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赴任安排

字數:5431   加入書籤

A+A-


    舅舅趙天河家裏如今是賓客如流,陳吉發不太愛搭理這些舊鄉紳、舊勢力,舅舅卻很喜歡。
    而且如魚得水,樂在其中。
    捕房的事情他現在交給親信,而且聽說正在運作讓趙坤興當捕頭。
    “讓坤興哥跟我走吧。”陳吉發建議道,“推官主管刑律,侄子需要一個幫手打開局麵。我去就任,正好讓坤興哥當大名府的捕頭。”
    趙天河隻是一縣的捕頭,雖說現在他的權力不止捕頭,但畢竟還是在一縣之內。
    陳吉發許諾趙坤興做州府的捕頭,這就相當於讓兒子有了更大的舞台。
    不過,捕役世居當地,才能消息靈通,他害怕坤興去了大名府,手段受限,做不好事情。
    “坤興如何看?”他拿不準,問兒子意見。
    “當然要去。”趙坤興嘿嘿笑,“大名府中原腹地,繁盛之地,兒子自然是要去長長見識的。”
    “行吧。男兒誌在四方。不過你和糖糖怎麽回事?到現在肚子還沒個動靜,萬一你在外地有個三長兩短,如何是好?”
    “爹,您操心多了,沒事的。要不從堂叔那邊過繼個孩子來?”
    “說什麽胡話!年紀輕輕的,不想好事!吉發,到了大名府,你得看著他,讓他趕緊找個女人給老夫生孫子!”
    陳吉發無奈,隻能笑笑應下,心裏不以為然。
    這次出發,家裏事情還是要交給熊韻芝打理。
    陳吉發召集了合作社各會長,開會宣布接下來的安排。
    年會上已經講過各部門目標,陳吉發主要強調了一些紀律上的問題。
    合作社運行到今天規模已經非常龐大,類似於後世的大型跨區域公司,有了好多分公司。
    內部的部門也比較複雜,因此紀律問題已經開始日益凸顯。
    不過,合作社畢竟是以工商業為支柱的民間機構,在處置紀律問題的手段上,暫時沒有足夠強力的辦法,這個時代的法律也不太支持對違紀問題的處罰,因此陳吉發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隻能通過開會強調、加強監督等方式解決。
    此外,就是再次重申了熊韻芝的地位。
    “不管外麵如何叫、如何看,韻芝就是陳家的主母,我不在的時候,韻芝主持合作社的各種議事會,形成的決議草案報我簽字生效。吉民要好好輔助你嫂子,她不方便出麵的事情,你談妥了向她報告。”
    小叔和嫂子之間,在古代是要避嫌的,尤其是陳吉民還未結婚。
    陳吉發不管這些,那些年輕的會長們倒無所謂,蘇九、王紹棠這幾個則麵色古怪。
    不過,這是進士公的家事,他不在意,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另外,還要強調下人才培養的問題。現在的實習配比太少,輪訓太慢。下個月起,合作社每名雇員要帶兩名實習生,每年輪動至少一次。所有二年期以上的學員全部都要實習,每日下午固定為實習課,文化課壓到晚上,增加兩節夜課。”
    “如今正是創業的時候,大家吃些虧,辛苦些,是為了今後能夠行穩致遠。如今天下大亂,我們隻有不遺餘力的發展,日以繼夜的努力,才能在亂世來臨的時候有自保之力,衛護家園安寧。諸位,我不在的時候,江夏就拜托你們了。”
    散會後,陳吉發讓其他人先走,單獨將徐成洛留了下來。
    “上次你說的那件事,查的如何了?”
    “有眉目了。”徐成洛壓低聲音,“劉觀心的確有問題,他可能是錦衣衛暗探。先前來過的那位叫季聞道的,還在同他聯係。”
    “暫時不要打草驚蛇。我估計朝廷很快還會再派人來查江夏,與其讓他們再埋個暗樁,不如就讓劉觀心蹦躂,也好看看對麵的計劃。”
    “大哥說的是。這件事隻有紅綾、小弟和李六知曉。事情是李六親自盯著的,沒有假手別人。”
    “嗯。這隻是一件。我聽北京的同僚說,鄧大人連續考核優異,很可能要提拔。熊慶芳那邊正在活動,爭取讓鄧大人留在湖廣布政司做個參議,仍領武昌府事。但若是活動失敗,他調走了,你要妥善應對新任知府。咱們現在還太弱小,一定要隱忍,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不要怕花錢,絕不能擺明車馬同他們對抗。”
    “都聽哥哥的。其實如今府縣上下,沒幾個敢跟咱們作對的,新來的知府也不足為懼。”
