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義師勤王(二)
字數:5525 加入書籤
借貸如何能興業?
原來,這低息無複利的貸款,也不是全然沒有條件的,但凡要借這種款子,得加入一個什麽合作社商會,加入之後,便可以根據借貸的多寡,承擔一些項目工程。
聽起來怪得很,也不知道能不能賺得到錢。
但有低息可以拿,有些人就動了心思。
先不管那些項目能不能賺,隻要拿了銀子,再高利貸給別人,不就能賺取高額差價?
不過,去了才發現,人家似乎早就預料到這個,條款上寫的清楚,若是轉貸高利被發現的,要按照所獲利得的兩倍賠償王老板。
王老板做生意什麽風格,大家都懂的,因此,這條路也就堵住了。
隻是,他這麽大費周章,到底圖的啥呀?
還沒想明白這個問題,王大老爺又放話了,說是要在山西推行一種新的作物,叫做“玉米”,但凡種植這種東西超過五畝地,合作社商會贈送會員資格,還白送種子。
還有這等好事?
士紳們誰家會缺五畝地?
而且那玉米據說不挑地,山上也能隨便種。
這就好,往荒坡上扔幾把,就說是種了,然後就能拿到低息的貸款。
大家都在議論王大老爺是不是傻了的時候,陳吉發帶著蒙古人以及將近三百匹馬從北麵返回。
因為有了晉商商路的便利,打著販賣馬匹的名頭,陳吉發沿途大概交了兩千多兩銀子的過路費,總算將這些馬都運到了晉中。
而這個時候,從江夏增援過來的隊伍也到了,是薛虎帶領的重騎兵隊。
他們的裝備也是分期分批通過商隊慢慢運送到晉中集合,先過來的隻是偽裝成商戶夥計的兵卒。
這批士兵是在黃州之戰後招募的,才訓練了不到兩年時間,但已經比旁的軍頭家丁要好了很多,主要是訓練的方法、飲食的保障、文化的學習都要領先,幾乎是一支準近代部隊了。
有了人,有了馬,隊伍就拉起來了。
陳吉發讓他們與五十名蒙古騎兵在一起護送商隊。
名義上是護送商隊,其實主要目的就是監視山西商人向口外走私糧食、鐵器。
“另外,大清立國之後,肯定會通過對明作戰來積累聲望。”陳吉發對士兵們訓話道,“以我們掌握的情報分析,他們很可能會在秋收之前南下掃蕩。部分晉商可能會在這個時機為清軍提供糧草、火藥,協助轉賣贓物。我要求你們盡可能多的搜集相關情報,並且,在條件允許、不引起朝廷注意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叛國通敵者進行清繳。舉個例子,他們的口外據點,他們與小股蒙古人,或者清軍交易的時候。”
薛虎是個武癡,於指揮並不在行,不過,這支重騎兵與陳吉發的近衛騎兵其實是同一種方式訓練的,所以幾位隊官都紛紛表示明白。
“薛虎,有不好做的決策可以大家投票決定,隻有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才需要請示我。”
“某懂的。”薛虎起身抱拳,“某已經好久沒得到鄭姑娘指點了,這次能否讓某好好打一次?”
“開會呢,別打岔!”鄭紅綾沒好氣道。
薛虎見了鄭姑娘,那就是老虎變成貓,立刻悶悶的坐回去了。
“等甲胄齊全,你們就出發。蒙古的兄弟們可能一開始還不太適應這邊,你們要好好照顧他們。”
眾人俱是應諾。
散會後,陳吉發又去見了王登興、王玨父子。
這次晉中之行,多虧了這兩父子的大力支持,陳吉發先是表示感謝,然後請他們幫忙做好後續工作。
走之前,他又去見了下晉中商會的負責人。
不是別人,正是吳成道。
“你想好了?這個月不去考,再考又要等三年。”
吳成道還是彬彬有禮的樣子,先拱手道:
“小弟在合作社兩年,已經為公子的義利論所折服。隻要能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科舉其實並不是必要的。”
“你能這樣想非常好。我們現在就是在用實踐支撐義利論。等這套理論、這套做法大行其道,將會爆發出想象不到的巨大力量。你在此主要做好幾件事,一個就是要盡快廣泛推廣玉米。這是讓山西人民吃飽的關鍵。第二個就是山西是煤、鐵之鄉,北方的鋼鐵、機械以後都放在山西附近,你做好選址和規劃後,可以自主決定拉投資。技術方麵,讓許定山支持你。現在他手裏有幾個學徒已經做得很好了。第三個就是要培養鏢會武裝。薛虎給你用,但這點人不夠。山西到處都是馬幫,咱們要讓他們服氣,靠講道理是沒用的,一定要拳頭硬。其餘的事情你自己決定,就一個原則,利己不損人。”
“小弟受教了!”
