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雁門狼煙
字數:3490 加入書籤
殘月如鉤,雁門關外的黃土坡上卷起陣陣狼煙。趙佶赤足踏過烽燧殘垣,袈裟下擺沾滿邊塞特有的鐵鏽色砂礫。梁紅玉按劍而立,霓裳劍氣在夜風中凝成霜花,映著十裏外西夏軍營的篝火。
"亢金之位有煞。"楊可世獨目充血,金鐧駐地時震起三枚帶血的銅錢。錢眼穿著的木牌上,"靈州驍騎營"五個篆字正在滲血。趙佶袖中龍淵斷刃突然自鳴,青光指向西南斷崖——崖壁上倒懸的青銅佛像左眼,正與童貫府邸暗閣的機關佛龕如出一轍。
梁紅玉劍尖輕挑,霓裳劍氣破空三丈。佛像應聲而裂,腹中滾出的不是經卷,而是九百支淬毒弩箭。箭簇上的"端王府"銘文在月光下泛著幽藍,箭尾係著的血書殘片,正是三年前陣亡副將的絕命筆跡。
"坎離易位!"趙佶突然趺坐誦經,袈裟鼓蕩如帆。龍淵青光掃過箭雨,毒箭在空中燒成灰燼,灰燼落地竟拚出靈州城防圖缺失的暗道。楊可世金鐧橫掃,擊碎圖中標注的烽火台位置,碎石中迸出半塊虎符——符身缺口處滲出的黑血,正與密室銅棺中的血錢同源。
突然夜梟啼血,十裏狼煙驟散。西夏軍營中升起九盞孔明燈,燈影在地麵投出北鬥陣型。梁紅玉劍指天樞位,霓裳劍氣穿透第一盞燈時,燈內墜落的不是火油,而是浸泡在血水中的青銅齒輪——齒紋竟與童貫親衛佩刀的血槽完全吻合。
子時的邊關客棧死寂如墳。趙佶踏進門檻的刹那,櫃台上的算盤珠突然自跳,七枚銅錢在油燈下擺出"大凶"卦象。梁紅玉劍氣掃過梁柱,霓裳劍光映出十八道新鮮刀痕——每道刀痕的收勢,都是陌刀特有的拖斬式。
"九百之數。"楊可世金鐧駐地,裂紋直指地窖方位。獨目倒映著酒旗上的西夏狼紋,旗角暗繡的"童"字正在滲血。趙佶龍淵點中櫃台八卦鏡,青光折射處,地窖鐵門轟然洞開——九百柄陌刀倒懸如林,刀身上的血槽還殘留著黑褐色的人油。
梁紅玉劍挑陌刀陣,霓裳劍氣觸及刀鋒時突然凝滯。刀陣應聲而轉,刀刃相擊迸出火星,在空中燒出靈州屠城慘景。趙佶袈裟染血,雙掌合十間龍淵自鳴,青光穿透幻象,照見刀柄暗刻的"靖康元年童貫監造"。
突然第二柄陌刀自墜,刀尖刺入地麵拚出西夏文字"死"。楊可世暴喝躍起,金鐧擊碎刀陣中樞,碎裂的青銅齒輪中滾出半卷兵書——竟是楊業親筆批注的《李衛公問對》殘篇!梁紅玉劍氣回旋,帶起的風將書頁吹成蝴蝶,在空中拚出新陣圖:雁門關暗道與童貫臥房竟有七處暗合。
"亢龍有悔!"趙佶突然嘔血,血珠濺在陣圖缺口。缺失處顯出的密道出口,正是客棧馬廄方位。此時陌刀陣突然合圍,刀刃上的血槽噴射毒霧,霧中隱現十八名西夏狼衛身影。
龍淵斷刃破空飛旋,青光織成劍網。趙佶踏著禹步,每步都在青磚留下帶血的蓮花印。第七步踏出時,馬廄草料堆突然炸開——九架神臂弩齊發,弩箭尾羽係著的血書,正是童貫克扣軍糧的手令副本!
梁紅玉霓裳劍氣化虹,劍光如匹練卷住箭雨。箭矢觸及劍氣突然轉向,齊刷刷釘入牆壁拚出"死門在北"的西夏文。楊可世金鐧橫掃馬槽,擊碎的青銅馬飾中迸出硫磺煙,煙霧凝成靈州城破時的慘象。
"看坎位!"趙佶袈裟卷起罡風,龍淵青光刺穿煙霧。幻象破碎處,客棧後院的古井突然沸騰,井水泛著黑血般的泡沫。梁紅玉劍點井沿,霓裳劍氣激起三尺水柱——水花中浮著的半塊虎符,竟與密室銅棺中的血錢產生共鳴!
