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光武下江南

字數:5718   加入書籤

A+A-


    光武帝決意南巡的消息傳遍朝野,竟無一絲反對之聲,這在大明曆代帝王出巡中實屬罕見。
    蓋因光武皇帝登基以來,素以勤政務實著稱,不近奢華,不事遊獵,凡出巡必為體察民情、督查政務。
    此次南巡,更是緊扣“工技興國、商貿惠民”之方略,旨在實地考察各地實業發展、民生改善與新政推行之效,故而內閣首輔王紫涵率先上表讚同,稱“陛下親履四方,觀民生之疾苦,察吏治之得失,驗新政之實效,此乃光武朝之幸,萬民之福”,六部九卿紛紛附議,朝野上下一片擁護。
    另外交通發達了,有了火車、汽車、飛機,皇帝巡視地方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南巡儀仗自京師啟程之日,盛況空前卻不事鋪張。
    帝駕沒有選擇乘船,而是乘坐一列特製的“龍驤號”專列火車,車廂內飾簡潔莊重,陳設多為實用之物,隨行人員僅帶內閣學士、掌印太監、禁衛親軍五百及必要的文書、醫官,摒棄了曆代帝王出巡的繁文縟節與奢靡排場。
    專列啟動時,汽笛長鳴,聲震四野,京師百姓夾道相送,見龍驤號鋼鐵巨軀噴吐著白汽緩緩駛離,無不感歎“陛下以鐵馬代龍輦,此乃開天辟地之舉,真乃務實之君”。
    三日後,龍驤號抵達山東臨清。
    這座永昌帝龍興之城,如今已蛻變為大明北方最大的工業基地,大明第一汽車製造廠、東飛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大明坦克製造廠、大明第一鋼廠、大明槍炮總廠都座落在此。
    光武帝走下專列,山東巡撫崔宛如,臨清府知府馬騰飛已在車站等候多時,稍作休息,一行人乘坐元首專用汽車,在近衛軍保護下直奔東飛公司的噴氣式發動機生產車間。
    車間內,巨大的天車吊運著沉重的零件,工人們身著統一的藍色工裝,在精密機床前忙碌,汗水浸透衣衫卻眼神專注。
    吳雲董事長親自引導,指著一台正在組裝的“天火2”發動機介紹:“陛下,此乃‘天火1’的改進型,通過優化渦輪葉片弧度與燃燒室結構,推力提升三成,故障率降低五成,壽命延長至兩百小時,已可滿足軍用戰機初步需求。”
    光武帝俯身細看,見工匠們正用特製量具校準葉片角度,便輕聲問一位老工匠:“師傅,此物精度要求幾何?”
    老工匠見是皇帝,雖略顯緊張卻從容答道:“回陛下,葉片公差不得超過發絲之半,差之毫厘,便可能導致發動機喘振。”
    光武帝頷首讚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諸位師傅以匠心造國之重器,功不可沒!”隨即下旨,對東飛公司技術團隊與一線工匠各賜銀五十兩,並重申“帝國軍工當以質量為生命線,凡偷工減料者,斬無赦”。
    當晚,光武帝宿於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是永昌帝還未當皇帝時,被當時的崇禎皇帝封為大將軍,掌管明國兵事大權。
    現在的大將軍府已改為皇帝行宮,光武帝與皇後烏蘭圖雅每個房間都參觀了一下。
    當看到永昌帝辦公的正堂上的虎皮交椅時,光武帝與皇後不勝感歎。
    時任山東巡撫的崔宛如已是六十出頭的人了,身體卻硬朗的很。
    崔宛如現在的夫君是徐清大將軍,徐清是太妃徐新謠的弟弟。
    從輩份來說,光武帝應該喊崔宛如一聲舅母。
    不過,崔宛茹現在也是朝廷的二品大員了。
    崔宛茹說道:“這個大將軍府是自己的前夫喬明時的二舅劉見春修建的三進院落的幸福堂,當時劉見春三兄弟一家幾乎全被建奴所殺,隻有一位劉學帥不在臨清活了下來,現在已是台州府知府了。唉!當時劉家死的真慘,韃子真是毫無人性!”
    說著,崔宛茹眼裏又泛起淚花,她又想起了前夫喬明時。
    光武帝問道:“崔大人!你前夫喬明時的兒子多大了?”
