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文化複興之路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金色的陽光灑滿了皇宮,為琉璃瓦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邊。勤政殿內,郭淩峰身著常服,正襟危坐。他的對麵,坐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正是德妃口中那位名滿天下的學者——文淵先生。
    “先生大才,朕仰慕已久。”郭淩峰起身,親自為文淵先生斟了一杯茶,“今日請先生前來,是想與先生探討一番,如何才能重振我朝文化,使之再現盛世之景。”
    文淵先生接過茶杯,輕嗅茶香,緩緩說道:“皇上憂國憂民,實乃百姓之福。老朽以為,文化之興衰,關鍵在於民心。唯有激發百姓的創作熱情,才能讓文化之泉湧動不息。”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該如何做才能激發百姓的創作熱情呢?”郭淩峰追問道,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文淵先生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說道:“皇上,老朽以為,可以舉辦一場全國性的文學比賽,不拘詩詞歌賦,隻要是優秀的作品,皆可參與評選。另外,還可以舉辦一場藝術展覽,廣邀天下能工巧匠,展示他們的精湛技藝。”
    “文學比賽?藝術展覽?”郭淩峰低聲重複著這兩個詞,眼中漸漸亮了起來。他仿佛看到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景象:無數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揮灑著他們的激情和創意,用文字和藝術,描繪出這個時代最絢麗的色彩。
    “好!先生的提議甚合朕意!”郭淩峰一拍桌子,興奮地說道,“隻是,這其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商討,不知先生可願……”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殿外太監尖細的聲音打斷了:“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駕到!”
    郭淩峰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而文淵先生則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宣。”郭淩峰淡淡應道,掩蓋住眼底的情緒,起身相迎。
    一身華服的皇後在宮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眉目如畫,雍容華貴。她對著文淵先生微微頷首,算是行禮,便轉頭對郭淩峰柔聲道:“皇上,臣妾聽聞您在與文淵先生探討文化複興大計,心中甚感欣慰,特地備了些茶點,還望皇上注意身體。”
    “皇後有心了。”郭淩峰接過宮女遞上的香茶,輕抿一口,放下茶杯,轉向文淵先生,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先生,朕決定,這兩項盛事,朕要親自參與策劃!務必將其辦得轟轟烈烈,名垂青史!”
    文淵先生撫須而笑,眼中滿是讚賞:“皇上英明!老朽相信,在皇上的帶領下,我朝文化定能再現輝煌!”
    皇後的笑容僵了僵,很快便恢複如常,柔聲細語道:“皇上,臣妾也相信,有您在,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消息傳開,整個京城都沸騰了。年輕的學子們更是激動不已,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文學比賽上一展才華。茶館酒肆裏,吟詩作賦的聲音此起彼伏;書院學堂中,學子們互相探討文章的立意和結構;就連市井小巷裏,也不時能聽到孩童們背誦詩歌的聲音。
    “聽說了嗎?皇上要舉辦全國文學比賽,一等獎可是能得到禦筆親賜的‘文魁’稱號呢!”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我要好好準備,爭取一舉奪魁!”
    “我從小就喜歡寫詩作賦,這次一定要讓世人見識一下我的才華!”
    在一個簡陋的書齋裏,一個名叫李文清的年輕書生正伏案疾書。他出身貧寒,卻酷愛讀書,才華橫溢。得知比賽的消息後,他興奮得徹夜難眠,決定將自己多年來的所思所想,都融入到作品中。
    “這次比賽,不僅是對我才華的肯定,更是為天下寒門學子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李文清放下手中的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與此同時,皇宮禦書房內,郭淩峰正與幾位大臣商討著比賽的章程和評選標準。
    “皇上,微臣認為,此次比賽應該不拘一格,詩詞歌賦,皆可入選。”禮部尚書率先發言道,“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我朝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臣附議。”吏部尚書也點頭表示讚同,“此外,微臣建議,可以邀請一些德高望重的文壇前輩擔任評委,以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
    郭淩峰認真聽取著每一位大臣的意見,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他知道,這場比賽不僅僅是一場文化盛事,更是一次凝聚人心、振興國家的契機。他一定要把它辦好,讓世人看到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大國風範!
