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申國公黃忠
字數:5821 加入書籤
章武六年,三月。
在收下臧霸後,劉瑁就將整個徐州交托給了臧霸,隨後連夜乘船趕往陽泉,畢竟那裏還有一個老將軍在等著見他……
陽泉城。
在臨時充作行轅的縣衙之內,彌漫著一股濃重得化不開的藥味,混雜著淡淡的血腥與死亡的氣息,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
“哐!”
“參見陛下!”
“讓開!”
“喏!”
隻見劉瑁一身風塵,甚至來不及換下趕路時濺上泥點的常服,便大步流星地闖入了後堂。
他身後的張任等人識趣地停在了廊下,將空間留給了這位心急如焚的帝王……
早已等候在堂內的張仲景見劉瑁進來,連忙起身,蒼老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無奈,他躬身一揖,聲音沙啞地開口。
“臣……有負聖恩,黃將軍他……箭創深可見骨,加上時間日久,如今已是……藥石無醫,高燒不退,神誌時而清醒,時而昏沉,全憑一股意誌在強撐著……”
劉瑁的心,猛地向下一沉,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痛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擺了擺手,示意張仲景不必多言,腳步沉重地走向內室的病榻。
榻上,那個曾經能開二石強弓、於萬軍之中斬將奪旗的老將軍,此刻卻如同一棵被狂風吹倒的古木,靜靜地躺在那裏……
他的頭發已然全白,曾經古銅色的麵龐因連日的高燒而呈現出一種病態的潮紅,嘴唇幹裂,雙眼緊閉,隻有那隨著急促呼吸而劇烈起伏的胸膛,證明著老將還未逝去。
黃忠的兒子黃敘跪在榻邊,雙眼紅腫,見劉瑁進來,連忙起身行禮,聲音哽咽……
“臣……參見陛下。”
“子理,起來吧。”
劉瑁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走到榻邊,緩緩坐下,輕輕握住了黃忠那隻布滿老繭、此刻卻滾燙如烙鐵的大手。
或許是感受到了熟悉的觸碰,黃忠那長長的眼睫毛微微顫動了一下,他艱難地睜開了渾濁的雙眼,當看清眼前之人是劉瑁時,那黯淡的眸子裏,竟奇跡般地重新燃起了一絲光彩。
“陛……陛下……”
他的聲音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卻透著一股發自內心的欣喜與激動:“您……您來了!”
“漢升。”
劉瑁俯下身,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溫和。
“朕來了,朕來看你了。你為大漢立下不世之功,陣斬夏侯淵,朕要親自為你慶功!”
聽到“慶功”二字,黃忠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苦澀的笑容,他掙紮著,似乎想要起身,卻被劉瑁輕輕按住。
“陛下……不必安慰老臣了,老臣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
他劇烈地咳嗽了幾聲,黃敘連忙端過水碗,小心地喂他喝了幾口。
緩過氣來,黃忠轉過頭,目光灼灼地看著劉瑁,那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與追憶……
“陛下……臣……後悔啊……”
“老臣此生,最後悔的,便是當初在南陽與陛下初見之時,未能下定決心追隨……以至於在荊州蹉跎許久……每每思及於此,便心如刀絞……”
他的聲音斷斷續續,卻字字泣血,那是英雄遲暮,壯誌未酬的無盡悲涼。
“漢升,莫說此等傻話!”
劉瑁的眼淚再也抑製不住,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那隻緊握的大手上。
“你我相識於宛城,也曾共抗黃巾,那時情景朕曆曆在目!況且若無你隨朕一闖襄陽,朕如何帶回思辰?
若無你坐鎮潼關,恐怕朕征伐涼州之時,便已被曹孟德斷了後路!
若無你隨為朕征戰江東,朕如何能一統江東,安心北伐?
若非你於陽泉林奮起神威,陣斬夏侯淵,曹休又豈會孤立無援,最終兵敗身死?
你為大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是我大漢的大功臣!”
黃忠靜靜地聽著,渾濁的眼中也泛起了淚光,他欣慰地笑了,那笑容衝淡了臉上的死氣,多了幾分釋然。
“能……能聽到陛下這番話,老臣……死而無憾了……”
他喘息著,用盡全身的力氣,反手握住了劉瑁的手,目光轉向一旁早已泣不成聲的兒子黃敘,眼神中充滿了慈愛與不舍。
“陛下……老臣……還有一事相求……”
“你說!無論何事,朕都允你!”劉瑁哽咽道。
“犬子黃敘……他自幼體弱,是陛下派來神醫,才救回他一條性命……老臣去後,隻望陛下能……看顧他一二,莫讓他……惹是生非,老臣便……心滿意足了……”
這番話,再無半分大將的豪情,隻是一個瀕死父親對兒子最質樸、最深沉的牽掛。
“漢升放心!”
