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禪鍾驚夢
字數:6526 加入書籤
趙佶摩挲著缽盂化成的二十八枚銅錢,指尖沾滿汴梁城破的硝煙。山門外傳來金鐵交鳴聲,卻見十八名武僧倒拖熟銅棍,棍頭在地麵犁出深溝——這是少林迎接貴客的"淨街禮",隻是今夜棍風裏帶著殺氣。
"阿彌陀佛。"知客僧雙手合十,僧袍無風自動,"施主可知達摩洞前的"回頭崖"?"
話音未落,三枚銅錢突然躍出掌心。趙佶瞳孔微縮,看著錢幣在青石板上彈跳成"坎"卦,卦象正對山門匾額上"少林寺"三字——那"林"字的一點金漆已然剝落,露出底下帶血的刀痕。
"二十年前,哲宗皇帝在此遇刺。"知客僧的念珠轉到第七顆,"刺客用的正是少林追風刀。"
雨幕中傳來木魚聲。趙佶踏著《瑞鶴圖》步法閃身,原先立足處的青磚被無形勁氣震成齏粉。抬頭望去,大雄寶殿的飛簷上站著九名紅衣番僧,手中轉經筒映著血月寒光。
"八思巴的弟子來得倒快。"趙佶並指如劍,僧袍袖角無風自動。懷中的青銅葉片突然發燙,與殿內佛像手中的青銅燈盞產生共鳴。
紅衣番僧同時結印,密宗真言化作有形波紋。趙佶以指代筆在空中書寫《夏日詩帖》,瘦金體鋒芒竟將聲波斬成碎片。突然腳下一空,青石板翻轉露出布滿倒刺的陷阱——這少林寺中竟暗藏唐門機關!
千鈞一發之際,殿內飛出九盞青銅佛燈。燈焰觸及番僧袈裟的刹那,密宗真言陣出現裂痕。趙佶趁機踏燈借力,身形如鶴衝天,卻在半空撞上一堵氣牆——達摩院首座澄觀大師淩空虛渡,一指禪勁封死所有去路。
"陛下好俊的梯雲縱。"老僧指尖吞吐三尺金芒,"可惜帶著帝王煞氣。"
趙佶旋身卸力,足尖點在韋陀杵的降魔杵尖。他忽然發現十八羅漢像的眼珠都在轉動,手中法器暗指《易筋經》的運功路線。當澄觀第二指襲來時,他故意賣個破綻,任由指風撕裂左袖——碎布紛飛中,露出小臂上二十年前李師師刺下的《洛神賦》紋身。
"曹子建!"澄觀突然收招,袈裟鼓蕩如帆,"你與曹家..."
話未說完,紅衣番僧的轉經筒突然炸裂。九百九十九枚帶毒佛珠如暴雨傾盆,每顆珠子上都刻著《天魔策》經文。趙佶揮袖卷起佛前供桌,紫檀木在毒珠腐蝕下瞬間碳化,露出夾層中的羊皮卷——竟是《推背圖》第四十八象!
晨鍾撞碎山霧時,趙佶正站在戒律院的"悔過壁"前。青石板上三千六百道刻痕,皆是曆代高僧麵壁所留。他指尖撫過一道新鮮的劍痕,突然發現痕跡走勢暗合《千裏江山圖》的筆意。
"這是衝虛道長上月所刻。"澄觀的聲音在身後響起,"真武劍在此留下武當最高機密。"
趙佶凝神細看,石屑突然騰空組成太極圖。圖中陰陽魚眼位置,赫然是西夏王陵與少林寺的方位標記。他並指如劍刺向陽魚,石壁轟然中開,露出裏麵布滿銅鏽的甬道——牆縫中滲出的赫然是水銀!
"小心!"澄觀扯下袈裟拋向空中。布料遇水銀立即燃燒,幽藍火焰照亮甬道壁畫:竟是宋太祖趙匡胤與達摩祖師對弈的場景!圖中達摩執黑子落"天元"位,太祖的白子卻組成北鬥七星。
趙佶的青銅葉片突然飛向壁畫,嵌入太祖指尖戒指。整麵牆開始旋轉,露出後方布滿齒輪的青銅巨像——那竟是放大百倍的達摩木人巷機關!
"此乃達摩洞第一重考驗。"澄觀點燃佛前長明燈,"陛下若能通過十八銅人陣,老衲便告知傳國玉璽下落。"
話音未落,銅人眼中紅光暴漲。趙佶腳踏"鳳點頭"步法閃過第一擊,銅拳擦過耳際時帶起的氣流,竟將佛前經幡撕成碎片。他旋身點向銅人腋下"極泉穴",卻聽見金鐵交鳴之聲——這些機關人居然沒有罩門!
