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抓泥鰍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四個孩子總算是撿滿了一小背簍的稻穗,可以說這幾個孩子也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情。
不說蘇寶成,就說張明軒,每次去田間地裏頭那真是做做樣子。
圖個新鮮勁罷了。
蘇辰遠更是不用說,之前那幾年他都是如珠如寶的長大,哪裏受過這等罪。
不過幾個人心裏都沒有什麽怨言,人生在世講究一個誠信。
既然已經答應過了張夫子,要下地幫自己的家人幹活,那麽就不能隻做一些麵子工程。
人無信而不立,4個人完成目標之後坐到陰涼的地方。
拿著碗倒了一碗涼茶之後一個兩個咕嚕咕嚕的喝了下去。
蘇辰安又給幾個人,一人舀了一碗的涼粉,這拿出來這麽久,雖說在陰涼的地方放著,但也沒有剛開始那麽涼爽。
不過幾小隻倒是吃的十分的歡快,畢竟他們也就是在田間地裏頭撿點掉落下去的穀粒。
像大姐,二姐,人家可都是拿著鐮刀在那裏割著稻穀,家裏人更是不用說。
就連他小嬸,早也沒有了當初的那份嬌氣,跟著他娘他們在一塊割著稻穀。
男人們就負責把稻穀全部都甩在打穀倉裏麵。
可想而知他們吃進嘴裏的糧食到底有多來之不易。
幾個人都是有感而發,特別是在自己勞累過後,腦子裏麵那是思如泉湧。
恨不得現在趕緊拿出紙張,大筆一揮,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
可惜接下來他們還要去摸泥鰍,隻能暫時把這個想法給壓下來。
總算讓自己涼快下來的他們,大姐和二姐此刻也放下了鐮刀。
準備帶著他們去,前幾天剛收完的那一片田裏麵去摸泥鰍。
那片田離這片田沒有多遠,幾個人走了沒幾步路就到了。
看到這塊田裏麵,還有不少的泥水,對比其他的田裏還比較濕潤。
果然不愧是有泥鰍出沒的地方,田裏麵好幾個水窪窪裏麵都在冒著小氣孔。
一看就知道下麵是有泥鰍。
大姐率先招呼著他們,伸著手就往一個吐著泡泡的泥巴裏麵拽。
大家眼睛眨也不眨,當看到那一條滑不溜秋的泥鰍被他大姐拽到手裏頭。
大家都齊齊的抖了抖身子,蘇辰安也有些不忍直視。
畢竟這玩意兒長得跟辣條沒什麽兩樣,他這心裏還是有些克服不了。
倒是在大姐示範過後,蘇寶成和張明軒兩個那是鬥誌昂揚。
從一開始扒開泥巴,啥也見不著,到最後成功讓自己的桶裏麵增加了四五條泥鰍。
陽光灑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泛起層層金色的漣漪。
他們挽起褲腳,小心翼翼地踏入泥濘的水田。
泥土軟軟的,涼涼的,從腳趾縫間擠過,帶來一種奇妙的觸感。
蘇辰安彎下腰,雙眼緊緊地盯著水麵,尋找著泥鰍的蹤跡。水麵微微蕩漾,倒映著他有些充滿期待的麵龐。
突然,一條泥鰍從蘇辰安腳邊滑過,他急忙伸手去抓,卻撲了個空,濺起一片泥水。
張明軒他們見狀,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田野間回蕩。但蘇辰安並不氣餒,他更加專注地搜尋著泥鰍的身影。
“哎呦喂,二師弟,你這也不行呀,你瞧瞧師兄我,現在已經摸到了5條泥鰍啦。
就你這戰鬥力,待會吃泥鰍的時候可得少吃兩條。”
張明軒十分嘚瑟,他覺得自己總算是在某一方麵成功的超越了蘇辰安。
蘇辰安,也不介意張明軒在那裏奚落他,反正他相信今天他肯定是能抓到的。
不一會兒,又有一條泥鰍出現了。蘇辰安這次穩住心神,雙手悄悄靠近,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地一抓,終於將泥鰍緊緊握在手中。
泥鰍在他手中拚命掙紮,滑溜溜的身體扭動著,卻無法逃脫蘇辰安的手掌。