劉瑁緊緊握著他的手,斬釘截鐵地承諾道,“朕向你保證!隻要朕在位一日,黃敘便如朕之子侄!
朕不僅要他為大漢守住家業,朕還要讓他繼承你的榮耀,讓他成為我大漢新一代的棟梁!朕會親自教導他,讓他成為一個不墜你申國公威名的國之幹城!”
“申……申國公?”
聽到申國公幾字,黃忠的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精光,驚喜的看向劉瑁。
“是的,申國公,朕已經決定封你為申國公,世襲罔替!”
“哈哈……如此……老臣……便……放心了……”
得到劉瑁的承諾,黃忠仿佛卸下了心中最後一塊巨石,眼中的光彩迅速地黯淡下去,呼吸也變得越來越微弱。
他最後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又看了一眼眼前的帝王,嘴角掛著一絲滿足的微笑,緩緩地,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那隻滾燙的大手,在劉瑁的掌中一點點變得冰冷。
“漢升……”
劉瑁呆呆地望著那張安詳的臉,仿佛不願相信眼前的事實。
“漢升!!”
一聲悲痛欲絕的嘶吼,從這位帝王的口中迸發而出!
他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浮在黃忠的遺體上,淚水決堤,痛哭失聲。那哭聲中,有失去摯友的悲慟,有痛失股肱的惋惜,更有對天道不公的無盡憤慨!
先是典韋,如今又是黃忠!為了這天下一統,他到底還要失去多少位並肩作戰的兄弟!
堂外的趙雲、張任等人聽到這悲愴的哭聲,無不麵露哀色,齊齊跪倒在地。
哭了許久,劉瑁才緩緩直起身,他用袖口胡亂地抹去臉上的淚水,那雙通紅的眼睛裏,悲傷尚未散去,卻已然被威嚴與決斷所取代。
他轉身,看著跪在地上的黃敘,聲音因悲傷而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響徹整個府邸。
“傳朕旨意!”
“喏!”
“追封鎮南將軍黃忠為申國公!諡號為“壯”,世襲罔替,其子黃敘即刻承襲國公之位!”
申國公!世襲罔替!
這石破天驚的封賞,讓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自劉瑁稱帝以來,國公之位,非有天大功勳者不可得!至今為止,除去活著的劉璝外,隻有死去的典韋得到了這份殊榮!
而世襲罔替,更是將黃家直接抬入了帝國最頂級的勳貴之列!
劉瑁沒有理會眾人的震驚,他走到黃忠的遺體旁,親手為他整理好衣冠,聲音愈發沉重,仿佛在對黃忠說,也在對天下人宣告……
“傳朕旨意!著大鴻臚備國公儀仗,護送申國公靈柩,回歸京師!朕要為漢升舉行國葬!”
“喏!”
“傳朕旨意!申國公黃忠,金身入烈英殿,享萬世香火,與?武典韋)同列!待朕百年,申國公之金身,當與?武一樣,隨朕同入皇陵,君臣相伴,永護我大漢江山!”
“……喏!”
一連三道旨意,一道比一道震撼!
尤其是最後一道,讓黃忠隨葬皇陵,這已是超越了君臣之禮的最高哀榮!畢竟如今在漢朝的曆史上,除了衛、霍二人外還從未有臣子被賜陪葬帝陵!
這意味著在劉瑁心中,黃忠不僅僅是臣子,更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與他共同開創這個盛世的兄弟!
黃敘早已被這接踵而至的浩蕩天恩震撼得呆若木雞,他隻能不停地叩首,淚流滿麵,泣不成聲,除了“謝陛下隆恩”外,再說不出一個字……
劉瑁沒有再看他,隻是重新走回榻邊,靜靜地凝望著黃忠那張安詳的麵容,仿佛要將這位老將軍的模樣,永遠、永遠地刻在自己的心裏。
窗外,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了進來,落在黃忠的臉上,為這位逝去的老將,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
陽泉林一戰,漢軍斬將奪旗,威震天下,而大漢,也為此失去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帝國柱石……
《新漢書·卷三十三·黃太史魏霍董蔣列傳第十三》
章武六年春三月,帝星夜馳至陽泉,執忠手訣別。忠以箭創深重,藥石罔效,然聞帝至,目忽炯然,力陳平生所憾與托孤之請。
帝涕泣慰勉,曆數其功勳,親封申國公,世襲罔替,且許以子敘前程。忠聞之,欣然釋懷,含笑而逝,薨於陽泉行轅,帝撫屍大慟,哀動左右,親為整飭遺容,發三詔。
一曰追封申國公,諡曰“壯”,世襲罔替;
二曰備國公鹵簿,扶靈歸葬京師,以國葬禮之;
三曰敕塑金身,配享烈英殿,位同?武侯典韋。更詔曰:“待朕萬年,申國公當同?武,祔葬皇陵,永衛漢室陵闕。”恩遇之隆,曠古罕有。群臣聞詔,莫不感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