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龍淵照影
字數:6039 加入書籤
佛龕描金處滲出血珠,順著《帝範》殘卷滴落青磚。趙佶袈裟袖口暗繡的北鬥紋忽然遊動,七顆銀星依次沒入紫金缽。老僧枯指劃過缽沿,清水霎時沸騰,蒸騰霧氣中現出汴梁宣德門樓台。
"好一招鏡花水月。"梁紅玉劍穗銅鈴無風自鳴,霓裳劍尖挑破水霧,"少林何時成了欽天監?"
話音未落,抬龕武僧齊聲唱偈。聲浪震得池麵血水倒卷,露出池底暗刻的二十八星宿圖。楊可世懷抱的金身突然睜眼,獨臂揮出半招楊家槍法,槍風直指東北角奎木狼位。
趙佶龍淵劍鏗然出鞘,劍脊鱗紋映出地宮青銅門上的饕餮雙目。劍氣縱橫間,三十六武僧袈裟盡裂,露出後背刺著的西夏一品堂印記!
"好個菩提真身!"端王妃殘魂忽然顯形,素手按住紫金缽,"當年達摩洞中,官家親手刻在石壁上的《鎖龍策》,可還記得第十三句?"
缽中水麵驟起漣漪,映出二十年前雪夜——少年趙佶與端王趙佖對弈少室山巔,棋盤竟與今日洗象池底的青銅棋盤分毫不差。一枚黑子落定,驚起寒鴉掠過韋陀像頭頂。
老僧突然暴起,紫金缽扣向趙佶天靈。梁紅玉霓裳劍挽出七朵青蓮,劍氣卻被缽中蒸霧消解。楊可世金鐧橫掃,鐧風過處,武僧腰間銅牌齊碎,牌內竟藏著西夏鐵鷂子的鷹羽令!
"陛下快走!"端王妃殘魂化作流光纏住老僧雙腿,"九郎的《鎖龍策》第七章..."話音未斷,佛龕中《帝範》殘卷突然展開,字跡化作金針刺入流光。
趙佶龍淵劍劃破掌心,血染劍身。劍氣如龍直貫穹頂,七十二峰共鳴聲中,地宮深處傳來鎖鏈崩斷的巨響。梁紅玉突然劍指老僧咽喉:"說!靈州城三萬守軍的魂魄鎮在何處?"
紫金缽突然炸裂,碎片中飛出九隻鐵木鵲。楊可世金鐧擲出,擊落三隻木鵲,鵲腹中滾出熙寧通寶,錢孔中係著雁門關守軍的銘牌。
"折家軍的"沒羽箭"!"梁紅玉劍挑銘牌,牌上生辰正是楊業副將折德扆的忌日。老僧狂笑震落壁燈,綠焰墜地成蛇,遊向中央帝王骨架。
趙佶袈裟翻卷,袖中《洗髓經》無風自動。經頁過處,蛇群盡化青煙,煙中顯出一行血字:"雁門斷指處,龍鱗現真章。"
端王妃殘魂忽聚忽散,素手引著龍淵劍刺向骨架心口。劍尖觸及肋骨的刹那,整座地宮突然傾斜,青銅棺槨滑向西北乾位,棺蓋上的梵文滲出血水,在磚麵匯成西夏文"賀蘭缺"三字。
"原來如此!"梁紅玉劍劈乾位地磚,磚下露出半截斷刀,刀柄纏著楊業的束甲絛。楊可世獨目充血,金鐧砸向斷刀,鐧鐧火星四濺中,刀身顯出一行小字:"丙子年臘月,靈州糧道。"
趙佶突然並指如劍,在骨架胸骨刻下《鎖龍策》第七章。骨粉紛飛間,穹頂星圖移位,紫微星墜入洗象池,池底浮出青銅輿圖——竟是雁門關至靈州的暗道全貌!
老僧趁機掙脫劍氣,袖中射出十二枚菩提子。梁紅玉霓裳劍舞成光幕,卻見菩提子遇劍即爆,硝煙中現出童貫筆跡:"夤夜掘陵,得此物於永裕地宮。"
"好個掘陵太監!"楊可世金鐧擲出,穿透老僧右肩將人釘在壁上,"說!折可適將軍的屍骨..."
質問戛然而止。老僧天靈蓋突然炸開,顱中飛出血色木鳶,鳶尾係著半幅《靈州布防圖》,正是二十年前樞密院遺失的原本!
木鳶遇風即燃,灰燼在池麵拚出潼關地形。趙佶龍淵劍點向風陵渡位置,劍氣激起三尺浪,浪中隱現西夏鐵鷂子的玄鐵重甲。
"未時三刻。"端王妃殘魂附上霓裳劍,劍身映出少室山落日,"官家可還記得,那年重陽..."
