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泰山臧霸

字數:6146   加入書籤

A+A-


    在孫乾回到鄴城向劉瑁請功之後,劉瑁就將賈詡、張遼、徐晃、張飛、崔鈞等人留在冀州,負責安撫新附之地,清點府庫錢糧,整頓降卒兵馬。
    而他自己則帶著趙雲、張任、劉封等將輕車簡從,一路南下,直奔徐州下邳,準備與那位舉徐州而降的臧霸見上一麵……
    章武六年,三月,下邳。
    寒冬的餘威尚未完全散去,但泗水兩岸的柳梢頭,已然悄悄地探出了一抹鵝黃。
    此刻的下邳城,正籠罩在一種微妙而詭異的平衡之中。
    城頭那麵迎風招展的“魏”字大旗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繡著猙獰龍首的赤色漢旗。
    城內外的防務也已被荀攸帶來的漢軍主力全麵接管,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巡邏的漢軍士卒,他們甲胄精良,步伐沉穩,眼神中帶著勝利者的自信與警惕。
    至於那些跟隨了臧霸半生的泰山舊部則被單獨安置在城西的營地中。
    他們同樣換上了漢軍的製式甲胄,隻是眉宇間,卻縈繞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迷茫與不安,畢竟他們效忠的將軍,一夜之間反了魏,降了漢。
    而那位傳說中的漢帝,如今正帶著他的百戰之師,直往下邳而來,等待他們的,究竟是封賞,還是清算?無人知曉……
    郡守府內,臧霸獨自一人端坐於空曠的大堂之上。
    他身形依舊魁梧,氣勢沉凝,猶如一頭暫時收斂了爪牙的猛虎。
    此時他的目光穿過庭院,落在院中那棵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的老槐樹上,眼神複雜。
    期待、不安、忐忑,以及一絲深藏的擔憂,在他那雙飽經風霜的眸子裏交織變幻……
    畢竟當年漢魏相鬥,死在他手下的漢軍可不在少數,如今荀攸已經入住郡守府數日,但一直未曾單獨與他相見,這不能不讓臧霸憂心忡忡……
    對於自己的選擇,臧霸從未後悔。
    畢竟自曹丕那一道詔令將他囚於薊城那方寸牢籠之日起,他那顆為曹氏賣命的心,便徹底死了。
    他永遠忘不了,在秣陵城頭,曹真那看似顧全大局,實則暗藏機鋒的安排;更忘不了,自己的兄弟孫觀,是如何為了掩護曹真撤退,力戰不退,最終身陷敵營的……
    可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劉瑁,那個隻聞其名、未見其人的漢帝,不僅善待了他那些被俘的兄弟,更許下了“徐州牧”的重諾!
    這承諾,如同一塊巨石,將他早已死寂的心湖重新激蕩起來!
    但他心中依舊存著顧慮,身為在亂世中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梟雄,他太清楚帝王心術的變幻莫測。
    今日的承諾,明日就可能變成暗藏的殺機!
    劉瑁此來,究竟是真心安撫,兌現諾言?還是準備效仿太祖皇帝,來一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戲碼?
    一切,都看今日了……
    “臧將軍!丞相有請,言陛下即將駕臨,請您一同出城恭迎!”
    一名漢軍士卒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
    臧霸深吸一口氣,將紛亂的思緒強行壓下,緩緩起身,回應道:“……頭前帶路!”
    “喏!”
    當臧霸在漢軍士卒的帶領下,來到郡守府前時,荀攸已然等候在那裏。
    他依舊坐在那張熟悉的輪椅上,精神卻比之前好了許多,見臧霸走來,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
    “臧將軍,攸這幾日身體不適,怠慢了將軍,還望將軍勿怪,我們走吧,陛下的儀仗已至城外!”
    “丞相客氣了,請!”
    “嗬嗬,雖是老生常談,不過此次能兵不血刃,盡得徐州之地,還是要多謝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啊。”
    荀攸輕聲笑道,話語中聽不出半點虛偽。
    “丞相謬讚了,此乃霸之本分也!”
    荀攸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繼續笑道:“請將軍放心,孫觀、吳敦、尹禮三位將軍,陛下已派人將他們從雒陽接來,此刻應該就在聖駕之中,與陛下一同南下。”
    此言一出,如同一道暖流,瞬間湧遍臧霸全身。
    他最牽掛的,終究是那幾個一同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兄弟……
    他腳步一頓,神色間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對著荀攸鄭重地拱手一禮:“如此,霸……感激不盡!”
    就在兩人交談之際,一名斥候飛馬而來,滾鞍下馬,高聲稟報道:“稟都督,陛下的儀仗,已至城外十裏!”
    “傳令下去!”
    荀攸精神一振,朗聲道:“大開城門,所有將士列於道旁,隨我……恭迎聖駕!”
    他隨即看向臧霸身後的甘寧、太史慈、陸遜、丁奉等一幹將領,眾人齊聲應諾,隨荀攸一同出城相應。
    臧霸再次深吸一口氣,平複著胸中激蕩的心情。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讓自己親眼會一會這位傳說中的大漢帝王!
