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宰執天下十五)
字數:5981 加入書籤
洪承疇本不想進陳吉發的營地,怕這家夥耍詐,但既然雙方已經三局定西北,算是建立了基本互信,他略作思索,也就同意了。
兩人在護衛陪同下入營,門口空地上擺著兩排牢籠,裏麵關著幾名關西大漢。
其中一人身材健碩,儀表堂堂,正是闖王李自成;另一人身高八尺,麵目猙獰,正是八大王張獻忠。
昨夜,這兩位聲震華夏的農民軍領袖在穀口被俘,都奮力掙紮,身受重傷,此刻已經奄奄一息。
洪承疇與流寇作戰多年,認識這兩人,此刻得見,分外開心。
“鏖戰多年,總算有了結果。其餘散落山間的小股土匪,已經不足為慮。”
“督師大人所言甚是。朝廷已免三餉,接下來當休養生息,隻要百姓安居樂業,西北可定。”
“後續的事情,便期待與小公爺的合作了。”
“學生明日就可以派人前往西安開展工作。勞煩督師大人給個路條。”
洪承疇想了想,從腰間解下一塊令牌。
“見此令如見老夫本人。你讓下麵人拿這塊令牌行事,西安本地官員士紳,均會支持。”
這算是投桃報李,陳吉發也不客氣,直接笑納。
“另外還有一事,提前知會你一聲。”
“督師請講。”
“錢謙益此人名望雖高,實難當大任。小公爺當初讓他入京擔任首輔,想必是一時之選。如今,可還要繼續支持他?”
“督師玩笑了。朝堂袞袞諸公,哪能個個與我相幹?學生惟願四海清平,屆時,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回家當個富家翁,教育子弟。”
“你呀……難怪盧建鬥如此喜歡你。”
“慚愧慚愧,盧大人對學生恩重如山,形同再造,督師若是得見,還請代為問候。”
洪承疇笑著應了,便帶人離去,順便押走了幾位流寇首領,帶走了數千顆首級。
事實上,他此刻已經位極人臣,不再需要這些軍功,但麾下西軍將領需要封賞,有這些功績,可以找朝廷換不少賞銀和爵位。
陳吉發對此毫不在意,近衛軍自有體係,合作社自有賞罰。
他不希望朝廷的封賞體係對自家人造成影響,免得給下屬造成困擾。
至於洪承疇要對付錢謙益,這一點可以理解。
畢竟錢謙益沒有主政經驗,而且個人品行方麵瑕疵很多。
陳吉發當初拉他上來,隻是看重了他在東林黨中的影響,想要盡快穩定朝堂。
如今既然朝廷不再是陳吉發的掣肘因素,那麽換個能勝任的首輔自然無礙。
陳吉發本人比較傾向於薑曰廣,此人與錢謙益有舊,在江南文壇地位很高。
曆史上,他有“南明賢相”之稱,南明曆史上有名的抗清官員,包括史可法、萬元吉、楊廷麟等,都是他舉薦的能人,許多抗清的士紳,包括楊廷樞、陳子龍等人,都得到過他的提點。
而且他為人清廉,不取民財,百姓為其立像紀念。
薑曰廣此時是正三品南京詹事掌翰林院事,前段時間陳吉發將太子騙到江夏,他也跟著太子到江夏講學。
陳吉發返回江夏後,便與他商談了入閣的事情。
不過,薑曰廣本人笑而捋須,拒絕了。
理由也很充分:“本朝未有天子在而詹事掌內閣之先例。”
意思是,詹事是皇帝留給太子的未來輔臣,此時皇帝正當盛年,若是提拔詹事充任內閣,會讓有心人產生“廢帝”的想法。
“那,先生可有人推薦?”
“不如舉薦鄭三俊。此人識人甚明,有他鎮守京師,便是洪承疇也難插手內閣。”
鄭三俊,字伯良,萬曆二十六年二十四歲)中進士,四朝老臣,曾任刑部尚書,因拖延侯恂案,而被貶斥回家。
此人聲望卓著,創雪台書院,諸生中有名臣葉廷桂、丁魁楚、侯恂等人。
曆史上,此人於崇禎十五年起複吏部尚書,上任即舉薦李邦華、劉宗周、史可法、陳士奇、夏允彝等良臣。
陳吉發與此人沒有直接交集,但他在南京創業時,陳洪謐的頂頭上司,南京戶部尚書就是鄭三俊。
此外,鄭三俊還對當年參與熊廷弼辯護的言官多有搭救,比方說嘉魚熊開元等人。
從曆史資料和官聲評價上看,鄭三俊的確是不可多得的輔臣人選。
“既然薑先生推鄭部堂,可否有勞您致信一封,請他出山?”
“自然沒問題。隻是部堂大人年長,小公爺要不要親自去接?”
“這是自然,正好堂弟也在池州,好去看看。”
“小公爺有心了。您且回去稍待,回頭讓人送到您府上去。”
“有勞先生!”
