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飛衝天

字數:4977   加入書籤

A+A-


    楚莊王二年前612年),在那個風雲變幻、戰火紛飛的時代,晉國卿大夫趙盾心懷壯誌,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虎,意圖拓展晉國的疆土與勢力範圍。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精心策劃了一場突襲行動。不久之後,他派遣上將軍郤缺率領晉國上、下二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向一直依附於楚國的附庸國蔡國今河南上蔡縣一帶)席卷而去。
    這一突襲行動顯得極為突兀與迅猛,晉軍就像一群突然闖入寧靜村莊的強盜,竟然在楚國的家門口公然向蔡國發起了猛攻。蔡國本就勢單力薄,猶如一棵在狂風中搖搖欲墜的幼苗。麵對這般突然的攻擊,蔡國的將士們頓時有些措手不及。蔡莊侯心急如焚,他深知蔡國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於是竭盡全力,率領楚國軍民頑強抵抗。戰場上,喊殺聲震天,蔡莊侯身先士卒,手持長劍,不斷地揮舞著,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他試圖擊退這如洪水猛獸般的晉軍,但形勢卻愈發嚴峻。晉軍的攻勢如排山倒海般猛烈,蔡國的防線逐漸被突破。
    蔡莊侯深知,僅憑蔡國的力量,難以抵禦晉軍的強勢進攻。於是,他一麵指揮將士們奮力抗敵,一麵緊急派人向楚國求救。他的信使快馬加鞭,帶著絕望的呼救聲,向楚國飛奔而去。他在心中盼望著楚國能夠伸出援手,解蔡國之危,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楚莊王竟然對蔡國的困境視而不見。當蔡國處於最艱難、最需要援助的時刻,他卻像一個冷漠的旁觀者一樣,毫無反應。他的目光冷漠而疏離,似乎蔡國的生死存亡與他毫無關係。蔡國軍民在苦苦支撐了數天之後,終於耗盡了最後一絲力量,再也無法抵禦敵人的猛烈攻擊。
    不久之後,蔡國的都城終於淪陷,這座曾經繁榮昌盛的城市如今變得一片狼藉。國破家亡的悲劇就這樣無情地上演了,蔡國的百姓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蔡莊侯已經走投無路,萬般無奈之下,他隻能選擇與郤缺簽訂城下之盟,接受那些屈辱的條件,以此來保全蔡國百姓的生命。
    蔡莊侯經曆了這場巨大的災難,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國土,更失去了作為一國之君的尊嚴和權力。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悲憤和痛苦,內心的傷痛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將他的精神徹底壓垮。僅僅在簽訂城下之盟後的第二年前611年),蔡莊侯就因為無法承受這巨大的痛苦和壓力,悲憤而亡。他的生命在無盡的憂憤中消逝,成為了楚莊王懈怠和冷漠的一個悲慘見證。
    而此時的楚王宮,卻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舞女們身姿輕盈,翩翩起舞,仿佛與外界的苦難毫無關聯。她們的舞姿如同蝴蝶般靈動,裙擺隨著旋轉輕輕飛揚,如同一片片絢麗的花瓣在空中綻放。歌女們婉轉高歌,那悠揚的歌聲在王宮中回蕩,與外界的戰火紛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們的歌聲宛如天籟之音,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回婉轉,讓人陶醉其中。楚莊王及其心腹們沉浸在這奢華的娛樂之中,絲毫不為蔡國的覆滅與蔡莊侯的悲慘結局所觸動。他們仿佛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夢幻世界中,把這天下間的苦難都拋到了九霄雲外,盡情享受著眼前的榮華富貴。
    楚莊王三年前611年),命運似乎並未因楚莊王的懈怠而放過楚國。這一年,楚國遭遇了大饑荒,國內的糧食儲備急速減少,百姓們麵臨著饑餓的威脅,生活陷入了一片困苦之中。田野裏一片荒蕪,莊稼顆粒無收,原本綠意盎然的田野變得一片枯黃,沒有一絲生機。百姓們餓得麵黃肌瘦,雙眼無神,街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他們衣衫襤褸,拖家帶口,四處尋找著食物和棲身之所,卻隻能在饑餓與絕望中艱難求生。而恰在此時,周邊的蠻夷之族仿佛聞到了楚國衰弱的氣息,紛紛趁機襲擾楚國邊境,妄圖分得一杯羹。
