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第151回第160回

字數:20181   加入書籤

A+A-


    第六部分第151回十三生大破非非陣眾劍客齊攻逆賊營
    玄貞子完成作戰部署後,命令眾將領在席棚周邊駐紮待命,等待出擊時刻。夜幕降臨,為了讓敵營中的徐鳴皋提前做好內應準備,玄貞子派人燃放連珠炮。隨後,他獨自登上席棚高台,腳踏罡步,將十二個淨瓶中的水倒入八卦爐內。接著,他對著八卦爐念念有詞,再用楊枝蘸取爐中的水,朝著席棚四周的軍營揮灑。經過這番操作,所有將士入陣時便能免受邪氣侵擾,這玄妙的仙家之法,其中的奧秘難以深究。待一切準備妥當,玄貞子靜靜等待著決戰時刻的到來。
    另一邊,賊營中的徐鴻儒、非幻道人、餘七收到王元帥的戰書,應允二十二日迎戰,也開始著手準備。徐鴻儒安排餘秀英帶著拿雲、捉月掌管落魂亭,讓非幻道人負責風、沙、水、石四門,餘七把守生、傷、死、亡四門,自己則坐鎮開、明、幽、暗四門。他給每個門調撥四百士兵、兩名牙將,還叮囑眾賊將:“官兵來犯,不必正麵交鋒,把他們引入絕境,便是大功一件。”賊將們領命後,各自前往指定位置布防。徐鴻儒以為此番布置能讓官軍有來無回,隻等對方自投羅網。
    這段時間,徐鳴皋在餘秀英悉心照料下,身體逐漸康複。聽到官軍營的連珠炮聲,他知道破陣在即,便向餘秀英要了一把單刀,準備伺機行動。餘秀英再三叮囑:“明日突圍,你先到落魂亭與我會合,千萬不可貿然行動。”徐鳴皋點頭答應,餘秀英隨後前往落魂亭做最後的準備。
    深夜,官軍營中炊煙升起,將士們吃過飽飯,靜待黎明。辰初三刻十二分,玄貞子一聲令下,連珠炮聲、戰鼓聲震天動地。各營將士迅速整隊,刀光劍影映著朝陽,鎧甲如霜,旌旗獵獵,井然有序地朝著敵陣進發。抵達非非陣後,玄貞子下令進攻,將士們齊聲呐喊,如潮水般湧入敵陣,高呼著“捉妖道!滅叛王!”,士氣如虹。
    徐鴻儒等人見官軍殺來,心中暗喜,不與對方正麵交手,假意敗退,引著官軍往陣中絕路走去,妄圖重演困住徐鳴皋的故伎。然而,他們沒想到,此次官軍早有對策,對陣中情況了如指掌,根本不會輕易上當。
    一塵子帶著一枝梅從開門殺入,迎麵碰上騎著四不象、手持寶劍的徐鴻儒。一塵子大喝一聲,揮劍砍去,徐鴻儒倉促招架,幾個回合後虛晃一劍,朝著落魂亭方向逃去,轉眼間便消失不見。一塵子沒有追趕,繼續率隊殺向落魂亭。徐鴻儒躲在暗處觀察,見對方中計,心中竊喜,又跑出來引著飛雲子和狄洪道往落魂亭方向去,故技重施。
    就在徐鴻儒得意之際,把守幽、暗兩門的賊將驚慌失措地跑來報告:“法師!幽、暗兩門被攻破了!敵人手中有麵鏡子,照得黑暗處亮如白晝,守兵全被殺了,我們僥幸逃脫!”徐鴻儒大驚失色,暗道:“破幽、暗兩門非得光明鏡不可,難道他們盜走了餘秀英的鏡子?”他急忙趕去查看。
    到了幽門,隻見淩雲生手持光明鏡,帶著徐壽在陣中如入無人之境。徐鴻儒怒從心頭起,舉劍偷襲,淩雲生反應迅速,吐出一道白氣擋住寶劍,厲聲喝道:“妖道!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若肯投降,或可饒你一命!”徐鴻儒惱羞成怒:“偷我法寶還敢囂張!有本事贏過我的法寶!”
    兩人正對峙間,自全生帶著王能殺到,王能揮刀便砍。徐鴻儒手中無劍,隻能從空中喚回寶劍迎戰,一時間,四把劍在空中纏鬥,一把劍與王能的撲刀交鋒,戰況激烈。
    此時,西北角傳來震天喊殺聲,霓裳子帶著王鳳姑、孫大娘、鮑三娘衝入陣中。鮑三娘身為產婦,身上的“穢氣”讓陣中那些依靠陰氣、邪祟布置的鬼使神兵紛紛躲避,鬼哭狼嚎聲響徹敵陣。徐鴻儒聽聞,心中大駭,虛晃一劍後,騎著四不象朝西北角趕去。
    途中,不斷有小軍來報:“法師!一個道姑帶著三個婦人殺過來了,勢不可擋,已經往落魂亭去了!”徐鴻儒心急如焚,加快速度。可沒走多遠,又撞見默存子帶著楊小舫從明門殺進,海鷗子帶著包行恭從死門攻入,餘七正與他們激戰。徐鴻儒上前助戰,卻驚訝地發現,原本充滿穢氣的死門,此刻竟飄著陣陣香風——原來是海鷗子的辟穢丹起了作用。
    正驚愕間,五六道白光突然從半空襲來,徐鴻儒臉色驟變,剛要躲避,一道白光如閃電般直取他頭頂。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讓徐鴻儒避無可避,他能否化險為夷?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場?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2回聞內變妖道驚心遇仇人鴻儒切齒
    徐鴻儒見一道白光如閃電般從頭頂劈下,情知不妙,慌忙閃身躲避。然而那白光緊追不舍,他急忙將手中寶劍擲向空中,與白光纏鬥在一起,劍影與白光在空中盤旋交錯。原來,這白光正是玄貞子、傀儡生等數位仙師祭出的法寶。他們並未從十二門入陣,而是選擇從空中包抄,就是擔心徐鴻儒、餘七、非幻道人趁機逃脫。此刻,他們見徐鴻儒、餘七與默存子、海鷗子激戰正酣,便果斷出手,欲取二妖道性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戰得難解難分,一名小軍慌慌張張跑來報告:“落魂亭被一枝梅、一塵子、狄洪道、飛雲子衝垮了!現在他們和餘小姐、徐鳴皋六人,殺進後帳去了!”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徐鴻儒大驚失色,心中頓時警鈴大作:“落魂亭怎麽會被攻破?難道餘秀英投靠了敵人?”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肯定是這丫頭救活了徐鳴皋,暗中勾結外敵,裏應外合!怪我當初看走了眼,才釀成今日大禍!若不將這賤人碎屍萬段,難解我心頭之恨!”
