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

字數:5575   加入書籤

A+A-


    錢玉英笑著說:“剛才因為小春姐姐說起跳加官,我突然想起一個笑話,而且‘加官’這兩個字很吉利,就拿它當話題吧。就算不太好笑,就當是老師加官進爵的好兆頭,也挺不錯的。有個人特別喜歡聽奉承話,不管什麽事,總得別人誇讚好,他才高興。這天他請客看戲,可這戲演得很平常,沒一個人誇讚。晚上戲散了,他和客人閑聊,就問:‘今天的戲怎麽樣?’客人沒辦法,隻好勉強說:‘演得挺好。’這人又追問:‘到底哪幾出演得好?’客人想了想,回答說:‘加官跳得好。’”眾人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蘭言點評道:“這就好比請人看文章,那人不誇文章好,隻說書法好,都是一個道理。”
    錢玉英抽了鳥名疊韻的簽,說道:“商羊。劉向《說苑》裏說‘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之皮’是疊韻,敬融春姐姐一杯。”左融春抽到官名雙聲,便問若花:“請教若花姐姐,這個官名是用古代的名字,還是用現在的名字呢?”若花回答:“依我看,不管是古名還是今名,關鍵要明白易懂、雅俗共賞,這樣才有意思。就像花鳥這類,按照古書,別名很多,要是說出來別人聽不懂,還得解釋半天,倒不如說個明白的,還能省不少口舌呢。”左融春連連點頭,說道:“士師。桓寬《鹽鐵論》裏說‘有司思師望之計’。‘司思’是雙聲兼疊韻,‘思師’是疊韻,敬紫瓊姐姐雙杯,再講一個笑話,全場各位也都喝雙杯。”燕紫瓊笑著對紫芝說:“紫芝妹妹,你替我說個笑話,我就多喝兩杯,怎麽樣?”紫芝爽快地答應:“我自然幫你這個忙。”綠雲提議:“紫芝妹妹向來大書說得最好,還有寶兒教的小曲兒。紫瓊姐姐既然要喝兩杯,何不讓她來一段大書呢?”紫芝說:“要是全場都肯喝雙杯,我就說一段大書。”眾人紛紛表示:“這樣太棒了,我們就喝兩杯。”丫鬟把酒斟滿。
    紫芝拿出一塊醒木,興致勃勃地說:“我會說的大書可多了,今天就先把‘子路從而後’到‘見其二子焉’這段書說給大家聽聽。”說著,把醒木往桌上一拍,說道:“大家安靜,聽我先把這段書的兩句提綱念出來:遇窮時師生錯路,情殷處父子留賓。”又拍了下醒木接著說:“隻因跟隨老師想要濟世,誰知道反倒借宿在農家。半生忙忙碌碌奔走天涯,到這兒全都暫且放下。農家主人用豐盛的飯菜熱情款待,主賓之間情誼深厚。在這山中的夜晚,也別感歎驚訝,師徒就此分離,度過漫長黑夜。”說完又拍了下醒木:“話說那子路在楚、蔡一帶,被長沮、桀溺數落了一番,心裏悶悶不樂。他慢慢往前走,看到路旁有耕地的、鋤草的,有老人,有年輕人,這觸動了他濟世的心思,腳步就慢了下來。等他抬起頭,卻發現不見了夫子的車。正在慌張的時候,看到路旁來了一位老者,頭戴範陽氈帽,身穿藍布道袍,手裏拿著拄杖,拄杖上掛著鋤草的工具。子路就問:‘老丈,你看見我的夫子了嗎?’那老者盯著子路,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說:‘客官,我看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連芝麻、綠豆都分不清。誰是你的夫子!’老者說完,把拄杖插在一邊,拿起工具,自己去耘田了。”
