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十一國公

字數:5571   加入書籤

A+A-


    章武六年,五月,長安城,宮城。
    黃忠的國葬剛剛落幕,那回蕩在長安城上空的哀樂餘音似乎尚未散盡,整個宮城便又被一種肅穆而厚重的氛圍所籠罩。
    劉瑁親率太子劉祺,與文武百官一道,將黃忠那尊由赤金鑄就、栩栩如生的金身親手迎入了烈英殿。
    當黃忠的金身與早已立於殿內的典韋金身並肩而立時,殿內百官無不心潮澎湃。
    一左一右,兩位為大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的絕世猛將,仿佛在無聲地昭示著這座新興王朝的鐵血根基,也訴說著帝王那份超越君臣的深厚情誼……
    在儀式結束後,劉瑁並未急於退朝,而是引著文武百官重回九極殿,畢竟最重要的封賞儀式就要開始了……
    九極殿內,香爐裏升起嫋嫋青煙,劉瑁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過階下肅立的文武群臣。
    “諸位!漢升走了,但大漢的路,還要繼續走下去。”
    劉瑁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此番二次伐魏,我大漢連克豫、兗、徐、冀四州之地,疆域空前,此皆諸位愛卿戮力同心,浴血奮戰之功。有功,當賞!
    今日,朕便在這太極殿上,論功行賞,定我大漢萬世之基!”
    此言一出,階下群臣精神皆為之一振!
    劉瑁目光一凝,沉聲道:“此戰,我大漢繼宋國公典韋後再隕落一人,朕已封漢升為申國公,而現在,朕要為我大漢再立八座豐碑!”
    再立八座豐碑!
    群臣聞之心中一震,皆已猜出劉瑁話中之意,不僅一個個抬頭看向劉瑁,眼中閃爍著炙熱的火焰……
    “中書左丞毛玠!”
    劉瑁第一個便叫出了他最早的從龍之臣,一直為他管理後方,鼎定疆土的最大功臣,毛玠毛孝先。
    “臣在!”
    “孝先自隨朕出兵征討黃巾,屢立戰功,為朕鎮守後方,殫精竭力,故此,封毛玠為共國公,食邑兩千戶,世襲罔替!”
    “臣,謝陛下!”
    毛玠眼睛一紅,劉瑁終究還是沒有忘了他毛玠,在丞相之位、上柱國之位外竟然還給予了國公之位,而這也是還活著的人中繼劉璝之後的第二位國公!
    “中書右丞田豐!”
    須發已有些花白的田豐聞聲出列,躬身一揖:“臣在!”
    “元皓,自朕在常山為相時你便追隨左右,三十載鞠躬盡瘁,為朕定下良策無數。
    此番伐魏,你坐鎮中樞,運籌帷幄,助朕收天下之心,朕封你為軧國公,食邑兩千戶!”
    田豐聞言,身軀一震,連忙拜伏於地,眼眶微紅,叩首謝恩:“臣……叩謝陛下天恩!”
    “門下左侍中荀攸!”
    荀攸亦出列拜倒:“臣在。”
    “公達,你率大軍南下,為朕克廬江,取淮南,計破濡須塢,助朕兵不血刃盡得徐州。此等功績,驚豔天下!朕封你為許國公,食邑兩千戶!”
    “臣,領旨謝恩!”
    相比毛玠、田豐的激動,荀攸則顯得更為沉穩,畢竟荀攸乃潁川荀氏,與寒門出身的毛玠、田豐還是有所不同……
    “門下右侍中賈詡!”
    那個總是站在角落,不知道腦海中藏著多少陰謀詭計的身影緩緩站了出來。
    “臣在。”
    “文和,自你在潼關歸於朕後,屢建奇功,助朕平涼州、定並州、吞冀州,此番若非你,鄴城之圍未必能如此順利,朕封你為翟國公,食邑兩千戶!望你日後能多思安民之策……”
    賈詡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無人察覺的波瀾,俯身叩首,聲音平淡無波:“臣……領旨謝恩!”
    “尚書令徐庶!”
    “臣在!”
    “元直,自益州歸附,便一直與孝先為朕總理後勤,使大軍糧草無憂,使朕安心作戰,使新附之地政令通達,朕封你為虢國公,食邑兩千戶!”、
    “臣叩謝陛下!”
    此次封賞,劉瑁一連封出五位國公,大殿之內已是驚歎聲一片,畢竟國公是在劉瑁之前從未有過的稱呼,將來必為勳貴領袖!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隨著劉瑁的目光轉向了武將隊列,他輕笑一聲,接著喝道:“車騎將軍趙雲!”
