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計謀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A+A-


    明國軍隊占領新鹿特丹市新奧爾良城)的消息,如同一把投入沸油的烈火,迅速在美洲大陸的歐洲殖民勢力間炸開。
    法蘭西駐聖路易總督皮埃爾·德·博蒙聽聞後,將手中的羊皮地圖狠狠摔在雕花橡木桌上,鎏金燭台被震得左右搖晃,蠟油滴落在標注著密西西比河的區域,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戰火。
    英格蘭駐費城總督詹姆斯·霍華德則在私人書房裏反複摩挲著刻有王室徽章的銀質懷表,壁爐裏的火焰將他的影子投射在牆上,如同扭曲的巨獸。
    兩位總督幾乎同時派出快馬信使,沿著泥濘的驛道日夜兼程趕往休斯敦。當他們的代表抵達荷蘭總督亨德裏克·範·德·布魯根的官邸時,庭院裏的風車仍在吱呀轉動,鬱金香花海卻掩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三方代表圍坐在鋪著鹿皮的長桌前,桌上攤開的地圖上,新鹿特丹市被朱紅色的蠟筆重重圈起,宛如一道滲血的傷口。
    “東方人的戰船能搭載十二門後膛炮,他們的火器射程比我們的長銃多出三分之一!”荷蘭總督用鐵製圓規狠狠戳向雅妃城的位置,金屬與桌麵碰撞出刺耳的聲響,“若不趁他們根基未穩將其鏟除,日後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都將落入明國之手!”法蘭西代表的羽毛筆在羊皮紙上沙沙作響,記錄著每一個關鍵信息,而英格蘭代表則不動聲色地轉動著手中的翡翠戒指,目光陰沉。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烈磋商,三方最終達成協議:法蘭西提供二十艘配備旋轉炮的快速帆船,英格蘭調撥十五艘裝備加農炮的重型戰艦,荷蘭則貢獻三十艘擅長近海作戰的蓋倫帆船。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還秘密聯絡了遠在加勒比海的西班牙艦隊,承諾戰後瓜分明國軍艦和武器,換取西班牙提供的火藥與炮彈。一時間,休斯敦港內叮叮當當的造船聲晝夜不息,鐵匠鋪的火星濺落在油汙的甲板上,仿佛隨時都會點燃整片海域。
    1771年的盛夏,潮濕的季風裹挾著鹹腥的海水氣息撲向雅妃城。了望塔上的哨兵最先發現了天際線處密密麻麻的桅杆,如同一片黑色的森林在海麵上浮動。鄭宏接到急報時,正在阿帕拉契坊指導工匠改良印第安人的燧石斧,粗糲的鐵屑落在他銀鱗軟甲的縫隙間。他抬頭望向南方,眯起的眼睛裏閃過一絲寒光,將手中的斧頭重重砸在鐵砧上:“傳令下去,所有船隻進入戰鬥準備,烽火台即刻點燃狼煙!”
    城中頓時陷入緊張而有序的備戰狀態。婦女們帶著孩童躲進地窖,將糧食和水密封保存;工匠們推著裝滿火藥的木桶,沿著青石街道運往港口;印第安戰士們則在瓦坎的帶領下,手持塗著劇毒的箭矢,潛伏在阿巴拉契亞山脈的隘口。朱和偉身披玄鐵重甲,站在城牆最高處,用黃銅望遠鏡觀察著聯合艦隊的動向。他注意到敵方戰艦的陣型經過精心編排:英格蘭的重型戰艦居中,形成堅不可摧的炮擊陣線;法蘭西的快速帆船分列兩翼,如同隨時準備撲擊的獵鷹;荷蘭的蓋倫帆船則負責殿後,確保補給線的安全。
    “鄭都督,敵方戰艦數量是我們的三倍有餘,且火炮射程在順風條件下可能超過我們。”朱和偉擦拭著額頭的汗水,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慮。鄭宏卻突然笑了,他伸手取下腰間的螭紋寶劍,在陽光下緩緩抽出,寒芒映照著他堅定的麵容:“當年戚家軍抗倭,十敵一又如何?傳令全軍,將新研製的開花彈全部裝填;讓水師在海灣入口布下鐵鏈與暗樁,給這些紅毛鬼設個‘龍門陣’!”
