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托普卡帕宮的怒火

字數:2941   加入書籤

A+A-


    托普卡帕宮,帝國權力的心髒。剛剛從亞德裏亞堡皇家獵場被緊急召回、身上還帶著些許風塵與不情願的蘇丹穆罕默德四世ehed iv),端坐在鑲嵌著無數寶石的黃金禦座之上,臉上帶著一絲被打擾遊獵興致的煩躁與不易察覺的緊張。他環視著下方肅立的帝國重臣,目光最終落在了禦座下方一個稍矮的華麗錦墩上——那裏坐著帝國真正的舵手,大維齊爾法佐·艾哈邁德帕夏。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
    禦座前方冰冷的金磚地麵上,跪著一個披頭散發、被粗大繩索五花大綁的魁梧身影——剛從奇吉林前線狼狽逃回的遠征軍總司令易卜拉欣帕夏。他身上的華麗鎧甲沾滿泥濘與幹涸的血跡,昔日的驕狂蕩然無存,隻剩下失敗的屈辱與對死亡的恐懼。
    穆罕默德四世冷冽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剮過易卜拉欣,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易卜拉欣!抬起頭來!告訴你的蘇丹,為什麽?為什麽我們光榮的帝國大軍,兩倍於那些莫斯科農夫,竟會被打得如此狼狽,連奇吉林的城牆都沒摸到就潰敗而回?你讓新月蒙羞!讓蘇丹蒙羞!” 他猛地一拍禦座的扶手,鑲嵌的寶石嗡嗡作響。
    易卜拉欣帕夏渾身一顫,額頭重重磕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響聲,聲音嘶啞而絕望:“至高無上的蘇丹陛下!真主在上,並非您的勇士不夠英勇!是……是沙俄人!他們使用了魔鬼的武器!”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充滿了驚恐與不甘,“他們裝備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火槍!不需要火繩,扣動扳機就能直接擊發!大雨滂沱之時,我們的燧發槍啞火了,他們的卻依然能噴吐致命的火焰!那鉛彈……不,不是普通的鉛彈,是錐形的銅彈頭!射速快得驚人,射程遠得可怕!我們的耶尼切裏勇士,隔著遠超火繩槍射程的距離就被成片射倒!”
    他急促地喘息著,仿佛又回到了那噩夢般的戰場:“還有他們的火炮!雖然口徑不如我們的‘沙希’巨炮,但輕便靈活!暴雨傾盆,泥濘深陷,我們的重炮如同陷在瀝青中的巨獸,動彈不得!而他們的輕型火炮卻能在泥地裏快速移動,用致命的霰彈葡萄彈)覆蓋我們的密集隊形!陛下!是這兩樣新式武器,加上那該死的暴雨,才讓莫斯科蠻子僥幸得勝啊!”
    易卜拉欣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真實感。殿內眾臣竊竊私語,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比燧發槍更先進、不怕雨水的火槍?射速快、射程遠的錐形銅彈?輕便靈活、不懼泥濘的火炮?這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卻又是前線統帥用生命和榮譽做出的證詞。
    法佐·艾哈邁德帕夏緩緩從錦墩上站起,他的臉色比之前更加陰沉,但眼神卻銳利如鷹。他對著蘇丹躬身,聲音低沉而肯定:“陛下,易卜拉欣帕夏所言……恐怕並非推諉之詞。據我們在東歐和君士坦丁堡商人間獲得的情報碎片,沙俄人似乎確實通過秘密渠道,從那個遙遠的東方帝國——大明——獲得了某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與我們之前所知明國出售給英格蘭、荷蘭的鐵甲艦不同,這似乎是更小、但足以改變陸戰格局的殺人利器。”
    “大明?” 穆罕默德四世皺緊了眉頭,這個名字對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帝國的商船偶爾會帶來一些精美的東方瓷器、絲綢和茶葉,陌生則源於那是一個地理和文化上都極其遙遠的龐然大物。“真的……有這麽厲害?我們耶尼切裏的燧發槍,難道不是天下間最好的嗎?還有比它更厲害、不怕水的燧發槍?”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疑惑,但內心深處,易卜拉欣描述的戰場慘狀和法佐的佐證,讓他不得不信了幾分。一絲對未知力量的忌憚,悄然爬上了這位以遊獵為樂的蘇丹心頭。
    法佐·艾哈邁德捕捉到了蘇丹情緒的變化,他深知此刻必須趁熱打鐵:“陛下,沙俄獲得這些武器,對我們的帝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烏克蘭的局勢岌岌可危,黑海北岸的安寧蕩然無存。我們必須更新我們的裝備,否則帝國勇士的鮮血將白白流淌!而契機……”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就在眼前!”
    他上前一步,目光掃過眾臣,最終落在蘇丹身上:“陛下緊急從亞德裏亞堡返回,正是因為臣派去的信使稟報——大明帝國的使者團,即將抵達我們偉大的都城,伊斯坦布爾!而率領使團的首領,正是大明帝國的太子妃殿下,烏蘭圖雅!”
    提到“太子妃”和“烏蘭圖雅”這個名字時,法佐刻意加重了語氣,並觀察著蘇丹的反應。他知道這位蘇丹陛下有個不算秘密的癖好——對美麗的異國女子有著濃厚的興趣。果然,穆罕默德四世原本煩躁和緊張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好奇與……期待?他身體微微前傾:“太子妃?一位……東方的公主?”
    “是的,陛下。” 法佐心中稍定,“一位出身高貴、風華絕代的東方貴胄。更重要的是,她代表著那個擁有著可怕力量的帝國。與他們接觸,正是我們獲得抗衡沙俄新武器、甚至獲得更強力量的關鍵時刻!陛下,您必須親自接見這位尊貴的太子妃,以示帝國對大明友誼的重視!”
    穆罕默德四世的眼神亮了起來,社恐的緊張似乎被對“漂亮東方美女”的好奇心衝淡了不少。“好!好!法佐,你安排得很好!朕……朕要親自見見這位太子妃!” 他搓了搓手,仿佛即將迎來一場期待已久的圍獵。
    然而,現實的殘酷並未因此改變。法佐·艾哈邁德心中暗歎一聲,轉向了依舊跪伏在地的易卜拉欣帕夏。雖然理解戰敗的客觀因素,雖然易卜拉欣曾是他麾下勇將,但奧斯曼帝國賴以維係其強大軍事機器的鐵律不容動搖——關鍵戰役的慘敗,主將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是震懾群臣、凝聚軍心的基石。
    “陛下,” 法佐的聲音恢複了冰冷,“易卜拉欣帕夏雖言敵有新器,天有不測,然奇吉林解圍失敗,致使帝國戰略受挫,損兵折將,軍威受損,此為不爭之事實。依帝國律法……”
    穆罕默德四世臉上的好奇瞬間被一種近乎殘忍的淡漠取代。他揮了揮手,仿佛驅趕一隻蒼蠅:“拖出去,按律處置。”
    “陛下!饒命!大維齊爾!救我……” 易卜拉欣帕夏的哀嚎和掙紮在兩名如鐵塔般強壯的金刀侍衛kapikuu)的鉗製下顯得如此無力。他被粗暴地拖出大殿,求饒聲很快消失在宮殿深處。片刻後,一聲沉悶的、戛然而止的慘叫隱約傳來,殿內所有大臣都低下了頭,噤若寒蟬。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與更深重的寒意。帝國的鐵腕,再次昭示了它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