    崔宛茹道:“喬冠今年四十二歲了,是西北機械化師第26師師長。”
    光武帝高興道:“哦!從軍了啊!成將軍了,真是爹是英雄兒好漢!”
    崔宛茹破涕為笑道:“可不是啊!現在我的孫兒輩已有十多個了。”
    第二日,光武帝一行在山東巡撫崔宛如、臨清知府馬騰飛的陪同下,先後走訪慰問了大明第一汽車製造廠、大明第一鋼廠與大明槍炮總廠。 每到一處,皇帝皆深入車間,細詢生產流程、技術難點與工人生活,嘉勉工匠精神,重申質量之重,並現場解決了一些工部批文拖延、原材料供應不穩等實際問題,令工坊主事與匠人們感佩不已。
    午後,鑾駕抵達此行工業視察的重中之重——大明坦克製造廠。遠遠望去,廠區規模宏大,高聳的煙囪噴吐著滾滾濃煙,與藍天形成鮮明對比,空氣中彌漫著鋼鐵、機油與煤炭燃燒混合的獨特氣息,地麵因重型機械的頻繁運輸而微微震動。
    廠長陳鐵山,一位前線的裝甲兵團長因傷退役轉任,身姿依舊挺拔,早已率廠內主要技師、工程師及工段長在巨大的總裝車間門口恭迎聖駕。
    “陛下,此乃我大明裝甲鐵騎的誕生之地!”陳鐵山聲如洪鍾,引著光武帝一行步入車間。甫一進入,巨大的聲浪與灼熱的氣浪便撲麵而來。眼前景象令人震撼:巨大的天車吊裝著厚重的鋼板在頭頂隆隆移動;鉚釘槍發出的密集“噠噠”聲不絕於耳;焊槍噴射著刺眼的藍色弧光,火花如雨點般飛濺;巨大的衝壓機有節奏地發出沉悶的巨響,將熾熱的鋼錠鍛壓成型。
    光武帝目光如炬,掃視著生產線。他看到工人們身著厚實的帆布工裝,戴著護目鏡和皮手套,在各自的工位上緊張而專注地忙碌著。有的在焊接車體,有的在安裝懸掛係統,有的正將巨大的柴油發動機吊入車體後艙。
    “陛下請看,”陳鐵山指著一條正在組裝的履帶式戰車生產線,“此乃我廠主力產品,‘山貓3型’快速坦克。較之前型,‘山貓3’換裝了東飛公司改進的‘天火’係列柴油發動機,動力更強勁,可靠性更高;正麵裝甲采用了我大明第一鋼廠新研發的滲碳硬化鋼,厚度雖未大增,但抗彈能力提升近四成;主炮為槍炮總廠新製的45毫米速射炮,穿甲能力足以應對當前假想敵之主力。”
    光武帝走近一輛即將完成總裝的“山貓3”。車身線條簡潔硬朗,覆蓋著新塗的灰綠色防鏽底漆,粗壯的履帶和傾斜的前裝甲板透著一股剽悍之氣。他伸手撫過冰冷的裝甲表麵,感受著鋼鐵的質感。
    “陳廠長,此車最快能跑多快?行程幾何?防護與火力在實戰中表現如何?”光武帝的問題直指核心。
    “回陛下!”陳鐵山胸有成竹,“平地極速可達每小時四十五公裏,行程三百公裏。此車設計初衷為快速突擊與偵察,防護雖非頂級,但機動性極佳。西北軍區的喬冠師長所部,裝備的正是此型坦克的早期批次,在去年秋季的邊境衝突中表現優異,以機動穿插分割敵軍,屢建奇功!”
    聽到“喬冠”的名字,站在光武帝側後方的崔宛如身體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既有對兒子建功的欣慰,也有對前夫喬明時早逝未能親見子嗣成就的遺憾。她下意識地挺直了背脊,目光緊緊追隨著皇帝對坦克的審視。
    光武帝注意到了崔宛如的細微變化,心中了然。他並未回頭,隻是微微頷首,繼續問道:“生產周期如何?月產能幾何?主要瓶頸在何處?”
