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噴氣式飛機

字數:5080   加入書籤

A+A-


    “大明民生銀行行長——”光武帝繼續點名,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金融職位,關係國計民生,“著原大明銀行副行長,永昌太上皇長女昭慶公主王錦鯉擔任!”
    一位約三十多歲,顯得精明強幹又不失沉穩的年輕女士出列:“臣王錦鯉,領旨!必以民為本,暢通金融,惠澤百姓,服務國策!”王錦鯉在錢法改革和早期銀行試點中表現出色,是皇室在金融領域培養的新銳。
    原行長張嫣已去世,後由趙敏兼任,事實處理業務都是王錦鯉在處理,現擔任銀行行長實至名歸。
    “大明商貿總公司董事長,掌帝國專營貿易及海外拓商——”光武帝看向另一個關鍵的經濟職位,“著原大明商貿公司總經理華陽公主王錦琪擔任!”
    另一位約三十多歲的漂亮公主出列:“臣王錦琪,謝陛下!必廣開商路,殖貨四海,增帝國之利,揚大明之威!”
    王錦琪今年三十六歲,是永昌太上皇第三女,封號華陽公主,是原董事長太妃趙敏的親生女,長期負責對外貿易,熟悉全球市場,手腕靈活,是帝國開拓海外經濟利益的先鋒。
    “鴻臚寺卿,掌朝會儀節、外藩朝貢、邦交事務——”光武帝的任命轉向外交領域,“著皇後烏蘭圖雅兼任”
    一位身著蒙古傳統貴族服飾與大明官服融合的獨特朝服,氣質雍容大氣,年約三十許的蒙古族貴女出列,以流利的漢語行禮:“臣妾烏蘭圖雅,叩謝陛下天恩!定當秉持公正,睦鄰善友,彰顯上國威儀,維護帝國利益!”
    烏蘭圖雅是母儀天下的皇後,由於她兼任帝國鴻臚寺卿已有八年,所以光武帝對這個職位並沒有進行調換。
    此外,光武帝還任命了一批年富力強的官員擔任各部侍郎、都察院都禦史、大理寺卿等重要職位,以及陸軍各主要軍團提督、海軍各艦隊提督等關鍵軍職。
    一張以王紫涵、傅啟光為核心,盧師準、王錦世、朱和偉為軍事支柱,金聲、王錦鯉、王錦琪掌管經濟命脈,烏蘭圖雅溝通內外的新一代權力網絡,在皇極殿上正式成型。
    他們平均年齡不到四十歲,精力充沛,思想開放,大多接受過新式教育或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是光武帝實現其宏圖偉業的得力臂膀。
    文華殿問策:治國方略與軍事宏圖
    新內閣組建後數日,光武帝在文華殿東暖閣召見了新任首輔王紫涵、次輔傅啟光以及五軍左都督盧師淮、海軍元帥朱和偉。這是一次決定帝國未來走向的核心會議。
    首輔王紫涵首先呈上了洋洋灑灑數萬言的《光武朝治國方略綱要》,其核心凝練為五點,鏗鏘有力:
    1. 鐵腕肅貪,清明吏治,重塑官箴懲治腐敗決不手軟):“陛下,吏治乃國之根本!永昌盛世,亦有蠹蟲滋生。光武新朝,當以雷霆之勢,整飭綱紀!”王紫涵言辭懇切而堅決,“臣請旨:第一,擴大都察院與廉政總署永昌朝後期設立)權限,賦予其獨立調查、跨省辦案之權;第二,推行‘高薪養廉’與‘嚴刑峻法’並舉,大幅提高各級官員俸祿及退休保障,同時修訂《大明律》,對貪墨受賄、玩忽職守、欺壓百姓者,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從嚴、從快、從重懲處,增設‘終身追責’、‘抄沒家產充公’條款,主犯處極刑絞\斬)並昭告天下;第三,建立嚴密的官員財產申報與公示製度一定範圍內),引入民間監督;第四,改革科舉與選官製度,加重實務能力、道德品行的考核權重。吏治不清,則政令不通,民怨沸騰,強國之策皆為空中樓閣!臣願以此為首要,為陛下廓清朝堂!”
