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遲來的巨龍:烏蘭圖雅使團抵達

字數:3729   加入書籤

A+A-


    曆史的車輪在廣袤的歐亞大陸上碾過,烏蘭圖雅使團及張彥澤的加強師,自1675年春季從北京浩蕩出發,其行程卻遠非一帆風順。當隊伍行進至帝國新設的準噶爾行省與哈薩克行省的交界地帶時,遭遇了哈薩克汗國內部幾個桀驁不馴的大部落發動的、規模不小的叛亂。叛軍試圖切斷這條連接東西方的帝國命脈,劫掠商隊。
    麵對突發情況,烏蘭圖雅展現出非凡的決斷力與政治智慧。她並未選擇繞道,而是命令張彥澤將軍以雷霆手段迅速擊潰叛軍主力。張彥澤的加強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龍威”坦克在草原上的首次實戰便展現出恐怖的碾壓能力,配合步兵和“雲雀”直升機的空中打擊,叛軍頃刻間土崩瓦解。然而,烏蘭圖雅深知單純的武力鎮壓隻能治標。她憑借自己蒙古黃金家族後裔的尊貴身份和在這些草原部落中如同“女神”般的崇高聲望源於她對部落的尊重、公正的調解以及之前代表大明給予的援助),親自出麵安撫各部首領。她召集大會,重申大明保護商路、促進貿易、尊重各部傳統的政策,嚴懲煽動叛亂的少數頭目,同時慷慨地賞賜忠誠和歸順的部落。在她的恩威並施下,動蕩的局勢迅速平息,兩個行省的部落重新歸心。這場平叛與安撫,雖然耗費了數月時間,卻徹底穩固了大明帝國在這片戰略要地的統治,其深遠意義遠超一次簡單的軍事行動。
    因此,當使團龐大的隊伍終於穿越安納托利亞高原,於1676年的春天比原計劃晚了近一年),出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一側的斯庫台uskudar),隔海眺望那座象征著東西方交匯點的偉大城市——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時,已是萬物複蘇的季節。然而,這遲來的巨龍,其威勢絲毫未減。
    消息早已傳遍全城。當懸掛著巨大明黃龍旗、由鋼鐵巨獸坦克、卡車)和前所未見的“鐵鳥”直升機)組成的龐大使團,在張彥澤將軍率領的、軍容鼎盛、裝備著令奧斯曼士兵瞠目結舌的先進武器的明軍護衛下,緩緩通過金角灣上的浮橋加拉塔大橋),進入歐洲一側的佩拉區gaata),並最終在托普卡帕宮外寬闊的皇家廣場今蘇丹艾哈邁德廣場區域)列陣時,整個伊斯坦布爾沸騰了,隨即陷入了一種巨大的、近乎窒息的震撼與死寂之中。
    鋼鐵洪流的震撼展示
    按照事先的溝通和烏蘭圖雅的安排,在正式覲見蘇丹之前,大明使團將在托普卡帕宮外的廣場及周邊開闊地進行一次小規模的、但極具衝擊力的軍事裝備展示。這既是彰顯國威,也是一種無聲的威懾和談判籌碼。
    穆罕默德四世蘇丹在法佐·艾哈邁德帕夏及一眾帝國核心重臣包括新上任的遠征軍總司令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海軍卡普丹帕夏等)的簇擁下,登上了托普卡帕宮麵朝廣場的高聳宮牆。為了看得更清楚,蘇丹甚至命令撤去了部分遮擋視線的華麗帷幔。他踮著腳,努力望向廣場,尋找著那位傳說中的“漂亮東方美女”的身影。然而,首先映入他和大臣們眼簾的景象,卻讓他們瞬間忘記了美女,隻剩下無與倫比的視覺與心靈衝擊!
    1. 鋼鐵巨獸的咆哮坦克展示):
    十二輛“龍威”型主戰坦克如同匍匐的鋼鐵巨獸,在廣場一側列成兩排。它們龐大的身軀長近7米,寬3米多,高2.5米)在陽光下反射著冷峻的幽光,厚重的傾斜前裝甲給人以堅不可摧的感覺。最令人膽寒的是那根粗壯的75毫米線膛炮管,黑洞洞的炮口仿佛能吞噬一切。
    機動演示: 隨著指揮官旗語揮下,引擎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十二輛坦克同時啟動,沉重的履帶碾壓著古老的石板地麵,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吱”聲和沉悶的轟鳴。它們並非緩慢笨拙,而是展現出驚人的靈活性與速度!快速轉向、急停、原地掉頭……沉重的鋼鐵之軀在廣場上卷起煙塵,留下深深的履帶印痕。它們甚至表演了碾壓事先布置好的、模擬土木工事的厚重木牆和磚石矮牆。木牆如同紙片般被撕碎,磚石結構在履帶下發出令人心悸的崩裂聲,瞬間化為齏粉!這一幕讓所有觀禮的奧斯曼軍官,尤其是經曆過奇吉林泥濘困境的將領們,瞳孔劇烈收縮。他們的“沙希”巨炮需要多少牛馬、多少時間才能移動?而眼前這些鋼鐵怪物,卻能無視地形,快速機動,摧毀工事如履平地!
