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仲景治疫
字數:5229 加入書籤
章武九年,冬,薊城。
這座昔日幽州的首府,如今像一頭被重病纏身的巨獸,在寒風中無力地呻吟……
薊城之中,所有百姓被盡數遷往涿郡,薊城中再不見往日繁華,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沉寂……
空氣中,濃重的藥草味、刺鼻的醋味與屍體腐敗的惡臭混雜在一起,唯有街道上偶爾駛過的運屍車,車輪碾過冰冷石板發出的“咯吱”聲,才證明這裏還不是一座死城。
臨時行宮內,劉瑁一言不發地坐在帥位上,眼中的怒火與焦灼幾乎要凝成實質。
短短十數日,他親眼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百戰雄師,在這瘟疫麵前成片倒下。
彭國公張任與安西將軍霍峻,兩位他倚為臂膀的宿將,此刻正躺在病榻上高燒不退,人事不省,生死未卜,這比在盧龍塞下折損數萬將士,更讓他揪心……
就在這時,一名風塵仆仆的醫官踉蹌著衝入殿中,臉上帶著一絲劫後餘生的狂喜,嘶聲稟報“陛下!張博士……張博士的弟子到了!”
“哦?”
仿佛一道驚雷劃破了沉沉的陰雲,殿內所有將領都精神一振。
劉瑁猛地站起身,急聲道“快!快請他們進來!”
片刻後,十名身著醫學院統一青布長袍、背著碩大藥箱的年輕人快步入殿。
為首的弟子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聲音因急促而略帶沙啞。
“醫學院弟子齊修,見過陛下!我等奉師命星夜馳援,恩師有令,疫病凶猛,刻不容緩,請陛下即刻下令,全軍上下,行三禁之法!”
“三禁之法?”
劉瑁皺著眉頭道“此前我已經嚴令禁用生水,死去屍體必須火化,不知還要注意什麽?”
“正如陛下所說,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禁生水!所有飲水,無論軍民,必須煮沸後方可入口!
其二,禁聚集!除當值將士,所有人等分營隔帳,嚴禁私下往來!
其三,禁汙穢!城中所有病卒排泄之物、換洗衣物,必須集中深埋或焚燒,絕不可隨意拋灑!”
齊修頓了頓,從懷中取出一卷帛書,雙手奉上。
“此乃恩師連夜擬定的《瘟疫應急方》,以麻黃、桂枝等扶陽祛邪之藥為主,可先行為將士們分發煎服,固本培元,抵禦外邪。
我等已將城中劃分為數區,即刻開始分診病患,消毒水源!”
原來這十名弟子,便是張仲景在雒陽的得意門生。
在接到雒陽傳來的八百裏加急軍報後,張仲景沒有絲毫慌亂,他明白軍情如火,但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不耐久馳。
於是當機立斷,一麵讓這十名跟隨自己多年、盡得真傳的弟子攜帶應急藥材,換馬不換人,以最快的速度先行北上,執行初步防控。
而自己則在後方調集更多珍貴藥材,並沿途觀察各地風物氣候,盡快趕至薊城。
劉瑁聽著弟子條理清晰、有條不紊的安排,心中稍定。
自己雖為穿越,但畢竟不是醫學專業,如今張仲景與華佗在醫學領域的建樹早已超過了自己,專業的事,就讓專業的人來幹吧。
“孝直、士元,你們立刻監督執行這三禁之法,錦衣衛與禁軍全力配合!”
“喏!”
在接下來的十二天裏,薊城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與瘟疫賽跑的戰場……
醫學院的弟子們不眠不休,將從科學院帶來的新式蒸餾設備架起,大量製取消毒用的烈酒。
同時,他們指導士卒用石灰、草木灰遍灑營區角落;
將全城征集的艾草點燃,用辛烈的煙氣日夜熏蒸,驅趕著空氣中那無形的死神。
十二日後,當張仲景那輛樸實無華的馬車緩緩駛入薊城時,迎接他的,是一座雖然依舊壓抑,但已然建立起初步秩序的城池。
“仲景先生,你可算來了!”