    2. 工技興國,製造為基,引領寰宇大力發展製造業): “陛下,”次輔傅啟光緊接著發言,眼中閃爍著對工業力量的熱忱,“荷蘭之役,帝國鐵甲艦、後膛快炮、機關槍已顯神威,然此僅為開端!未來之霸業,必奠基於冠絕全球之製造業!”他展開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其一,傾舉國之力,重點突破‘內燃機’技術已有實驗室原型),此乃火車提速、汽車實用化、農機普及乃至未來‘飛機’升空之心髒!臣請設‘帝國動力研究院’,集中頂尖工匠、格物人才,由內帑與戶部專項撥款,限期攻關!其二,全力發展‘鋼鐵產業’,擴大漢陽、馬鞍山、唐山鋼鐵基地規模,引進最新平爐、轉爐技術,提升產量與品質,確保軍工、鐵路、造船之需。其三,扶持‘精密機械製造’,提升機床工作母機)精度與自動化程度,此為工業之母。其四,設立‘皇家科學院應用工程院’,專門負責將格物院之理論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推動電力應用照明、通訊)、化工化肥、炸藥、染料)、紡織機械等全麵發展。目標:十年內,使我大明之火車時速達百裏,汽車行於州縣,鐵牛拖拉機)耕於田野,帝國之製造,傲視全球!”
    3. 天塹通途,貨暢其流,血脈暢通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王紫涵接口道:“傅閣老所言製造為基,臣深以為然。然利器造出,需有通途承載。交通乃帝國之血脈,血脈通則國力盛!其一,鐵路為重中之重!加速推進‘九縱九橫’全國鐵路主幹網建設,尤其打通西南雲貴川)、西北陝甘新)之崇山峻嶺,連接富庶江南與京津、遼東、兩廣。優先采用國產機車、鋼軌。其二,大力疏浚內河航道長江、黃河、運河、珠江),建造新式大型內河輪船,提升水運效率。其三,以天津、上海、廣州、泉州、登州煙台)、阿姆斯特丹新設)、巴達維亞、孟買、好望角、新杭州澳洲)等為核心,擴建現代化深水港,配備蒸汽起重機、鐵路專線,打造全球海運樞紐網絡。其四,修築高標準國道以碎石、水泥為基),連接省府要衝。其五,探索‘航空’之可能,傅閣老所提‘飛機’若成,則需及早規劃機場、空管。交通之利,在於縮千裏為咫尺,聚四方之物產,活天下之經濟!”
    4. 海納百川,利通萬國,殖貨四海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傅啟光再次強調經濟維度:“陛下,帝國疆域遼闊,物產豐饒,製造勃興,所產之物非自給自足,需有廣闊市場。對外貿易,乃帝國財富活水之源,亦為彰顯國威、施加影響之利器!其一,以‘大明皇家商貿總公司’王錦琪)為龍頭,整合民間商會,形成合力,開拓全球市場。其二,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全力推動‘大明製造’機車、船舶、機床、布匹、五金、鍾表、化工品)出口,樹立品牌。其三,降低關稅壁壘對友好及屬國),簽訂最惠國條約,但同時利用關稅武器保護本國幼稚產業。其四,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君士坦丁堡、開羅、孟買、巴達維亞、新杭州、新福州北美西岸)等地設立大型‘帝國商貿中心’,集展示、銷售、倉儲、金融於一體。其五,鼓勵並保護民間海商,給予政策、信貸支持。其六,利用荷蘭、印度、非洲、美洲等屬國\領地作為跳板,深度滲透歐、非、美市場。務使‘明貨’行銷寰宇,白銀黃金滾滾而來!”
    5. 安民為本,調控有度,穩字當先一定控製國內物價):王紫涵最後,也是最接地氣的一點:“陛下,開疆拓土,工技興國,交通繁盛,貿易勃興,最終皆需惠及黎民,方為盛世。然發展過熱,易生通脹,物價騰貴則民不聊生,前功盡棄!‘控製物價’為安民之基!其一,戶部金聲)、民生銀行王錦鯉)需建立嚴密之物價監測體係,尤其盯緊糧、油、鹽、布、煤等民生必需品。其二,設立中央及地方‘常平倉’,豐年收儲,荒年拋售,平抑糧價。其三,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之奸商,以擾亂市場罪嚴懲。其四,貨幣政策需穩健,大明寶鈔發行量須與金銀儲備及經濟增長匹配,嚴防濫發貶值。其五,對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如漕運、大型礦山、基礎能源),必要時可由朝廷適度幹預或專營,保障供給與價格穩定。唯有物價平穩,百姓安居,方可言長治久安,帝國之基業方穩如泰山!”