    怒火中燒之際,又有一群小軍倉皇逃竄,嘴裏還罵罵咧咧:“王爺輕信妖道,擺什麽非非陣,如今被官軍破了,連累我們遭罪!官軍要殺妖道,我們也恨不得親手宰了這三個妖道泄憤!”徐鴻儒一把揪住兩個小軍喝問:“你們把守哪一門?十二門都被破了?”小軍哭喪著臉:“可不是全破了!我們守亡門的,本想引官軍去極寒之地凍僵他們,誰知他們一進門,有個道人拿出扇子一搖,寒氣全沒了,反而暖和起來,接著就大肆砍殺。餘大法師也不知跑哪去了,沒人抵擋,我們隻好拚命逃命!”
    徐鴻儒心頭一震,連忙掏出懷中的溫風扇猛搖,結果非但沒吹出暖風,反而隻有陣陣涼意。他這才確定,溫風扇早已被餘秀英掉包,氣得渾身發抖:“好個餘秀英,壞我大事!”話音未落,非幻道人連滾帶爬地跑來,氣喘籲籲道:“師父,大勢已去!再不走就沒命了!”徐鴻儒瞪大雙眼:“十二門真的全丟了?”非幻道人急得直跺腳:“落魂亭都沒了,這陣還怎麽守?都怪餘秀英那賤人,私通敵人,把您的溫風扇和她的光明鏡全送出去了!”徐鴻儒咬牙切齒:“走!殺進後帳,抓住那賤人,千刀萬剮!”說罷,二人提著兵器,惡狠狠地往後帳殺去。
    說到這裏,不妨停下戰事,講講傷門、亡門,風、沙、水、石這六門是如何被攻破的。小說行文講究詳略得當、錯落有致,有總寫全局,有分述細節,有倒敘插敘,也有順理成章的推進。就像先前官軍一齊殺入敵陣是總寫,現在逐門細說破陣經過,便是分寫了。
    禦風生帶著周湘帆殺進傷門,一股熱浪撲麵而來,令人窒息。禦風生立刻取出招涼珠,刹那間,熱氣消散,眾人精神一振,奮力向前衝殺。另一邊,雲陽生和徐慶殺進亡門,起初寒氣刺骨,待雲陽生拿出溫風扇輕輕搖動,冷氣瞬間化作暖風,亡門就此告破。
    風、沙、水、石四門更是驚險。獨孤生、臥雲生等四位仙師,率領伍天熊、焦大鵬等猛將剛入陣,便見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天空中更是洪水傾瀉,如同世界末日。關鍵時刻,一瓢生掏出木瓢,將滔滔洪水盡數收入其中;羅浮生揮動拂塵,飛沙瞬間消失;獨孤生念動息風咒,狂風戛然而止;臥雲生劍光一閃,石塊紛紛化作紅豆。妖術再厲害,遇到克星也不堪一擊。伍天熊等人趁勢衝殺,非幻道人縱有邪術,也難以抵擋,隻得落荒而逃。
    非幻道人逃到徐鴻儒身邊,兩人正要往後帳尋仇,迎麵撞上一塵子、飛雲子等人。四人二話不說,立刻將徐鴻儒、非幻道人團團圍住,刀劍齊出。二妖道漸漸招架不住,慌忙施展邪術。非幻道人掏出一包赤豆,念動咒語拋向空中,霎時間,無數神兵從天而降,氣勢洶洶地撲向一塵子等人。就在眾人準備破敵時,傀儡生恰好路過,他將寶劍向下一指,神兵瞬間變回赤豆,紛紛墜落。
    徐鴻儒見狀,急忙從背後摘下葫蘆,倒出一把碎草,口中念念有詞。碎草一拋,腥風驟起,無數豺狼虎豹張牙舞爪撲來。飛雲生大喝一聲,揮劍斬去:“孽畜,還不現形!”話音剛落,怪獸消失不見,隻剩碎草飄落。徐鴻儒惱羞成怒:“你們這些惡道,我與你們無冤無仇,今日休怪我不客氣!”一塵子冷笑:“白蓮教首,作惡多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有什麽妖術,盡管使出來!”
    話音未落,徐鴻儒張口吐出一道黑氣,如烏雲般向眾人籠罩過來。一塵子見勢不妙,縱身飛向空中,而一枝梅、狄洪道躲避不及,被黑氣衝倒在地。徐鴻儒見狀,舉劍便要下殺手。千鈞一發之際,天空中突然炸響一個驚天霹靂,徐鴻儒嚇得手一抖,寶劍掉落在地。這聲霹靂竟意外震醒了昏迷的一枝梅和狄洪道,二人一個翻身躍起,像打了雞血般再度衝向敵人。
    徐鴻儒手無寸鐵,正陷入絕境,餘七恰好敗逃至此,趕忙上前將他救下。餘七焦急道:“師父,快逃吧!”徐鴻儒瞥了眼還在苦戰的非幻道人,咬牙道:“先救你大師兄,不能把他丟下!”二人剛要折返,徐鳴皋、餘秀英等人率領援軍殺到。徐鴻儒一見餘秀英,雙眼瞬間通紅,像發了瘋般撲過去。情急之下,他摸出捆仙索,惡狠狠地向餘秀英拋去。餘秀英能否躲過這致命一擊?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場?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3回焦大鵬獨救餘秀英王鳳姑力斬非幻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激戰正酣時,徐鴻儒瞅準時機,猛地將捆仙索朝餘秀英甩去。當時餘秀英正專注拚殺,忽見一道紅光如閃電般從頭頂罩下,頓感不妙,可還沒等她反應過來,捆仙索便如靈蛇般纏住她,一把將她拽倒在地。徐鴻儒見狀大喜過望,快步衝上前,企圖將餘秀英生擒。
    千鈞一發之際,焦大鵬如雄鷹般從空中疾飛而下,寒光一閃,手中寶劍在徐鴻儒眼前一晃。徐鴻儒下意識地往後一退,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焦大鵬迅速將餘秀英背起,振臂一飛,直衝雲霄。徐鴻儒惱羞成怒,立刻騰空而起,緊追不舍。然而,等他追上天際時,焦大鵬早已背著餘秀英飛出老遠。但徐鴻儒不肯罷休,仍死死咬住不放。