    紫芝再次把醒木一拍,說道:“各位!大凡遇到年高有德的人,都應該敬重。所以信陵君為侯生駕車,張子房為圯上老人穿鞋,後來他們成就大業,做出了許多了不起的事。子路到底是孔聖人門下的高徒,是有見識的人,聽了老丈的話,就叉手躬身,站在一旁。那老者耘完田,對子路說:‘客官,你看天色晚了,我家離這兒不遠,何不到我家借住一晚?’子路說:‘這怎麽好打擾您呢?’於是老者在前,子路在後,徑直來到老者家門口。進到中堂,老者宰雞做飯,還叫出他的兩個兒子,兄弟倆先後出來,很有禮貌地和子路見禮。唉!可憐子路半輩子在江湖闖蕩,受了很多人的怠慢,今天飯菜雖然不豐盛,但主人招待得十分殷勤,很有禮貌,子路飽餐了一頓,就蒙被睡下了。真是:山林中隻知享受天倫之樂,朝堂上卻空懷著濟世的憂愁。到底那老者姓甚名誰,夫子見沒見到,且聽下文分解。”眾人聽了,紛紛叫好,把酒喝了。
    燕紫瓊抽了蟲名疊韻的簽,問道:“請教令官,就像上文‘士師’二字所飛的句子,能不能把本題‘士師’連著放在裏麵呢?”若花回答:“兩個字連用也可以,不過在飛觴的時候,隻能算本題雙聲交令,不能額外讓全場人敬酒。”蘭芝有些擔憂地說:“要是飛本題都沒有全場的酒,那多沒意思呀?”若花解釋道:“比如句子裏有了本題雙聲,再加上別的雙聲,雖然是兩個雙聲,原本應當全場敬酒;但畢竟有本題在裏麵,如果不區分,誰還肯去想新奇的句子呢,這樣酒反而喝得少了。總之,雖然定了這樣的規矩,但到接令的人,如果願意替主人敬酒,或者說笑話、行小令,全場還是可以各飲一杯,也不硬性規定,大家也能隨意多喝點酒。”燕紫瓊把酒喝完,說道:“蟢子。劉勰《新論》裏說‘野人晝見蟢子者’。‘蟢子’是本題疊韻,敬鳳翾姐姐一杯。”玉芝好奇地問:“請教姐姐,野人見到蟢子會怎麽樣呢?”紫瓊正要回答,田鳳翾搶先說道:“下句是‘以為有喜樂之瑞’。”玉芝恍然大悟:“怪不得現在的人見到蟢子,也有這樣的說法,大概當初給它命名的時候,就是這個意思。這種蟲子按照《詩經》《爾雅》,叫什麽呢?”閨臣回答:“《毛詩》裏說‘蠨蛸有戶’,指的就是這種蟲子。相傳當年有母子分別很久,母親正在思念兒子的時候,忽然看到蠨蛸垂絲落在自己身上,就高興地說:‘難道是我兒子要回來了嗎?’後來真的如此,所以叫它喜子。”玉芝又問:“既然有喜子,那有沒有喜母呢?”閨臣說:“聽說這種蟲子又叫喜母,和喜子是一個意思。”玉芝這才放心地說:“這還差不多。要是隻有喜子,沒有喜母,那就太對不住父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鳳翾抽了藥名雙聲的簽,說道:“豨薟。王符《潛夫論》裏說‘西方之眾有逐豨者’。‘之眾’是雙聲,敬熙春姐姐一杯。”廖熙春抽了一簽,高聲念道:“水族疊韻。”春輝建議道:“水族裏麵,像鱅魚、鰩魚、鯈魚、銀魚這些,都是雙聲,要是都這樣,範圍就太寬了。依我看,凡是說魚名,必須避開‘魚’字,才不會重複。”廖熙春思索後說:“既然不準‘魚’字出現,那我隻好借重駝碑的來交卷了:贔屭。左思《吳都賦》裏說‘巨鼇贔屭,首冠靈山’。‘贔屭’是本題疊韻,敬瓊芝姐姐一杯。”紫芝打趣道:“好好的行令,怎麽突然把祝大姐夫請出來了?”題花也跟著開玩笑:“你去問問他,他夫人還會說大書呢。”