劉瑁幾乎是親自將這位杏林國手迎入了行宮。看著眼前這位麵容清臒、眼神沉靜的老者,他那顆被怒火與焦慮反複煎熬的心,終於找到了倚靠……
張仲景隻是微微頷首,目光平靜地掃過劉瑁憔悴的麵容,沒有多餘的寒暄,直入主題。
“陛下,老臣已看過先遣弟子送來的病患記錄,也沿途觀察了幽州的氣候。
此次疫病,當屬傷寒之列,但其勢凶猛,變化多端,非尋常傷寒可比,老臣需要立刻查驗病患,尤其是張、霍兩位將軍的脈象。”
“好!先生請!”
在張任與霍峻的病榻前,張仲景仔細地為二人診脈,又翻看他們的眼瞼,查看舌苔,甚至俯身聞了聞他們呼出的氣息。良久,他才緩緩直起身,眉頭緩緩鬆解。
“陛下。”
他微笑著道,“兩位將軍畢竟身體康健,疫病之症如今已經接近痊愈,隻需再調整一些藥物,恢複問題不大……”
劉瑁聞言不禁緩緩地鬆了一口氣,畢竟要是張任與霍峻折在這裏,實在是太過憋屈……
隻見張仲景轉身對跟隨而來的弟子下令,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權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立刻傳令下去,在原有基礎上,重設三營!城東設‘淨營’,收容所有未染病及已康複的將士,嚴加看護,每日飲用防疫湯劑。
城西設‘疑營’,凡有發熱、咳嗽等輕微症狀者,盡數移入此營,單人隔帳,三日一診,以葛根芩連湯加減治之,清熱解毒。
城北,設‘疫營’,所有重症病患,皆入此營!此營,由老夫親自坐鎮!”
“喏!”
“所有進入疫營的醫者、護工,必須身著浸過烈醋的麻布衣,口鼻以多層濕布遮掩,出營後必須全身沐浴更衣,方可與外人接觸!”
“喏!”
“疫營之內,重症者再按病型分區。
高熱神昏者,以白頭翁湯合安宮牛黃丸灌服,清熱開竅;上吐下瀉、津液大虧者,以四逆加人參湯回陽固脫。
若有脫水之象,尋常米湯已然不及,立刻按老夫的新方, 取水一鬥,煮米得湯,去滓。調以鹽三匕、飴一合,溫服,此法可迅速補充津液,勝過千金良藥!”
“喏!”
“再取竹炭、細沙、卵石,製三重濾器,將所有水源先行過濾,再行煮沸,此法可除水中大部分蟲卵汙穢!”
“明白!”
“將老夫所帶的大蒜素分發一下,敷在傷處,再配合內服!”
“喏!”
“若有危重至滴水不進者,取光滑柔韌之葦管,自鼻腔小心探入,直抵腸胃,將藥汁、米湯由此灌入!”
“喏!”
“再取石膏板浸入新汲井水,待其冰涼,敷於高熱者額頭,可降溫醒神!”
一道道結合劉瑁所說過的現代醫學的新式抗疫的辦法從張仲景口中有條不紊地發出。
在場的將領們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從未想過,治病救人,竟能如此,在他們看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醫術,而是一套完整、嚴謹,足以對抗天災的模版!
在張仲景的親自主持下,整個薊城的防疫體係被迅速重構。
而他本人更是常常數日不眠不休,在“疫營”中巡視,為最危重的病人施以針灸急救,挽救無數瀕死生命……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奇跡發生了。
不過月餘,薊城每日新增的病患數量開始急劇下降。又過一月,疫營中開始有重症病人陸續康複,被轉移至淨營,而伴隨著張任與霍峻的轉醒,整個漢軍大營都沸騰了!
三個月後,薊城的疫情被徹底遏製。
劉瑁下令,在盧龍塞與遼西走廊設置了兩道長達百裏的隔離帶,由重兵把守,嚴防死守,徹底斷絕了燕國疫病的流竄可能。
“先生之功,活我數萬將士,亦活我大漢!朕,不知該如何謝你!”
在薊城大疫基本穩定後,劉瑁再次來到張仲景的住處,看著這位為了大漢將士耗盡心力的老者,他鄭重地行了一禮。
張仲景隻是疲憊地擺了擺手,渾濁的眼中卻透著一絲學者獨有的光芒。
“陛下言重了。老臣不過是盡了醫者本分。經此一役,老臣對傷寒雜病又有了新的感悟,待回長安,定要將其一一著錄成書,或可為後世,留下一二應對之法……”
“先生,大義……”
經此一事,張仲景返京後再次完善了《傷寒論》,同時也用實例為大漢編寫了一套規範的防疫教程,就此沿用數百年……
喜歡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