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海戰
字數:3791 加入書籤
1867年10月15日·英吉利海峽中部。
晨霧如紗,籠罩著翻滾的海浪。英國皇家海軍旗艦“不屈號”的了望手突然瞪大眼睛——
“敵艦出現!東北方向,距離15鏈!”
濃霧被鋼鐵艦艏撕開,大夏帝國“鎮海號”的巨型炮塔緩緩轉動,400毫米主炮的漆黑炮口對準了英艦隊形。
“全艦戰鬥警報!”庫珀上將抓起傳聲筒,聲音因靜電幹擾而嘶啞,“各艦按z字機動,別讓他們鎖定!”
晨霧被蒸汽輪機轟鳴聲撕碎,大夏帝國北洋艦隊以楔形陣切入海峽。旗艦“鎮海號”的400毫米主炮緩緩轉動,炮管陰影籠罩著英軍前哨艦隊。
“距離8000米,敵艦二十二艘。”射擊指揮官的聲音冰冷如機械,“確認英國皇家海軍第一戰列艦分隊。”
陳小北站在裝甲司令塔內,指尖輕叩海圖:“傳令——各艦裝填半穿甲爆破彈,先打指揮艦。”
陳小北單手扶著艦長椅,另一隻手舉起望遠鏡:“測距。”
“敵旗艦‘不屈號’,風速12節,橫移補償3度——”射擊指揮官的報數聲被炮塔旋轉的液壓聲淹沒。
“開火。”
皇帝的聲音剛落,四門巨炮同時噴出百米長的火舌。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中,鄧世昌突然大喊:“左舷發現魚雷艇!”
英國魚雷艇“閃電號”。
“全速前進!”艇長哈羅德死死攥著舵輪,“衝到500碼內再發射!”
海浪拍打著單薄的艇身,中國驅逐艦的副炮已開始掃射。大副被127毫米炮彈掀飛了半個腦袋,鮮血糊在陀螺儀上。
“為了女王!”哈羅德在300碼距離按下發射鈕,兩枚魚雷竄入水中。下一秒,整艘艇被“鎮海號”的側舷炮火撕成碎片。
“鎮海號”主炮塔內部。
“炮口風速修正!”
“陀螺儀鎖定!”
“開火!”
三座三聯裝炮塔同時怒吼,九枚重達1.2噸的炮彈撕裂空氣。觀測員透過測距儀看到,英軍“雷霆號”戰列艦的司令塔被直接命中——鋼鐵穹頂像蛋殼般碎裂,火焰從每一個觀察孔噴湧而出。
“第一輪跨射!敵艦起火!”
皇家海軍“複仇號”艦橋。
“中國人炮術怎麽可能這麽準?!”艦長史密斯砸爛了航海日誌。
大副突然尖叫:“右舷30度!三艘敵艦包抄!”
三艘大夏“定遠級”裝甲艦正以18節高速切入英軍隊形側翼,其150毫米二級炮噴吐出每分鍾15發的致命彈雨。“複仇號”的水線裝甲被鑿開六個窟窿,海水瘋狂湧入。
“棄艦!全員棄——”
話音未落,一發305毫米炮彈貫穿彈藥庫。三千噸的鋼鐵巨獸在連環爆炸中斷成兩截。
“不屈號”甲板。
庫珀被衝擊波掀翻在指揮台上。那發400毫米炮彈在右舷20米處入水,掀起的浪牆將甲板上的水兵衝進海裏。
“輪機艙進水!”損管隊的尖叫從管道傳來,“左舵卡死!”
上將吐出口中的血沫,突然發現通訊兵在瘋狂打手勢——海底電纜被切斷了,他們徹底成了孤島。
“鎮海號”主炮塔
“穿甲彈裝填完畢!”裝彈手吼得青筋暴起。
炮長眯眼盯著測距儀:“距離7鏈,敵艦正在右轉——”
“放!”
三發炮彈呈品字形呼嘯而出。第一發砸穿“不屈號”前甲板,第二發在司令塔旁炸開,第三發直接貫穿了煙囪。
“命中!”觀測員的尖叫帶著哭腔,“英國人旗艦起火!”
“不屈號”輪機艙。
蒸汽管道爆裂的白霧中,庫珀拖著斷腿爬向舵輪。透過破碎的舷窗,他看見中國戰列艦“泰山號”正橫切艦隊後方——那是個教科書式的t字戰術。
“發信號……”他咳著血沫對傳令兵說,“‘各艦分散突圍,上帝保佑不列顛’。”
信號燈剛閃到一半,彈藥庫的殉爆就將整艘艦抬離水麵。烈焰中,那麵繡著“e”的戰旗緩緩沉入海峽。
戰場鳥瞰視角。
整個海峽化作鋼鐵墳場。英軍“不屈號”拖著二十米高的火柱試圖轉向,卻被“泰山號”的交叉火力打成篩子;驅逐艦“閃電號”剛發射魚雷,就被“鎮遠號”的速射炮打成燃燒的廢鐵。
“他們…他們像在打靶演習!”英軍幸存水兵抱著浮木顫抖。中國艦隊精準的炮擊節奏如同機械表芯——每90秒一輪齊射,必定有英艦化作火球。
皇家海軍魚雷艇群。
剩下的十二艘魚雷艇發起自殺式衝鋒。艇長詹姆斯用纜繩把自己綁在舵輪上:“衝進500米!一定要換掉一艘!”
“泰山號”的測距儀立刻鎖定這群小艇。六門120毫米副炮組成死亡彈幕,將海麵犁出沸騰的水牆。詹姆斯眼睜睜看著前麵五艘友艇被直接氣化,自己的艇則在300米距離被一發炮彈正中輪機——
轟!
燃燒的柴油將海峽染成金色火海。
這是這場海戰英國最後的悲歌。
此次海戰英軍損失:戰列艦18艘、裝甲巡洋艦32艘、防護巡洋艦55艘、驅逐艦97艘
沉沒總噸位:41萬噸相當於皇家海軍三分之二主力)
大夏損失:驅逐艦2艘觸雷)、傷裝甲艦1艘
多佛爾白崖上的觀測站裏,英國陸軍將領癱坐在椅子上:“這不是海戰…這是鋼鐵巨人對孩童的虐殺。”
“鎮海號”甲板。
陳小北踩著滿甲板的灼熱彈殼,望向正在沉沒的最後一艘英艦“皇家橡樹號”。它的艦尾高高翹起,螺旋槳還在絕望地空轉。
維多利亞女王手中的望遠鏡哐當落地。
海峽中央,二十艘英國戰艦燃起的黑煙遮蔽了朝陽。
仿佛象征著日不落帝國的結束。
喜歡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認真的請大家收藏:()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認真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