    “你可千萬別這樣想!”陳吉發鄭重其事道,“好兄弟,這世間的人心難測,如今他們逢迎,是因為你是我陳吉發的兄弟,掌管著江夏黑白兩道的資源。但若是來了新的知府,他們有了新的選擇,未見得會忠心耿耿,未見得會與你一心。這方麵,有事多請教櫻娘,她讀書多,看問題比你透徹。”
    “哈哈,說的是,小弟隻管打殺,頭疼的事情跟櫻娘講。”
    “陳家老老少少的安全就交給你了,咱們兄弟齊心協力,好日子在後頭。”
    “哥哥放心,成洛就是拚了自己的命不要,也要顧全您一家老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說不吉利的話,去吧。”
    剩下的幾天,陳吉發決定在家好好陪陪家人。
    陳芝芃小朋友這個月底正好滿周歲,還差三天,陳吉發也就不急著馬上出發,在家裏動手做了些後世的小玩具,什麽搖搖馬,木頭小車,小水槍什麽的。熊韻芝就笑話他。
    “哪有給姑娘家玩這些的?”
    “女孩家的玩具你給她做。”陳吉發不以為意的笑道,“爸爸得教她開眼界,立誌向。”
    “你當兒子養呢?當心養野了,往後嫁不出去。”
    “陳吉發的女兒,怕什麽?除了皇室宗親,海內俊才,任她挑選。”
    “又說這般話,小雨妹妹的事情你還沒解決呢。”
    “那是她自己眼光高。啥時候她開口,我去做媒不就是了。”
    “哪能這樣?女孩子家臉皮薄,這幾日奴與她聊天,丫頭心裏顯然是有人了,隻是不說。”
    陳吉發腦子裏立刻浮現出張凱翼的臉來,然後覺得有些晦氣。
    “我不管了,這件事拜托夫人關心。”
    熊韻芝笑他。
    “嗨,剛才還說的好好的,這會子怎麽打了退堂鼓?”
    “沒啥,總之,若小雨同意,你告知我就是。”
    夫妻兩人又聊了些別的話題,想著一別不知何時再見,依依惜別,互有不舍。
    走之前,陳吉發給女兒辦了抓周。
    家中幾個長輩送了些禮物,圍著擺了一圈,讓陳芝芃小朋友爬著去抓。
    結果恰好抓了陳吉發做出來的水槍。
    “哈,將來是要做女將軍的。鴻雁,等會走路了,拜你為師,學習武技。”
    衛鴻雁有些不知所措,趙氏責怪兒子嘴無遮攔。
    “丫頭怎麽能胡來?這事情你別管,老身和韻芝教導。省得又帶個野的出來,鬧心!”
    陳吉發抱起丫頭,哈哈直笑,那小東西也跟著嗬嗬樂,眼睛亮晶晶的。
    其實抓周就是討個彩頭,陳吉發也沒真的想將女兒培養成女將軍。
    後續她究竟能變成什麽樣子,現在還是未知數。
    周歲宴陳吉發安排了個糕餅,上麵插了個竹筷子當生日蛋糕,看上去不倫不類。
    明朝也沒這個習俗,不過陳吉發還是虔誠的許願,祝自家姑娘平安喜樂,健康無憂。
    熊韻芝看著陳吉發抱著女兒的樣子,覺得恩愛之家,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人生的幸福,應該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三月二十九,陳吉發辭別家人,帶著趙坤興、蘇雲生、鄭紅綾和十名“家丁”啟程。
    此外,近二百所謂的“商鋪夥計”也兵分多路,陸續出發。
    因為州府過境需要盤查,陳吉發現在沒了盧象升和朱大典簽發的籌備軍資文書,人員、鎧甲、武器自然不能隨行帶著。
    不過,這難不倒他,鎧甲全部拆成鐵片,與牛皮繩分開,由幾路人馬分別運輸,到了大名府再自行組裝。
    武器有些困難,尤其是三眼銃。
    北直隸匪患不是太嚴重,地方巡捕營還在發揮作用,路口盤查比較嚴格,要蒙混過去不太容易。
    但這難不倒他,等在大名府立足之後,慢慢圖謀,實在不行,本地加工也不是問題。
    大名府四野開闊,無險可守,而且離京畿太近,附近還有保定總兵府,一舉一動受人牽製,並非養兵立業的好地方。
    但陳吉發做的事情,與這個時代通常認知中的圖謀不軌有很大的區別,你說這件事不能做吧,卻也沒有什麽律法說不能;你說可以做吧,又總覺得哪裏有問題。
    事實上,直到清朝末年,王朝統治者都沒搞明白基層政權、民生事業的極端重要性,還是傳統的“天子與士民共治,皇權政令不下縣”那一套簡單粗暴、低效率的生產組織方式。
    河南的流寇暫時平息,四月裏又是北方的農忙時節,本應該由當地官府組織農業生產的,但由於破壞過於嚴重,沿途不僅沒看到多少府縣組織生產,反而是催繳欠稅的胥吏,充當起了人販子和田畝商人,到處在兜售破產人口或者無主的土地。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