    就在徐鴻儒窮追不舍之時,傀儡生迎麵攔住去路。徐鴻儒二話不說,從豹皮囊中掏出一塊壓神磚,口中念念有詞,猛地朝傀儡生砸去。隻見一道金光裹挾著壓神磚,閃爍著凶光直撲而來。傀儡生不敢大意,迅速抬起袖子,朗聲道:“好寶貝,且到這裏歇歇!”話音剛落,那壓神磚竟如被無形之手牽引,乖乖落入傀儡生袖中。
    徐鴻儒見狀,目眥欲裂,咬牙切齒地罵道:“好個惡道,竟敢奪我法寶!今日不將你碎屍萬段,誓不罷休!”傀儡生卻神色自若,冷笑道:“妖道,有什麽看家法寶盡管使出來,若能勝過我,才算你有本事!”這番挑釁徹底激怒了徐鴻儒,他猛地張口,一道黑氣如洶湧的烏雲,朝著傀儡生席卷而去。
    傀儡生早有防備,見徐鴻儒張口,便知他要施展毒招。黑氣剛出,傀儡生左手一揮,一道紅光如利劍般射出,緊接著一聲霹靂炸響,黑氣瞬間被震散在空中。又是一道霹靂轟鳴,徐鴻儒躲避不及,被生生從空中擊落。
    傀儡生迅速飛落地麵,舉劍便要結果徐鴻儒性命。可等他落地時,卻發現徐鴻儒已不見蹤影——原來,徐鴻儒趁亂混入了敗逃的士兵中。傀儡生暗叫不妙:“這妖道怕是會遁術,若讓他逃脫,後患無窮!”思索片刻,他決定先穩住局麵,等擒獲非幻道人和餘七,再全力追捕徐鴻儒。
    於是,傀儡生手持寶劍,在地上快速劃出一道痕跡,又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畫了無數圓圈,口中念念有詞,施展法術。隨後,他又將寶劍指向天空,同樣畫圈念咒。原來,他這是布下天羅地網,防止徐鴻儒借助遁術逃走,誓要將其困在此處。布置完畢後,傀儡生轉身加入戰局,協助眾人圍剿非幻道人和餘七。
    此時,非幻道人正與一枝梅、狄洪道打得難解難分,餘七趕來支援,二人合力突圍。可沒走多遠,默存子、海鷗子、山中子又迎麵截殺過來,一番惡戰後,他們好不容易衝出包圍,卻又碰上霓裳子、王鳳姑、鮑三娘、孫大娘。
    幾番惡戰下來,餘七早已精疲力盡,見勢不妙,立刻騰空而起,借著一陣風朝東南方向逃去。霓裳子並未追趕,而是與眾人將非幻道人死死圍住。非幻道人見孤立無援,心中大急,隻得再次施展邪術,企圖製造混亂趁機逃脫。他一拍坐下的梅花關鹿,刹那間,煙霧彌漫、火光衝天,飛沙走石與狂風暴雨齊至,朝著眾人撲來。
    霓裳子卻不慌不忙,大笑道:“早就料到你黔驢技窮,隻會用這些雕蟲小技!”她手中寶劍一揮,頓時風停沙止,煙霧消散。非幻道人見邪術被破,轉身就跑。霓裳子高聲喊道:“大家加把勁,莫要讓他跑了!他若再施妖術,隻管廝殺,自有我來破他!”
    王鳳姑、孫大娘、鮑三娘聽聞,士氣大振,如銅牆鐵壁般將非幻道人圍得水泄不通。王鳳姑雙劍齊出,孫大娘挺槍直刺,鮑三娘雙刀揮舞,三人從不同方向發起猛攻。非幻道人左支右絀,漸漸體力不支,隻能一味防守,毫無還手之力。
    激戰中,非幻道人瞅準機會,一劍刺向王鳳姑腰間。王鳳姑側身躲過,正要反擊,孫大娘的長槍已從斜刺裏刺來,直取他左肋。非幻道人慌忙格擋,卻不料鮑三娘的雙刀又朝他頭頂砍落。他躲避不及,左肩被重重砍中,慘叫一聲向後踉蹌。王鳳姑眼疾手快,抓住破綻,一劍狠狠刺進他的左肋。非幻道人頓時癱倒在地,王鳳姑毫不留情,手起劍落,將其斬為兩段,隨後割下首級,掛在腰間。霓裳子見非幻道人已死,便帶著眾人撤出戰場。
    另一邊,餘七騰空逃竄時,玄貞子從後方禦劍突襲。餘七剛一轉身,飛劍已至,倉促間躲避不及,半個頭顱被削去,當場墜落,氣絕身亡。至此,三大妖道已除去兩個,隻剩徐鴻儒仍在負隅頑抗。
    正如傀儡生所料,徐鴻儒被擊落地麵後,混入亂軍企圖逃脫。可各處都有官兵把守,他四處碰壁,始終無法脫身。焦急之下,他決定施展土遁逃走,心想:“隻要逃出此陣,回山修煉,定要報此大仇!”然而,當他施展遁術時,卻發現無論怎麽嚐試,都像是撞在了無形的牆壁上,根本無法逃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鴻儒大驚失色:“難道他們真布下了天羅地網?”無奈之下,他又嚐試飛向空中,可無論飛到哪個方向,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阻攔。幾番折騰後,他連方向都迷失了,心中慌亂不已:“莫不是殺昏了頭,失了心智?”
    就在他稍作停歇,試圖冷靜下來時,玄貞子和傀儡生駕著雲頭悠然現身。玄貞子笑著嘲諷道:“妖道,怎麽不逃了?今日饒你性命,快回山修煉,改日再來報仇!”徐鴻儒又羞又怒,吼道:“我不過一時失算,落入你們圈套!若放我回去,不報此仇,誓不為人!”玄貞子臉色一沉:“你惡貫滿盈,死有餘辜,還妄想報仇?受死吧!”說罷,揮劍便砍。徐鴻儒能否逃過這致命一擊?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尾?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4回玄貞子飛劍斬妖人王守仁分兵取二郡
    徐鴻儒被傀儡生布下的天羅地網死死困住,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正慌亂間,玄貞子和傀儡生迎麵而來,玄貞子毫不留情,揮劍便砍。徐鴻儒急忙左躲右閃,起初還能勉強招架,可隨著玄貞子攻勢愈發淩厲,他漸漸力不從心,瞅準機會轉身就逃。玄貞子緊追不舍,但追了一陣後,他失去了耐心,猛地吐出飛劍,厲聲道:“速將白蓮教首徐鴻儒斬殺,回來複命,不得有誤!”