    蘭芝趁這個機會,熱情地讓大家吃菜,又讓丫鬟上了一道點心。蘭言提議道:“主人勸酒菜這些老套的規矩,最好還是省了吧。況且昨天在寶雲姐姐那兒,大家都沒客氣,都盡情歡樂,開懷暢飲。我們關係越來越親近,今天哪有還客氣的道理。我喝一杯令酒,以後酒令裏要是有人客氣作假,罰兩杯;主人要是再過於勸菜,也罰兩杯。行令的就專心行令,喝酒吃菜的就隨意喝酒吃菜,各隨所願,這樣大家才覺得自在。而且今天行的這個酒令,輪到誰的時候,都得細心,可不是粗心大意就能行的;要是再彼此謙讓,不僅會分心耽誤行令,而且太拘束了,也很沒意思。”眾人都表示:“說得太對了。以後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要是誤犯了,都按這個規矩辦。”
    瓊芝抽到獸名疊韻的簽,說道:“獬豸。範蔚宗《後漢書》裏記載‘獬豸,神羊也’。‘獬豸’是本題疊韻,‘羊也’是雙聲,敬浦珠姐姐一杯。”玉芝好奇地問:“我聽說東方朔把獬豸叫做‘任法獸’,這是什麽緣故呢?”閨臣解釋道:“因為它能辨別是非曲直,所以皋陶斷案時,凡是罪行有疑問的,都讓獬豸去觸碰判斷。古代有獬豸冠,就是取的這個含義。咱們光顧著閑聊,可別耽誤浦珠姐姐講笑話啦。”掌浦珠笑著對紫芝說:“紫芝妹妹,你替我唱個小曲,我就多喝兩杯。”紫芝臉上閃過一絲憂傷,說道:“小曲我倒是有,可眾姊妹們今天聚會之後,聽說都打算告假回府了。想想我們這一百人,自從赴宴相聚以來,好多人都結拜成了異姓姊妹。就拿我來說吧,除了自家的七個姊妹,其餘八九十位,多半都和我結拜了。將來分別之後,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再見麵。昭明太子說過‘歎分飛之有處,嗟會麵以無期’,仔細想想,怎麽能不讓人心裏難過呢!”說著,忍不住落下淚來。眾人聽了,也都被勾起了離別的愁緒,個個傷感。青鈿問道:“分別之後到底會怎樣呢?”紫芝吸了吸鼻子,說:“他要是不來找我,我自然會恨。我這小曲就是這個意思。”於是唱了起來:
    又是想來又是恨,想你恨你都是一樣的心。我想你,想你不來反成恨;我恨你,恨你不來越想的恨。想你是當初,恨你是如今。我想你,你不想我,我可恨不恨?若是你想我,我不想你,你可恨不恨?
    小春打趣道:“婉如姐姐可是有名的愛‘恨’之人,這個小曲裏這麽多‘恨’字,倒和她挺搭。小曲唱完了,我們都喝一杯,接著行令吧。”
    浦珠抽到昆蟲雙聲的簽。蘭芝笑著說:“姐姐也得替我敬一杯呢。”春輝分析道:“這個題目範圍最窄了,浦珠妹妹雖然受主人所托,可想要找到合適的飛觴之句,恐怕不太容易。不知道妹妹想用什麽昆蟲名呢?”掌浦珠思索片刻後說:“要承接上文的話,隻有‘蜘蛛’二字最合適。”春輝點頭道:“要是用‘蜘蛛’,飛觴的句子,那《西京雜記》裏的‘蜘蛛結而百事喜’最妙了。”浦珠道:“我剛才也想到了,不過既然受主人托付,就想找個雙聲疊韻都有的句子,才更有意思。”喝完酒,她又想了想,高興地說:“有了!蜘蛛。《關尹子》裏說‘聖人師蜘蛛,立網罟’。‘師蜘’是疊韻,‘蜘蛛’是雙聲,敬玉芝妹妹一杯,全場各位也都喝一杯。”