    遠方的巴國東部的山戎族,趁著楚國自顧不暇,如一群凶猛的野獸般,毫無顧忌地朝著楚國的西南邊境襲來。他們騎著高頭大馬,揮舞著鋒利的武器,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房屋被燒毀,百姓被屠殺,一片狼藉。楚國的邊境防線在山戎族的衝擊下顯得脆弱不堪,他們很快就突破了楚軍的防線,一直打到了阜山今湖北房縣一帶),給楚國的西南邊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百姓們紛紛逃離家園,哭聲震天,整個邊境地區陷入了混亂與恐慌之中。
    與此同時,東方的夷、越之族也不甘寂寞,他們相互勾結,糾集兵力,準備大幹一場。他們如潮水般湧向楚國的東南邊境,一路勢如破竹,攻占了陽丘。陽丘的失陷,讓楚國的東南邊境失去了重要的屏障,楚國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而且,陽丘距離訾枝今湖北鍾祥一帶)僅有咫尺之遙,這讓楚國的都城郢都也直接受到了威脅。仿佛有一片烏雲,正緩緩地籠罩在郢都的上空,給整個楚國帶來了沉重的陰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為嚴重的是,一直臣服於楚國的庸國,在這場混亂中也按捺不住野心,發動了各蠻族部落造反,試圖擺脫楚國的控製,建立自己的霸權。而前不久才被楚國征服的麇國人,也趁著楚國虛弱之際,帶領著各夷族部落在選地集結。他們摩拳擦掌,整軍備戰,目標直指楚國的都城郢都,似乎要將楚國一舉覆滅。短短三年間,各地的告急文書如同雪片般紛紛揚揚地飛往郢都,每一份文書都仿佛是在向楚國敲響警鍾,讓楚國的統治者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各城各地都開始戒嚴,氣氛變得異常緊張壓抑,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天災人禍的雙重折磨,讓楚國幾乎陷入了崩潰的邊緣。
    而少不經事的楚莊王,卻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他仿佛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依舊如往常一樣躲在深宮之中,整日不務正業,田獵飲酒,逍遙自在。他沉浸在聲色犬馬的紙醉金迷中,全然不顧楚國百姓死活與國家的前途命運。楚國的朝政大事,他統統委托給了成嘉、鬥般、鬥椒等若敖氏一族去代理處理,自己則完全置身事外,對國家的危機視而不見。
    不僅如此,他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上邊大字赫然寫著:“進諫者,殺毋赦”。這五個大字,仿佛是他逃避責任的一種盾牌,將一切關心楚國命運的人擋在了宮門之外。那些憂心忡忡的臣子們,麵對這冰冷的牌子,隻能望而卻步,無奈歎息。他們眼看著楚國一步步走向危亡,卻無法向君王進言,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奇跡的出現。
    就這樣,日子在混亂與危機中一天天過去。幾個月過後,楚莊王依然故我,沒有絲毫的改變。他既沒有展現出作為一國之君應有的擔當與責任感,沒有“鳴”,也沒有“飛”,依舊是鍾情於聲色犬馬的紙醉金迷,全然不顧楚國百姓死活與國家的前途命運。楚國的百姓們在苦難中掙紮,楚國的邊境在戰火中搖搖欲墜,而楚莊王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享樂之中,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大臣蘇從終究無法再忍受這一切了。他心懷對楚國的忠誠,心懷對百姓的憐憫,便毅然決然地來見莊王。當蘇從剛踏入宮門的那一刻,他的內心便抑製不住激動與悲憤,不禁大哭起來。他的哭聲在寂靜的宮門中回蕩,仿佛是對楚國命運的哀歎,又像是對百姓苦難的無聲控訴。他一邊哭,一邊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楚莊王能夠聽進他的忠言,拯救楚國於水火之中。
    楚莊王聽到哭聲,有些詫異,便問道:“先生,為什麽事這麽傷心啊?”蘇從停下哭泣,抬起頭來,望著楚莊王,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悲痛,仿佛在用生命訴說著對楚國的忠誠。
    楚莊王聽聞此言,十分吃驚,疑惑地看著蘇從,反問道:“你怎麽能死呢?楚國又怎麽能滅亡呢?”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解和輕蔑,仿佛蘇從的話是無稽之談。