    飛劍如離弦之箭,直追而去。沒過多久,便帶著徐鴻儒的首級返回。玄貞子將飛劍收回體內,與傀儡生一同在戰場中尋得徐鴻儒的屍首,將首級與屍身拚湊好,交給士兵帶回大營示眾。至此,傀儡生撤去天羅地網。三大妖道盡數伏誅,賊軍也死傷慘重,十成中倒了九成,而官兵同樣有不少傷亡。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淒慘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很快,捷報傳到王元帥耳中。得知大奸已除、妖道授首,王元帥當即下令收兵。玄貞子等人率領軍隊撤回大營。王元帥隨即發布招降令,願意投降的殘兵敗卒可收入軍營,不願投降的也準許他們解甲歸田、回家務農。命令一出,原本惶惶不安的殘兵們如釋重負,投降者踴躍入營,不願投降的也各自散去,營外一片歡騰。王元帥又命人在附近挖掘大坑,將戰場上的屍骸妥善掩埋,隨後整頓隊伍,全軍返回大營,這一日方才平靜下來。
    第二天,王元帥論功行賞,對有功將領一一嘉獎。隨後,他安排王鳳姑、孫大娘返程。這時,伍天熊上前稟道:“末將妻子如今不便回九龍山,下山時已將山上房屋焚毀,隻帶出些細軟,懇請讓她隨營效力。”王元帥搖搖頭,語氣溫和道:“將軍立功心切,但夫人剛生產不久,征戰辛苦,此時更該調養身體,何況還要照顧孩子。依本帥之見,九龍山既回不去,不如讓夫人隨焦大鵬家眷一同居住,彼此有個照應,將軍在營中也能安心。不知焦義士和兩位女英雄意下如何?”
    焦大鵬爽快地應道:“元帥所言極是!伍天熊是我義弟,兩家夫人同住,正好以妯娌相稱,相互幫襯。如此一來,天熊也能專心隨營效力。”王元帥笑著又問:“義士答應了,不知兩位女英雄怎麽想?”
    王鳳姑和孫大娘立刻上前,齊聲說道:“夫君既已應允,我等自當依從,何況還有元帥吩咐。即便夫君猶豫,我們也會勸說。而且鮑三娘與我們雖相處不久,但十分投緣,隻怕她嫌棄我家簡陋,不願前往。”一旁的鮑三娘趕忙說道:“能與兩位姐姐朝夕相伴,是小妹的福氣,求之不得!”王元帥見眾人如此和睦,心中欣慰,讚歎道:“難得你們這般重情重義,不愧是女中豪傑!”當天,王鳳姑等人便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啟程。次日,她們前來向王元帥告辭,王元帥命焦大鵬護送家眷返鄉,並叮囑他盡快回營。焦大鵬領命而去,不到十天便返回軍營繼續效力。
    這邊諸事安頓妥當後,王元帥準備讓各營休整三日,便拔營前往南昌,討伐叛首宸濠。玄貞子等人得知後,前來告辭。王元帥極力挽留,可七子十三生去意已決,他無奈之下隻能作罷。臨行前,王元帥設下四桌豐盛筵席為眾人餞行,還再三懇請:“日後若遇疑難,還望諸位仙師援手相助。”七子十三生滿口答應,這才離去。
    轉眼間,三日期滿。王元帥正要傳令進軍,吉安府知府伍定謀前來拜謁。伍定謀先向王元帥道賀,隨後說道:“剛收到公文,各路勤王軍隊已陸續出發,不日便到。不知元帥何時發兵?”王元帥聽聞大喜,說道:“本帥定在後天拔營,直取南昌!”伍定謀卻建議:“卑府以為,不如等各路勤王軍集結完畢,再共同謀劃進軍,這樣更為穩妥。”王元帥搖搖頭:“早一日鏟除叛賊,朝廷便少一日憂患。若等大軍齊聚,恐延誤戰機。”伍定謀接著說:“元帥高見。卑府還有一計,不知可否?元帥可在此屯兵等待勤王軍,同時分一半兵力,火速救援安慶、南康;再派間諜前往南昌散布消息,稱大軍將直取二郡。宸濠定會全力救援,待他精銳盡出、南昌守備空虛,我軍便可直搗黃龍,再聯合安慶、南康守軍在湖中夾擊,必能大勝!”王元帥聽罷,拍手叫好:“此計甚妙,就這麽辦!”伍定謀又與王元帥商議片刻,才告辭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後,王元帥立即調兵遣將,命徐鳴皋、卜大武等將領帶兵一萬,星夜馳援南康;一枝梅、周湘帆等人帶兵一萬,火速救援安慶。同時,他派出心腹間諜,前往南昌散布假消息,聲稱大軍分兩路繞道救援二郡。各路人馬依令行動,間諜也於次日啟程前往南昌。
    另一邊,自從餘秀英離去後,宸濠每日翹首以盼捷報。半個月過去,卻毫無音訊,他隻得不斷派探馬前往吉安打探消息。到了二十一日,探馬來報,二十二日官軍將與徐鴻儒約定破陣。宸濠滿心期待,盼著官軍全軍覆沒,好讓他能長驅直入、實現野心。
    二十二日當天,探馬接連不斷地回報戰況。起初還隻是說官軍入陣,可越往後消息越壞,最後竟傳來全軍覆沒的噩耗——徐鴻儒、餘七、非幻道人被七子十三生打得大敗,非非大陣被破,三人戰死,餘秀英更是投降了敵軍。宸濠聽聞,當場大叫一聲:“氣死我了!孤費盡心血,竟落得如此下場!折損兵馬也就罷了,三位仙師一死,日後誰來助我?”他慌忙找來李自然,急切問道:“軍師快想辦法,如何才能擊敗王守仁?”李自然皺著眉頭分析:“如今徐鴻儒等人已死,南昌兵力不足,當務之急是廣招將士、擴充軍隊,再從長計議。”宸濠點頭道:“正合我意,此事刻不容緩,立刻出榜招兵!趁各路勤王軍未到,或許還有勝算,一旦拖延,恐再難抵禦。”李自然領命而去,連夜趕製榜文,派人在城鄉各地張貼。不出十日,便招得死士十六名、兵卒五萬。宸濠命李自然整編隊伍,仍由鄴天慶統領,在教場內日夜操練,準備迎戰王守仁。
    此時,王元帥派出的間諜已抵達南昌。他們在城中四處散布消息:“王元帥派徐鳴皋、一枝梅等十二員大將,各率五萬精兵,分兩路救援安慶、南康。王元帥則坐鎮吉安,等各路大軍集結後,再一同進攻南昌。”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次日便傳遍全城。很快,消息傳到宸濠耳中,他急忙找來李自然商議:“敵軍分兩路救援南康、安慶,若這二郡失守,南昌孤立無援,我該如何是好?軍師快想辦法解圍!”李自然謹慎道:“此事恐怕有詐,千歲可再派人探聽虛實,再做定奪。”宸濠當即命人前去打探。不出一日,探馬回報的消息與傳言一致。宸濠又急召李自然商議對策。李自然究竟會想出什麽計策?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5回朱宸濠議救二郡徐鳴皋智敗三軍
    宸濠焦急地與李自然商議:“剛剛探馬回報,王守仁確實分了兩路大軍去救援南康和安慶。要是不趕緊去救,這兩郡一旦失守,我不僅沒法長驅直入,連南昌城都守不住了!軍師快想想辦法!”李自然沉思片刻後說:“依我看,官軍既然分兩路出擊,必定派出了精銳部隊。如果不及時救援,南康、安慶恐怕難保。眼下最好的辦法,是千歲親自率軍前往,督促將領們全力作戰,守住這兩個地方,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安慶有雷將軍駐守,短時間內不會有大問題,但南康缺乏得力大將,千歲最好帶領鄴將軍,率領精銳部隊去救援南康,不知千歲意下如何?”