陳吉發很滿意吳成道的謙遜態度,這孩子做事很踏實,話也少,其實科舉做官也是個人才。
但他自己選擇放棄科舉,陳吉發並不會強求他去考。
交代完事情,陳吉發就準備離開,轉身的時候,吳成道突然莫名來了句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大哥與家姐……真的一點可能都沒有嗎?”
“嗯?”陳吉發怔住了,“吳婷?她怎麽了?”
“沒……沒什麽。”吳成道猶豫下補充道:“她為了母親和我辛苦到如今,已經二十三了。做弟弟的不想看到她孤老,她是個非常好的姐姐,非常堅強的女人,不應該這個結局。”
“這個話你同她談過嗎?”
吳成道搖頭。
“你該和她坦誠的談一談,而不是找我。”陳吉發拍了拍小夥子的肩膀,“你也是個優秀堅強的好男人,願意體恤姐姐,願意為家庭分憂。但每個人的人生都也應該由自己選擇。去問問她如何想的吧,或許她想的比你更遠,更妥帖。”
吳成道抿著嘴,終於點了點頭。
“好吧,小弟寫信給她。晉中這裏,陳大哥放心,小弟會竭盡全力的。”
“交給你了。”
吳成道與合作社的增援還帶來了江夏的信件。
有熊韻芝的家常話,以及照例思念他的小詩;由各會長匯報工作情況;還有一封來自陳吉民,他告訴陳吉發,自己過了院試,但府試心中沒底。
陳吉發心說糟糕!
怎麽把這件大事情忘記了!
趕緊找來四書五經,對著資料庫給堂弟劃重點。
另外,在回信中,他囑咐陳吉民去找陶櫻,在金口書院挑些思想正、品行好的學子,給他們也劃重點,爭取讓蘇家灣學堂多考幾個秀才出來。
一方麵是擴張權勢,另一方麵也是打響名頭。
山西的事情告一段落,陳吉發便帶隊前往大名府,總歸是被封了個官,要去露個臉。
比起來時,隊伍壯大了些,主要是增加了淑濟主仆三人。
這位身負仇恨的格格,如今換了一套漢人的服飾,打扮成士紳小姐,乘坐在馬車上。
陳吉發不可能將這麽尊貴的人物留在晉中,萬一出了什麽事情,就丟掉了蒙古盟友。
但將她送回江夏也是不妥的,陳吉發並不希望蒙古部落過早的看到合作社的各種運作方式以及科技成果。
所以將她打扮成陳吉發的表妹,化名趙淑,與趙坤興兄妹相稱,隨行到大名府遊玩。
大名府是三晉中的魏國故地,有名的魏武卒就是大名府的“特產”,此外,這裏還是曆史上的天雄軍節度使所屬,民風尚武,彪悍直爽。
陳吉發任大名府推官,主刑律,相當於後世的地方法院院長,區別在於,推官審案隻有初審的擬刑權,並不能對杖一百以上的刑罰拍板。
此外,推官比後世法官的權限要寬一些,還同時監督下級官員的不法行為,類似於後世檢察院反貪局的意思。
從工作關係上看,推官與本地主管緝盜和地方治安的同知聯係緊密,用後世的官員對比,相當於同市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有工作聯係;同時向上級提刑按察使司報告工作,與後世對比,相當於向省紀委分管政法的副書記匯報工作。
但與後世不同的是,推官雖然級別很低,卻是吏部直接管理的官員,地方對他沒有管轄考核權限。
也就是說,盡管推官橫向要對知府、同知負責,縱向要對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可實際上,推官因為是朝廷直屬官的關係,可以直接上奏彈劾本地大小官員的違法亂紀情況。
曆史上,萬曆十九年曾經發生過推官袁可立彈劾應天巡撫李淶的曆史事件。
總之,推官主刑律,且屬於中央指派的官員,權限很大。
在大明官僚體係中,是進士曆練增加基層經曆的位置,並不是很受製於地方管理體係。
可陳吉發從沒把什麽朝廷命官當回事,他腦子裏想的,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與人交往,也都是將尊重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與蘇雲生他們匯合,安頓好女眷之後,先是拿著拜帖,去拜訪了幾位重要的地方領導。
先是最大的領導,保定巡撫張其平。
張其平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早年與大書畫家王鐸關係很好。但這個人一直不太得誌,直到崇禎七年才得到機會督撫一方。陳吉發與這位巡撫大人沒啥交集,對方也不太了解他,加上公務太忙,隻收了拜帖,派個幕僚出來禮節性的接待一番,便算流程到位。
再是知府高鳳翔。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