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啟程回北京
字數:2055 加入書籤
克裏姆林宮的清晨籠罩在薄霧中,侍從們正忙著將皇帝的行李裝上專列。陳小北站在辦公室的巨幅地圖前,手指從莫斯科一路向東,劃過西伯利亞的廣袤荒原,最終停在那個被紅筆圈起的名字上——北京。
“陛下,專列已備妥。”李秀成站在門口,黑色軍裝筆挺,左眼上的傷疤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冷硬。
陳小北轉過身,將一枚青銅虎符放在桌上。“莫斯科交給你了。”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歐洲各國,若敢異動,不必請示,直接打回去。”
李秀成雙手接過虎符,沉聲道:“臣遵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站台上,裝甲專列靜靜停靠在鐵軌上。這列火車通體漆黑,車頭加裝了楔形裝甲,車窗玻璃厚達兩寸,車廂之間設有可封閉的機槍哨位。三百名近衛軍已列隊登車,槍械擦得鋥亮。
陳小北踏上最後一節車廂的台階,忽然回頭問道:“法國使者最近有什麽動靜?”
蘇子瑜快步上前:“回陛下,他們私下接觸了奧地利人,似乎想拉攏中歐諸國。”
“讓他們鬧吧。”陳小北冷笑一聲,“等鐵路修到維也納,他們會自己跪著來求和的。”
汽笛長鳴,專列緩緩啟動。透過防彈玻璃,陳小北看到莫斯科的輪廓漸漸消失在晨霧中。
三天後,列車駛入烏拉爾山脈。窗外已是白茫茫的雪原,狂風卷著冰碴拍打在車廂上,發出細碎的撞擊聲。
“陛下,最新電報。”額爾赫掀開厚重的防寒門簾,帶進一股寒氣,“北京急報,黃河淩汛提前,山東段堤壩告急。”
陳小北皺眉接過電報。蘇婉清的筆跡依舊從容,但字裏行間透著緊迫——工部請求調用西伯利亞鐵路的工程兵團緊急馳援。
“準。”他抓過鋼筆在電報紙背麵批示,“調第三、第七工兵團即刻南下,再傳朕的口諭……”筆尖突然頓住,他抬頭看向額爾赫,“太子近日如何?”
“娘娘說殿下已能扶著椅子走兩步,昨日還抓了毛筆在奏折上畫了道墨痕。”
陳小北冷峻的麵容鬆動了一瞬。他繼續寫道:“治河事關百萬生靈,著太子乳母每日抱他去太廟祈福,讓百姓看見天家與民同在。”
第七日,專列在恰克圖停下,再往前走就是外蒙古省了。
陳小北一行隻能在此下車,騎馬回北京。
陳小北披著貂絨大氅走下月台,他的衛隊早已列隊等候,三百名精銳騎兵,人人背挎後膛步槍,腰間懸著馬刀,黑色的軍裝襯著雪地,肅殺而冷冽。
陳小北翻身上馬。
“這狗日的天氣,還是車廂裏舒服啊。” 陳小北低聲喃喃,“火車的事情要加快速度了。”
兩個時辰後,馬隊終於進入外蒙古省地界。夜幕降臨,隊伍在一處牧民部落旁紮營。篝火熊熊,烤肉的香氣彌漫在寒風中。
陳小北坐在火堆旁,手裏捏著剛收到的家書。蘇婉清的字跡工整清秀,信中說太子已能扶著椅子站立,昨日還抓了支毛筆,在奏折上畫了道歪歪扭扭的墨痕。
他嘴角微揚,將信折好收進懷中。抬頭時,見幾名蒙古騎兵正遠遠觀望,眼神敬畏。
“讓他們過來。”陳小北對侍衛道。
蒙古人走近,單膝跪地行禮。陳小北隨手拋去幾枚銀幣,淡淡道:“告訴你們的汗王,朕就不見他了。他這段日子表現不錯,朕都看在眼裏,希望他再接再厲,別做讓朕失望的事。”
蒙古人連忙叩首應諾,恭敬退下。
喜歡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認真的請大家收藏:()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認真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