劍鳴打斷低語。梁紅玉突然旋身刺向西南巽位,劍鋒穿透虛空,竟帶出一串帶血的佛珠!珠串墜地,十八顆舍利子滾入地縫,縫中滲出黑水,水麵浮著大相國寺的香火簿。
"好毒的計中計!"楊可世拔出金鐧,老僧屍身轟然倒地,懷中掉出樞密院調兵符——印紐竟是端王府舊物!
趙佶袈裟鼓蕩,龍淵劍劃出北鬥軌跡。劍氣所過之處,地磚翻湧如浪,露出埋藏的八百具青銅弩機,機括處皆刻著"宣和二年軍器監製"。
梁紅玉劍挑弩機,弩身暗格彈出一卷血書。展開竟是種師道絕筆:"臘月廿三,童貫命人熔佛鑄炮,潼關城牆藏藥千斤..."
話音未落,地宮東南角突然爆炸。氣浪掀翻青銅棺槨,棺中金身口吐狼煙,煙中現出西夏文字:"賀蘭雪滿日,汗血馬踏汴梁。"
"陛下看這裏!"楊可世獨臂舉起半塊虎符,符上血跡遇風顯形,竟是靈州城防圖的修正版本——所有暗道出口,都指向大相國寺地宮!
暴雨驟降,洗象池血水漫過石階。趙佶龍淵劍插入池心,劍氣分水現出十丈深坑。坑底鐵鏈纏著一尊青銅地藏像,菩薩掌心托著的,正是端王趙佖的頭骨!
梁紅玉劍穗銅鈴盡碎,霓裳劍首次發出悲鳴。端王妃殘魂忽然凝實,素手撫過頭骨天靈:"九郎啊九郎,你說鎖住龍脈就能保住大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頭骨雙目突然射出金光,在地宮穹頂投射出《鎖龍策》全文。趙佶袈裟無風自燃,露出內襯暗紋——竟是當年他親手繪製的靈州城防圖,與端王批注的破解之法嚴絲合縫!
楊可世金鐧砸向地藏像,鐧身七星與菩薩冠冕上的寶石共鳴。塑像胸腹開裂,滾出三百枚帶倒刺的透骨釘,每枚釘尾都係著陣亡將士的姓名牌。
"官家小心!"梁紅玉劍斬七枚飛釘,釘尖卻在空中拐彎,直取趙佶周身大穴。龍淵劍畫圓成盾,劍氣激得釘身逆轉,竟在地麵拚出"明日午時"四個血字。
端王妃殘魂忽然消散,最後一絲流光沒入霓裳劍。劍身浮現出大宋九邊地形圖,潼關位置插著三支狼牙箭,箭羽正是童貫親兵的製式!
暴雨中傳來馬蹄聲,三十六匹汗血馬踏破山門。馬上騎士皆著西夏鐵甲,手中彎刀卻刻著禁軍編號。為首者掀開麵甲——竟是三年前戰死靈州的折可適!
"將軍...還活著?"楊可世金鐧墜地。折可適喉間突然裂開,爬出七條青銅蜈蚣,蟲背上赫然刻著"軍器監甲字叁佰陸拾號"。
龍淵劍鳴震碎雨幕,趙佶袈裟盡裂,露出脊背刺青——竟是少室山全貌,七十二峰走勢暗合《鎖龍策》要義。梁紅玉霓裳劍指天劃地,劍氣在雨中織成青羅帳,困住三十六鐵騎。
折可適屍身突然爆炸,血肉中飛出百隻鐵木鵲,鵲喙叼著燃燒的火藥包。楊可世獨臂揮鐧,擊落木鵲如打流星,鐧風帶起的火星點燃硝煙,在雨簾中燒出"山河破碎"四字。
地宮深處傳來梵唱,八百青銅弩機自行上弦。趙佶並指抹過龍淵劍,血刃劈開雨幕,劍氣直透山腹。少室山七十二峰同時震顫,驚起十萬寒鴉蔽日。
潼關方向升起狼煙,與鴉群混作潑天墨色。梁紅玉劍挑最後一隻鐵木鵲,鵲腹中落出半枚玉璽——印文竟是端王府私章!
暴雨驟歇,洗象池水盡赤。趙佶以劍為筆,在池底刻下《洗髓經》第七章。血字入石三寸時,西方忽現佛光,光中隱現九重宮闕,簷角銅鈴響如當年靈州巷戰聲。
山門外,童貫尖細嗓音刺破死寂:"陛下好手段!這少林龍脈,老奴就笑納了..."
暴雨中的火藥味混著血腥,童貫猩紅蟒袍在硝煙裏獵獵作響。八百青銅弩機同時調轉方向,箭簇寒光映著三十六鐵騎的西夏彎刀。
"官家可知,這少室山下埋著多少忠骨?"童貫指尖撚動瑪瑙念珠,珠串間墜著的赫然是楊業斷指金戒,"當年雁門關..."