    “末將在!”
    趙雲一身銀甲,上前一步,聲如洪鍾。
    “子龍!武將之中除去?武,便是你隨朕最早,功勳最著,忠勇無雙!這次,朕封你為代國公,世襲罔替,食邑兩千戶!”
    劉瑁的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親近與信任。
    趙雲虎目含淚,單膝跪地:“陛下!臣之所有,皆陛下所賜!此生唯願為陛下執鞭墜蹬,萬死不辭!”
    “子龍,起來!”劉瑁笑道。
    “喏!”
    “前將軍張任!”
    “末將在!”
    “忠明,你乃蜀中第一將,為朕衝鋒陷陣,勞苦功高。此番隨朕北伐亦是護衛在側,屢立戰功,朕封你為彭國公,食邑兩千戶!”
    “末將領命!願為陛下,為大漢,赴湯蹈火!”張任激動地叩首。
    “後將軍甘寧!”
    “末將在!”
    “興霸,我大漢水師因你而威震江海!此番破濡須,鎖江淮,你當居首功!晉為左將軍,苴國公 ,食邑兩千戶!”
    “哈哈哈!謝陛下!有朝一日,甘寧定要將大漢的龍旗,插遍四海!”
    宋、申、軧、許、翟、共、虢、代、彭、苴!
    此次封賞,共計十大國公!
    自此,雍漢王朝第一批真正的頂級勳貴集團在九極殿上,正式成型!
    封賞完國公,劉瑁並未停下。
    “中書左侍郎法正!”
    “臣在。”
    “孝直,你持節都督豫兗,長驅直入,克複中原大片疆土,功在社稷,朕封你為上柱國!”
    “臣謝陛下恩典!”
    “中書右侍郎龐統!”
    “臣在!”
    “士元,多虧了你相助子義,才能一戰克合肥,淮南戰事,你當居首功,升為柱國!”
    “謝陛下!”
    “尚書仆射諸葛亮,
    “臣在!”
    “孔明,此次雒陽有你坐鎮,長安、成都所運糧餉、兵員,皆調度有度,無一絲紕漏,有你坐鎮後方,朕甚為安心,升為柱國!”
    “臣謝陛下恩典!”
    “太子太傅劉曄,封上護軍!”
    “征東將軍太史慈,升為後將軍,勳同上柱國!”
    “平西將軍霍峻,升安西將軍,勳同柱國!”
    “安南將軍魏延,升鎮南將軍,勳位恢複原職,上護軍!”
    “鎮西將軍張遼,升征西將軍!鎮北將軍徐晃,升征北將軍!”
    ……
    一連串的封賞下來,幾乎所有在此次大戰中立下功勳的文臣武將,皆有所得,整個大殿洋溢著一股建功立業的狂喜氛圍……
    待眾人謝恩平身後,劉瑁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
    “此次征伐,我大漢新得數州之地,疆域廣袤,故朕決定在原有八府之外,再立三府!”
    眾人眼中散發出星星般的光芒,等待著劉瑁的任命……
    “其一,河東府!以平原、河東、弘農、河內數郡為基,由征北將軍徐晃擔任統領!”
    “末將領命!”
    “其二,淮南府!以淮南、徐州為基,由鎮東將軍、徐州牧臧霸擔任統領!”
    此言一出,甘寧等人雖有些不忿,但想到臧霸的徐州牧之位以及那場泗水之誓,也隻能默認,他們都知道,這是陛下收攏人心的帝王之術。
    “其三,安西府!以涼州為基,由衛將軍馬超擔任統領,掌西域諸事!”
    至此,關內、河南、河北、山南、江南、嶺南、安南、安北,再加上新設的河東、淮南、安西三府,合計十一府,構成了大漢王朝最高級別的軍事構架。
    封賞完畢,劉瑁緩緩起身,走到地圖前,伸手指點江山,一股睥睨天下的雄主氣魄,油然而生。
    “諸位愛卿!如今曹丕雖被貶為燕王,龜縮幽平,但其心不死,我等當厲兵秣馬,休養生息,消化疆土,安撫民心。待國力充盈,朕必將再舉王師,徹底掃平幽燕,一統天下!”
    “掃平幽燕,一統天下!”
    殿內,群情激昂,山呼之聲,直衝雲霄,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漢龍旗插遍神州的那一天。
    一個嶄新的時代,在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後,正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姿態,拉開了波瀾壯闊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