趙佶福至心靈,竟棄守為攻。銅拳轟向麵門的瞬間,他忽然想起衝虛道長在地宮用的"攬雀尾",手腕翻轉間化來勢為助力。銅人收勢不及,一拳打穿同伴胸腔,齒輪飛濺如雨。
當最後一個銅人倒地時,趙佶的僧袍已染成血色。他喘息著望向青銅巨像,發現其掌心紋路竟與懷中《推背圖》殘頁完全契合。正要上前探查,地麵突然塌陷——下方是沸騰的鉛水河,河麵浮著九百具身披袈裟的骷髏!
"方丈不可!"
知客僧的驚呼從頭頂傳來。趙佶抬頭望去,澄觀手持火把站在機關閘前,老僧的瞳孔竟泛著密宗特有的金紅異色...
鉛水河蒸騰的熱氣灼得人麵皮發燙。趙佶腳踏銅人殘骸借力,僧袍下擺已燃起火星。他瞥見澄觀手中火把映出的影子——牆上竟有兩條交纏的龍形!
"大師可知鉛汞之術最忌心魔?"趙佶突然開口,聲音混著內力震得鉛浪翻湧。說話間袖中銅錢激射而出,正釘在澄觀耳後"翳風穴"。
老僧渾身劇震,眼中金紅異色驟褪。他踉蹌扶住機關閘,看著沸騰的鉛水駭然變色:"老衲...方才竟是著了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未落,九道紅影破頂而下。紅衣番僧的轉經筒砸向機關閘,密宗真言凝成實質的"卍"字印。趙佶旋身飛踢,將火把踹入鉛河,爆燃的火焰瞬間吞沒三名番僧。剩餘六人結印成陣,竟在鉛煙中幻化出八思巴虛影!
"般若諸佛,度爾嗔魂!"
梵音貫腦,趙佶七竅滲血。危急時刻,懷中青銅葉片突然發出清越鶴鳴,《瑞鶴圖》的虛影自他背後展開。三百銅鶴撲向虛影,尖喙專啄"卍"字節點。幻象崩裂的刹那,趙佶劍指突進,瘦金體鋒芒刺穿為首番僧眉心。
澄觀趁機轉動機關閘。鉛河中央升起青銅蓮台,台上經匣刻著"易筋"二字。老僧卻麵露悲色:"此經早被西夏人調包..."
趙佶以僧袍卷住經匣,入手輕如無物。指腹摩挲封皮時忽覺異樣——這分明是李師師當年裝胭脂的魚皮囊!他撕開夾層,羊皮卷滑落展開,竟是宋太祖與達摩的賭約:
吾以江山為注,爾以武學為籌。百年後若趙氏子孫能破木人巷,則少林當獻傳國玉璽;若敗,佛門永鎮龍脈。
鉛河突然沸騰如怒濤。趙佶抬頭望去,達摩巨像的雙眼正滲出黑血,手中青銅齒輪組竟與西夏王陵的機關如出一轍!
子時的鍾聲撞碎山雨時,少林寺已陷入火海。
趙佶挾著澄觀衝出甬道,眼前景象令他目眥欲裂:大雄寶殿的鎏金頂蓋上,八思巴親傳弟子桑格活佛正以人骨念珠敲擊梵鍾。每響一聲,便有武僧抱頭慘叫,耳中爬出蜈蚣狀的蠱蟲。
"索命梵音!"澄觀嘔出一口黑血,"速閉聽宮穴!"
趙佶卻逆勢而上,踏著《瑞鶴圖》方位突入戰陣。他撕下染血的僧袍塞住雙耳,手中青銅葉片在真氣催動下發出裂帛之音——竟是《廣陵散》的殺伐之調!
桑格活佛冷笑,九重真言疊加轟出。音波相交處爆出氣浪,震塌了半座藏經閣。漫天經卷飛舞中,趙佶突然瞥見《易筋經》原本——那書頁間夾著的不是武學圖譜,而是半幅大宋疆域圖!
"原來玉璽藏在..."他話音未落,桑格的人骨念珠已纏住脖頸。密宗邪功順著念珠傳來,竟在吸取他體內真氣。
澄觀突然長誦佛號,一指禪勁點在趙佶"大椎穴"。澎湃的易筋經內力灌入奇經八脈,趙佶白發倒豎,瘦金體劍氣突破桎梏。念珠崩散的刹那,他並指如劍刺向桑格眉心,卻在觸及前硬生生偏轉——那活佛頸間玉佩,分明是哲宗皇帝隨葬的九龍佩!
"二十年前東郊皇陵..."趙佶劍氣激蕩,"是你們盜的墓?"
桑格趁機暴退,手中多出個青銅羅盤。指針瘋狂旋轉,最終定格在達摩洞方向。他狂笑著捏碎羅盤,十二尊密宗金剛像破土而出,每尊都嵌著大宋將領的首級!
暴雨衝刷著血染的台階。趙佶拄著斷劍喘息,身後是十八武僧以肉身結成的最後防線。桑格活佛端坐金剛像肩頭,手中轉經筒已換成真宗皇帝的顱骨。
"陛下可知這顱骨中空處藏了什麽?"桑格指尖彈出一枚玉簡,"是澶淵之盟的真本——蕭太後親手所書的契丹文!"
