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院子外的泡泡

字數:5277   加入書籤

A+A-


    天剛蒙蒙亮時我就醒了,不是被鬧鍾催的,是熱醒的。窗外的蟬鳴已經起了頭,不是盛夏那種鋪天蓋地的吵,是試探著、一聲聲往上爬的調子,可即便這樣,空氣裏的熱意也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壓在窗紗上。我翻了個身,摸到床頭的手機看時間,才五點半,可後頸已經沁出薄汗,黏得人發慌。
    這陣子熱得邪門。連著快半個月,日頭剛一冒尖,地麵就像架了火盆,柏油路曬得發黏,連街道旁那棵老槐樹都蔫著,葉子卷著邊兒,往年這時候總在樹下追跑的孩子們,近來也不見蹤影——前兩天傍晚我站在門口向外看,小路上空蕩蕩的,道旁隻有幾個老太太搖著蒲扇坐在陰涼裏,連最調皮的小宇都沒出來,聽說他爸媽怕他中暑,硬把他鎖在家裏拚樂高。
    孩子們也悶得慌。我家兩個,大的澤澤上小學五年級,小的源源也是上小學的,往常放了假,每天吃完早飯就吵著要去廣場喂鴿子,或是在街裏找小夥伴玩滑板車,這兩周卻總賴在空調房裏。
    澤澤抱著平板看動畫片,看一會兒就趴桌上歎氣,說“沒意思”;源源更直接,黏在我身邊蹭來蹭去,小手扯著我衣角:“媽媽,外麵好熱,可是我想玩。”
    我摸著他軟乎乎的頭發,心裏也跟著發悶。總待在空調房裏不是事兒,可大太陽底下出去,曬得頭暈眼花,玩也玩不痛快。
    正琢磨著該找個什麽室內外都能沾點邊的事兒,眼角瞥見陽台角落裏那個落了點灰的透明罐子——那是去年秋天買的泡泡液,當時澤澤學校搞親子活動,我們一起吹泡泡玩,後來天涼了就收起來了,竟忘了。
    吹泡泡!我心裏忽然亮了一下。這玩意兒好啊,不用跑遠,就在道口拐角那片樹蔭下就行,樹蔭裏比太陽底下涼快好幾度,泡泡飄起來,在光底下亮晶晶的,孩子們準喜歡。再說了,調泡泡液還能讓他們自己動手,不算純玩,也算是“動了腦子”,不算荒廢時間。
    越想越覺得可行,我悄悄爬起來,輕手輕腳走到陽台,把那個泡泡液罐子拿進來。罐子是空的,瓶身上印著的彩虹泡泡都褪了點色,我捏著罐子笑了笑,轉身進了廚房。
    調泡泡液不用什麽複雜東西。我記得以前看教程說,用洗潔精、白糖和溫水混在一起就行,白糖能讓泡泡更結實,不容易破。我找出家裏的檸檬味洗潔精,倒了小半瓶在玻璃碗裏,又挖了兩大勺白糖進去,正準備接溫水,身後忽然傳來“噔噔噔”的腳步聲,源源揉著眼睛站在廚房門口,小腦袋歪著:“媽媽,你在做什麽呀?”
    他聲音不大,卻還是把他哥吵醒了,沒多久,澤澤也趿著拖鞋過來,睡眼惺忪地扒著門框:“媽媽,大清早的,弄什麽呢這麽香?”他鼻子嗅了嗅,大概是聞到了洗潔精的檸檬味。
    我故意把玻璃碗往身後藏了藏,眨眨眼:“秘密。不過這個秘密需要兩個小助手,你們要不要來?”
    “要!”兩個孩子異口同聲,眼睛瞬間亮了,剛才那點睡意全沒了。源源幾步跑到我身邊,扒著灶台踮腳看,澤澤也湊過來,好奇地問:“是做吃的嗎?不像啊……”
    “不是吃的,是玩的。”我把溫水倒進玻璃碗裏,拿起筷子攪了攪,“你們看,這是調泡泡液,等會兒我們去樓下吹泡泡,好不好?”
    “吹泡泡!”源源一下子跳起來,小手拍得“啪啪”響,“我喜歡吹泡泡!上次在幼兒園,老師帶我們吹過,泡泡好大!”
    澤澤也笑了,嘴角彎起來:“對哦,去年學校活動我們還玩過呢,我記得我吹的泡泡飄到小樹上,掛在葉子上像小鏡子!”