    下邳城外,旌旗蔽日,龍旗飄揚。。
    劉瑁的儀駕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奢華,此次南下,他並未乘坐天子車駕,除卻象征天子威儀的九斿龍旗外,其餘盡是甲胄鮮明、殺氣騰騰的威武漢軍。
    而他自己,則與趙雲、張任等將分別騎乘在幾匹高大的戰馬之上,身著一身赤色常服,麵容沉靜,從容自若。
    “臣荀攸,攜麾下諸將,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臣等拜見陛下!”
    以荀攸為首,甘寧、太史慈、臧霸等人齊齊跪倒在地,山呼之聲,震徹雲霄。
    “都起來吧。”
    劉瑁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他勒住馬韁,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荀攸身上,哈哈一笑。
    “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拘禮,此次能如此順利地拿下廬江、淮南、徐州,丞相當居首功,諸位將軍也辛苦了,朕多謝諸位!”
    “臣等愧不敢當!”
    眾人緩緩起身,劉瑁的目光隨即越過眾人,落在了那張陌生的麵孔上……
    “想必這位,便是臧宣高臧將軍吧?”
    被點到名字的瞬間,臧霸心頭猛地一跳。他上前一步,再次單膝跪地,聲音沉雄。
    “罪臣臧霸,參見陛下!還望陛下恕臣冒犯天兵之罪!”
    劉瑁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快速翻身下馬,快步上前,伸出雙手,用力扶起了臧霸。
    “宣高將軍,快快請起!”
    劉瑁的聲音溫和真誠,臉上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他緊緊握住臧霸的手,一把將他拉了起來。
    “彼時你我各為其主,沙場相見,何來冒犯之說?如今你舉徐州之地,順天應人,棄暗投明,是我大漢的功臣,又何須行此大禮!”
    僅僅是這一個動作,一個稱呼,便讓臧霸心中微微一暖。
    “陛下乃一國之君,君臣之禮,不可廢。”
    臧霸依舊執拗地完成了禮節,才直起身來,借此機會,第一次近距離地打量著這位新朝的君主。
    眼前的劉瑁比他想象中還要年輕許多,麵容俊朗,但那雙深邃的眼眸,卻沉靜如海,仿佛能洞悉人心,更帶著一種久居上位、發號施令的威嚴。
    這並非是刻意裝出來的帝王氣度,而是從無數次屍山血海的搏殺與運籌帷幄的決斷中,真正沉澱下來的氣勢。
    劉瑁拉著臧霸的手,親切地寒暄著,而一側的甘寧則不易察覺地撇了撇嘴,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他生平最看不起的,便是毫無骨氣的降將……
    劉瑁仿佛沒有察覺到甘寧的微表情,他笑著對臧霸說道:“對了,此次南下,朕專門從雒陽給將軍帶來了幾位故人……”
    說著,他便對著身後的儀仗揮了揮手,朗聲笑道:“三位,還在等什麽?難道還要朕親自去請不成?”
    臧霸聽到這話,心頭猛地一顫,已然猜到了什麽。
    他猛然抬頭,死死地望向前方,隻見人群之中,三個熟悉的身影瘋一般地衝了出來,一把將臧霸死死抱住,喜極而泣……
    “大哥!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大哥!我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臧霸看著眼前這三個又哭又笑,又蹦又跳的兄弟,眼眶瞬間紅了。
    這個在沙場上流血不流淚的漢子,此刻聲音卻帶上了幾分哽咽,他狠狠地擂了三人一拳,笑罵道:“你們這三個夯貨!沒死也不知道給老子捎個信,擔心死我了!”
    原來,劉瑁在決定南下見臧霸之時,便下了一道旨意,命人將孫觀三人從雒陽護送而來,與自己在大軍中匯合。
    他深知,想要徹底收服臧霸這頭猛虎,千金萬銀、高官厚祿,都不及讓他兄弟重逢來得有效。
    一番喧囂過後,臧霸整理了一下衣甲,帶著三個兄弟,鄭重無比地跪倒在劉瑁麵前。
    “臧霸多謝陛下全我等兄弟之誼,留我等兄弟活口!此恩此德,無以為報,此生願為陛下驅馳!”
    劉瑁搖了搖頭,再次親自扶起臧霸,隨後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
    他一把拉著臧霸,竟將他引向了自己的輦車!
    “公達,你帶大家先行入城,安排宴席。朕與宣高,有些心裏話要說。”
    “喏!”
    荀攸躬身領命,眼神中閃過一絲讚歎。
    “宣高,朕自益州起兵,戎馬十數年,所見英雄豪傑,亦不在少數。”
    輦車緩緩啟動,劉瑁拉著臧霸的手,讓他與自己並坐,一同向著下邳城內行去,他的語氣隨意,仿佛與一位相識多年的故友閑談。
    “然如將軍這般出身草莽,於亂軍之中崛起,縱橫青徐二十載,即便曹孟德亦要以禮相待者卻是寥寥無幾。坦白說,朕對將軍,很是欽佩!”
    這番話,不輕不重,卻字字都說到了臧霸的心頭癢處。
    他半生最引以為傲的,便是白手起家,帶著兄弟們打出了泰山軍這個偌大的名頭。
    而曹操當年對他,確實也是拉攏與安撫並用,給足了顏麵。
    “陛下謬讚,霸不過一介武夫,苟活於亂世罷了。”
    臧霸沉聲應道,態度依舊恭謹,但那一直緊繃的身體,卻在不知不覺中,徹底放鬆了下來。他知道,自己這次,或許真的賭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