蘇辰安興奮地大叫起來,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很快,其他人也是陸陸續續的開張,大家,都有收獲。
就連蘇辰遠他們兩兄弟,也在找到規律之後慢慢的找到了樂趣。
其他小夥伴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在水田中四處摸索。
有的趴在地上,仔細觀察著泥洞;有的互相配合,圍堵泥鰍的逃跑路線。
他們在水田中摸爬滾打,泥水濺滿了全身,卻毫不在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小竹簍裏漸漸裝滿了泥鰍。
夕陽西下,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蘇辰安和小夥伴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心滿意足地踏上回家的路。
他們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那片充滿生機的田野上飄蕩。
回到家的第一時間,就是把他們的泥鰍放到木盆裏麵去吐泥沙。
又把自己這一身衣服給換下來,畢竟他們現在這模樣可不是很好看。
一個兩個就是個泥猴子,頭發上麵都全是泥巴。
幾個人也不避諱,就穿了一條裹褲,在院子裏麵用水衝起來。
衣服本就是早上的時候帶過來的,一個兩個把自己身上弄幹淨了。
這才跑到屋子裏麵去把今日的功課給做下,特別是今日他們撿了這麽多穀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很多感想和不易,想必他們今日寫出來的文章也能更有幾分人間煙火的。氣息。
最主要的是比較務實,不像之前那一樣假太空,讓人看著浮於表麵的東西,不切實際。
好在這些年來蘇有根,在家裏打了不少的桌子,雖然不是很精細。
但是家裏人用著都十分的方便,此刻他們也不進屋子裏麵,幹脆就把桌子搬到院子裏的桂花樹下。
此刻正是金桂飄香的時節,院子裏麵本就飄浮著一股桂香。
微風一吹,沁人心脾,幾個人坐在桌子上之後就開始安安靜靜。
蘇辰安也開始描寫今天,的一篇文章。
“古之盛世,以農為本。秋收之際,吾親見百姓勞作之景,感慨萬千,故作此策論,以述糧食之重與農人之辛。
夫秋收之時,田野一片金黃,稻穀低垂,似在訴說豐收之喜。
然吾觀及家人於地中撿穀粒,方知糧食來之不易。
身為孩童,亦知此理,頭頂烈日,汗如雨下,卻未有怨言。
其手中小籮筐,雖不大,卻承載著對糧食的敬重。百姓農人,皆彎腰俯身,仔細搜尋每一粒遺落之穀,視之如珍寶。此景,令人動容。
糧食,乃民生之本。古之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於田間,隻為收獲那飽滿的穀粒。
從播種至收割,曆經數月,期間風雨之擾、蟲害之患,皆不可測。
農人們以汗水澆灌土地,以心血嗬護莊稼,方得此豐收之果。故糧食之得,實乃不易。
且看百姓對待糧食之珍惜,猶如珍視生命。一粒米,一滴水,皆不敢浪費。
家中存糧,妥善保管,以備不時之需。此等珍惜之情,源於對糧食之深刻認知。知其來之不易,方懂珍惜之重。
吾以為,當以農人為重,尊其勞,惜其產。
朝廷應製定良策,鼓勵農耕,減輕農人之負擔。
興修水利,改良農具,提高糧食產量。同時,教化百姓,弘揚珍惜糧食之美德,使人人皆知糧食之珍貴,不敢浪費。
再者,應廣儲糧食,以備災荒。豐年不忘饑年苦,居安思危,方能保國家之穩定,百姓之安寧。
總之,糧食乃國之根本,農人之勞不可忘。
珍惜糧食,尊重農人,乃吾輩之責。當以實際行動,踐行此道。”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