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龍吟長空

字數:3078   加入書籤

A+A-


    江心漩渦卷起百丈狂瀾,韓世忠手握楊再興的蟠龍鐵槍,槍尖挑著半幅《紹興和議》。老將軍須發倒豎,斷刀缺口與槍杆龍紋嚴絲合縫的刹那,二十年前黃天蕩的火光在瞳孔深處炸開。
    "元帥,末將今日替您雪恨!"
    鐵槍破空之聲宛如龍吟,槍影過處竟浮現出楊再興陷小商河時的英姿。完顏宗望咽喉處的血洞突然迸發金光,楊驚鴻的銀槍應聲而鳴,少年背後的山河脈絡如活物般遊動,在江麵鋪就北伐之路。
    趙佶赤腳踏浪而來,袈裟下擺浸透的血水在漩渦邊緣繪出汴梁城廓。他指尖七十二枚金針淩空飛旋,將三百盞血菩提河燈釘成北鬥陣型:"狼主可識此燈芯?"金針挑開燈罩,露出燈芯裏纏繞的銀白發絲,"這是三千汴梁宮娥的頭發,每根都浸過柔福帝姬的眼淚。"
    完顏宗望鐵浮屠鎧甲縫隙滲出黑血,想要掙紮卻被金針釘死在漩渦中心。趙佶袈裟突然展開,內襯《千字文》化作漫天金蝶撲向金國狼主。每隻金蝶翅尖都帶著青銅鼎的碎屑,在晨光中折射出契丹文"靖康恥"。
    "當年你們掠走的不止宮娥。"帝王的聲音突然變得溫柔,袈裟卷起江底淤泥,"還有這個。"泥漿褪去後現出一方繡繃,上麵殘留著半幅未完成的並蒂蓮。
    韓世忠突然跪地長嘯。老將軍認得這繡繃邊角染著的胭脂——正是柔福帝姬及笄那年,他在汴梁燈市為小公主挑選的南海朱砂。
    楊驚鴻的銀槍突然發出悲鳴。槍尖挑開狼主胸甲,露出心口紋著的"臣構言"血書。少年眼中迸出血色:"原來莫須有的罪名,早在這肮髒皮肉上!"
    "驚鴻且慢!"趙佶的金針突然釘住銀槍,"這血書要用禪鋒來破。"他撕開僧袍露出胸膛,心口箭傷處赫然紋著《滿江紅》詞句。金針刺入"朝天闕"三字的刹那,江底突然傳來龍吟。
    沉船殘骸應聲浮起,三百具白骨持械立於船頭。韓世忠的斷刀突然飛入為首白骨手中,老將軍熱淚縱橫:"張憲將軍...是張憲將軍的遺骨啊!"
    白骨陣列突然轉向北方,眼窩中血色磷火大盛。趙佶袈裟卷起青銅鼎碎片,在漩渦中心拚出完整鼎身。當最後一片契丹文歸位時,鼎腹內層鐫刻的《清明上河圖》突然活了過來。
    "柔福的繡繃在此。"帝王將染血繡繃覆於鼎口,"狼主請看,這才是真正的汴梁!"
    虹橋段上柔福帝姬的虛影正在刺繡,針腳遊走處竟將金國樓船錨鏈繡入畫中。完顏宗望突然慘叫——那些鎖住大宋江山的錨鏈,此刻正從畫中伸出,將他渾身筋骨寸寸絞斷。
    "禪鋒之道,在於因果輪回。"趙佶的金針突然刺入自己眉心,鮮血順著針尖滴入鼎中。鼎身二十八宿紋逐一亮起,映出嶽飛的戰甲虛影:"諸位,隨我北望中原!"
    江麵突然升起七道水柱,每道水柱中都浮著黃天蕩陣亡將士的兵器。韓世忠的斷刀自動飛向楊再興鐵槍,兩件兵器相撞的瞬間,竟在江心炸出當年小商河血戰的虛影。
    楊驚鴻突然躍上高空,銀槍劃破晨霧。少年背後的山河脈絡完全展開,竟與趙佶袈裟上的《山河社稷圖》嚴絲合縫。槍尖刺入漩渦中心的刹那,三百盞河燈同時爆燃,將金國樓船殘骸燒成赤色流星。
    "狼主可知何為龍吟?"趙佶赤腳踏上燃燒的船骸,"這是大宋山河的悲鳴。"他雙手結印,七十二枚金針突然匯聚成劍,劍身浮現"湛盧"二字。
    完顏宗望的瞳孔突然收縮。他認得這把劍——二十年前掠走徽欽二帝時,正是此劍斬斷了汴梁城頭的龍旗。此刻劍鋒所指處,沉江的歲幣銅錢突然升空,在朝陽中拚成"還我河山"。
    楊驚鴻的銀槍突然刺穿狼主咽喉,槍杆蟠龍紋遊入傷口。少年背後的山河脈絡順著槍身蔓延,竟在完顏宗望皮膚上繪出燕雲十六州的地形圖。
    "這一槍,為三千宮娥。"槍尖一抖,狼主右臂齊肩而斷。
    "這一槍,為二聖蒙塵。"左腿應聲碎裂。
    "這一槍——"少年突然轉身,銀槍化作遊龍直取心窩,"為嶽元帥!"
    韓世忠的斷刀突然橫空劈來,刀氣斬開狼主胸甲。老將軍白發飛揚:"讓他看著!"刀尖挑著半張人皮符紙,正是當年掠走的汴梁戶冊,"讓他看著自己如何灰飛煙滅!"
    趙佶的袈裟突然化作漫天金蝶,每隻金蝶都銜著一枚帶血的銅錢。帝王赤腳踏上銅錢陣,腳下"靖康"二字突然流出血淚:"柔福,看好了。"
    三百金蝶同時撲向完顏宗望,蝶翅割開鐵浮屠鎧甲的聲響宛如梵唱。當最後一隻金蝶穿透心髒時,狼主屍體突然自燃,灰燼中浮現出《紹興和議》全文,每個"臣構言"都在血火中扭曲成"殺無赦"。
    江風驟起,沉船上的三百白骨突然列陣向北。楊驚鴻銀槍駐地,山河脈絡順著槍杆流入江底,竟在漩渦中心鋪出直通汴梁的血路。少年轉身跪在趙佶麵前:"請陛下準臣為先鋒!"
    "驚鴻可知何為禪鋒真意?"趙佶指尖金針突然刺入少年眉心,"鋒是嶽飛的槍,禪是柔福的繡。"針尖帶出的血珠在空中凝成"精忠報國","此去汴梁,不必回頭。"
    韓世忠突然撕開戰袍,心口箭傷處赫然紋著"盡忠報國"。老將軍將斷刀插入船板:"二十年前黃天蕩的火,該燒到五國城了!"
    江麵突然沸騰,三百白骨持械躍入水中。趙佶袈裟卷起青銅鼎,鼎中《清明上河圖》鋪展成十丈長卷。虹橋段上,柔福帝姬的虛影突然轉頭微笑,繡針引著金國樓船錨鏈,將整幅長卷釘在汴梁城頭。
    "世忠,該走了。"帝王赤腳踏上血路,身後江霧中浮現出延福宮的飛簷,"告訴趙構,他的龍椅在五國城。"
    朝陽刺破雲層時,江心隻剩三百盞河燈順流而下。每盞燈芯都燃著血色菩提,燈影中隱約可見僧人赤足踏浪,身後跟著白發將軍與銀槍少年,漸漸融入北方的晨光。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