    火力威懾空包彈): 展示的最後,一輛領頭的“龍威”坦克將炮口緩緩抬起,對準了遠處金角灣海麵上一個無人小島礁已清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發射空包彈,但聲響和炮口焰極其震撼),炮口噴吐出巨大的火球和濃煙!雖然看不到實彈落點,但那雷霆般的怒吼和瞬間爆發的威勢,足以讓宮牆上的蘇丹和大臣們下意識地後退半步,臉色發白。他們毫不懷疑,這一炮若打在君士坦丁堡那著名的狄奧多西城牆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2. 陸上迅影吉普車與卡車):
    十輛“遊隼”防彈吉普車如同敏捷的獵豹,在坦克方陣外圍進行高速機動表演。它們裝備著輕機槍未實彈),車身覆蓋的輕型複合裝甲在陽光下呈現獨特的質感。其速度之快、轉向之靈活,遠超奧斯曼人見過的任何馬車或騎兵。它們展示了快速護衛、穿插、火力支援機槍塔轉動瞄準)的能力。
    五十輛重型軍用卡車則展示了強大的運輸和後勤保障能力。它們運載著全副武裝的士兵士兵們背著自動步槍,整齊劃一地跳下車列隊),拖著野戰廚房、維修設備、甚至小型折疊橋梁模型,展示了這支軍隊強大的戰略投送和持續作戰能力。這龐大的後勤保障力量,是支撐遠征的關鍵,看得奧斯曼的後勤官員們目瞪口呆,心中默默計算著需要多少駱駝和馬車才能達到同等效果。
    3. 顛覆認知的步兵利器步槍與迫擊炮):
    一個連隊的大明陸軍步兵在廣場中央列隊,進行輕武器演示。
    “全無敵3型”自動步槍: 士兵們展示了其驚人的射速點射和短連發模式)、精準度快速瞄準射擊百米外的標靶,彈無虛發)以及最關鍵的——雨中射擊!幾台特製的高壓水車模擬出傾盆大雨,雨水澆在士兵和武器上。隻見士兵們從容不迫地拉動槍栓示意動作),扣動扳機!“砰!砰!砰!” 清脆的槍聲在雨幕中依舊穩定地響起,標靶上瞬間增添新的彈孔!這一幕徹底印證了易卜拉欣帕夏臨死前的哀嚎,也擊碎了奧斯曼人對自身燧發槍的最後一絲驕傲。宮牆上,負責耶尼切裏軍團的將領們臉色慘白,他們引以為傲的火力,在對方這種無視天氣、射速快、精度高的武器麵前,簡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驚雷”八零迫擊炮: 數門輕便的80毫米迫擊炮被快速架設。操作手熟練地裝填炮彈訓練彈)。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嗵!嗵!嗵!” 幾聲悶響,炮彈被射向空中,劃出高高的拋物線,精準地落在遠處模擬的敵軍塹壕區域沙坑),炸起大片塵土模擬爆炸效果)。其曲射能力、快速部署、對掩體後目標的打擊能力,再次讓奧斯曼將領們倒吸冷氣。他們的臼炮笨重難以機動,而對方這種小炮卻能隨步兵快速推進,提供即時火力支援。
    4. 蒼穹的統治者直升機登場):
    當人們以為震撼已經達到頂點時,天空傳來了異響。那是一種不同於任何鳥類、也不同於風聲的、低沉而有力的旋翼切割空氣的呼嘯聲,並且越來越近!
    十架“雲雀”多用途直升機,如同神話中的鋼鐵巨鳥,從金角灣方向低空飛來,編隊掠過托普卡帕宮的上空!巨大的旋翼攪動著氣流,掀起猛烈的狂風,吹得宮牆上眾人的袍袖獵獵作響,幾乎站立不穩,華麗的頭巾turban)和頭飾kavuk)都差點被吹飛。蘇丹穆罕默德四世嚇得緊緊抓住了禦座的扶手,臉色煞白。大臣們更是驚呼連連,不少人下意識地跪倒在地,口中念誦著經文,以為神跡或末日降臨。
    直升機編隊在廣場上空懸停、盤旋,展示著完美的操控性。其中兩架緩緩降落在廣場預留的空地上,旋翼慢慢停止轉動。艙門打開,數名全副武裝、裝備精良的大明特種偵察兵由李安親衛團精銳扮演)敏捷地跳下,迅速在直升機周圍建立警戒。另外幾架則展示了吊運輕型火炮模型、快速索降士兵從數米高度)、以及模擬對地攻擊機槍塔轉動瞄準,火箭發射巢展示)等戰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