    宸濠聽後點頭,但仍有顧慮:“軍師所言有理。可大軍一旦離開,南昌就空虛了,要是敵軍趁機偷襲,該怎麽辦?”李自然胸有成竹地說:“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千歲可以率領原有的精銳部隊去救援,新招募的五萬士兵留在南昌,由我負責統領。而且,王守仁那邊能打的將領,也就徐鳴皋等人。現在徐鳴皋他們傾巢而出,吉安大營兵力空虛,諒他不敢貿然來犯。就算他真敢來,我以五萬大軍迎敵,也絕無閃失。何況王守仁還在等各路勤王軍集結,那些軍隊什麽時候到都不知道,所以他暫時不會冒險偷襲南昌。千歲盡管放心,專心應對南康、安慶的戰事,南昌這邊有我全力守護,定不負千歲信任!”
    宸濠聽後大喜:“有軍師坐鎮,我就放心了!”隨即發布命令,讓鄴天慶統領三萬精銳、十員戰將,即刻出發救援南康;又命左飛虎率領一萬精兵前往安慶,支援雷大春。鄴天慶和左飛虎接到命令後,迅速挑選士兵,整裝待發。第二天,宸濠帶著太監、宮女和仆從,親自督戰,與鄴天慶等人一同奔赴南康、安慶。
    另一邊,徐鳴皋、一枝梅等八位將領,率領兩萬大軍,日夜兼程趕路。途中不斷有探子回報,得知宸濠親自帶兵救援南康、安慶。兩人相視一笑,當即下令放緩行軍速度——原來,救援南康、安慶本就是誘敵之計,目的就是引宸濠派出精銳,讓南昌守備空虛,以便趁機偷襲。隻要拿下南昌,宸濠必然回師救援,南康、安慶的危機自然就解除了。這正是“兵不厭詐”的用兵之道。徐鳴皋和一枝梅故意拖延行軍,打算等宸濠的軍隊抵達南康、安慶後,再發動下一步攻勢。
    宸濠率軍離開南昌後,馬不停蹄,日夜趕路,生怕南康、安慶失守。大軍一路風馳電掣,沒過幾天,兩路兵馬就抵達了目的地。宸濠進入南康城,將大軍駐紮在城外,隨後把南康知府王雲龍召來,問道:“我聽說王守仁派兵來攻打,所以親自帶兵救援,你們之前知道這消息嗎?”王雲龍連忙回答:“卑府早就聽說了,昨天已加急上報,懇請千歲發兵支援。如今千歲親自前來,南康有救,百姓們也能安心了!”宸濠叮囑道:“大軍集結在此,糧草軍餉的供應,你一定要妥善安排,不能讓士兵們餓肚子。”王雲龍趕忙應下:“千歲放心,卑府一定全力籌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探子匆匆來報:“啟稟王爺,徐鳴皋率領的大軍,已經離南康城六十裏了!”宸濠撚著胡須笑道:“幸好我當機立斷,火速趕來,不然敵軍一到,南康就危險了!”王雲龍在一旁奉承道:“這都是千歲英明神武,未雨綢繆!”宸濠聽了十分得意,命王雲龍退下後,便將南康府署當作臨時行宮,讓知府另找地方暫住,自己則回後堂休息去了。
    第二天,宸濠召鄴天慶進城議事。鄴天慶趕到後,行過參見禮,站在一旁等候吩咐。宸濠問道:“徐鳴皋的軍隊現在到哪裏了?離城還有多遠?安營紮寨了嗎?”鄴天慶回答:“卑職已經派人去打探,還沒收到消息。昨天探子回報說他們離城六十裏,估計今天中午就能紮好營寨。”宸濠果斷下令:“等徐鳴皋的軍隊一到,不等他們安營完畢,你就率全軍出擊,衝散他們的營寨,先挫挫敵軍銳氣,讓他們望風喪膽!告訴部下將領,務必奮勇向前,不許退縮,這叫先發製人,千萬不能誤事!”鄴天慶連連稱是,領命後立刻出城傳達命令。
    再說徐鳴皋這邊,得知宸濠已進駐南康,由鄴天慶統領三萬精兵、十員戰將駐紮城外。他當即下令在離南康二十裏處安營紮寨,隨後召集王能、李武、徐壽商議:“我軍剛到,敵軍肯定會趁我們立足未穩,前來衝營。你們三人各帶一路人馬,每路安排五百名弓弩手,埋伏在營門兩側。等敵軍衝過來,弓弩手萬箭齊發,讓他們無法靠近。一旦看到敵軍後隊動搖,我們就全軍出擊,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務必小心謹慎,嚴格約束士兵!”三人領命後,迅速挑選出一千五百名弓弩手,分成三路埋伏好,徐鳴皋自己也和王能、卜大武、徐壽身披戰甲,騎馬等候敵軍。
    鄴天慶得到宸濠命令後,不斷派人打探消息。當得知官軍在二十裏外紮營時,他立刻集結全軍,如狂風般殺奔過去。遠遠望見官軍正在安營,鄴天慶一聲令下,炮聲轟鳴,鼓角齊響,賊軍呐喊著衝向敵營。
    徐鳴皋早有準備,傳令各營:“按兵不動,等敵軍靠近營門,聽梆子聲一響,立刻放箭!”一千五百名弓弩手屏息凝神,靜靜埋伏。賊軍不知是計,見官軍毫無防備,便鼓起勇氣衝殺過來。前排士兵剛到營門前,隻聽“啪”的一聲梆子響,頓時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敵軍。一千五百張弓弩同時發射,箭雨密集,任賊軍人數再多,也難以抵擋。
    賊軍見狀,想要撤退,卻被在後督戰的鄴天慶攔住。鄴天慶猛敲戰鼓,催促士兵繼續進攻。前隊無奈,隻能硬著頭皮又衝了一陣,可依舊無法突破箭雨防線。有士兵向後隊報告情況,鄴天慶大怒,騎馬衝到前線,親自督戰。到了前陣,他才發現箭雨太過猛烈,士兵死傷無數,根本無法前進,隻好下令暫停進攻,打算稍作休整再發起衝擊。
    此時,雙方陷入僵持,弓弩手見敵軍停止進攻,也暫時停箭。就這樣對峙了半個時辰,鄴天慶見官軍不再放箭,以為對方箭已用盡,再次下令進攻。可賊軍剛衝上去,箭雨又鋪天蓋地而來。如此反複兩三次,鄴天慶終於意識到強攻無望。
    就在他準備下令撤軍時,一名騎兵飛馳而來:“將軍快撤!徐鳴皋率領大軍去偷襲城池了!”鄴天慶大驚失色,慌忙下令:“後隊變前隊,速速撤回!”賊軍頓時亂作一團,爭相逃命。