陳吉發辭別薑曰廣,回了陳宅。
第一件事,先去後院看女兒。
靠近父母院子的時候,他聽見陳友富的聲音,笑得爽朗,似乎正在逗孩子玩耍。
走近了才看清,竟然是個新生的兒子,是榮氏為他誕下的幼子。
“喲,吉發回來了,來看看你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吉發氣不打一處來,這個父親,可真是不讓人省心。
不過,古人崇尚多子多福,如今陳吉發大富大貴,父親想要多個兒子也無可厚非。
榮氏明顯揚眉吐氣,如今站在陳友富身邊,已經不太將阮氏放在眼裏,畢竟阮氏是主母趙氏的陪嫁丫鬟,而且隻生了小桃一個女兒。
趙氏則懶得理陳友富和榮氏,每日裏清心寡欲,吃齋念佛。
陳吉發心情複雜,從陳友富手中接過嬰兒。
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渾身柔嫩,小小的腦袋還不到拳頭大,正嘬著小嘴吐泡泡,看上去滿月不久。
“何時出生的?”
“冬月初二。今日四十三天。”
“名字定了嗎?”
“陳吉雲,這娃娃神的很,出生那天就是今年第一場雪,下的可大了。本想取個雪字,讀起來有些像女孩子家的小名,便改成了雲字。”
“嗯,您定就好。母親呢?”
“在小佛堂。你去看看吧。”
陳吉發穿過正屋,到後院小佛堂,拜見了母親。趙氏對兒子噓寒問暖,又提起了榮氏的事情。
“那女人得了兒子,如今越發肆意了。你爹爹因為你與郡主的婚事,這段時間都在府裏住,她也跟了回來,每日頤指氣使,連霜兒也不放在眼裏,前段時間還想幹涉小桃的婚事。吉發,是為娘沒用,守不住你爹的心,但榮氏這般作為,你爹都聽之任之,這是根本不考慮你這個長子呀!”
陳吉發非常懷念當初在江夏城坊做醬菜時的父母,那會子陳友富雖然脾氣也很倔,有些大家長思想,但總體還是個聽老婆話的人,母親趙氏那時候也和善,總是笑眯眯的,總是幫著他說話。
但現在,不知道怎麽,這個家就變成了這樣。
有錢有勢之後,總有些人控製不住欲望,當幾十年的情感積澱敗於情欲聲色,家庭的矛盾便不可避免,這讓陳吉發對權勢的看法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娘,這件事我會處理的。回頭就安排房子讓榮氏搬出去住。”
“哎,你爹現在可寶貝她了,未見得能如你的意。”
“我有辦法的。您再忍幾天,等郡主過門就可以過清閑日子了,往後這些事情都不用您操心。”
“但願如此吧……”
陳吉發與母親又說了些體貼的話,才回到自己的院子裏。
往日熊韻芝在的時候,這院子頗有活力,現在伊人已逝,王寶珠又被他改嫁別人,院子就空落下來。
嚴霜雖然公開身份是“四姨娘”,但她自己不願以妾室自居,不配仆從,隻有桂思秋平日與她生活在一起,還是住在原來的丫鬟偏房內。
這樣一來,於合作社送材料的人是方便了,隻需要將東西放在院門口的值房即可,但於這院子的主人陳吉發而言,就顯得太過蕭索破敗了。
這宅子是熊韻芝設計建造的,處處都有她的喜好在其中。
而今無人踏足,好些園林景致已經布滿灰石雜草,尤其是當年二人新婚的臥房,門鎖了許久無人打開,鎖頭都生鏽了。
陳吉發百感交集,步履躊躇,打消了進院子轉一圈的想法,徑直轉入偏房。
這裏被收拾的很幹淨,兩間屋子打通,裏麵是臥房,外麵是書房。
桂思秋坐在門口接待,嚴霜在屋內主案上處理公文,陳芝芃坐在床邊的小幾旁,正在安安靜靜的畫畫。
看到陳吉發,桂思秋立刻起立行禮。
“公爺回來了!”
聽到聲音,嚴霜抬起頭望了過來,見是陳吉發,起身過來行禮。
芃芃也發現了來人,因為不太熟悉,跑到嚴霜身後躲了起來,露出一雙眼睛狐疑打量。
“那個……你們忙……芃芃,是爸爸回來了,來,到爸爸這裏來……”
陳芝芃怯生生的,並不過來,反而把嚴霜的裙角抓的更緊了。
“姨娘,芃芃怕!”
陳吉發隻覺得心中酸澀難受。
熊韻芝在的時候,還總是同孩子講父親的事情,現在,她不在了,嚴霜似乎並不會刻意在孩子麵前提父親。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掉了父親。
“芃芃,那是你的父親,武安公陳吉發。”嚴霜撫著小女孩的發頂,“去吧,叫爹爹。”
“爹爹……”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