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梵鍾滌魔
字數:2769 加入書籤
大相國寺的晨鍾在寅時三刻提前炸響。
趙佶赤足踏過滿地香灰,袈裟下擺浸透了昨夜未幹的血跡。韓世忠的新陌刀斷成九截插在韋陀殿前,每截刀身上的諫官姓名都在滲血。梁紅玉的霓裳劍懸在藏經閣飛簷下,劍穗東珠映著初升的朝陽,在青磚地麵投出"山河永固"四字的殘影。
"陛下當心!"梁紅玉突然旋身擲出腰間玉帶,綢緞卷住趙佶左腕的瞬間,十八尊羅漢像的眼珠齊齊轉動。韓世忠暴喝一聲,斷刀碎片應聲飛起,在三人周身布成刀網。
銅鍾聲浪撞碎刀網,梁紅玉的霓裳劍被震得脫手飛旋。趙佶袈裟鼓蕩,袖中飛出半卷《華嚴經》,經文字跡遇風化作金粉,竟在虛空凝成三年前諫院失火時焚毀的《劾童貫十二疏》。
"金剛伏魔陣!"韓世忠獨目充血,認出鍾聲裏暗藏的少林獅吼功。斷刀碎片突然聚成陌刀原形,刀柄"禪鋒"二字滲出墨汁般的黑血——正是二十年前楊可世戰死沙場時浸透刀柄的殘血。
藏經閣門扉洞開,三十六名武僧踏著禹步列陣。為首的老僧手持降魔杵,杵頭嵌著的竟是諫院失竊的朱砂印!梁紅玉劍指印泥驚道:"這不是朱砂...是玉脈凝結的血珀!"
趙佶突然扯斷佛珠,菩提子射向經書櫃格。檀木書架應聲翻轉,露出暗室中堆積如山的西夏密檔。梁紅玉劍氣掃落最上層文牘,羊皮卷上赫然寫著"崇寧五年童貫密約涼州監軍司"。
"原來如此!"韓世忠陌刀劈開密室地磚,刀氣激得滿地文牘紛飛。一張泛黃的《破虜城防圖》飄落,圖上標注的暗道竟與大相國寺地宮走向完全吻合。
梁紅玉劍尖挑起角落經匣,匣中《大日如來經》封皮突然脫落,露出內頁的"斷龍訣"。趙佶以指撫過泛黃紙頁,指腹立刻滲出血珠——這分明是用諫院特製密寫藥水謄抄的破陣要義!
"要帝王心血..."趙佶突然咬破舌尖,血珠噴在經書夾層。墨跡遇血顯形,竟是蘇東坡親筆的《劾玉髓疏》!韓世忠陌刀一震,刀身諫字紋路突然活轉,化作當年楊可世部將的殘影撲向武僧。
降魔杵與陌刀相撞,杵頭朱砂印炸開漫天紅霧。梁紅玉霓裳劍舞成光幕,劍氣卻斬不斷霧中細若遊絲的血線——這分明是吐蕃密宗的"血蠶引"!
趙佶袈裟突然自燃,灰燼中飛出九片帶血袈裟布。每片布上都以金線繡著《孝經》片段,在空中組成佛門金剛界曼荼羅。血蠶引觸及曼荼羅瞬間,武僧們的瞳孔突然泛起玉色。
"破他陣眼!"梁紅玉劍指韋陀像手中寶杵。韓世忠陌刀脫手飛旋,刀柄"禪鋒"二字竟離體嵌入寶杵凹槽。整尊銅像轟然轉動,地麵裂開九道溝壑,每道溝中都湧出帶著諫院火漆的黑血。
降魔杵突然炸裂,老僧雙臂衣袖盡碎,露出刻滿西夏文的皮膚。趙佶並指如劍點向其膻中穴,指尖觸及的刹那,老僧天靈蓋突然迸裂——顱腔內赫然塞著半塊傳國玉璽!
"童貫餘毒未清..."韓世忠陌刀橫削,玉璽碎片卻先一步沒入地縫。地麵劇烈震顫,十八尊羅漢像突然張口噴出玉髓,遇空氣化作萬千細針。梁紅玉旋身踢翻香案,青銅鼎爐倒扣成盾,鼎身銘文遇玉針竟發出朝會鍾鳴。
地宮深處傳來梵唱,聲波震得藏經閣梁柱開裂。趙佶突然跌坐誦經,袈裟無風自動,背後燙戒疤的位置滲出墨汁般的液體。韓世忠獨目淌血,新陌刀突然自行分解,九截斷刃插進地磚組成北鬥陣型。
"陛下不可!"梁紅玉驚呼未落,趙佶已扯下燃燒的袈裟拋向陣眼。布料觸及陌刀刹那,刀身諫官姓名突然浮空,每個名字都化作持笏虛影撲向地縫。地底傳來慘嚎,湧出的黑血中漂浮著諫院獨有的青藤紙碎片。
降魔杵殘片突然聚合成刃,直刺趙佶後心。韓世忠暴喝一聲徒手抓刃,掌心血肉橫飛間,竟從杵柄震出一卷帶血袈裟——正是二十年前大相國寺住持圓寂時失蹤的《諫佛疏》!
梁紅玉劍挑血疏,霓裳劍氣激得文字浮空。每個字都在半空炸開,顯出當年諫官們血寫的彈劾奏章。趙佶突然口誦梵咒,炸開的血字重新聚成"誅"字,印在地縫處激起三丈血浪。
晨曦刺破血霧時,整座大相國寺已成廢墟。韓世忠的新陌刀插在韋陀殿殘骸上,刀身諫字紋路盡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華嚴經》全文。梁紅玉的霓裳劍穗東珠裂成兩半,珠內滾出半枚帶著牙印的虎符。
趙佶赤足站在地縫邊緣,手中隻剩半截燒焦的袈裟。地底湧出的黑血突然倒流,在廢墟上凝成童貫的猙獰麵孔:"玉脈不絕...官家可知這汴京城下..."
陌刀突然自鳴,刀氣攪碎血麵。韓世忠獨目充血,從刀柄震出的墨汁裏竟浮現出楊可世臨終場景——二十年前沙州突圍時,那柄穿透主帥胸膛的西夏彎刀,刀柄紋路與童貫玉璽裂紋完全一致!
"原來從那時就..."梁紅玉劍指東方,晨光中隱約傳來禁軍馬蹄聲。趙佶突然撕開殘破袈裟,露出胸口戒疤組成的河洛圖。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圖陣中央時,地縫深處傳來玉脈崩斷的脆響。
韓世忠握住陌刀的手突然青筋暴起,刀身《華嚴經》文字逐個滲入地縫。梁紅玉的霓裳劍突然脫手飛向旭日,劍光在雲端刻下的"山河永固"四字,每個筆畫都滴落著諫官血淚。
大雄寶殿殘存的銅鍾突然自鳴,聲波震碎最後一絲玉脈殘息。趙佶拾起半片帶血袈裟覆麵,指縫間漏出的晨光裏,隱約可見垂拱殿方向升起的狼煙。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