    官軍營中,了望士兵發現賊軍後隊大亂,立刻報告中軍。王能、徐壽、卜大武三人聞訊,各率一千精兵,手持兵器,飛身上馬,隨著一聲炮響,如猛虎下山般衝殺出去。鄴天慶措手不及,賊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鄴天慶一邊催促士兵邊戰邊退,又有騎兵傳來急報:“將軍!官軍攻城甚急,快回去救援!”鄴天慶心急如焚,拚命催促軍隊加速回撤。可他越著急,士兵們越慌亂,腳步也越沉重,而官軍的追擊卻愈發猛烈。這場戰鬥,三千官軍對陣三萬賊兵,竟斬殺敵軍五六千人。鄴天慶顧不上清點傷亡,一心隻想趕回南康解圍,率軍一路狂奔。南康城最終能否守住?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6回攻大寨賊將喪師獻計謀元帥詐病
    鄴天慶心急火燎地率領賊兵逃回南康,到了城下卻發現,哪裏有什麽官軍攻城?他這才恍然大悟,自己中了敵人的計,無奈之下隻能下令安營紮寨。一番清點下來,折損的兵卒竟有五六千人之多。本想挫敵軍銳氣,反倒讓自己損兵折將,鄴天慶懊惱不已,隻得硬著頭皮進城,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宸濠稟報。
    宸濠聽完,勃然大怒:“我以為你久經沙場,必能勝任,結果敵軍沒攻進去,反而動搖了我軍士氣,難道臨戰時就不能仔細點嗎?”鄴天慶連忙請罪:“末將自知罪無可恕。但那兩個探馬來報時,我仔細查看過,他們穿著我軍的號衣,所以才誤中圈套。現在必須好好查一查,這兩個探子從哪來的,怎麽就成了奸細。”宸濠聽他這麽一說,怒火稍稍平息,說道:“既然如此,暫且饒過你,往後務必加倍小心,仔細查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鄴天慶唯唯諾諾地退下,心中滿是鬱悶。回到營中,他立刻派心腹去探查真相。原來,在大破非非陣時,徐鳴皋殺了兩名賊軍探子,還把他們的號衣留了下來。這次派去假傳消息的,正是徐鳴皋的心腹,他們穿上賊軍號衣,謊稱“徐鳴皋前去襲城”,就是要擾亂賊軍軍心,讓鄴天慶慌亂退兵,好趁機掩殺。得知真相的鄴天慶,對徐鳴皋恨得咬牙切齒。
    另一邊,徐鳴皋打了大勝仗,心情大好。他命士兵把射出的箭全部撿回,留著日後使用,又安排三軍嚴加防守,防止賊軍劫營。此後,他便駐紮下來,每日在營中督促士兵操練,也不著急攻城。
    宸濠在城中探聽到徐鳴皋的舉動,滿心疑惑:“他既不攻城,也不退兵,這麽僵持著,到底想幹什麽?難不成又在謀劃什麽詭計?”轉念又想:“他不主動出戰,我偏要逼他!打敗他,讓他退兵,我再分兵攻打其他郡縣。要是這麽耗下去,等各路勤王軍到了吉安,和王守仁一起直搗南昌,我可就進退兩難了!”主意已定,他把鄴天慶叫來,命他去官軍營前挑戰。
    鄴天慶領命後,帶著將士來到官軍營外叫陣。可徐鳴皋就是按兵不動。鄴天慶見狀,讓士兵們破口大罵,徐鳴皋依舊不應戰。鄴天慶惱羞成怒,下令強攻,結果營門內萬箭齊發,賊兵根本無法靠近。從辰時到午時,幾番攻打、幾番辱罵,官軍營就像銅牆鐵壁一般,任他們如何折騰,隻是放箭防守,就是不出來迎戰。
    時間一長,賊兵漸漸疲憊不堪,雖然鄴天慶不斷催促,但大家早已口是心非,隻是虛張聲勢。離鄴天慶稍遠的士兵,甚至直接席地而坐,歇起了氣。
    徐鳴皋在營中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見賊兵疲憊懈怠、不聽號令,立刻傳令準備出戰。他披掛整齊,帶著王能、卜大武,領著精兵嚴陣以待。鄴天慶還在營外逼著士兵攻打,突然營內炮聲震天,鼓角齊鳴,喊殺聲四起。營門大開,徐鳴皋、王能從左殺出,徐壽、卜大武從右殺出,兩路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夾擊而來。
    賊兵本就疲憊,哪裏抵擋得住精銳之師的衝擊,頓時丟盔棄甲,四散奔逃。鄴天慶縱有軍令,也攔不住潰敗的士兵,隻好揮舞著方天畫戟,硬著頭皮迎敵。可軍心已散,無人相助,他一人又怎敵得過徐鳴皋、王能等四員猛將?隻能且戰且退。徐鳴皋率軍乘勝追擊,賊兵抱頭鼠竄,自相踐踏,死傷無數。一直退到十裏之外,見官軍不再追趕,鄴天慶才稍稍安定下來。這一戰,又折損了二三千人,他羞愧難當,長歎道:“我從軍以來,從未吃過這麽大的敗仗,還有什麽臉麵去見千歲!”說著便要拔劍自刎,好在眾將苦苦相勸,才收兵回營去見宸濠。
    宸濠早已得知戰敗的消息,雖然怒火中燒,但怕逼急了生變,隻能好言安慰:“敵人詭計多端,防不勝防。這次雖然折了些人,但好在主力還在,將軍先回營休息,再從長計議。”鄴天慶心裏明白,宸濠表麵客氣,心裏肯定不滿,隻好滿麵羞愧地退下了。
    宸濠正鬱悶著,探子來報:“千歲爺,安慶那邊,雷將軍和一枝梅交戰,剛一交手,就被一枝梅用暗器射中麵門,大敗一場,死傷了二三千人。左飛虎將軍也被敵軍刺傷左腿,傷勢嚴重。現在安慶閉門不出,敵軍攻城甚急!”宸濠大驚失色。這邊探子剛走,又有探子來報:“千歲,雷將軍戰敗後堅守不出,初八夜裏突然出城劫寨,敵軍沒防備,雷將軍大獲全勝,現在敵軍退到六十裏外紮營了!”這一敗一勝的消息,讓宸濠又是驚又是喜,心情這才稍稍平複。
    再說王守仁,自從派人潛入南昌散布謠言後,又派心腹去打探消息。探子回報說,宸濠已帶著鄴天慶率三萬大軍去救南康,還命左飛虎帶一萬兵支援安慶,南昌城中隻剩李自然統領五萬新兵和十幾員新將。王守仁大喜,準備進兵。不久,又收到徐鳴皋的戰報,說接連大敗賊兵,殺敵五千餘人,賊軍已是聞風喪膽。這更是讓王守仁振奮不已。
