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字數:6014   加入書籤

A+A-


    很快,身著緋紅色官袍的監考官們,便在手持武器的府兵護衛下,捧著一疊疊用蠟封好的試卷,開始按照號舍編號,依次分發。
    根據劉瑁吸收了前世經驗並結合漢代實際情況重新設計後的科舉諸科,依舊以進士科作為最受重視、也是報考人數最多的科目。
    其考試內容融合了部分原本明經科的要求,主要分為帖經、經問和時務策三大部分。
    其中帖經考的是對儒家經典的熟悉程度和記憶功底,通常是截取經書中的句子,要求考生準確無誤地默寫上下文,或者填補其中的缺字。
    這部分極其考驗考生的記誦能力和對經典的掌握程度,評分標準也頗為細致。
    其中通大經一部加上小經一部,或取中經兩部為通二經、大、中、小經各一部為通三經者、大經、小經皆通為通五經。
    而全通五經與僅通兩經的排名自然不同,上一屆的狀元周不疑,便是在帖經部分展現了驚人的“通五經”的實力,為他最終奪魁奠定了基礎。
    經問,則是對考生理解和闡釋經義能力的考查,通常會選取經書中的若幹段落或觀點,要求考生闡述其大義,或就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辨析。
    而最為關鍵,也最能體現考生綜合能力與見識的,則是時務策。
    這部分通常會結合當下朝廷麵臨的實際問題,如治國方略、邊疆政策、經濟民生、軍事戰略等,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應對策略。
    這一部分不僅考驗考生的學識,更考驗他們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蔣琬端坐在自己的號舍之中,深深吸了口氣,小心翼翼地接過試卷,揭開蠟封,目光迅速掃向卷首。
    今年的題目果然與大部分都與戰爭有關!每一題都直指當下大漢麵臨的關鍵問題,顯然,若要按照原本的思想作答,恐怕根本入不了劉瑁的眼睛!
    此次帖經部分,大經分別選自《禮記·禮運》與《春秋·左傳》僖公篇。
    中經、小經分別選取了《毛詩·大雅·皇矣》、《周禮·夏官·大司馬》、《尚書·牧誓》等關於戰爭、訓練的片段。
    望著這些他平日裏爛熟於胸的篇章,蔣琬心中稍定。他凝神提筆,筆尖微顫,開始一字一句地默寫,力求工整無誤。
    與此同時,在另一間號舍內,來自國子監的費禕則更顯得從容不迫。
    他出身江夏費氏,又得益於國子監的係統培養,根基紮實,學識淵博。帖經部分對他而言如同探囊取物,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做到完美無缺。
    而此次考試的經問部分,在劉瑁的授意下,同樣特意選取了與戰爭有關的段落。
    譬如《周禮》之中關於"九伐之法"的解讀;《論語》"足食足兵"與《春秋》"尊王攘夷"的意義等等。
    費禕看著經問的十道問題,嘴角微微上揚,正中下懷,這些不正是他平日裏與同窗師長反複辯論、早已深思熟慮的問題嗎?
    尤其看到《論語》“足食足兵”題目時,他心中不由得狂喜。
    這正是他前不久剛與國子監祭酒探討過的問題,這題的關鍵就在於將足食足兵與保障前線糧草相結合!
    於是費禕引經據典,不僅闡述了經典的要義,更結合了朝廷近年來在關中、漢中等地推行的新屯田製、府兵製,以及在漕運、海運方麵的重大改革,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關於建立高效、穩固的戰時後勤體係的見解。
    而最後的五道時務策中,無論是新複雒陽當用何種田製安置流民,還是論鹽鐵專賣製在戰時的強化措施,蔣琬與費禕都下筆如飛。
    尤其是費禕,他大膽地針對劉瑁正在試運行的均田製度,提出了一些頗具見地的補充和完善意見,力圖在遵循大政方針的前提下,展現自己獨到的思考。
    在貢院的另一側,明法科的號舍內,高柔之子高俊同樣正襟危坐的作答著。
    要知道高俊的父親高柔,他不僅是高幹的從弟,更是劉瑁頗為倚重的法學大家。
    作為高柔的長子,高俊自幼耳濡目染,於律法一道自然有著深厚的造詣,而此次明法科的考題,也同樣緊扣戰時需求。
    “軍士於戰陣繳獲敵軍輜重,若私相瓜分,未上繳歸公,當觸犯《擅興律》中何條?應如何論處?”
    “《軍爵令》明定賞功之製,其中‘先登’之功,其士卒可獲多少田地、爵位以為賞賜?試詳述其標準及勘驗程序。”
    “新複江淮之地,民心未穩,百業待舉。試論《戶調令》在此等新占區域應如何推行,方能既穩定秩序、恢複稅收,又不至過度擾民,引發動蕩?”
    每一條都與當前的戰爭軍紀、獎懲製度、新占區治理息息相關。
    高俊神情專注,提筆作答,引述律令條文精準,論述法理清晰,顯然遊刃有餘。
    而在不遠處的明史科考場,江東孫氏重臣顧雍之子顧邵,正在考卷上從《漢書》的視角對漢宣帝"霸王道雜之"的政策視角進行著解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盡情揮灑著對於《史記》、《漢書》、《後漢書》的深刻理解,分析著曆代興亡得失,以為當今借鑒……
    明算科區域內,從曹魏治下來到此地的桓範,全神貫注地撥動著麵前算板上的算籌,他的神情異常專注,仿佛周圍的一切喧囂都已消失。
    而試卷上的題目,無一不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
    “長安、雒陽、弘農三處官倉,現分別存糧五萬石、三萬石、兩萬石。今需供給駐紮於關東、荊北、河東、揚州四路前線大軍。
    假設各路大軍每日所需糧草定額相等,試問如何籌劃調配,方能以最省民力、最快捷之途,確保四路大軍糧秣供應均衡且持續?”