    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們站在旗艦甲板上,望著城牆上飄揚的“明”字大旗,臉上寫滿了傲慢。法蘭西的佩德羅·德·阿爾瓦雷斯舉起鍍金單筒望遠鏡,看到明軍戰艦整齊排列在港口,卻發現對方並未主動出擊,不禁嗤笑:“這些東方人果然被嚇破了膽!傳令先鋒艦隊,試探性炮擊!”隨著一聲令下,法蘭西戰艦的旋轉炮率先發出怒吼,炮彈劃過天空,在離城牆還有百步之遙的海麵上炸開,激起巨大的水柱。
    就在聯合艦隊的先鋒船隻駛入海灣的瞬間,明軍設在海底的鐵鏈突然收緊,如同巨蟒纏住獵物的身軀。幾艘荷蘭蓋倫帆船躲閃不及,船底被鐵鏈劃破,海水洶湧灌入。與此同時,明軍軍艦上的火炮齊鳴,十二門120毫米後膛炮噴出橘紅色的火焰,開花彈準確地落在敵方密集的船隊中。爆炸聲此起彼伏,木屑與人體殘肢在空中飛舞,染紅了大片海域。
    “中計了!後撤!”佩德羅聲嘶力竭地喊道,但為時已晚。明軍隱藏在礁石後的小型戰船突然殺出,船上的機槍手們排槍齊射,鉛彈如雨點般落在敵方甲板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帕拉契部落的印第安戰士們從山林間躍出,他們乘坐著用樹皮和藤蔓製成的簡易皮筏,向聯合艦隊投擲塗滿瀝青的火把。熊熊烈火借著風勢迅速蔓延,將幾艘木質戰船變成了燃燒的火炬。
    英格蘭指揮官詹姆斯見勢不妙,連忙指揮重型戰艦進行反擊。但明軍巧妙地利用海灣的地形,將戰船分散成小隊,在礁石群中靈活穿梭,讓敵方的大型火炮難以瞄準。
    鄭宏親自駕駛旗艦“永樂號”,帶領精銳水師直插聯合艦隊的中軍。“永樂號”上的巨炮轟鳴不斷,每一發炮彈都能在敵方戰艦上撕開巨大的裂口。當明軍戰船逼近時,士兵們手持鉤索躍上敵艦,與歐洲士兵展開慘烈的白刃戰。
    戰鬥持續到深夜,海麵上漂浮的屍體和燃燒的船隻將夜空映照得通紅。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們這才發現,明軍不僅擁有先進的火器,更可怕的是他們與當地印第安部落的緊密合作。阿帕拉契戰士們熟悉地形,常常從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動襲擊,讓歐洲士兵防不勝防。瓦坎帶領的獵手小隊甚至潛入敵方補給船,將火藥庫引爆,巨大的爆炸聲震得整片海域都在顫抖。
    “我們不能再這樣耗下去了!”亨德裏克望著逐漸沉沒的座艦,絕望地喊道。三方指揮官經過緊急磋商,決定暫時撤退,重新集結兵力。但明軍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鄭宏下令點燃預先準備好的火船,數十艘載滿易燃物的小船順流而下,如同一條條火龍撲向敵方艦隊。聯合艦隊在混亂中互相碰撞,許多船隻還未來得及啟航就被火船焚毀。
    當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雅妃城時,海麵上漂浮著大量破碎的船板和腫脹的屍體。鄭宏和朱和偉站在城牆上,看著狼狽逃竄的聯合艦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他們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勝利。聯合艦隊雖然遭受重創,但根基未損,必將卷土重來。
    戰後的雅妃城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太久。鄭宏深知,聯合艦隊的失敗隻會讓歐洲殖民者更加瘋狂。他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與將領們商討下一步的戰略。一位老將領擔憂地說:“都督,我們雖然贏了這一仗,但火藥和箭矢消耗巨大,補給線也麵臨被切斷的危險。”鄭宏沉思片刻,說道:“從今天起,我們不僅要備戰,更要備荒。派人在周邊尋找硝石礦脈,建立自己的火藥工坊;同時,組織百姓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糧食和麻類作物,確保自給自足。”
    在加強軍事防禦的同時,鄭宏還不忘鞏固與印第安部落的聯盟。他親自前往阿帕拉契部落,將繳獲的歐洲火器和鎧甲贈送給部落勇士,並承諾傳授他們鑄造鐵器的技術。部落老者感動得熱淚盈眶,將祖傳的鷹羽冠戴在鄭宏頭上:“從今日起,我們阿帕拉契人與大明同生共死!”其他印第安部落聽聞明軍的勝利,也紛紛派出使者,表示願意加入抗敵聯盟。
    然而,歐洲殖民者並未就此罷休。在休斯敦,法蘭西、英格蘭和荷蘭的總督們正在召開緊急會議。他們的臉色陰沉,會議桌上擺滿了戰損報告。“這次失敗是我們輕敵了,但明國也並非不可戰勝。”皮埃爾·德·博蒙咬牙切齒地說,“我們需要更先進的武器,更周密的計劃。”詹姆斯·霍華德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可以聯合葡萄牙和西班牙,組建一支更大的艦隊。同時,煽動那些對明國不滿的印第安部落,讓他們從內部瓦解明軍。”
    這個陰險的計劃很快付諸實施。歐洲殖民者通過傳教士和商人,在印第安部落中散布謠言,聲稱明軍占領土地是為了奴役他們。一些意誌不堅定的部落首領開始動搖,對明軍產生了懷疑。更糟糕的是,歐洲人從本土運來新型的燧發槍和臼炮,裝備了新的艦隊。
    鄭宏通過情報網得知了這些消息,他意識到,下一場戰鬥將更加艱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反而激勵將士們:“敵人越強大,我們越要證明,大明的旗幟必將在這片土地上永遠飄揚!”他開始訓練印第安戰士使用火器,組建混合編隊;同時,派遣間諜深入歐洲殖民地,破壞他們的武器生產和補給線。
    在雅妃城的街巷裏,工匠們日夜趕工,打造新的戰船和火炮;學堂裏,孩子們不僅學習漢語和算術,還了解到歐洲殖民者的暴行;農田中,百姓們辛勤勞作,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儲備糧食。整個城市都在為一場生死之戰做準備,每個人都明白,他們守護的不僅是一座城,更是大明在美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