    沒過幾天,各路勤王軍紛紛趕到。王守仁與眾人商議後,決定即刻進軍南昌,各路兵馬也都願意聽從他調遣。於是,他任命吉安府知府伍定謀為後路督糧官,徐慶為先鋒,伍天熊為副先鋒,周湘帆、包行恭等人為隨營指揮使,其餘將領為牙將。算上各路勤王軍,大軍總數達三十萬,戰將百餘員,浩浩蕩蕩地向南昌進發。
    快到南昌時,伍定謀騎馬來到中軍獻計:“卑府有一計,可讓南昌手到擒來。元帥可在離城七八十裏處駐紮,對外詐稱患病。南昌城中肯定有奸細,消息一傳出,李自然必然放鬆警惕。同時,暗中挑選幾員猛將、五千精銳,帶上火種和沙袋,連夜急行軍。到了南昌城下,用沙袋堆成台階登城,進城後四處放火,擾亂軍心,再直搗寧王府,能拆了那離宮最好,不行就放火燒了。隻要拿下南昌,大局就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守仁聽後大喜:“此計妙極!就這麽辦!”伍定謀告退後,王守仁立刻傳令安營紮寨。前軍正行進間,突然傳出元帥患病的消息,徐慶不知是計,趕忙下令紮營,自己則飛馬趕到中軍探望。進了大帳,見王守仁麵色如常,徐慶一臉疑惑。王守仁便把伍定謀的計策詳細說了一遍,徐慶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大喜。南昌究竟能否順利拿下?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7回徐慶夜奪廣順門自然遁出南昌府
    徐慶聽了王守仁的計策,頓時喜上眉梢,當即請元帥下令。王守仁隨即點將:命焦大鵬、徐慶、周湘帆、包行恭各率一千精銳,攜帶沙袋和火種,於當夜初更時分出發,抄小路秘密行軍,務必在四更前抵達南昌城下。到達後,用沙袋堆成階梯,強行登城,進城後四處放火,攪亂敵軍軍心,最後直撲寧王府,搗毀宸濠修建的離宮。即便無法徹底摧毀離宮,隻要能拿下南昌城,就算立下頭功。四人領命後,王守仁又命楊小舫、伍天熊各帶兩千精銳,等徐慶等人出發後,立刻跟進,作為後援部隊。楊小舫和伍天熊同樣得令而去,各自回營秘密部署,隻等初更一到便發兵。
    與此同時,南昌城中的奸細很快將消息傳給了李自然。李自然聞訊大驚,急忙調遣新招募的十六員猛將,各帶重兵分守四座城門,日夜戒備,以防官軍突襲。不久,探子又來報告,稱王守仁行軍至離南昌八十五裏的馬家堡時突然病倒,大軍就地安營紮寨,要等主帥病好後才繼續進兵。
    李自然聽聞先是一喜,心想:“何不趁他抱病,連夜劫營,先挫挫官軍銳氣?”可轉念又疑慮重重:“王守仁詭計多端,說不定是詐病誘我上鉤。我若傾巢而出劫營,他趁機派輕騎偷襲南昌,城中精銳盡出,城池必失。這可萬萬不能冒險,還是堅守城池為妙,雖無戰功,至少不會犯錯。”拿定主意後,他嚴令眾將加強防守,不得有絲毫疏忽。
    這時,新將陸忠上前進言:“王守仁既然半路病倒,軍師應派我等今夜劫營,先打擊敵軍士氣,後續再慢慢謀劃。”李自然搖頭解釋:“將軍有所不知。依我看,王守仁定是假裝生病,故意引我們上鉤。我們若貿然劫營,正中他的圈套。如今堅守城池,進可攻退可守,他能奈我何?劫營之事,絕不可行!”陸忠聽完,表麵上連連稱是,誇讚軍師神機妙算,實則內心不以為然,退下後便四處抱怨,說李自然膽小如鼠,不敢迎戰,還自詡若去劫營定能大勝。
    當晚恰好輪到陸忠值守廣順門,帶著滿腹怨氣的他,既不巡查城防,也不約束士兵,自己倒頭便睡。手下士卒見主將如此懈怠,也紛紛偷懶,有的休息,有的閑逛,隻留十幾個老弱殘兵在城頭上敷衍巡更。誰能想到,正是這一疏忽,為南昌城的陷落埋下了伏筆。
    再說徐慶、焦大鵬等人,下午便讓士兵埋鍋造飯。傍晚時分,眾人飽餐一頓後,將沙袋和火種帶在身邊,靜待出發時刻。初更一到,四人即刻下令拔營,率領隊伍悄無聲息地朝著南昌進發。一路上,士兵們銜枚疾走,馬匹也放輕腳步,生怕驚動敵軍。楊小舫、伍天熊見先行部隊出發,也各自帶領後援緊跟其後。
    徐慶等人日夜兼程,不到四更便抵達南昌城下。一到目的地,士兵們迅速將沙袋拋在城牆下,眨眼間堆成了高高的土坡。徐慶帶頭攀爬,眾官兵緊隨其後,躍上城頭後齊聲呐喊,同時取出火種四處投擲,城頭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守城的賊兵見狀,驚慌失措,連忙跑去寧王府報信。
    李自然得知敵軍登城,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匆忙上馬,集結軍隊準備迎敵。剛出寧王府,又有逃兵來報:“廣順門被徐慶砍開,敵軍已經進城了!”李自然急令各部前往各門阻擊,可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各門都破了!敵軍勢不可擋!”接連的壞消息讓他方寸大亂,騎在馬上呆若木雞,完全沒了主意。
    正慌亂間,前方突然出現一隊人馬。李自然以為敵軍殺到,撥轉馬頭就往東逃。沒跑出多遠,身後傳來呼喊:“軍師,東門去不得!南門敵軍較少,可從那裏突圍!我們拚死保護您!”李自然回頭一看,原來是左將軍吉文龍。他趕忙問道:“你怎知南門敵軍少?”吉文龍答道:“我剛從那邊過來,見敵軍都在東、西、北門縱火,所以判斷南門防守薄弱。”李自然一聽,也顧不上城中百姓和寧王府安危,跟著吉文龍往南門逃命去了。
