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商戰風雲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A+A-


    "七十萬兩一次!"
    郎中的銅鑼在空氣中震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二樓雅座的藍衫公子身上。
    蘇明遠慢條斯理地搖著折扇,扇麵上"格物致知"四個字在陽光下閃著金芒。
    "八十萬兩!"
    泉州海商鄭老爺突然拍案而起,腰間鑲滿寶石的算盤叮當作響。
    這位常年受世家盤剝的船主雙目赤紅:"老夫傾家蕩產也要拍下,求各位同仁行個方便。"
    沒辦法,他是真等著拍下之後,絕地翻盤。
    "一百萬兩。"
    蘇明遠合攏折扇,輕輕點在欄杆上。
    整個廣場瞬間鴉雀無聲,連崔福都僵在了原地——這個價格足夠買下半個蘇州城!
    100萬兩銀子,什麽概念,這是多少普通人幾輩子都積累不下來的財富。
    銅鑼聲刺破寂靜:"成交!"
    郎中聲音發顫地宣布,"琉璃配方歸蘇記商行所有!
    沒辦法,這麽大的陣仗,這樣的方式,他可是第一次。
    看著這群富商,幾十萬,100萬的叫價,仿佛叫的是10兩100兩一般雲淡風輕。
    再說了,就算是叫10兩,一百兩,哪怕就連他,依靠幾十兩的朝廷俸祿過生活,也是不敢這樣叫的。
    "小吏們捧著鎏金契約快步上樓,契約末尾蓋著的工部大印鮮紅如血。
    角落裏,姚尚書撚須微笑。他清楚記得自家好女婿說過的話:
    "嶽父放心,這配方足以讓世家翻不了身,但這些東西,小婿也不放心旁人,隻能勞煩嶽父大人了。”
    現在,姚忠勝可算是出盡了風頭,以前經常與他不對付的同僚,現在那叫一個兩極反轉。
    "第二項,琉璃鏡工藝!"郎中的吆喝打斷了思緒,"底價八萬兩!"
    "十五萬兩!"鬆江布商黃老爺直接翻倍。
    他身旁的賬房先生急得直拽袖子:"東家,咱現銀不夠啊!"
    "怕什麽?"
    黃老爺掏出一疊地契拍在案上,"拿我在蘇州的三十間鋪麵作保!"
    他惡狠狠地瞪向崔家方向,"老子受夠用銅鏡驗貨的日子了!"
    競價很快白熱化。
    當價格衝到二十五萬兩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聲音響起:"四十萬兩。"
    眾人回頭,竟是向來低調的徽州鹽商程老板。
    這位平日連新衣都舍不得做的老人,此刻眼中精光四射:"老朽要讓全大成的閨女,都用得起這鏡子!"
    最終,琉璃鏡以六十八萬兩花落程家。老人簽字時手抖得幾乎握不住筆,卻笑得像個孩子:"值!太值了!"
    正午的日頭曬得人發昏,卻澆不滅商人們的熱情。
    飛梭織機被杭州吳家以三十五萬兩拿下;雪鹽配方則引發鹽商混戰,最後揚州馬家咬牙報出三百萬萬兩的天價。
    "第五項,水泥配方。"侍郎親自捧出個紫檀匣子,"起拍價三十萬兩!"
    "五十萬兩!"山西窯主喬老爺直接站到椅子上。
    他粗糙的手指撫過展台上的水泥塊,想起每年被洪水衝垮的磚窯,聲音都在發顫:
    "有了這個,俺們山西的窯洞再不會塌了!"
    競價聲此起彼伏。
    當價格突破一百二十萬兩時,二樓突然傳來茶盞碎裂聲——崔福竟捏碎了手中的杯子。
    鮮血順著指縫滴落,他卻渾然不覺,隻是死死盯著那個檀木匣子。
    那裏裝的不僅是配方,更是崔家河工生意的掘墓鏟!
    "一百五十萬兩!"喬老爺的吼聲震得屋瓦簌簌作響。
    這個價格讓全場倒吸涼氣——相當於山西全省兩年的賦稅!
    暮色降臨時,最後一項圖紙以一百二十萬兩被嶺南礦商聯盟拍下。
    崔福早已不見蹤影,而蘇明遠正被商人們團團圍住。
    "蘇三爺,這琉璃盞何時能供貨?"
    "我們錢莊願低息借款給蘇記!"
    雅間裏,姚尚書看著契約上總計六百餘萬兩的數字,手指微微發抖。
    張遠鬆湊過來低聲道:"崔家剛派人去了皇宮方向..."
    "不妨事。"
    姚尚書摩挲著契約上的禦批,"陛下早料到他們會狗急跳牆。"
    他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忽然笑道:"你猜我家女婿此刻在做什麽?"
    華燈初上,紫宸殿內卻劍拔弩張。
    崔氏族長以及其他幾個世家的族長正跪在禦前,手中奏折抖得嘩嘩作響:"陛下!工部所售皆是我世家秘傳啊!"
    "哦?"李璟燁把玩著新呈上的琉璃鎮紙,"崔卿的意思是...朕偷了你們的東西?"
    "臣不敢!"崔家主額頭抵地,"隻是這琉璃配方與我崔家祖傳《燒造錄》記載幾乎..."
    "幾乎什麽?"皇帝突然冷笑,"幾乎更精妙?幾乎更便宜?"
    他猛地拍案,嚇得崔家主渾身一顫:"睜開你的狗眼看看!"
    一份密折摔在崔家長麵前。上麵詳細記錄著崔家琉璃作坊的實況:匠人如奴隸般被鐵鏈鎖著幹活,成品率不足三成。
    而工部工坊的附圖裏,工匠們穿著整潔的工服,正在明亮寬敞的廠房操作新式窯爐。
    "你們崔家守著祖傳秘方六百年,"皇帝的聲音像淬了冰,"可曾讓一個大成子民用得起琉璃盞?"
    三日後,第一輛滿載琉璃製品的車隊駛出京城。
    蘇明遠親自押送,沿途百姓圍觀這晶瑩剔透的"神物",有人甚至對著車隊焚香跪拜。
    與此同時,工部學堂人滿為患。
    老匠人趙鐵手帶著徒弟們擠在最前排,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畫滿圖解。
    當講師演示如何用新式坩堝燒製玻璃時,老人突然老淚縱橫——他當了四十年琉璃匠,第一次知道原料裏要加硼砂。
    崔家祖宅內,崔家主盯著案上的《燒造錄》發呆。
    管家慌張來報:"老爺!工部...工部又貼告示了!說是下月要拍賣改良紡車和..."
    "閉嘴!"崔家長將書冊狠狠砸向牆壁。
    泛黃的紙頁散落一地,露出扉頁上祖宗親筆寫下的警告:"技藝外泄之日,即我崔氏敗亡之時!"
    此時此刻,他都不得不承認,哪怕他當上了家主之位。
    哪怕他有信心能夠帶著崔家再次重返巔峰,麵對眼前的局麵,他眼神當中也終於多了一絲妥協的意味。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