突然井底傳來機械轉動聲。十八名西夏狼衛破水而出,彎刀上的狼頭吞口同時噴出毒煙。楊可世獨目淌血,金鐧化作遊龍,擊碎第三名狼衛麵具時,麵具下露出的疤痕竟與靈州屠城幸存的斥候描述一致。
"留活口!"趙佶龍淵點地,青光形成困陣。梁紅玉劍走偏鋒,霓裳劍氣穿透狼衛膻中穴的瞬間,所有狼衛突然自爆!血肉橫飛中,九百枚帶毒鐵蒺藜呈天羅地網罩下——每枚鐵刺都刻著端王府的蓮花暗紋。
黎明前的烽火台上,殘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趙佶凝視著手中拚合完整的虎符,符身裂紋處滲出的黑血,正與陌刀血槽中的凝固人油同源。梁紅玉劍挑殘旗,霓裳劍氣撕開旗麵,露出內層暗繡的西夏文字——"童貫盟約"。
"寅時三刻。"楊可世金鐧駐地,裂紋指向關外亂葬崗。獨目倒映著新墳前的招魂幡,幡上朱砂符咒的筆跡,竟與童貫書房密信上的花押如出一轍。趙佶突然趺坐誦經,龍淵青光映出墳堆下的青銅棺槨——棺蓋七星釘的排列,正與大相國寺塔林暗合。
梁紅玉劍氣破土,霓裳劍光絞碎棺蓋時,棺內衝出的不是屍氣,而是九百張帶血兵書!每張紙角都蓋著端王府的螭紋印,紙背用密寫藥水繪製的,正是雁門關防務缺口圖。
"亢金化水!"趙佶袈裟染血,指尖劃過圖紙中央。缺失的雲梯位置突然滲出黑血,血珠滾落處顯出新暗道——出口竟在童貫臥房的拔步床下!楊可世金鐧猛擊地麵,震起三枚青銅錢,錢眼穿著的木牌上,"雁門戍卒"四字正在燃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突然亂葬崗四周升起孔明燈,燈影在地麵投出二十八宿陣型。梁紅玉劍指參宿方位,霓裳劍氣穿透燈籠的刹那,燈內墜落的不是火種,而是浸泡在血水中的《武經總要》殘頁——頁眉批注的筆跡,正是二十年前失蹤的兵部侍郎手書!
旭日初升時,雁門關隘口飄起血霧。趙佶赤足踏過戍卒屍骸,袈裟下擺浸透黑血。龍淵青光刺破晨霧,照見關門銅釘上的新鮮掌印——掌紋中的斷紋,正與童貫右手疤痕吻合。
"巽位生變。"梁紅玉劍氣掃過箭樓,霓裳劍光映出十八道新鮮刀痕。每道刀痕的收勢都帶著陌刀特有的拖斬式,刀氣殘留處顯出的西夏文字,正是"午時屠城"。
楊可世金鐧駐地,裂紋如遊蛇般竄上城牆。獨目充血凝視著甕城方向,突然暴喝:"九百陌刀列陣!"聲震處,甕城地麵轟然開裂——九百柄帶血陌刀破土而出,刀陣排列竟與靈州屠城當日的死士陣型完全一致!
趙佶袈裟鼓蕩如帆,龍淵斷刃懸空自鳴。青光掃過刀陣時,每柄陌刀都開始滲血,血珠在空中凝成童貫虛影。虛影手中握著的,正是調兵虎符的完整形態!
"本來無一物..."趙佶突然口誦偈語,指尖劃過龍淵劍脊。青光暴漲處,血影轟然破碎,九百陌刀應聲而斷。刀身碎片迸射間,甕城牆壁突然坍塌,露出塵封二十年的藏兵洞——洞中九百具白骨保持衝鋒姿勢,每具骸骨的左臂都係著"端王府死士"的青銅腰牌!
梁紅玉劍氣凝霜,霓裳劍光掃過洞壁。帶起的風掀開層層蛛網,露出暗刻的靈州布防圖——所有暗道出口,都指向童貫在汴京的十七處別院。楊可世獨目淌血,金鐧上的蟠龍紋突然開裂,鐧身顯出的銘文,竟是楊業臨終前刻下的"誅童"二字!
正午的烈日刺破血霧,關外突然傳來狼嚎。趙佶踏著滿地碎刃走向隘口,龍淵青光在黃沙上刻下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風起時,沙粒裹著帶血的銅錢,在關山之間奏響往生咒。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