    玉芝一心盼著趕緊接令,就怕時間拖久了,合適的題目被別人說了,自己難以交差。正盼著呢,巧了,“蛛”字正好輪到她,她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她拿過簽筒,搖了兩下,嘴裏念叨著:“簽神,簽神,我向來對韻學不熟悉,您一定要賜個容易的題目,別讓我費神。”抽出來一看,是列女名疊韻,她念過題目,把簽交給下家放回簽筒。青鈿提醒道:“之前定好了規則,凡是接令的人,遇到雙聲兼疊韻的,都得說個笑話。妹妹你先把笑話說了,再接著行令。”玉芝麵露難色,叫苦道:“這可難住我了。我自從抽到題目,看到上麵標著雙聲疊韻,這是第一件操心的事;報的各種名字,還得記住上文,這是第二件操心的事;飛觴的句子,要從報的名字裏飛出一個字,這是第三件操心的事;飛的句子裏,還得湊成雙聲疊韻,這是第四件操心的事;用的書還不準重複,這是第五件操心的事。現在我記了這個,忘了那個,等想起那個,又忘了這個,心裏亂成一團麻,哪還有心思說笑話呀?諸位姐姐讓我喝一杯,就當我說過了,免了這笑話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春輝認真地說:“若花姐姐之前定下規矩:凡是說本題雙聲疊韻,隻算交卷,不在讓全場人敬酒的範圍內。剛才浦珠姐姐說的句子裏有‘蜘蛛’,是本題雙聲,所以接令的人不用再說笑話,也不用讓全場人敬酒。剛才姐姐你自己接令時,已經誤飲了兩杯,還托人唱曲,現在我們可不能跟著你錯下去。”浦珠愣了一下,恍然大悟,笑著說:“我一門心思要替主人敬酒,結果自己反倒受罰了。”青鈿催促玉芝:“玉芝妹妹,你怎麽一直在發呆?還不接令嗎?”玉芝無奈地說:“我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一個好笑話。好姐姐,我喝一杯,你替我說吧。”青鈿笑道:“怪不得發呆,原來還在想笑話呢。我看你都快想癡了,大家說的話你沒聽見嗎?”玉芝著急地說:“我一心想著笑話,你們七嘴八舌的,我哪敢分心去聽,真的沒聽見。”青鈿調侃道:“這才是‘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呢。大家免了你的笑話,快接令吧。”玉芝半信半疑地問:“姐姐你不會是騙我吧?”青鈿笑著保證:“你隻管接令。要是有人讓你說笑話,罰我十大杯。這下你總該放心了吧?”
    玉芝聽了,頓時滿心歡喜。剛要接著行令,可因為之前耽擱了太久,又一門心思琢磨笑話,結果把題目給忘了,偏偏牙簽已經放回簽筒,她心裏暗暗著急。突然她想起來:“我記得剛才抽的,好像是古人名。也不知道對不對,先碰碰運氣吧。我用‘伊尹’。”春輝馬上說:“錯了,罰一杯!要是有人提示,按照之前的規定,要罰十大杯呢!”玉芝疑惑地問:“難道‘伊尹’不是雙聲嗎?”春輝說:“要是不是雙聲,哪隻罰一杯這麽簡單?”玉芝又問:“那‘共工’‘逢蒙’呢?”春輝無奈地說:“也不是,一共三杯了!”玉芝不甘心,說道:“既然不是古人名,我再從天文、地理裏找找。要是我說對了,你就回我‘是的’;要是不對,你別吭聲,我就明白了,別一直說‘不是、不是’,聽得人心裏煩。我用天文:穹窿、河漢、玉燭、霹靂、列缺、招搖、鶉首、娵訾、星象;時令:清明、處暑;地理:原野、長川;地名:幽州、空桐。這些有對的嗎?”春輝無奈地回答:“都不對。一共十八杯了!”玉芝不死心地說:“天文地理都不對,我到百官的名稱裏找找看。”玉芝能否找到正確答案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