龍淵劍鳴截斷話音。趙佶反手扯下殘破袈裟,露出脊背刺青——少室山七十二峰走勢突然遊動,與地宮穹頂星圖遙相呼應。梁紅玉霓裳劍劃過雨幕,劍氣竟在虛空刻出《鎖龍策》第七章梵文。
"閹賊看鐧!"楊可世獨臂暴起,金鐧挾風雷之勢砸向童貫麵門。童貫身後突然閃出兩名黑袍客,判官筆點向楊可世斷腿舊傷處,筆鋒帶起的腥風裏藏著腐屍毒。
梁紅玉劍走偏鋒,霓裳劍挑開判官筆的刹那,劍身映出黑袍客耳後刺青——竟是三年前汴河沉屍案中失蹤的刑部仵作!
地藏像頭骨突然騰空,端王趙佖的殘魂自顱頂溢出:"皇兄!快毀星圖!"嘶吼聲中,青銅弩機齊發,八百支透甲箭盡數射向洗象池。
趙佶龍淵劍插入池底,劍氣激得血水凝成冰牆。箭雨釘入冰麵的瞬間,童貫袖中飛出五枚霹靂雷火彈,彈體刻著軍器監暗記。爆炸氣浪掀翻冰牆,碎冰如刃割破趙佶僧袍,露出腰間暗藏的靈州城守將虎符。
"原來是你!"梁紅玉劍指虎符缺口,"當年靈州糧草..."話音未落,折可適屍身所化鐵木鵲突然聚合成人形,鴉青麵皮下蠕動著青銅蜈蚣。
楊可世金鐧橫掃,擊碎三隻鐵木鵲。鵲腹中滾出的火藥遇水即燃,在池麵燒出西夏文字:"賀蘭雪湧時,汗血馬踏紫宸殿。"
地宮深處傳來鎖鏈斷裂聲,七十二峰共鳴愈烈。趙佶並指抹過龍淵劍脊,血刃劈向自身刺青。脊背皮肉翻卷處,竟浮出鎏金地形圖——潼關十二連城暗門與少室山地脈完全重合!
"好個山河鎖!"童貫尖笑震落簷角銅鈴,"可惜這鎖芯..."笑聲戛然而止,梁紅玉的霓裳劍已穿透其右掌,將人釘在描金佛龕上。佛龕中《帝範》殘卷無風自燃,火舌舔舐處顯出一行朱批:"朕若得菩提,當舍帝王身。"
暴雨忽止,洗象池水平如鏡。趙佶踏水而行,每步皆綻開血色蓮紋。龍淵劍點向池心刹那,池底浮出九具青銅棺,棺蓋梵文與《洗髓經》殘頁嚴絲合縫。
"開!"
劍鋒過處,棺槨齊開。九道金光直衝霄漢,光柱中隱現陳摶老祖虛影:"帝王骨,江湖血,袈裟難渡紅塵劫..."偈語未盡,潼關方向突然地動山搖,狼煙混著雪塵遮天蔽日。
梁紅玉劍挑童貫咽喉:"說!西夏大軍..."
"此刻怕是已過風陵渡。"童貫獠牙咬碎舌尖血,噴向佛龕殘火。火苗驟漲三丈,顯出西夏鐵騎衝入大相國寺的幻象——僧眾屍骸間,赫然立著二十年前戰死的端王趙佖!
楊可世金鐧墜地:"王爺...怎會..."
幻象中的趙佖突然轉頭,左眼黑洞流淌黑血,右手高舉半枚虎符——與趙佶腰間殘符拚合,正是調動河北十七路禁軍的完整兵符!
地宮轟然塌陷半角,露出暗藏的石碑。碑文竟是用禁軍腰牌熔鑄而成:"宣和四年臘月,帝命童貫熔九邊兵甲鑄鎮國鼎,鼎成之日,西夏破關。"
暴雨複至,混著雪粒砸向青銅棺槨。趙佶袈裟盡碎,龍淵劍鳴淒厲如夜梟。梁紅玉忽覺劍身滾燙,霓裳劍竟自行脫手,與龍淵劍交疊成十字,劍氣在雨中刻出端王妃臨終景象——
二十年前靈州雪夜,王妃懷中並非通敵密函,而是孕有龍嗣的醫案!
"原來如此!"楊可世獨目淌血,金鐧砸碎石碑,"童貫老狗,你竟敢私換軍報..."
話未說完,西夏鐵騎已衝破山門。汗血馬蹄踏碎洗象池碑,為首將領掀開麵甲,眉間朱砂痣與端王趙佖分毫不差!
"九弟..."
趙佶龍淵劍首次顫抖。幻象中的端王殘魂突然凝實,附在霓裳劍上直取童貫心口。劍鋒穿透紫蟒袍的刹那,大相國寺方向升起赤色狼煙——汴梁城破!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