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玉璽歸禪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A+A-


    大相國寺地宮劇烈震顫。趙佶赤足踏過八百忠魂骸骨,脊背《武經總要》刺青滲出的血珠在青磚上凝成行軍路線。梁紅玉劍尖挑起丹爐殘片,火光中映出童貫與西夏梁太後的密約:"三更焚汴京!"
    "速取淨水!"趙佶袈裟突然覆住地宮中央的司馬光碑。碑文"元佑"二字遇血反光,竟在穹頂投射出汴京七十二坊立體圖。梁紅玉冰魄劍氣斬斷承塵鐵鏈,墜落的青銅燈台砸中"梁門"方位,燈油潑灑處顯現出三處火油暗樁。
    地宮外突然傳來梵鍾七響。灰衣僧人屍堆裏躍出個侏儒,雙刀直取趙佶足踝。"等的就是你!"趙佶袖中紫金缽盂殘片突然炸裂,碎片嵌入侏儒雙膝京門穴——正是童貫貼身護衛"地行孫"!
    梁紅玉劍挑其麵罩,人皮麵具下赫然是延福殿掌燈太監的麵容。趙佶並指劃開其胸前刺青,褪色的"元符通寶"紋樣間藏著西夏文密令:"亥時燒常平倉。"
    潼關護城河已成火海。韓世忠獨臂揮舞陌刀劈開燃燒的浮冰,刀鋒過處寒氣凝結成霜。"老韓看箭樓!"梁紅玉霓裳卷起三支火箭,箭簇指向城頭新換的楊字旗——旗杆底部泛著幽藍磷光。
    西夏鐵鷂子的重騎突然調轉方向,玄鐵馬蹄踏碎冰麵直撲常平倉。韓世忠陌刀插入冰層,獨目充血:"中軍帳是幌子!"刀身震顫引動冰下暗流,二十年前沉沒的靜塞軍旗艦殘骸突然浮出水麵。
    梁紅玉踏浪而起,冰魄劍氣點中旗艦桅杆。腐朽的"靜"字軍旗遇風自燃,火光中顯現出童貫私改的漕運圖——三條暗道在鄭州交匯處形成卍字符,正是西夏狼頭圖騰!
    "破陣眼!"韓世忠陌刀劈向冰麵卍字中心。刀氣激起的冰渣突然凝成蘇軾《水調歌頭》詞句,月光透過冰晶折射,在敵陣中軍帳頂棚燒出個"詐"字。
    龍門山腹轟鳴不絕。展雲翔秋泓刀劈碎第七道石門,隋朝運糧暗道盡頭竟是個天然溶洞。洞頂垂落的鍾乳石排列成紫微垣星圖,正中石筍上供奉著半枚傳國玉璽。
    "和氏璧殘角..."展雲翔刀尖輕挑玉璽,洞壁突然射出三十六支弩箭。秋泓刀舞成光幕,箭鏃觸及刀鋒瞬間盡數轉向,釘入岩壁形成"受命於天"四個篆字。
    溶洞暗河突然翻湧,西夏"水鬼營"刺客破水而出。展雲翔踏浪疾退,玉璽殘角按入秋泓刀柄蓮花紋心。刀身突然迸發龍吟,沉香舍利遇水汽化作青煙,煙中顯化出二十年前玉璽碎裂的真相——竟是童貫指使遼國劍客所為!
    "原來如此!"展雲翔刀劈暗河,水流被刀氣逼成漩渦。西夏刺客重甲被漩渦撕扯變形,胸甲縫隙間露出童貫府邸特製的梅花扣。
    汴京朱雀門城樓,梁紅玉劍挑十二盞孔明燈。燈麵"元佑黨人"血書遇風自燃,灰燼飄向蔡京府邸方向。"官家,火油暗道在太師橋!"
    趙佶赤足踏過燃燒的屋脊,袈裟浸透的毒血遇熱蒸騰成紫霧。大相國寺方向突然傳來九聲鍾鳴,紫霧中顯現出八百忠魂虛影,手持諫院密折撲向三處火油暗樁。
    "破!"趙佶咬破舌尖噴出血箭。血珠穿透紫霧,精準擊中童貫埋在暗樁中的西域火龍膠。本該爆燃的火油竟瞬間凝固,化作三條黑蛟盤踞街市。
    梁紅玉霓裳卷起燃燒的孔明燈殘骸,劍氣催動燈骨射向黑蛟七寸。燈骨入石三分,釘住的正是童貫與西夏往來的密信原件!
    潼關城頭,韓世忠陌刀劈碎最後架投石機。梁紅玉突然扯住他殘破戰袍:"看冰麵倒影!"
    黃河冰層下的蘇軾鐵牛像雙目突然睜開,牛角《水調歌頭》詞句投射在雲層上。月光透過詞句間隙,在敵陣顯化出真正的糧草囤積點——竟是童貫在鄭州的私宅!