    “皇上,臣還有一事稟報。”戶部尚書突然站出來,麵露難色,“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文化活動,所需銀兩甚多,如今國庫空虛……”
    他還沒說完,就被郭淩峰揮手打斷:“此事朕自有安排。”說罷,他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向窗外,眼中閃爍著莫測的光芒,“傳朕旨意,明日設宴,邀請京城所有富商進宮赴宴……”
    金碧輝煌的宮殿內,絲竹聲聲,觥籌交錯。郭淩峰端坐在龍椅上,俯視著下方衣著華麗的商賈巨富們。他舉起酒杯,朗聲說道:“諸位愛卿,今日設宴,朕有一事相求。我朝文化昌盛,然近年略顯頹勢,朕欲舉辦全國文學比賽,重振文風,此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卻苦於國庫空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話音未落,便有一位富商起身,高聲說道:“皇上憂國憂民,臣等深感敬佩!臣願捐獻白銀萬兩,為皇上分憂!”
    “臣也願捐獻白銀八千兩!”
    “臣願捐獻……”
    一時間,群情激奮,富商們紛紛響應,慷慨解囊,表示願意為文化活動貢獻一份力量。他們深知,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更重要的是,他們明白,眼前的這位年輕帝王,是一位雄才大略、心懷天下的明君,跟隨這樣的君主,他們的未來才會更加光明。
    短短半個時辰,捐獻的銀兩便堆積如山,原本空蕩蕩的國庫頓時充盈起來。郭淩峰看著眼前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文化複興之路,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郭淩峰的決定表示支持。
    “皇上,老臣以為此事不妥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站出來,痛心疾首地說道,“國庫的銀兩應該用於賑災救災、擴充軍備,怎能浪費在這種華而不實的事情上?”
    “是啊,皇上,”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如今邊關戰事吃緊,國庫本就緊張,若是再將大筆銀兩用於舉辦什麽文學比賽,豈不是本末倒置?”
    麵對保守派官員的質疑,郭淩峰隻是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諸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
    郭淩峰緩緩起身,龍袍上的金龍仿佛活了過來,在燭光下熠熠生輝。“諸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然,你們可知,文化乃一國之魂,國之根基。沒有文化的支撐,國家就會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即便一時強盛,也終究難以長久。”他的聲音不高,卻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字都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朕意已決,這場全國文學比賽和藝術展覽,勢在必行!朕要讓天下人看到,我朝不僅有強大的武力,更有璀璨的文化!朕要讓後世之人銘記,我朝不僅開創了太平盛世,更開創了文化的黃金時代!”郭淩峰語氣堅定,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一切阻礙。
    “可是皇上……”那位老臣還想再勸,卻被郭淩峰抬手打斷。
    “不必多言,朕心意已決。明日早朝,朕會宣布此事,並下旨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籌辦比賽和展覽事宜。”
    郭淩峰不再理會那些反對的聲音,徑直走下龍椅,來到一位衣著樸素的老者麵前。這位老者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正是當朝文壇泰鬥,柳老先生。
    “柳老先生,”郭淩峰拱手行禮,態度謙恭,“朕欲請您出山,擔任此次文化盛典的評判長,不知您意下如何?”
    柳老先生撫須而笑,眼中滿是讚賞之色。“皇上心係文化,老朽深感欣慰。老朽願竭盡綿薄之力,為我朝文化複興貢獻一份力量!”
    “好!”郭淩峰大喜過望,“有柳老先生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宴會結束後,郭淩峰將柳老先生等人單獨留下,與他們商討文化盛典的具體細節。他從懷中掏出一疊紙,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跡。“這是朕的一些想法,諸位可以先看看。”
    柳老先生等人接過紙張,仔細閱讀起來。紙上的內容,正是郭淩峰根據自己在現代社會的所見所聞,結合古代實際情況,草擬的一份文化複興計劃。
    計劃中,郭淩峰不僅提出了舉辦文學比賽和藝術展覽的構想,還詳細列舉了要設立皇家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文化機構,以及創辦報紙、刊物等傳播文化知識的舉措。
    柳老先生等人越看越是心驚,他們這才意識到,這位年輕的帝王,心中蘊藏著多麽宏偉的藍圖。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文化的黃金時代,正在緩緩拉開序幕……
    然而,在朝堂的另一邊,幾位官員正聚在一起,麵色陰沉,竊竊私語。
    “皇上這是怎麽了?放著國家大事不管,卻一門心思地搞什麽文化複興,真是……”
    “哼,我看他是被那些奸佞小人蠱惑了!”
    “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一定要阻止皇上!”
    “沒錯!明日早朝,我們就聯名上書,彈劾皇上……”
    喜歡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請大家收藏:()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