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夜裂龍鱗

字數:2663   加入書籤

A+A-


    三更梆子敲到第二聲時,臨安城頭的銅鈴突然齊聲炸裂。
    韓世忠猛地睜開眼,手中酒碗裏的黃酒泛起漣漪。老將軍翻身躍上靈隱寺飛簷,斷刀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太廟方向九道狼煙衝天而起,正是當年約定的緊急軍訊!
    偏殿燭火搖曳,嶽元帥贈的護心鏡突然滲出朱砂。韓世忠五指扣住鏡緣,鏡麵竟映出二十年前朱仙鎮大捷的景象:嶽家軍的"嶽"字旗插上城頭時,旗杆底部分明有道新添的裂痕!
    "不好!"
    老將軍抓起斷刀破窗而出,靴底剛沾地就覺不對——青石板縫裏滲出的不是夜露,而是帶著鐵鏽味的黑血!
    趙佶赤足踏過太廟丹墀,七十二枚金針在袖中嗡嗡震顫。
    帝王指尖撫過裂開的蟠龍柱,青磚縫隙突然射出三支弩箭!袈裟翻卷如雲,金針釘住箭尾的刹那,箭杆上顯露的徽記讓帝王瞳孔驟縮——竟是柔福帝姬當年佩戴的鳳紋!
    "官家當心!"
    楊驚鴻的銀槍破空而來,槍尖挑飛第四支暗箭。少年背後的"盡忠報國"刺青突然滲血,槍杆蟠龍紋與柱上裂痕竟嚴絲合縫:"這裂痕走向...是河圖洛書的死門!"
    韓世忠的怒吼從牆外傳來,斷刀劈開太廟側門時,老將軍虎目圓睜——供奉太祖牌位的龍案上,赫然擺著金國狼主的青銅麵具!
    寅時初刻,錢塘江突然傳來悶雷般的轟鳴。
    楊驚鴻銀槍點地躍上鍾樓,隻見江心漩渦中升起九座青銅巨鼎。鼎耳銅鈴震落三百支毒箭,箭雨籠罩臨安城的刹那,少年槍出如龍——
    "叮叮叮!"
    槍尖金絲纏住七支毒箭,箭杆上刻著的生辰八字讓楊驚鴻心頭巨震:這分明是二十年前被劫宗室子弟的生辰!
    韓世忠的斷刀已劈開第一座銅鼎,鼎中湧出的黑血濺在刀身,竟化作汴京陷落時的景象:"直娘賊!這鼎裏封著當年劫走的汴河水!"
    趙佶的袈裟突然鼓蕩如帆,七十二枚金針結成北鬥陣。
    帝王雙指夾住從鼎中飛出的金釵,釵頭血鳳的眼珠突然轉動——這分明是柔福帝姬及笄時的發飾!袈裟內襯的《清明上河圖》突然滲出墨跡,虹橋下的船夫化作持弩甲士,箭矢直指第九座銅鼎。
    "韓卿,劈坎位!"
    斷刀帶著風雷之勢斬落,鼎身裂開的瞬間,江底升起十二道金牌虛影。韓世忠怒發衝冠,刀背拍碎三道虛影:"秦檜老賊,死了還要作祟!"
    楊驚鴻的銀槍突然脫手,槍杆嵌入蟠龍柱裂縫。少年背後的刺青滲出血珠,竟在柱麵凝成完整的金國邊關圖:"狼主在居庸關藏了十萬鐵騎!"
    五更梆響,太廟地磚突然塌陷。
    趙佶袈裟卷住楊驚鴻急退,七十二枚金針釘入地麵裂縫。地宮深處傳來機括轉動聲,十八尊青銅甲士破土而出,手中陌刀竟刻著嶽家軍編號!
    "是朱仙鎮戰死的兄弟!"
    韓世忠虎目含淚,斷刀架住劈來的陌刀。老將軍突然旋身反劈,使的正是當年嶽元帥所授"斷水刀法",刀鋒過處,甲士胸甲崩裂——內裏藏的竟是汴京皇宮的琉璃瓦!
    楊驚鴻銀槍挑開第三尊甲士麵罩,少年突然厲喝:"官家看這刺青!"甲士脖頸處,赫然是柔福帝姬隨侍女官的梅花烙印!
    晨光初露時,趙佶的僧鞋踏碎第九尊甲士。
    帝王指尖金針刺入地宮中樞,機關轉動的轟鳴中,整座太廟開始傾斜。韓世忠的斷刀插進龍案裂縫,老將軍雙臂筋肉暴起:"驚鴻,取虹橋下的弩機!"
    楊驚鴻槍尖挑起《清明上河圖》殘卷,圖中酒旗突然化作機簧。少年扣動弩機的刹那,三百支精鋼箭釘入地宮四壁——箭尾綁著的,竟是二十年前被劫的歲幣清單!
    "原來如此!"
    趙佶袈裟突然展開如幕,金針在朝陽下拚出完整邊關圖。帝王雙掌拍向龍柱裂痕,太廟地基深處傳來鎖鏈崩斷的巨響——九座銅鼎同時炸裂,鼎中飛出的不是毒砂,而是當年嶽元帥親筆寫的《北伐策》!
    日上三竿時,臨安城頭的銅鈴突然重鑄。
    韓世忠的斷刀釘在太廟匾額上,刀身映出的火光裏,"嶽"字旗正在居庸關升起。老將軍靠著龍柱坐下,懷中《北伐策》的墨跡未幹,恍若昨日嶽元帥帳中手書。
    楊驚鴻跪在江灘,銀槍紅纓散入波濤。少年撕開衣襟,背後"盡忠報國"的刺青滲出血珠,在沙灘上匯成燕雲十六州的山河輪廓。
    趙佶赤腳踏進東海,懷中金釵突然自鳴。三百裏外汴梁舊宮,那口塵封二十年的景陽鍾無風自響,鍾聲蕩開時,居庸關外的金國狼旗齊根而斷!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