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無敵艦隊

字數:3900   加入書籤

A+A-


    永昌十六年,在李定國出征西伯利亞時,大明的北洋水師已打造完成,共有作戰鐵甲艦十二艘,補給艦十二艘,分為四個艦隊,分別是登州艦隊、萊州艦隊、複州艦隊、釜山艦隊。
    北洋水師大都督由鄭成功擔任。
    南洋水師也打造完成,規模與北洋水師相當,大都督由盧師準擔任。
    盧師準畢業於登州水師學堂,為永昌八年進士,今年36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
    盧師準的父親是大明功臣名將盧象升,由於太監監軍扯皮使盧象升陷入敵陣犧牲。
    永昌十六年春,永昌帝派鄭成功率北洋水師東征扶桑,其所率四個艦隊提督分別是王錦盛、王錦世、李佳、周雄鷹。
    王錦盛、王錦世是皇子,李佳是五軍副都督李二貴長子,周雄鷹是遼沈大都督周遇吉長子。
    永昌帝將北洋水師命名為無敵艦隊,二十四艘軍艦共計四萬餘人東征日本。
    永昌十六年三月初一,登州港。
    晨霧還未散盡,九艘鐵甲戰艦已經整齊地排列在港灣內。黑漆船身上"登州萊州"“複州”等白色大字在朝陽下格外醒目,每艘戰艦的主桅上都懸掛著明黃底色、繡有"大明北洋水師"字樣的龍旗。
    鄭成功站在旗艦"無敵號"的飛橋上,手持單筒望遠鏡掃視海麵。這位三十七歲的水師大都督身著藏青色呢料軍裝,領口金線繡著的浪花紋飾隨著海風輕輕擺動。在他身後,三門140毫米主炮的炮管反射著冷光。
    "報告大都督!"傳令兵快步上前,"萊州艦隊發來旗語,已完成彈藥裝載。"
    鄭成功微微頷首,目光轉向碼頭。那裏,最後一批補給物資正通過蒸汽起重機吊裝上一艘補給艦。穿著藍色號衣的工人們喊著號子,將成箱的罐頭食品和醫藥用品送入船艙。
    "李提督到!"
    鄭成功轉身,看見登州艦隊提督李佳正沿著舷梯走來。這位五軍副都督的長子年僅二十八歲,卻已是海軍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此刻他手裏捧著一卷海圖。
    "大都督,參謀部剛收到的情報。"李佳展開海圖,指著對馬海峽的位置,"德川幕府已經在對馬島增兵,宗家武士增加到八百人。"
    鄭成功輕笑一聲,手指敲擊著黃銅包邊的欄杆:"八百武士?還不夠我們一艘艦的火力覆蓋。"他轉向身旁的書記官,"傳令各艦,明日辰時啟航,首站釜山。"
    當夜,登州城內燈火通明。水師學堂的學員們擠在碼頭邊,爭相目睹這些鋼鐵巨艦。十七歲的施臣明——未來的水師名將——此刻正趴在最前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鎮遠號"艦首那門可旋轉的140毫米主炮。
    "聽說一炮能轟塌半座城牆..."少年喃喃自語。
    三月十五,釜山港。
    王錦盛站在"平壤號"的艦橋上,望著遠處緩緩駛來的登州艦隊。這位二十二歲的皇子身著與普通軍官無異的製服,唯有領章上的四爪金龍顯示著他的特殊身份。
    王錦盛是貴妃張雪的兒子,登州水師學堂畢業。
    "發信號,讓補給船靠上去。"他對身旁的侍衛長說道。
    當鄭成功的旗艦駛入港灣時,港內所有戰艦同時鳴放禮炮。二十一響過後,港區上空彌漫著硝煙的氣息。
    下午的軍事會議在釜山都督府舉行。巨大的沙盤上,日本列島的地形栩栩如生。鄭成功用一根細長的紫檀木棍點著對馬島:
    "據錦衣衛密報,德川家綱已命九州各藩備戰。但幕府內部並不團結——"木棍移到長崎,"島津光久一直不滿幕府壓製,而長州藩毛利綱廣更是暗中擴軍。"
    李佳補充道:"我軍參謀部建議采取"分而治之"之策。先取對馬立威,再爭取薩摩、長州兩藩保持中立,集中力量打擊幕府嫡係。"
    王錦世——永昌帝第二子——突然插話:"何必如此麻煩?直接炮轟江戶,擒了那德川家綱便是!"
    王錦世是皇貴妃石紅玉的親生兒子,今年二十歲,先就讀於京師大學堂,又就讀於登州水師學堂。
    永昌帝讓他參與東征曆練。
    鄭成功搖頭:"殿下,征服一地易,統治一地難。日本諸侯林立,正可為我所用。"他指向沙盤上的幾個關鍵點,"控製長崎、平戶兩港,則鎖住日本對外貿易;占據佐渡金山,則斷其財源。"
    鄭成功又對身體微胖的朝鮮巡撫吳應熊道:“吳兄,我們東征的後勤補給關係蘇征的成敗,我欲先占領對馬島,將其建成東征軍的補給站,其建設和補給任務就交給您了請務必完成其艱巨之任務。”
    吳應熊立正敬了個軍禮道:“請大都督放心,一定完成任務!”
    會議結束時,鄭成功特別召見了兩位特殊人物——鄭芝龍舊部潘福和日本浪人天草四郎。前者精通日語,後者是島原之亂幸存者,對九州地形了如指掌。
    "明日午時啟航,"鄭成功最後命令道,"首戰對馬島!"
    三月二十,對馬海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宗義成站在嚴原城的了望台上,手中的南蠻望遠鏡不住顫抖。海平麵上,十二道煙柱如同惡龍般向島嶼逼近。最前方那艘巨艦的艦首,猙獰的撞角在陽光下泛著寒光。
    "明...明軍真的來了!"這位對馬藩主轉身對家臣吼道,"快點燃烽火!所有武士上城牆!"
    然而當第一發140毫米炮彈落在嚴原港時,宗義成就知道抵抗是徒勞的。炮彈擊中了碼頭邊的糧倉,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直接掀翻了附近的三座箭樓。緊接著,艦隊側舷的速射炮開始怒吼,彈雨覆蓋了整個港口區。
    "撤退!撤退到內陸!"宗義成扯著嗓子喊道,他的耳朵已經被炮聲震得流血。
    海上,"定遠號"的指揮室內,鄭成功正通過新安裝的傳聲筒聽取各炮位報告。
    "一號炮位準備完畢!"
    "二號炮位準備完畢!"
    鄭成功看向身旁的觀測官:"距離?"
    "一千八百米,風向東北,風速三節。"
    "全艦齊射!"鄭成功下令。
    八門主炮同時開火,艦身猛地一震。遠處嚴原城的石牆像積木般坍塌,城門樓直接消失在了火球中。
    與此同時,李佳指揮的陸戰隊已經乘小艇登陸。他們穿著新式防彈胸甲,手持後裝線膛槍,很快就擊潰了倉促組織起來的農兵隊伍。當太陽西斜時,大明龍旗已經在嚴原城天守閣上升起。
    是夜,鄭成功在繳獲的藩主府邸召見被俘的宗家家老。
    "告訴你們藩主,"鄭成功把玩著一柄繳獲的武士刀,"大明隻要對馬作為中轉基地,不會要宗家人性命。但若敢暗中報信,殺無赦!"刀尖突然刺入榻榻米,宗義成及其家族嚇的渾身抖若篩糠,忙跪下連聲稱是。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