    陳鐵山答:“全車零部件逾萬,總裝周期約二十日。目前月產可達二十五輛。瓶頸主要在大型鑄鍛件的供應,以及精密傳動部件的加工合格率上。槍炮總廠的炮管合格率提升後,我們的進度也大大加快了。”
    “嗯,”光武帝走到車體旁,一名技師正用精密量具校準炮塔座圈的平整度。皇帝俯身仔細觀看,並詢問了座圈軸承的材質和潤滑方式。當得知采用了一種新型耐高溫高壓的油脂,且由皇家科學院材料所協助研發時,他露出了讚許的神色。
    隨後,光武帝提出要親自進入一輛剛下線的坦克內部查看。在陳鐵山的引導和侍衛的協助下,他略顯艱難但動作利落地鑽進了狹小的炮塔內。內部空間逼仄,各種儀表、操縱杆、炮彈架布局緊湊。他試著握了握方向操縱杆,感受其力度,又詢問了車長、炮手、裝填手和駕駛員之間的協同通信方式。
    “陛下,此車已裝備了最新的車內通話器,比之前靠拍打車身傳遞信號強太多了!”一名陪同的年輕工程師興奮地補充道。
    從坦克中出來,光武帝額上已見微汗,但神情振奮。“好!狹小空間內,將士們需忍受高溫、噪音、顛簸,還要精確操作殺敵,實屬不易!陳廠長,廠內務必持續改進人機功效,減輕乘員負擔,此亦提升戰力之關鍵!”他隨即轉向隨行的工部官員和廠內管理層,“鋼鐵洪流,國之幹城!爾等責任重大。質量、產量、創新,三者缺一不可。對一線工人,待遇保障、安全防護、技術培訓,務必落實到位!朕要看到更多、更精良的‘山貓’馳騁疆場,揚我國威!”
    “謹遵聖諭!”眾人齊聲應諾,聲震車間。
    臨行前,光武帝特意走到一群滿身油汙、剛剛完成一台發動機調試的工人麵前,朗聲道:“諸位工匠師傅!爾等手中敲打的鉚釘,校準的齒輪,組裝的炮塔,皆是我大明將士保家衛國、克敵製勝的倚仗!爾等之汗水,鑄就的是鋼鐵長城!朕代前方將士,代天下黎民,謝過諸位了!”說罷,竟對著工匠們拱手一禮。
    工匠們何曾受過如此禮遇,激動得手足無措,紛紛跪下高呼萬歲,眼中閃爍著被尊重和理解的淚光與自豪。整個坦克廠車間,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激蕩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鋼鐵與熱血交融的激昂氣息。
    崔宛如看著眼前這鋼鐵巨獸與激動的人群,再想到兒子喬冠指揮著這樣的利器在邊疆奮戰,心中那份因追憶逝者而生的哀傷,漸漸被一種更為宏大的家國情懷所取代。她望向年輕英武、銳意進取的光武帝,仿佛看到了大明未來鐵騎如龍、所向披靡的景象,心中默念:“明時,你在天有靈,當可欣慰了。”
    夕陽的金輝透過車間高大的窗戶灑在冰冷的鋼鐵車體上,鍍上了一層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光芒。光武帝的南巡,在這座孕育著帝國鐵拳的工廠裏,留下了厚重而堅實的一筆。
    晚上光武帝屏退左右,僅帶一隊侍衛微服出巡。
    夜市之上,燈火通明,商販雲集,既有售賣各色布匹、瓷器的商鋪,也有販賣熱湯麵、胡餅的小攤。光武帝走到一處賣“鐵路餅”的攤位前——此餅因形圓如車輪,專供鐵路工人而得名,攤主見他氣度不凡,熱情招呼:“客官嚐嚐?兩文錢一個,管飽!”光武帝買了兩個,邊吃邊問:“生意如何?”攤主歎道:“好得很!自打鐵路通了,臨清人多了十倍,我這小攤從早忙到晚,比以前在鄉下種地強百倍!就是……苛捐雜稅再少點就好了。”
    回到府衙,光武帝連夜召來山東巡撫崔宛如,嚴令核查各地稅賦征收情況,強調“新政推行,當以惠民為先,凡巧立名目、盤剝百姓者,查實一例,嚴懲一例”。
    第三天,光武帝和皇後烏蘭圖雅、內閣首輔王紫涵在山東巡撫崔宛如、臨清知府馬騰飛、飛機製造廠董事長吳雲等政要陪同下向臨清城南李家坡臨清大屠殺紀念碑獻了花圈,並進入忠烈祠祭拜先烈。
    民生日報跟蹤報道了光武帝巡視的每一個細節。
    在光武帝巡視的時間裏,大明日報出現了一報難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