    話說回徐慶這邊,他登上的正是廣順門——陸忠負責把守的城門。由於陸忠心懷不滿、消極怠工,城防幾乎形同虛設。徐慶見狀,向城外大軍高呼一聲,示意攻城。眾官兵見主將已登上城頭,士氣大振,紛紛順著沙袋坡躍上城來。徐慶一邊命人放火,一邊飛身跳下城頭,繞到城門處,揮刀砍斷鐵鎖,將城門大開。此時正值五更,楊小舫、伍天熊率領的後援部隊也及時趕到,迅速控製住廣順門,截斷了城中敵軍的退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焦大鵬、包行恭、狄洪道三人抵達城下後,同樣讓士兵用沙袋堆梯登城。焦大鵬更是施展輕功,直接飛身入城。他一進城便抽出寶劍,見人就殺,瞬間砍倒多名守城兵將。城外的官軍趁機猛攻,城頭上的賊兵本就軍心不穩,又見廣順門方向火光衝天,知道城池已破,頓時作鳥獸散。
    城中雖有五萬兵馬和十幾員猛將,但這些都是新招募的,將領們沒受過宸濠多少恩惠,不願賣命;加上宸濠不在城中,眾人對李自然也不服氣。士兵們更是臨時拚湊,毫無紀律,本就是烏合之眾,見主將們有的逃跑,有的潰散,誰還願意白白送命?於是紛紛棄城而逃。
    徐慶等人會合後商議:“城中敵軍一盤散沙,不足為懼。不如打開南門,放他們逃走,我們先圍住寧王府,防止宸濠黨羽逃脫。”眾人一致同意,一麵派兵將寧王府圍得水泄不通,一麵大開南門。到了天亮,城中賊兵基本逃光。徐慶又派人安撫百姓,告知官軍是來鏟除叛賊的。百姓們得知後,不僅沒有驚慌,反而拍手稱快,家家戶戶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寧王府接下來會遭遇什麽?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8回眾官兵巧獲宜春王餘秀英智賺王元帥
    徐慶等人成功攻破南昌後,迅速指揮軍隊將寧王府圍得水泄不通,整個王府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插翅難飛。彼時,宜春王拱栣還在王府內,聽聞南昌城已被官軍攻破,頓感大事不妙,匆忙收拾了些金銀細軟,打算趁亂出逃。可他剛走出宮門,來到王府大門口,就迎麵碰上了前來圍堵的官兵。想要躲避已經來不及,當場就被官兵擒獲。官兵們毫不客氣地將他五花大綁,準備送往大營處置,隨後把他關進囚車,等待日後押解到京都,聽候武宗皇帝發落。
    徐慶安排好王府的圍困事宜後,立刻派人前往稟報王守仁,恭請主帥率軍入城。其實在消息送達之前,王守仁就已經得知了破城喜訊,當即下令大軍移駐南昌城外,各路勤王軍隊也依次駐紮妥當。王守仁進城後,將南昌府衙門作為臨時行轅。徐慶等人前來拜見,行過禮後,王守仁詳細詢問了破城經過,徐慶一五一十地進行了匯報,還特別提到了官兵擒獲宜春王拱栣的情況。
    王守仁問道:“宜春王現在何處?”徐慶回答:“在末將營中。”王守仁吩咐:“把他押解過來。”徐慶領命退下,沒過多久,就將宜春王拱栣帶到了行轅。宜春王見到王守仁,倨傲地站立著,並不下跪行禮。王守仁深知,盡管宜春王是叛賊宸濠的父親,但畢竟身份特殊,是皇室親王,不能像對待普通叛逆之徒那樣處置;況且謀劃叛亂的主要是宸濠,宜春王頂多算是教子不嚴,最終如何定罪還要由武宗皇帝定奪,因此並未刻意為難他,隻是質問:“你身為藩王,本應報答祖宗恩德,輔佐當今聖上治理天下,為何不盡忠盡責,反而縱容兒子謀反?如今被擒,還有什麽可說的?可知自己犯下了大罪?”
    沒想到,宜春王聽後破口大罵:“王守仁,你不過是個小官,憑什麽管我朱家的事!天下江山本就是朱姓的,何須你來多管閑事!今日我雖被你擒住,也算‘畫虎不成反類犬’,但寧王還活著,日後定能為我報仇!若抓到你,定將你碎屍萬段!即便我死了,做鬼也不會放過你!”這番辱罵讓王守仁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本帥本想即刻審訊你,但眼下事務繁多。你既已落網,等擒獲宸濠後,再一並治罪!”隨即命人將宜春王押入囚車,選派心腹嚴加看守。士兵們立刻抬來囚車,當著王守仁的麵,將宜春王鎖進車內,送往大營妥善安置。
    這時,徐慶再次請示:“寧王府已被圍困,是否現在就派人進去搜查,先毀掉離宮?請元帥下令。”王守仁下令:“既然王府已圍住,就勞煩你率領一千精兵進去,先搗毀離宮,然後再全麵搜查,王府內所有人等,一個都不許放走。”徐慶卻麵露難色,說道:“末將還有一事稟報。聽說離宮建造時設下了重重機關陷阱,不了解情況的人貿然進去,不僅無法破宮,還會有性命之憂。必須找熟悉離宮構造的人帶隊才行。末將之前雖曾探查過幾次,但並未摸清其中門道,就連徐鳴皋、一枝梅等人也未必清楚。依末將之見,不如把餘秀英傳來,向她仔細詢問一番,說不定她知道其中奧秘。問明情況後,讓她與末將等人一同進宮,再請焦大鵬協助,破宮之事必定事半功倍。而且末將料想,離宮肯定有死士把守,破宮時免不了一場惡戰。若餘秀英熟悉機關,即便有死士阻攔,也能減少傷亡。”
    王守仁覺得徐慶所言有理,當即命人持令箭前往城外大營,傳喚餘秀英。很快,餘秀英便隨傳令兵趕來。此時的她褪去道姑裝扮,換上一身英姿颯爽的戎裝:頭戴飾有雉尾的銀盔,身穿鎖子連環甲,內搭妃色戰袍,腳蹬鐵頭戰鞋,騎著一匹銀鬃馬,左挎弓壺,右插箭袋,腰間懸著劍鞘,手中握著雙股鎖子連環寶劍,儼然一副巾幗英雄的模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