國家就如同失去了生命源泉的樹木,命運也就危在旦夕了。
    要知道,水土之氣如果通暢並且濕潤,萬物才能夠在它的滋養下茁壯成長,民眾才有充足的物資可供使用,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倘若土地幹涸,百姓們缺衣少食,缺乏日常所需的各種用品,國家若還能不走向覆滅,這又要等到何時呢?我們回溯曆史可以看到,從前伊水、洛水枯竭之時,夏朝便走向了滅亡;黃河枯竭之際,商朝也隨之覆滅。如今,周朝的德行恰似夏、商二朝的末代一般,已經出現了腐朽的跡象,再加上河川的源頭又被阻塞,源頭一旦阻塞必然會引發幹涸,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國家要滅亡,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不會超過十年。
    畢竟,十這個數字是天數的一個輪回,上天打算拋棄的國家,往往不會超出這個期限。” 就在這一年的同一時刻,涇、渭、洛三條河川幹涸,岐山崩塌,這些可怕的異象如同一個無形的詛咒,緊緊籠罩著西周王朝,預示著它即將走向覆滅的命運。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恰恰是河枯山崩事件發生後的第十年,周幽王果真被犬戎所殺,曾經輝煌繁榮、威震四海的西周王朝從此走到了盡頭,成為了曆史的匆匆過客,隻留下後人無盡的歎息與感慨。
    周幽王在位期間,在用人方麵出現了諸多嚴重的失策之處,這些失誤猶如一把把利刃,逐漸削弱著西周王朝的根基。
    他任命自己的叔父鄭桓公擔任周王室的司徒,讓其掌管全國的土地和戶籍等重要事務。鄭桓公為人忠誠且頗具才能,他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努力安撫周王室百姓,贏得了周民的歡心,這一任命在當時來看,也算是用人得當之舉,為西周王朝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他的另一決定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為西周的覆滅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他對虢石父的重用,引來了百姓的怨聲載道。
    周幽王本人貪婪腐敗,整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逐漸迷失了作為一位君主的本心,不再將心思放在朝政大事之上,而是將朝中大事都毫無保留地交予虢石父處理。
    這虢石父啊,那可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他這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肚子裏裝的全是些算計和陰謀。他最擅長的就是阿諛奉承那一套,整天變著法兒地討好周幽王,就盼著能從周幽王那裏撈到更多的權力和財富。
    虢石父的腦子裏整天想的都是怎麽發財,怎麽讓自己更有權勢。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他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呢!他拚命地加重對老百姓的剝削,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啊!老百姓們每天都要辛苦勞作,可最後得到的卻少得可憐,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
    然而,周幽王卻被虢石父的花言巧語給徹底迷惑住了,完全分不清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他對虢石父那是言聽計從,對虢石父提出的各種要求也是有求必應。這樣一來,虢石父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的所作所為讓老百姓對朝廷的不滿情緒像熊熊烈火一樣越燒越旺。
    老百姓們對朝廷的怨恨就像火山下的岩漿一樣,不斷地在積蓄著能量。他們心中的怒火在不斷地燃燒,隻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就會噴湧而出。而這一旦爆發,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西周王朝的統治恐怕就要在這股強大的民意浪潮中徹底土崩瓦解了!
    周幽王三年前779年),在朝堂之上發生了一件足以震驚天地的驚天變故,這件事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徹底打破了西周王朝表麵的平靜,也將西周王朝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周幽王聽信了讒言,做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他廢黜了賢德端莊的王後申後和太子姬宜臼 。申後為人賢良淑德,她一直深愛著西周王朝,致力於輔佐周幽王治理國家,平日裏關心百姓疾苦,在宮中以身作則,深受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敬重;而太子姬宜臼更是聰明善良,他心懷天下,關心國家大事,頗得人心,被百姓們視為西周王朝未來的希望。
    然而,周幽王卻在褒姒的妖嬈嫵媚下徹底迷失了心智。褒姒憑借著自己傾國傾城的美貌成功吸引了周幽王的目光,自她入宮後,周幽王便對她寵愛有加,言聽計從,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在他的昏庸統治下,最終立寵妃褒姒為王後,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也被立為太子。
    不僅如此,周幽王為了徹底消除後患,竟然還派人加害太子姬宜臼,企圖斬草除根。這一係列倒行逆施的舉措,無疑是在自毀長城,令申後的父親申侯大為光火,心中的怨憤如熊熊烈火般燃燒,他發誓定要讓周幽王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終於,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忍無可忍的申侯聯合了繒國、西夷犬戎,三方勢力齊心協力,共同出兵西進。他們在戰場上猶如出籠的猛虎,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迅速逼近鎬京。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進攻,周幽王驚慌失措,完全喪失了作為一位君主應有的鎮定與謀略,變得手忙腳亂、指揮無方。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激烈戰鬥中,西周王室的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最終,周幽王在驪山下被裝備精良、戰鬥勇猛的犬戎所殺,他的生命就此終結,而曾經那無比輝煌一時的西周王朝也在這場戰亂中遭受重創,就此走向了覆滅的邊緣,如同一場絢麗的煙花表演之後,終究消失在曆史的夜空中,化為了一片虛無的塵埃,隻留下那一段段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
    周幽王死後,諸侯們的心情十分複雜。他們既悲憤於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西周王朝的覆滅,又深知維護西周正統的重要性。於是,他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這便是周平王。
    周平王繼位之後,麵對局勢的複雜與嚴峻,他深知鎬京周邊已經不再安全,犬戎的威脅如同一把利劍高懸頭頂,隨時可能落下。為躲避犬戎後續可能發起的攻擊與威脅,周平王經過深思熟慮,不得不做出了一個曆史性的決策——將都城東遷洛邑。
    這一舉動無疑開啟了周朝曆史的新篇章,從此,曆史緩緩地進入了東周時期,華夏大地再次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新曆程,進入了東周的滄桑,而周幽王和他的西周王朝,則成為了曆史長河中一個深刻的教訓,時刻警醒著後人。
    喜歡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請大家收藏:()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