    “那你們來幫忙調,好不好?”我把筷子遞給澤澤,“你慢點攪,別灑出來,白糖要攪化才行。”又轉身從抽屜裏找出兩個小塑料杯,“源源,你幫媽媽把這個泡泡液分到小杯子裏,等會兒我們一人一個杯子,省得搶。”
    “好!”兩個孩子立刻忙活起來。大兒子握著筷子,小心翼翼地攪著碗裏的液體,洗潔精混著溫水起了點白沫,檸檬味飄出來,清清爽爽的。源源拿著小杯子,踮著腳往杯子裏倒泡泡液,倒得太急灑了一點在台麵上,他趕緊伸出小手去擦,擦完還抬頭看我,小聲說:“媽媽,我不是故意的。”
    “沒事,擦幹淨就好。”我摸了摸他的頭,看他又低頭認真倒,小眉頭皺著,倒像在做什麽大事。陽光從廚房窗戶照進來,落在他們倆身上,澤澤的頭發曬得有點黃,發梢微微卷著,源源的耳朵紅撲撲的,大概是剛才跑過來太急。我忽然覺得心裏軟乎乎的——平時總嫌他們吵,嫌他們黏人,可這樣安安靜靜一起做點小事,竟比吹空調看手機踏實多了。
    調完泡泡液,還得做吹泡泡的工具。我翻出家裏的鐵絲,又找了幾個用完的卷紙筒。大兒子會用剪刀,我教他把卷紙筒一頭剪得稍微散開點,變成喇叭狀,他說:“這樣是不是能吹大泡泡?”我說:“可能是,等會兒試試就知道了。”源源則拿著鐵絲,學著我的樣子想彎成圓圈,可鐵絲有點硬,他捏得小臉通紅,還是彎不圓,急得快哭了。
    “媽媽幫你。”我接過鐵絲,用手指把它彎成一個圓,又在中間擰了個小柄,遞給他:“你看,這樣就能蘸泡泡液吹啦。”源源拿著鐵絲圈,舉起來對著光看,忽然笑了:“像小月亮!”
    準備妥當的時候,才剛七點。太陽已經升得挺高了,但那片老槐樹下還很陰涼,樹影拉得長長的,落在地上像水墨畫。我拎著泡泡液和工具,兒子們跟在我身後,一路小跑,源源還不忘回頭催我:“媽媽快點快點!”
    剛走到樹蔭下,就見隔壁鄰居李奶奶搖著蒲扇坐在石凳上,看見我們笑著打招呼:“這是幹啥去呀?帶著孩子這麽早出來。”
    “李奶奶早!我們來吹泡泡玩。”澤澤舉了舉手裏的卷紙筒,得意地說。
    “吹泡泡好啊,涼快又省心。”李奶奶笑著點頭,“剛才還看見小宇在他家扒著窗戶看呢,估計也想出來。”
    話音剛落,就聽見“嘩啦”一聲,不遠處的窗戶被推開,小宇探出頭來,看見我們手裏的泡泡液,立刻喊:“澤澤!源源!你們在吹泡泡嗎?等我一下,我也來!”
    沒多久,小宇就拽著他媽媽跑過來了,他媽媽手裏還拿著個小瓶子,笑著說:“家裏正好有瓶沒吹完的泡泡液,聽說你們在這兒,非要過來湊熱鬧。”
    人多了更熱鬧。我先蘸了點泡泡液,對著樹蔭外的光輕輕一吹——一串小泡泡飄了出來,亮晶晶的,在光底下泛著彩虹色,有的飄到樹葉上,沾了點露水,顫巍巍的,有的被風一吹,往遠處飄去,源源踮著腳追,嘴裏喊:“泡泡別跑!”
