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再掀波瀾

字數:4611   加入書籤

A+A-


    金鑾殿上,晨光透過雕花窗欞斜斜地灑在光可鑒人的金磚地麵上。
    五更鼓剛剛敲過,文武百官已按品階分列兩側,鴉雀無聲地等待著皇帝臨朝。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不同尋常的緊張氣息,連平日裏最愛交頭接耳的幾位侍郎今日都噤若寒蟬。
    蘇辰安站在清流一派的隊列中,手心沁出細密的汗珠。
    因為這一次的早朝格外不一樣。
    早就已經退居幕後的蕭太傅,以及崔太師,全部都在朝中。
    而且今日上朝的也不再是太子,而是已經病重了許久的皇上。
    他偷偷抬眼望向站在文官首位的蕭太傅,那位年過五旬卻依然挺拔如鬆的清流領袖。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對方身穿官服的模樣,也是第一次在澡堂子上看見對方。
    蕭太傅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嶄新的絳紫色官服,腰間玉帶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澤,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劍。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聲,年邁的皇帝緩步登上龍椅。
    他這段時間被病痛折磨,麵容清瘦,臉色蒼白,一雙眼睛卻銳利如鷹隼,掃過殿中群臣時,所有人都感到一陣無形的壓迫。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司禮太監高聲宣布。
    隊列中,戶部尚書崔弘崔太師已經搶先一步跨出。
    "臣有本奏!"
    崔弘聲若洪鍾,他身著正一品仙鶴補服,胸前朝珠隨著動作微微晃動,"
    江南鹽稅虧空一案,臣以為純屬誣告!鹽運使崔琰勤勉王事十餘載,豈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必是有小人構陷!"
    隻見林禦史聞言,立刻跨步出列:"啟稟陛下,崔太師此言差矣!
    江南鹽稅三年虧空白銀三百萬兩,賬冊俱在,豈能輕言誣告?崔琰身為鹽運使,難辭其咎!"
    "放肆!"崔弘怒目圓睜,"林禦史可知誣告朝廷命官是何等罪名?"
    "下官手中證據確鑿,何來誣告一說?"
    林昭從袖中掏出一本賬冊,高舉過頂,"
    這是從揚州鹽課司查獲的真賬冊,上麵清楚記載著每筆虧空銀兩的去向,半數以上都流入了崔家私庫!"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站在崔弘身後的幾位世家官員麵色大變,互相交換著眼色。
    而清流一派則個個挺直了腰杆,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
    蕭太傅此時緩緩出列,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
    "陛下,鹽稅乃國之命脈。此案若不徹查,恐傷國本。老臣懇請陛下明察。"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崔愛卿,你有何話說?"
    崔弘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卻仍強自鎮定:
    "陛下明鑒,這賬冊必是偽造!蕭太傅一向與世家不睦,此事恐怕別有用心!"
    "崔尚書此言差矣。"
    蕭太傅不疾不徐地回應,"老臣為國盡忠四十載,從無私心。
    倒是崔家掌控鹽鐵之利多年,如今出了這等大案,難道不該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崔弘冷笑一聲:"太傅大人好一張利口!但不知太傅可知,您門下那位林禦史,上月曾秘密會見揚州鹽商,收受白銀五千兩?此事人證物證俱在!"
    林昭聞言臉色煞白:"胡說八道!下官從未——"
    "肅靜!"皇帝突然提高聲音,朝堂上立刻安靜下來。
    年輕的帝王目光如炬,在兩位重臣之間來回掃視:
    "此案關係重大,著三法司會審,蕭太傅、崔太師共同督辦。退朝!"
    隨著太監尖細的"退朝"聲,百官依次退出大殿。
    林昭快步追上蕭太傅,低聲道:"太傅,崔家這是要反咬一口啊!"
    蕭太傅步履穩健,麵上看不出絲毫波動:"意料之中。崔弘老謀深算,不會坐以待斃。
    你且去準備應對之策,記住,無論發生什麽,賬冊原件必須妥善保管。"
    "學生明白。但崔家勢力龐大,恐怕..."
    蕭太傅突然駐足,望向宮牆外湛藍的天空。一隻紙鳶正乘風而起,在藍天中劃出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隻風箏了嗎?"蕭太傅意味深長地說,"有時候,看似無力的東西,反而能飛得最高。"
    林昭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那隻風箏越飛越高,最終消失在雲層之中。
    而站在不遠處的蘇辰安,看著老師逐漸遠去的背影。
    臉上沒有任何的不對勁,讓旁人根本無法看出,他與對方有著這麽一層關係。
    三日後,蕭府書房。
    蕭太傅正在批閱公文,忽聽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嗒嗒"聲。
    他放下毛筆,起身推開窗戶。
    一隻精致的紙鳶正掛在院中的梧桐樹上,鳶尾上係著一個小小的竹筒。
    蕭太傅四下張望,確認無人後,迅速取下竹筒。
    裏麵是一張薄如蟬翼的紙條,上麵隻有寥寥數字:"崔已動殺心,證人危。"
    蕭太傅眉頭緊鎖,立即將紙條投入燭火中。火苗竄起,瞬間將密信吞噬殆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人!"他沉聲喚道。
    管家匆匆進來:"老爺有何吩咐?"
    "備轎,我要即刻入宮麵聖。"
    管家麵露難色:"可是老爺,宮門已經下鑰了..."
    蕭太傅從書案抽屜中取出一塊金牌:"持此物可叫開宮門。事關重大,不得延誤!"
    一個時辰後,養心殿內。
    皇帝已經在書房等著,見蕭太傅匆匆而來,似乎並不意外:"太傅深夜入宮,想必是為了鹽案證人一事?"
    蕭太傅躬身行禮:"陛下聖明。老臣剛收到密報,崔家欲對關鍵證人不軌。"
    皇帝放下朱筆,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朕已知曉。崔家這次是狗急跳牆了。"
    他從案幾下方取出一卷竹簡,"這是暗衛剛送來的密報,崔家不僅派人去揚州滅口,還在京城散布謠言,說你蕭太傅結黨營私,意圖不軌。"
    蕭太傅接過竹簡,快速瀏覽後,突然就笑了出來:"這崔老狗,還真是不幹人事。"
    "太傅不必憂心。"
    武陽帝的麵容上浮現出一抹複雜,"朕已派大內高手暗中保護證人。至於謠言...不妨將計就計。"
    蕭太傅眼中精光一閃:"臣遵旨。"
    "明日早朝,朕會當眾斥責你結黨之過。"
    皇帝輕聲道,"你且暫時退避,讓崔家以為計謀得逞。待他們鬆懈之時,我們再一舉拿下。"
    蕭太傅深深一揖:"老臣明白。隻是...,鹽案恐怕..."
    皇帝從袖中取出一隻小巧的木雕風箏,放在案幾上:"風箏有線牽著,飛得再遠也能收回。太傅盡管放心。"
    蕭太傅看著那隻精致的木風箏:"老臣謹遵聖意。"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