    光武帝仔細聆聽著兩位閣臣的闡述,手指在禦案上輕輕敲擊,眼中精光閃動。王紫涵的方略,沉穩中見鋒芒,覆蓋了吏治、民生、經濟命脈,深合其意。傅啟光的補充則充滿了技術官僚的銳氣和對未來的前瞻,直指帝國核心競爭力。
    “善!”光武帝讚許道,“王卿、傅卿所言,深謀遠慮,切中肯綮。此五點,即為光武朝治國之綱領!著內閣據此細化章程,擬定具體法令、預算,盡快施行!朕要看到實效!”
    武備經略:利劍鋒從磨礪出
    文治方略已定,光武帝的目光轉向了帝國的劍與盾——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盧師淮與海軍元帥朱和偉。
    盧師淮早已按捺不住,呈上《大明帝國未來十年軍事戰略綱要》,其核心同樣凝練為四點,字字殺伐:
    1. 鑄劍為犁亦鑄犁為劍,軍工為霸業之基大力發展尖端武器製造):“陛下!”盧師淮聲音洪亮,帶著軍人特有的鐵血之氣,“荷蘭一戰,新式武器之威已無需贅言。然,居安思危,逆水行舟!未來之戰場,必是鋼鐵與火藥的極致較量!臣之戰略首重軍工:其一,整合‘金陵製造局’、‘漢陽兵工廠’、‘天津造船廠’、‘沈陽槍炮所’等核心軍工,成立‘帝國軍工總署’,直屬五軍都督府,統一規劃研發、生產。其二,傾注資源,主攻三大方向:更輕、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後膛連發槍械邁向半自動)與通用機槍;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速射野戰炮與重型攻城\岸防炮;裝甲更厚、火力更強主炮口徑更大、射速更快)、航速更高的新一代鐵甲戰列艦與快速巡洋艦。其三,設立‘帝國軍事格物院’,網羅天下奇才,專攻火藥配方改良無煙火藥)、光學瞄準、機械引信、裝甲材料特種鋼)、甚至……傅閣老所提‘飛行器械’於軍事之應用偵察、轟炸構想)。其四,嚴控核心軍工技術,防泄密於外邦。唯有手握寰宇最強之矛與盾,帝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2. 南美沃土,帝國新域,誌在必得進一步拓寬美洲領地,尤其南美):盧師淮指向懸掛的巨大世界地圖,手指重重地點在南美洲,“北美新福州、新泉州等)已初具規模,然南美廣袤富饒亞馬遜雨林、潘帕斯草原、安第斯礦藏),多為西、葡兩國所據,其力已衰,正是帝國進取之時!其一,以現有中美洲巴拿馬地區)據點為跳板,海軍朱元帥)應加強對加勒比海、南美太平洋沿岸之巡邏與威懾。其二,支持並武裝當地反抗西、葡殖民統治之力量印第安部落、混血人、土生白人中的獨立派),提供教官、武器甚至‘誌願軍’。其三,尋找良港如後世裏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位置),以‘貿易站’、‘保護僑民’為由,逐步建立永久性軍事存在。其四,對西、葡殖民當局施加政治、經濟壓力,迫使其承認帝國在南美的特殊利益乃至割讓土地。
    目標:十年內,將帝國龍旗深深插在五大洲四大洋的土地上。
    內閣改組以後,大明帝國朝野一片欣向榮之象。
    新任內閣首輔王紫涵,四十二歲,河南衛輝府人,也算是和光武帝是同鄉了。
    王紫涵來到乾清宮拜見光武帝道:“陛下!大明東飛公司報來捷報,大明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飛成功。準備於後天進行京師到開封的一號航線第一飛,特邀請陛下參加剪彩儀式。”
    光武帝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