    “我來我來!”澤澤拿著卷紙筒蘸了蘸泡泡液,使勁一吹,“噗”的一聲,一個好大的泡泡慢悠悠地飛了起來,比剛才我吹的大兩倍,透明的膜上印著樹影,像個會動的小燈籠。
    “哇!好大!”小宇看呆了,趕緊拿起自己的泡泡棒吹,他力氣小,吹出來的泡泡小小的,一串一串的,像葡萄似的,天天追著那些小泡泡跑,跑兩步就跳起來想抓,可泡泡一碰就破了,他也不氣餒,繼續追,笑聲脆生生的,在樹蔭下蕩來蕩去。
    小宇媽媽也加入了,她用鐵絲圈蘸了泡泡液,輕輕一甩,好幾個大泡泡並排飄起來,有的撞在一起,沒破,反而粘成了一串,像糖葫蘆。李奶奶也不搖蒲扇了,坐直了身子看,嘴裏跟著念叨:“這泡泡真好看,跟小時候看見的一樣。”
    後來又陸續來了幾個孩子,都是住在附近的,聽說這邊吹泡泡,都跑過來了。孩子們分著用泡泡工具,有的用鐵絲圈,有的用卷紙筒,還有的直接用小手蘸點泡泡液,撅著嘴吹,吹出來的泡泡歪歪扭扭的,卻更惹得大家笑。
    我站在一旁看著,手裏捏著個沒用的鐵絲圈,忽然覺得熱意好像沒那麽難熬了。樹蔭裏有風吹過,帶著樹葉的清香,泡泡在風裏飄,有的高有的低,陽光穿過泡泡,把彩虹的顏色投在孩子們臉上,澤澤追泡泡的時候,一蹦一跳的,源源跑累了,蹲在地上看泡泡落在草葉上,小手指輕輕碰了碰,泡泡破了,他就咯咯笑。
    小宇媽媽湊過來,笑著說:“還是你會想主意,這麽熱的天,孩子們在這兒玩了快一個小時了,都沒喊熱。”
    “主要是他們喜歡。”我看著大兒子幫弟弟蘸泡泡液,心裏暖暖的,“平時總說沒時間陪他們,其實也不用特意做什麽,就這麽吹吹泡泡,他們就高興。”
    “可不是嘛。”她歎了口氣,“我家小宇天天在家看電視,我總說他,可也沒別的辦法,這麽熱的天,出去怕中暑,在家又悶得慌。下次再有這種‘好主意’,叫上我們啊。”
    我笑著點頭,忽然看見源源舉著鐵絲圈跑過來,仰著頭說:“媽媽,你也吹!你吹的泡泡大!”
    我接過鐵絲圈,蘸了點泡泡液,對著風一吹,一個圓滾滾的泡泡飄起來,正好落在源源的頭頂上,沒破,像個透明的小帽子。天天摸了摸頭頂,眼睛瞪得圓圓的,然後“哇”地一聲笑出來,抱著我的腿晃:“媽媽好厲害!”
    周圍的孩子也跟著笑,大兒子跑過來,把他的卷紙筒塞給我:“媽媽用這個,這個能吹更大的!”
    那天上午,我們在樹蔭下吹了快兩個小時的泡泡。直到日頭升高,樹蔭變小了,孩子們才戀戀不舍地散開,天天還攥著他的鐵絲圈,說要帶回家,明天還來吹。
    回家的路上,澤澤幫我拎著泡泡液罐子,小聲說:“媽媽,今天真好玩。”源源跟著點頭:“好玩!比看動畫片好玩!”
    我牽著他們的手,手心都是汗,可心裏卻涼絲絲的,像喝了冰鎮綠豆湯似的舒服。其實一開始隻是心血來潮,想找個事兒讓孩子們不悶得慌,沒想到自己也跟著高興了一上午。
    看著他們因為一串泡泡就笑得眼睛眯成縫,忽然明白,所謂陪伴,不一定非要去遠方,也不用花很多錢,就像這樣,在悶熱的夏天早晨,一起調一碗泡泡液,在樹蔭下追著泡泡跑,就夠了。
    中午吃完飯,大兒子主動去洗了碗,說“媽媽上午陪我們玩累了”,天天則把他的鐵絲圈擺在窗台上,說要“給泡泡工具曬曬太陽”。我靠在沙發上,看著他們忙忙碌碌的小身影,聽著窗外的蟬鳴,忽然覺得這熱烘烘的夏天,也變得溫柔起來。
    原來所謂滿足,不是孩子考了好成績,也不是做了什麽了不起的事,就是這樣平常的一天,有涼風,有泡泡,有孩子們的笑聲,有手牽手的溫度。
    勞逸結合,大概就是這樣吧——不總盯著屏幕,不總想著“該做什麽”,偶爾停下來,陪他們瘋一會兒,自己也跟著變回小孩,日子就有了滋味。
    傍晚的時候,天稍微涼了點,源源又吵著要去吹泡泡,大兒也跟著附和。我笑著起身,去陽台拿那個玻璃碗——反正泡泡液還剩不少,明天,後天,隻要天還涼快,我們就接著去樹蔭下,看泡泡飄在風裏,看孩子們追著光跑。這大概就是夏天最好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