    "好個借刀殺人!"韓世忠獨臂舉起令旗。殘存的八架床子弩同時轉向,淬毒弩箭撕開夜空,箭尾係著的《元佑軍資錄》殘頁在風中嘩啦作響。
    西夏鐵鷂子重騎突然陣型大亂。梁紅玉劍點冰麵,寒氣順著敵軍馬蹄蔓延,玄鐵重甲縫隙間凝出霜花——正是蘇軾在鐵牛角中暗藏的克甲秘術!
    龍門山巔,展雲翔秋泓刀貫穿最後名西夏百夫長。玉璽殘角與刀柄蓮花紋完美契合的刹那,山腹傳來齒輪咬合聲。釋迦牟尼像雙掌緩緩合十,掌心機關吐出個青銅匣。
    匣中《青囊書》殘頁遇風即化,灰燼凝成華佗五禽戲圖譜。展雲翔按圖運氣,秋泓刀突然脫手飛旋,刀氣在山壁刻出完整的《龍門二十品》——缺失的碑文竟是童貫祖輩參與黨爭的罪證!
    "原來因果早種..."展雲翔揮刀劈向山澗。刀氣斬斷瀑布的瞬間,水簾後露出北魏年間的鎮河碑,碑文記載的治水策與蘇軾密檔完全吻合。
    蔡京府邸地下丹房,趙佶袈裟已燃起青焰。梁紅玉劍挑丹爐蓋,爐中沸騰的卻不是丹藥,而是童貫與金國往來的蠟丸密信。
    "官家小心!"梁紅玉霓裳卷起三枚蠟丸。趙佶突然並指如刀,指尖血珠穿透蠟封,信紙展開竟是宋金海上之盟的篡改版——約定割讓之地多出燕雲十六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丹房梁柱突然崩裂,二十名契丹死士破瓦而下。趙佶袈裟鼓蕩如帆,浸透毒血的僧袍掃過敵刃,精鋼彎刀竟被腐蝕出蜂窩孔洞。梁紅玉劍刺地磚,劍氣激發的機關噴出陳年雄黃酒,契丹人麵甲縫隙頓時冒起青煙。
    "這才是真正的焚城計!"趙佶赤足踏過燃燒的密信,灰燼中顯化出童貫筆跡:亥時三刻火燒翰林院。
    潼關甕城內,韓世忠陌刀插地三寸。梁紅玉劍鋒挑起西夏統帥頭盔,麵甲下竟是童貫養子麵容。"老賊果然通敵!"
    殘存的西軍突然倒戈,刀鋒直指韓世忠後心。"等的就是你們!"韓世忠獨臂掄起陌刀,刀背狼頭雕紋突然噴射毒針——正是靜塞軍當年清理叛徒的機關。
    梁紅玉霓裳卷起燃燒的軍旗,火光中映出倒戈士兵頸後刺青:童貫私軍的獠牙鬼麵標記。秋泓刀破空而至,刀氣掀翻三架雲梯,梯身榫卯處露出延福殿匠作監的梅花烙。
    "清君側!"韓世忠陌刀指天。幸存的楊字營老兵突然撕開戰袍,露出脊背"元佑"刺青——竟是蘇軾當年親訓的義軍!
    大相國寺地宮中央,趙佶將玉璽殘角按入司馬光碑。碑文"正氣"二字突然脫落,露出《青囊書》最終章:以毒攻毒之法。
    "原來如此..."趙佶扯下燃燒的袈裟。梁紅玉劍鋒劃過其脊背,毒血噴濺在玉璽殘角上。和氏璧遇帝王血突然複原,傳國玉璽完整現世的刹那,地宮八百忠魂骸骨齊誦《正氣歌》。
    汴京城外,童貫親率的五萬叛軍突然陣腳大亂。士兵手中火把相繼爆燃,火焰中顯現出玉璽光影。"天命在宋!"叛軍紛紛倒戈,火把投向童貫所在的樓車。
    龍門山新碑前,展雲翔秋泓刀歸鞘。玉璽完整後自動飛入釋迦牟尼像掌心,佛像雙目淌下石淚,淚痕竟是《資治通鑒》缺失的黨爭篇。
    潼關城頭,韓世忠陌刀劈碎最後麵西夏狼旗。梁紅玉劍指恢複的漕運河道:"該清理朝堂了。"
    大相國寺晨鍾響徹汴京。趙佶赤足立於燃盡的袈裟灰燼中,新生皮膚上《武經總要》刺青已轉為金色。八百忠魂骸骨化作舍利,嵌入司馬光碑形成新的《元佑黨人碑》。
    黃河波濤轟鳴東去,秋泓刀在碑前震顫不止。展雲翔望向汴京方向,玉璽歸位的虹光正穿透雲層——新的江湖,才剛開始。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