    蘇從見楚莊王依舊執迷不悟,心中更是悲痛萬分。他痛切地說:“我想勸告您,您聽不進去,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遊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無疑就在眼前了啊。您不覺得可悲嗎?”他的聲音顫抖著,每一句話都像是在用生命呐喊,希望喚醒楚莊王的良知。
    楚莊王聽完蘇從的話後,頓時大怒,他怒目而視蘇從,嚴厲地斥責道:“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至極!”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威脅,仿佛要將蘇從當場處死。
    蘇從毫不退縮,麵帶悲憤之色,十分痛切地說道:“我是傻,可您比我還傻。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後將得到忠臣的美名;而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必定會走向滅亡。您就會成為千古的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傻嗎?言已至此,您要殺便殺吧,我無怨無悔!”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無畏,仿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楚莊王聽了蘇從這番擲地有聲的話後,忽然陷入了沉思。他站起身來,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悔恨與愧疚,動情地說道:“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此時的他,仿佛從一場漫長的噩夢中驚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荒唐與錯誤。他的內心充滿了對蘇從的感激,也充滿了對楚國未來的希望。
    隨即,楚莊王便傳令解散了樂隊,讓那些美貌的舞女們離去。他決心要改變自己,要大幹一番事業,拯救楚國於水火之中。楚莊王終於欣然同意伍舉、蘇從等人的建議,決定此後遠離酒色,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處理朝政大業中去。他開始親自過問國家大事,聽取臣子們的建議,積極應對邊境的危機,努力恢複國內的經濟和民生。
    楚莊王開啟他那輝煌的霸業,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再是那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君主,而是一位真正的明君。在他的帶領下,楚國逐漸走出了危機,走向了繁榮和強大。而蘇從的忠言,也成為了楚國曆史上一段佳話,激勵著後世無數的臣子們為國家和百姓奉獻自己的力量。
    楚莊王親政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果斷地攻伐反叛的庸國。
    楚莊王三年前611年),楚莊王親自出征,撇開了令尹鬥般,乘坐戰車威風凜凜地奔赴抗擊庸國的前線,與前方部隊順利會師。在抵達前線後,楚莊王展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他就像一位足智多謀的棋手,將楚軍精心地分為兩隊:由子越統帥的部隊從石溪出兵,如神兵天降般突襲庸國;由子貝帶領的隊伍從仞地出兵,對庸國形成腹背受敵之勢。不僅如此,楚莊王深諳聯盟之力,還積極聯絡秦國、巴國以及周邊的蠻族部落,共同合攻庸國。
    在楚王的親自督戰下,楚軍上下士氣高昂,奮勇殺敵。戰場上,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楚軍將士們如猛虎下山,個個奮勇當先,直逼庸國。庸國方麵,原本便在楚軍的強大攻勢下苦苦支撐,如今麵對楚國與各方的聯合打擊,早已無力抵抗。不久之後,庸國便支撐不住,宣告滅亡,楚莊王取得了親政以來的第一場勝仗。
    這場勝利,不僅為楚國鞏固了疆土,也讓楚莊王在楚國國內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與尊重。
    喜歡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請大家收藏:()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