    “河內共縣城南有一高聳望樓,今我軍斥候於某日正午測得其影長為三十步,同時測得一根高為八尺的標杆影長為四尺,試推算出該望樓之大致高度、”
    “若欲於黃河某段湍急之處架設浮橋,以利大軍通行。
    試運用日晷測影之理,結合水流速度與河床地質考量,計算選擇何種角度與結構搭建橋墩及連接浮筒,可使浮橋最為穩固,受水流衝擊最小,且能承載最大重量?”
    ……
    這些題目,涉及軍糧調度、工程測繪、水利計算,桓範手下的算籌翻飛,發出一連串清脆的嗒嗒聲。
    在他的計算下,一道道看似繁複的難題在他手中被迅速拆解、演算,他選擇明算科,不正是看中了漢帝劉瑁對這些所謂小道的重視,他要用這手中的算籌,為自己博一個光明的未來!
    明武科考場內。
    “深入剖析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的關鍵因素,對當前正在進行的青徐戰役有何借鑒意義?”
    “擬定一份詳細的冬季渡過淮河、進攻曹魏南線的作戰預案,需考慮天候、地理、後勤、兵力配置、敵情應對等諸多因素?”
    來自益州陰平的毋丘儉,看到試卷上的題目時,雙眼幾乎要放出光來,畢竟無論是青徐戰場還是淮河,距離他所在的家鄉都不算遠,對於如何渡過淮河,他更是有著充分的經驗……
    他詳細分析了官渡之戰中曹操的靈活機變與果決,並將其與即將展開的青徐戰役進行對比,提出了幾條頗為大膽的建議。
    至於渡淮作戰的戰略,他更是興致勃勃,不僅規劃了詳細的進軍路線、兵力配置,甚至還考慮到了利用冬季河麵結冰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防備曹軍掘開河堤以水代兵的風險……
    與毋丘儉不同,坐在他不遠處的南陽郡舉子州泰,則顯得沉穩許多。
    他畢竟出身寒門,沒有顯赫的家世和名師指點,能走到這一步,全憑著一股韌勁和對兵書戰策的刻苦鑽研。
    麵對同樣的題目,他的回答或許少了些奇詭,卻更加注重細節與可行性。
    他仔細分析著官渡之戰雙方的後勤、士氣、將領能力等綜合因素,力求客觀公允。
    在擬定渡淮方案時,他更側重於穩紮穩打,強調情報偵察、後勤準備的重要性,對於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都盡可能地預設了應對之策。
    他的文字樸實無華,卻透著一股久經沙場般的沉著與老練,他沒有毋丘儉那樣的家學淵源,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對兵書戰策的苦讀和對過往戰例的揣摩。
    時間,就在這寂靜而緊張的氛圍中悄然流淌……
    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入號舍,到日頭高懸中天,再到夕陽西下,將考官和士兵的身影拉得老長。
    汗水早就浸透了他們的衣衫,黏在脊背上;墨汁沾染了他們的指尖,甚至不小心抹到了臉上;長時間的伏案疾書,讓他們的脖頸酸痛,腰背僵硬。
    但沒有人願意停下手中的筆,每個人都在為了那渺茫的希望,燃燒著自己的心血與才智。
    終於,伴隨著日暮時分的鍾聲再次響起,監考官那略帶沙啞卻異常清晰的聲音在貢院上空回蕩。
    “時辰已到!即刻停筆!各號舍考生,將試卷整理好,置於桌案之上,靜候收取!”
    刹那間,緊繃的空氣仿佛瞬間鬆弛下來。
    考生們如釋重負,紛紛放下手中的筆。有人長舒一口氣,臉上帶著完成答卷的喜悅與自信。
    有人眉頭緊鎖,懊惱地拍了拍額頭,似乎對自己的某處回答並不滿意;更多的人則是滿臉疲憊,眼神中交織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未知的迷茫。
    蔣琬仔細地將自己的試卷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明顯的疏漏和塗改後,才鄭重地將其交給前來收卷的吏員。
    他走出號舍,站在甬道上,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抬頭望向那已被絢爛晚霞染紅的天空。無論結果如何,他已經傾盡全力,無愧於心。
    費禕也微笑著交了卷,步履輕鬆地走出貢院。幾位相熟的國子監同窗早已等在外麵,立刻圍攏上來,七嘴八舌地交流著考試的感受,探討著策論的得失。
    毋丘儉和州泰幾乎是同時走出明武科考場,兩人再次對視一眼,這一次,眼神中多了幾分互相尊重的意味。
    桓範是最後一個走出明算科考場的考生之一,他小心翼翼地將心愛的算籌收入隨身的布囊中,步履雖然因一天的久坐而顯得有些蹣跚,但那雙眼睛卻異常明亮……
    吏員們腳步匆匆,忙碌地將數以百計的試卷按照科目、編號仔細核對、整理、封存,這些凝聚著無數士子心血與希望的答卷,即將被送往指定的閱卷場所。
    吏員們忙碌地將數以百計的試卷按照科目、編號整理封存,即將送往閱卷處。一場關乎無數士子命運的考試落下了帷幕,但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江山代有才人出,誰能在這場龍門之試中脫穎而出,尚未可知……
    喜歡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請大家收藏:()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