趙佶瞳孔驟縮。當年盟約簽訂時,他尚在繈褓。此刻玉簡上的血手印清晰可見,邊緣處還有半枚傳國玉璽的印痕——那缺失的角,正與他懷中青銅葉片的形狀吻合!
"山河為鞘..."他突然想起衝虛道長的遺言,反手將斷劍刺入丹田。劇痛中,易筋經內力與瘦金體劍氣轟然相融,竟在周身凝成實質的《穠芳詩》甲胄。
桑格臉色驟變,十二尊金剛像同時結印。密宗禁術"天魔解體大法"激得暴雨倒卷,卻見趙佶以血為墨,在虛空寫下"天下一人"花押。最後一筆落下時,達摩洞中傳來龍吟,一柄鏽跡斑斑的青銅劍破空而至!
"太祖的誓約劍!"澄觀咳血大笑,"百年因果,今日圓滿!"
趙佶握劍的刹那,少室山七十二峰齊震。劍身上的銅鏽片片剝落,露出底下《推背圖》第四十九象的讖語。他福至心靈,劍尖挑起玉簡拋向高空,劍氣如虹直貫九霄——玉簡炸裂處,萬千星鬥竟組成大宋疆域圖!
桑格的金剛像在星輝中分崩離析。活佛暴喝一聲,整個人化作血霧遁走,空中隻餘怨毒詛咒:"待國師親臨..."
晨曦穿透藏經閣的殘窗時,趙佶正凝視著掌中玉璽碎片。昨夜星圖所指之處,竟是達摩洞中的麵壁石。
"當年太祖在此石前立誓。"澄觀以禪杖叩擊石壁,"若後世帝王無能守江山,便讓玉璽永鎮山河。"
趙佶以劍鋒輕劃石麵,石粉簌簌落下處,露出裏麵晶瑩剔透的冰髓——那當中封著的,正是缺角的傳國玉璽!冰層上映出他憔悴的麵容,與太祖畫像重疊的刹那,懷中青銅葉片自動飛向缺口。
地動山搖間,玉璽綻放九色光華。澄觀忽然口誦《金剛經》,周身毛孔滲出金血——原來曆代達摩院首座,皆是以血肉滋養玉璽的守誓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不可取印!"老僧七竅流血,"玉璽離位則龍脈..."
話音未落,十二支狼牙箭破空襲來。箭身刻著蒙古符文,竟是專破內家真氣的破罡箭!趙佶旋身揮劍格擋,玉璽卻被箭氣震出冰髓。他飛身去接,後背空門大露——
"嗤"的一聲,三支透甲錐沒入右肩。趙佶踉蹌跪地,看著玉璽滾落懸崖。千鈞一發之際,山下飛來玄鐵鎖鏈纏住玉璽,執鏈人竟是"已死"的種洌!
"末將來遲..."少年將軍麵如金紙,胸口還插著半截狼牙箭。他身後兩河義軍的戰旗獵獵作響,為首老將摘下兜鍪,赫然是傳聞中戰死太原的宗澤!
八思巴的金帳出現在地平線時,少林寺的晨鍾正敲到第一百零八響。
趙佶將玉璽按入宗澤手中,反手拔出透甲錐。血箭噴在達摩洞石壁上,竟順著當年衝虛道長的劍痕遊走,漸漸繪成《千裏江山圖》全貌。
"請元帥暫掌社稷。"他扯下袈裟拋向空中,"朕要替華夏武林...守最後一道關。"
八思巴的龍象般若功已至十重,掌風所過處山石成粉。趙佶卻閉目凝神,以血為引調動玉璽殘留的王氣。當巨掌臨頭時,他忽然使出最基礎的少林長拳——"太祖坐金鑾"!
拳掌相擊的刹那,少室山七十二峰共鳴。達摩洞中的麵壁石轟然炸裂,露出裏麵塵封百年的青銅巨鍾。鍾身梵文與瘦金體交相輝映,正是佛門武學與帝王心術的終極融合。
"鐺——"
趙佶撞響青銅鍾的瞬間,十萬蒙古鐵騎同時落馬。八思巴口噴鮮血,難以置信地望著開裂的手掌:"你竟將江山氣運...化入音波功?"
鍾聲回蕩中,趙佶的烏發寸寸成雪。他最後望向汴京方向,指尖在鍾身刻下血書:
佛不渡我我自渡,禪鋒染血洗山河。
三個月後,五台山顯通寺。
小沙彌掃著落葉,忽然發現文殊殿前的青銅佛燈缺了一盞。掌燈僧說昨夜有人踏月而來,以半枚玉璽換了盞燈去。
千裏外的賀蘭山巔,宗澤捧著玉璽殘片遠眺。冰封的岩壁上,有人以劍氣刻出新《滿江紅》,落款處"清涼居士"四字隱約帶著瘦金體風骨。
黃河開始解凍了。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