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檢驗
字數:4552 加入書籤
寫完這篇文章,蘇辰安其實是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改善一下現在的農具。
不用多麽的先進,但現在的農具的確是十分的不趁手。
自己上輩子雖說也在農村待過一段時間,但外公外婆一直都挺心疼她,沒讓他做過什麽粗活。
簡單的一些農具他也認識,但稍微複雜一點的,蘇辰安暫時估計還弄不出來。
都是隻見其型,想要把那裏的結構弄出來,還得費上點時間,邊想邊實踐。
在蘇辰安停筆之後沒多久,其他人此刻也都紛紛停下了筆。
這次他們感覺下筆如有神助,果然自身親自去體悟寫出來的文章那都是真真切切的。
這時大姐和二姐也已經回家,估計今日家裏人多。
再加上那裏已經有這麽多人了,讓兩個姐姐回家來一塊把飯做了。
今日做的菜就是那一斤多的肉,我買回來的那一條大草魚。以及他們抓回來這麽多的泥鰍。
有兩個姐姐在蘇辰安兩兄弟也隻是在打下手。
不過泥鰍,還是陳峰幫他們處理幹淨的,陳峰現在和他們的關係也是越發的融洽。
所以根本就沒有之前那般見外,一大鍋的豬肉燉粉條加青菜。
還有一大份的炒雞蛋,幹煸爆炒泥鰍,還有春天時候,醃製的筍子,以及一大碗酸菜。
當然還有蘇辰安特意去買的魚,畢竟說好了要給大家弄一份烤魚的。
還有一個,雞蛋湯,這也算是蘇家能夠拿出來最好招待人的飯菜了。
今天又跟昨天差不多,小叔先回來的,等把今天賣出去,空了的木桶全部拎到院子裏麵。
這才又繼續趕著牛車去到地裏,這家裏有了牛車就是方便。
要不是,因為小叔要用牛車去城裏麵賣涼粉,村子裏麵的鄉親們早就開口借牛車去地麵拉糧食回來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幹脆他們孩子們,自己坐一桌。
大人們一邊吃菜,一邊吃著一點粗糙爛製的酒水,都是鄉下人家自己釀的米酒。
孩子們則是一人一杯涼茶,張明軒也不得不佩服,蘇家人弄吃食的本事。
明明簡簡單單的菜被他們做出來就是格外的有胃口。
當然也很有可能是他們今天累了一天,餓了。
蘇辰安他們總共忙了三天左右,本來以為課業可能會完成不了這麽快。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幾個待在一塊,課業完成的格外的速度。
特別是張明軒感觸很深,以往他一個人在家裏的時候,有時候阿爺會經常盯著他。
所以搞得他速度並沒有那麽快,總是心思神遊天際,靜不下心來。
在這裏跟大家一塊,互不打擾,但是思路清晰,再加上一塊做功課氛圍都不一樣,倒是弄得他格外專心一些。
蘇辰安他們的地裏的糧食基本上都收了回來,這段時間兩個姐姐都不用出門去地裏幹活。
接替了蘇辰安以前的位置,都在曬穀場那邊,看著自家的稻穀。
而他們的課業也隻剩下幾個大字沒寫,又抽了一天的時間去了一趟蘇寶成家裏的莊子上。
這美好的假期總算是結束了,張明軒這段時間感覺充實的不得了。
都有些想著要常住了,不過害怕自己被打斷腿還是算了。
這段時間大家的皮膚都曬黑了不少,但是整個人的精神氣倒是足了挺多。
果不其然,當他們再次回到學堂的時候,看到滿屋子的孩子,個個都黑了,不止一個度。
這時候的學子可沒有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麵心思。
畢竟答應了的事情那肯定是要做到,而且一旦他們如果說了不做,這也很容易區分出來。
張夫子這天也是早早的來到了學堂,看到他那個黑了不止一個度的孫子。
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第一節課就讓他們把自己的文章都交上來。
順便又抽了幾個學子起來,背誦了好幾段經義。
有好幾個在這個假期玩瘋了的,哪裏想到張夫子如此喪心病狂,剛在學堂裏麵屁股都還沒坐熱就開始抽背。
張夫子又點到了他那大孫子,張明軒的頭上,隻見張明軒挺起胸脯,一副隨便張夫子抽背的模樣。
看起來那是信誓旦旦,胸有成竹,一點都不帶怕的。
張夫子也不客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張明軒把後麵那一段背出來之後,得到他阿爺,示意可以停下才停止。
又開口解釋了一下裏麵的釋義,一句話有千萬種含義,隻要你能說出來,並且擁有一定的真理。夫子都不會太過為難。
“夫子,此句意為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這句話強調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以及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
張夫子微微點頭,示意他退下,心裏那是很滿意的,證明這孩子出去之後並沒有玩瘋了,把課業拋到腦後。
當然張夫子自己的幾個得意愛徒那是一個都沒有落下,幾人回答的也讓他十分滿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讓他們好好在這裏練習新的課程,並且,跟他們打個招呼,示意在下一年就要開始學對詩。
這古代人對詩這一塊的地位還是很在乎的,無論是多麽高的位置,但凡,在作詩這一塊有天賦,有靈氣。
都能夠獲得他人的欣賞,再說這千百年以來多少文人都是以詩會友。
如果兩人相交,如果沒有一點文采,哪怕是你想去官場上麵抱大腿,也得做首詩過去作為敲門磚。
所以在這個朝代,你讀書人讀的再厲害,到官場上的時候作詩不行。
那麽你的門路就很窄,哪怕現在科舉當中,對於讓考生作詩的占比不大,但也是每次都有。
而且聽說他們當今的聖上,那是十分喜好作詩有才華之輩。
聽說好幾年前有位,多年都考不中舉人的男子,蹉跎了,不知道多久。
一朝寫了一首廣為人傳的詩句,竟然就被他們的聖上破例讓他上朝為官。
可想而知,他們大成對於作詩做的好的人那是有多少的優待。
聽說許多達官貴人家中從小就培養自己的孩子做的一首好詩,希望能夠入了貴人的眼裏。
而且不少給他們家的孩子找槍手,寫出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好詩。
再花一筆錢出去打點一番,讓對方的名聲廣為流傳,就哪怕是他們這種荒野鄉村當中也是聽到了不少耳熟能詳的詩句。
但對比那些詩聖,詩仙來說,這些人做事的本事還是差了一些。
蘇辰安對作詩這一塊也是有些心裏打鼓,上輩子書香世家的他。
難免也愛有一些由景而發,比如為自己的山水墨畫,做一首酸詩,配上去。
但也經常被他爺嘲笑,說也就是現在沒幾個詩人,要他那水平擱在古代,也就是個醬油師的水平。
在張夫子給他們講過了,在這個朝代作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之後。
蘇辰安是堅定不移的,想著一定要,讓自己這一塊不能成為短板。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